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多大的度量就能干多大的事业。宰相肚里能撑船,一个人宽容大度,才能纵横驰骋,干成大事。若纠缠于鸡毛蒜皮之事,不但有失君子风度,还会让人心神不定,最终难成大器。
宽容,是一个人良好心理的外壳,它往往折射他的处世的经验,待人的艺术以及良好的涵养。学会宽容,需要自己吸收多方面的“营养”,需要自己时常把视线集中在完善自身的精神结构和心理素质上。否则,一个只会咄咄逼人,而不知宽容为何物的人,恰如一个缺乏现代文明阳光照射的贫儿,只会被人们嗤之以鼻,不屑一顾。
一位老人写了一首诗,他称赞道:宽容是蔚蓝的大海,纳百川而清澈明净;宽容是高阔的天空,怀天下而不记仇恨怨愤;宽容是灿烂的阳光,送你甘霖送你和风;宽容是延续生命,生命的辉煌也只有闪烁的一瞬;宽容大度才能超越局限的自身,一语宽容,雨露缤纷,一生宽容,心系乾坤。
宽容了别人,等于善待了自己。它能使自己的生活变得轻松,快乐。经历过风和雨,才能领悟到人生的苦和乐,爱与恨,才知道人生中应该忘记什么,记住什么,原谅什么,学会什么,那样才是举重若轻。最该忘记的是你曾帮助的人,最该原谅的是曾经伤害过你的人:最该放弃的是功过是非、名利得失,最需要学会的便是宽容别人。
刘明的一位已穷困潦倒的远房亲戚来找他借钱,说她丈夫因遇到车祸,住进了医院。刘明当时真的从感情上无法接受她。因为一见她,往事又浮现在他的眼前,真不想让她走进自己的家门。原来在20多年前,刘明借钱给她的丈夫娶了她。当刘明在遇到困难时, 而且是急需用钱时,刘明只想要回借给他的钱。而娶进来的她,死活不认账,而且当刘明母亲代表刘明去表达想法,想要回刘明借给他们的钱时,他们还动手打了刘明年近70岁的老母亲。为了母亲,刘明决定不要这钱了。多少年过去了,一提起这件事刘明仍气愤难平。
后来,在她吃饭的时候,刘明顺手拿起一本杂志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看,杂志上的一段话给了他很深的启发:人世间最宝贵的是什么?是宽容。宽容是世界上的稀有珍珠,宽容的人几乎优于伟大的人,善于宽容的人,总是在播种阳光和雨露,医治人们心灵和肉体的创伤。同宽容的人接触,智慧得到启迪,灵魂变得高尚,襟怀更加宽广。
等到她吃过饭走进客厅时,刘明想:按照她的品行,不应该去同情她。但过去的事已经过去了,再提也没有什么意义,何况母亲已经不在了。怎么能和他们一般见识?自己应该学会宽容,做一个宽容大度的人,去原谅他们的过错。现在她丈夫生命垂危,自己不能见死不救。然后,刘明跑进屋里,拿了5000元交给了她,并诚恳地说:这钱拿去给你丈夫治病,不要你还了。刘明知道她根本没有能力还钱,最起码在20年内。另外,刘明又给了她价值200元钱的营养品送给她的丈夫,让他手术后好好调养。她当时非常震惊和感动,扑通一声就跪在地上,泪流满面地说:“我对不起您,我们欠您的钱,包括以前的钱,我这辈子还不了,我来世还给您,您的大恩大德我一辈子也报答不完,我给您磕头。”看到她这个样子,刘明又悲又喜,眼泪情不自禁地流了出来。当时刘明的心情是复杂的,说不清是爱还是宽容。
从那件事情以后,刘明的心情轻松了不少。一生中最让他恨的人,他都原谅了,他还有什么做不到的呢?宽容之于爱,正如和风之于春日,阳光之于冬天,它是人类灵魂里美丽的风景。
西晋文学家潘岳在《西征赋》中写道:“乾坤以有亲可久,君子以厚德载物。”人生在世,要学会宽容。
学会宽容,是现实的需要。历代圣贤都把宽恕容人作为理想人格的重要标准而大加倡导,《尚书》中有“有容,德乃大”之说;《周易》中提出“君子以厚德载物”;苟子主张“君子贤而能容罢,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据司马光《资治通鉴》记载,武则天时代的宰相娄师德以仁厚宽恕、恭勤不怠闻名于世,司马光评价他“宽厚清慎,犯而不校”。凤阁侍郎李昭德骂他是乡巴佬,他笑着说:“我不当乡巴佬,谁当乡巴佬呢?”当时名相狄仁杰也瞧不起娄师德,想把他排挤出朝廷,他也不计较。后来武则天告诉狄仁杰:“我之所以任用你,正是娄师德向我推荐的。”狄仁杰听了惭愧不已。
也许你觉得宽容是懦弱的一种表现,但是我们回顾历史,那些不能容忍的人,往往落下自取灭亡的下场。蜀帝刘备因为关羽、张飞之死,失去了一向宽容的美德,而与昔日盟友吴国反目成仇,最后被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命丧白帝城;庞涓因不能容忍孙膑的才智比自己略高一筹,而狠下毒计,但最后自己被孙膑杀得大败,拔剑自刎。可见容忍不是懦弱,相反,如果你拥有容忍,说明你心胸开阔,不会斤斤计较,能够顾全大局。历史上也不乏其人:赵国的蔺相如与廉颇,原先是“仇人”,廉颇觉得自己功劳比蔺相如大,官却比他小,因此心中不平,而蔺相如处处容忍,以大局为重,最终使廉颇认识到自己的小肚鸡肠,和蔺相如化敌为友,于是历史上又多出了“将相和”的美谈;韩信,也许我们看到的是他辅佐刘邦创下霸业的辉煌,但又有谁能有他忍受“胯下之辱”的博大心胸呢?
宽容是智慧,是力量。宽容是爱,是体谅。宽容是福……
宽容中包含着人生的大道至理,没有宽容的生活,如在刀锋上行走。孩子,如果美德可以选择,请先把宽容挑选出来吧!
宽容是一种品性,也是一种能力,宽容需要学习,需要磨砺,需要一点一点培养。
宽容是深藏爱心的体谅,宽容是一种智慧和力量,宽容是对生命的洞见,宽容不仅是一种雅里、文明、胸怀,更是一种人生的境界,宽容了别人就等于宽容了自己,宽容的同时,也创造生命的美丽。
宽容是一种仁爱的的光芒、无上的福分,是对别人的释怀,也是对自己的善待,一个人的胸怀能容得下多少人,才能够赢得多少人。宽容不受约束,它像天下的细雨滋润大地,带来双重祝福:祝福施予者,也祝福被施予者。它力量巨大,贵比皇冠,它与王权同在,与上帝并存。
顺境逆境是人生的常态,在逆境中要学会坦然处之,欲望是无穷的阶梯,我们都应该更珍惜现在所拥有的,曾经发生的已经死去,不要再对无法挽回的东西耿耿于怀。宽容对于人而言,是一种更广阔的生命空间。当你学会宽容,你便是真的领悟了生命的内涵, 便能站到比别人更高的位置,看起问题和处理起事来也会比别人更加透彻,更加有效,当你学会宽容,便因知道人生残缺的本质而豁达,它会令你体谅人性弱点,走出生命固有的盲区,由此你将成为生活的智者。
常用宽容的眼光看世界,事业、家庭和友谊才能稳固和长久。夫妻间除了要有爱情有信任,还要有宽容,总是为小事斤斤计较,就不可能白头偕老;朋友间没有了宽容就没有了友谊,因为宽容是友谊的题中之义。领导宽容,就可以使近者悦远者来,天下归心。能宽容,就能发展壮大。即使“月亮脸上也长满雀斑”,我们又何必去苛责别人的缺陷;社会是一张彼此联系的人际网络,无人能独自成功,因此我们无论何时都要记得去体谅身边之人;孩子的成长必须有一片宽容的绿荫,而避免因苛责所导致的苦果;二人 世界必须有宽容做基础,而能品尝婚姻的幸福。宽容别人就等于宽容自己,宽容的同时,也创造生命的美丽。
学会宽容,是处世的需要。世间并无绝对的好坏,而且往往正邪善恶交错,所以我们立身处世有时也要有清浊并容的雅量。眼里容不得沙子,锱铢必较,为血气之争搞得像卖面粉的遇见卖石灰的一样谁也见不得谁,不仅尴尬,还招致仇怨,实不值得。
“天地本宽,而鄙者自隘”。《菜根谭》上的这句话可谓警世之言。所以清代的申居郧说:“胸中要有泾渭,然亦须气量含宏,不可太生拣择。”弘一大师说得更直接:“精明者,不使人无所容。”我们常说的“得饶人处且饶人”,也是这个理儿。事实上,宽容并不代表无能,却恰恰是一个人卓识、心胸宽广和人格魅力的体现,即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感悟:一个人若光有很好的学问,却不会"处世",在社会上未必有很大的成就。待人处世是生存与生活的大学问,它不仅能体现一个人的素养和智慧,更为重要的是,待人处世的好坏常常会直接影响一个人的前途和命运。 一个不懂待人处世学问的人,一定会被各种人际交往中的问题所困扰。许多人很想知道,有什么处世的妙法,可以使我们给人很好的印象?其实,任何一种“方法”,都只是一种手段而已。待人的法则,并不是什么“方法”,乃是“品德”。培养美好的属灵品德作为处世的法则,就是最好的成功秘决了!文/单眼老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