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史丹福長壽中心主任:針對銀髮族創業,先問自己「真的知道老年人要什麼嗎?」

 Kitty_Macan 2016-07-03

人口老化是全球各國都必須面對的議題,然而,高齡化現象的背後隱藏著什麼意涵?我們該如何運用科技工具,讓銀髮族享有便捷、安全又有尊嚴的生活?目前針對銀髮族所成立的新創公司,在思考邏輯上又有什麼缺失?

史丹福長壽中心行動部門主任肯?史密斯(Ken Smith)來台出席銀髮設計競賽亞洲區決賽時說:「我們以老年人為主題創業,但是服務的對象卻是周遭的照護者或家人,而不是老年人本身。這一點很奇怪。」

史丹福長壽中心行動部門主任肯?史密斯(Ken Smith)
圖說:史丹福長壽中心行動部門主任肯?史密斯(Ken Smith)。圖片來源:顏理謙攝。

史丹福長壽中心(Standford Center on Longevity)成立於2006年,是隸屬於美國史丹福大學之下的研究單位,成立的宗旨就是為了替銀髮議題找出解決方案。2013年起,史丹福長壽中心開始舉辦全球設計競賽,鼓勵學生發揮創意和實行力為銀髮族解決實際需求,第一屆冠軍正是台灣留學生姚彥慈設計的失智症長者餐具EATWELL

銀享全球與史丹福長壽中心、Aging 2.0合作引進下,今年不僅是第三屆全球設計競賽,同時也是第一次舉辦亞洲區設計競賽。

銀髮族要的不只是安全!他們寧願冒一點險,做值得做的事

史密斯本次應邀來台擔任決賽評審,並且發表主題演講。他表示,接續前兩屆競賽主題「失智症」和「行動力」,今年的主題是「快樂」(Happiness)。若將時空拉回2009年,當時大家還得花非常多的時間和政府、NGO及大眾解釋人口結構老化趨勢。但是經過這六年,人口老化議題已經得到社會普遍關注,就連《BusinessWeek》《TIME》《經濟學人》《華爾街日報》等具有高影響力的媒體都紛紛以銀髮族為主軸製作封面故事或專題。

他指出,20世紀最重要的變革是工業革命。當時,人們思考的是如何大量生產、如何跟上全球化浪潮。而企業也會思考如何增加經濟規模,並且製造出標準化、一致化的商品。可是現在這個時刻,我們應該要思考的是如何創造「個人化」體驗。

目前在AngelList上,可以找到135家銀髮領域的新創公司。在這些公司中,有50家是照護服務,50家是醫療App。另外還有15家是美容保養,15家是旅遊或健身。雖然數量不少而且種類多元,但是令人疑惑的是「這些公司雖然以老年人為主題創業,服務的對象卻不是老人,而是周遭的照護者和家人。真正針對老人的只有健身服務。」

目前在AngelList上,可以找到135家銀髮領域的新創公司。
圖說:目前在AngelList上,可以找到135家銀髮領域的新創公司。圖片來源:顏理謙攝。

從這個結果可以歸納出兩個結論,一是商業模式考量,二是「年輕人很難以老年人的觀點來思考創業這件事」。他表示,整體來說,這是工業革命時代的回應方式。我們將年長者看成一個獨立的族群,因此把他們當成一種產品,只會想「我們可以如何優化和降低成本」。但是基於這些思考模式生產出來的產品,並不是銀髮族真正需要的。

「對於所愛的人,我們希望他能得到安全。但是對於自己,我們想要的是自主權。」(We want safety for others but autonomy for ourselves.)史密斯引用《Being Mortal》一書中的話指出,年長者要的其實不只是安全,他們甘願冒一點風險,去做一些值得做的事。

那麼,什麼事才能讓銀髮族感到快樂?答案是目標和參與感。銀髮族不但希望自己做的事情對他人來說是重要的,也希望能夠成為社群的一部分,可以持續參與社會。史密斯強調,工業革命時代將年長者從社會分離,但是未來的趨勢絕非如此。

他指出,一般認為銀髮族排斥科技產品,但是實際上並不是這樣。銀髮族雖然不會因為覺得新iPhone很酷就去買新手機,但是只要他們知道「這個新科技對我來說是有好處的」,就會願意接受與學習。例如Skype和Facetime一開始對銀髮族來說也有門檻,但是只要知道這些工具可以用來和子女聊天,就會欣然使用。

最後,史密斯表示,銀髮創新非常困難,但也是很有意義的挑戰。這件事不僅會對社會形成重大的影響,同時也會讓人們的思維往前跨一步,從工業革命時代邁入資訊時代,重新思考何謂「更個人化的設計」。

評審:創意很好!但作品要更貼近長者需求

第一屆亞洲區設計競賽共有44件報名作品,並有9件作品進入決選。評審不約而同表示,學生團隊的作品創意十足,但是必須要更貼近年長者的實際需要。活水社企投資開發公司總經理陳一強便指出:「大家要找到真正的需求,不是為了設計而設計。我們要解決的是real problem、big problem。」

史密斯會後接受《數位時代》採訪時則表示,台灣學生的創意很好,但是和美國學生相比,比較不會考慮成本等商業面的問題。他建議,如果想往銀髮創新領域發展,還是要實際參與年長者的生活,多去了解使用者。另外,設計產品時不需要將目標族群限制在銀髮族,而要考慮到共通性。

經評審現場討論後,雲林科技大學團隊所設計的BathChair、交通大學團隊的Potalk、台灣大學的PicMemory獲得優勝。

BathChair
圖說:BathChair結合了沐浴椅和可收納浴缸,防止年長者在沐浴時發生滑倒等意外。圖片來源:顏理謙攝。

Potalk
圖說:Potalk則是在盆栽上加裝感測器,希望能提醒家人和年長者溝通的重要性。圖片來源:顏理謙攝。

PicMemory
圖說:PicMemory則是透過語音辨識和文詞分析技術,將聲音轉換成文字,有助於保存家族故事。圖片來源:顏理謙攝。

這三組團隊除了可以參加全球設計競賽初選,明年4月還可以到史丹福參加全球決賽。此外,Potalk獲得在場聽眾票選的人氣獎,BathChair獲得由全聯福利中心與財團法人全聯佩樺圓夢社會福利基金會贊助的特別獎。

其他入選團隊還有陽明大學Safe!、慈濟科技大學Sputum Protector、銘傳大學Music Potato、成功大學Transfermer、台北醫學大學與台灣大學Enlighten Me、成功大學Transposition Wheelchair。

文章: 2016-07-03 10:52:04-101.12.165.3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