分享

说说收藏那些事儿(五)

 天宇楼33 2016-07-02



说说收藏那些事儿(五)


收藏品是分种类的,大项包括瓷器和书画,其他的竹木牙雕玉器、铜器家具紫砂等,在过去都算是杂项了。现在也有人专门收藏杂项的,比如家具,也能算是个大类了。过去的大藏家玩收藏基本都不分类别,什么都玩,比如王世襄、张伯驹、安思远、马未都等,与其自身的文化品位和广博的学识有关。不像现在人矫情,分得很细,可能也是显示自己的专业性和独到眼光吧。有专门玩元青花瓷的、玩成化瓷的,甚至把老窑器都细分了。其实物理相通,文脉相连,古意同雅,非特别研究和喜好是无此必要的。“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心头挂,便是人间好时节。”收藏者心态也应一样随性才好。重点投资理财的另当别论,不在藏家之列。



也可能是现在的东西出来多了吧,机会再好,什么都往家里搬也招架不住,于是便会有所选择了。过去人可能没有这么好的运气,玩的东西也比较实在,也不多,目的性也不强。现代人是纠结和尴尬的,学识和氛围不如过去,欲望却有增无减。但东西却徒然增多了,真假都有,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于是,有的人开始追求“新奇特”,却自以为是“真精稀”,结果最后也许得到只是一头雾水外加一屋假货。


这里我就想谈谈“传统收藏”的理念了。古代的,包括清末民国的藏家可能也不仅仅是玩传世器物吧,偶尔出土的东西还是不少的,比如对于宋瓷和古玉,连乾隆爷也喜爱有加,多命造办处刻上御题,以示珍爱。到现在,两岸故宫仍以宋瓷和明清瓷器、古玉器、书画为主(少部分元器和高古陶瓷),且很大部分都是后期民间捐赠,但皆未见到过现在所谓的新发现窑址器,也未见过那些“时尚性”“颠覆性”的奇葩玩意儿。所有器物特征和工艺,都与历史记载吻合,也与当时的生产工艺和技术同步。再纵观世界各大小拍行近几十年来的拍品,也是同类的时代特征明确的藏品。


有人说近几十年来,由于国家体制内专家和拍行不认民间藏品,加之利益集团操控话语权和垄断价格,造成大量出土文物走私出境,而国外又对中国文物有深入的研究和认可度,事实确实如此,但问题来了,获得这些宝贝的国外大小博物馆、收藏机构、拍卖行里,你见到过有那类很“娱乐性”“震撼性”的奇葩玩意儿吗?有人说都是新发现窑址的东西,刚出来不久,试问,历代瓷器都在窑址里埋着吗?都在特定地区使用?几百上千年来,民间没有流传?贸易没有流动?墓地没有陪葬?窖藏没有出土吗?


此外,自两晋以来大中华南北窑口的技术、工艺和文化都在相互借鉴,彼此影响了,为什么有些东西来路如此得神秘莫测?个中之缘由,暗藏之玄机,我想只有鼓吹呐喊之人心里最清楚啦。而一般藏家有不明真相的,趋之若鹜也已经深陷其中早已不能自拔了。收藏要回归传统,回归理性,不仅仅指的心态,还有我们手里的东西。我想,现在已经到了最必要惊醒和觉悟的时候了。



中国传统哲学崇尚大道至简,修身养性,道法自然,重神似而轻象形,影响了整个上层士大夫阶层。历代民风趋同亦追求淳朴自然的生活闲趣,这样的观念,同样影响了大众审美,无疑也表现在最重要的本土瓷器生产上,包括其他各类实用产品和观赏艺术品之上了。特别是在唐宋瓷器的生产上,无论官民,虽分雅俗,影响皆广泛深刻,其风格、工艺互鉴相融。


元明清时期,由于民族和地域原因加上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并发展,外来文化更加融入,国际贸易往来加强,文化交流频繁。瓷器生产上,除了本土需要,官方追求,仍保留有很多尚古和本族特征,也形成了不少有来源依据的外贸特征和异域文化。


因此,各朝产品均有各朝的特征和风格,并依据当时科技发展水平而生产,无论成型加工、原料技术、烧造水平、装饰形式等工艺都有其历史特点和局限性,绝无与历史发展逻辑颠倒逆行之物,更无充斥现代审美感观和工艺技术的东西。


其实这些,早已被历年大量正规考古发掘的遗址和窑址残片、器物充分佐证了。我前面说的“颠覆性”“娱乐性”“震撼性”“时尚性”的奇葩玩意儿,在这里,我也不想一一例举了,(其“超前性”有的甚至可笑到现代考古暂定称谓也会堂而皇之地刻在千年前的器物之上了!)看看你自己手里的东西吧。有些东西根本不值得去辩驳,也毫无翻案的机会和可能。



藏家收藏的是古董,古董就是传统。


所谓传统收藏,就是要学会把握住历史和时代特征,多研究多接触有定论的、有依据的古玩艺术品门类和品种。因此也会打下坚实的收藏鉴定基础,提高眼力和悟性,洞察历史文化规律与传承脉络。“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喜爱收藏活动,也是要时常跳出三界外的,广博多纳,认知精深,方能触类旁通,去伪存真,藏之有道。收藏原本就是小众文化活动,表面闲雅,内涵深邃。


你说你很勤奋,你比农民工还勤奋?你说你聪明,有些聪明的老板也是急需要提高智商的人。有道是:三百六十行,古玩为大,什么人玩什么东西。在当今混乱的收藏界和市场上,你的藏品能被真实藏家和社会广泛接受和认可,有时也是硬道理,无需去理会一家之言。


收藏者,首先要对得起古人,还要对得起子孙,如果你是为了投资,那就更要对得起你自己口袋里的银子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