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章
发文工具
撰写
网文摘手
文档
视频
思维导图
随笔
相册
原创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图片转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宋】黄庭坚
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
溪上桃花无数,枝上有黄鹂。
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
浩气展虹霓。
只恐花深里,红露湿人衣。
坐玉石,倚玉枕,拂金徽。
谪仙何处?无人伴我白螺杯。
我为灵芝仙草,不为朱唇丹脸,
长啸亦何为?
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归。
①瑶草:仙草。②“武陵溪”或“武陵源”指代幽美清净、远离尘嚣的地方。③倚:依。一作“欹”。④金徽:金饰的琴徽,用来定琴声高下之节。这里指琴。⑤谪仙:谪居人间的仙人。⑽螺杯:用白色螺壳雕制而成的酒杯。⑥灵芝:菌类植物。古人以为灵芝有驻颜不老及起死回生之功,故称仙草。
瑶草多么碧绿,春天来到了武陵溪。溪水上有无数桃花,花枝的上面有黄鹂。我想要穿过花丛寻找出路,却走到了白云的深处,仙气缭绕处展露出鲜艳彩虹。只怕进入这花的深处,露水打湿了衣服。
坐着玉石,靠着玉枕,拿着金徽。被贬谪的仙人在哪里,没有人陪我用田螺杯喝酒。我去寻找灵芝仙草,不是为表面繁华,那么长叹究竟为了什么?不如喝醉了手舞足蹈地下山去,明月也仿佛随我回家。
这首词通过抒发一次春游的感受,表现了鄙弃世俗的清高。上片描绘溪山美丽的春景;下片描述主人公高蹈遗世之情态,大有放浪形骸之外的飘逸和潇洒。全词情景交融,缓缓道来,静穆平和,俯仰自得,反映了词人孤芳自赏、不肯媚世以求荣的品格。这首词中的主人公形象,高华超逸而又不落尘俗,似非食人间烟火者。词人以静穆平和、俯仰自得而又颇具仙风道骨的风格,把自然界的溪山描写得无一点尘俗气,其实是要想象世界中构筑一个自得其乐的世外境界,自己陶醉、流连于其中,并以此与充满权诈机心的现实社会抗争,忘却尘世的纷纷扰扰。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
来自: 飘影23号 > 《诗词品鉴2》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黄庭坚被贬谪期间写下一首词,化用王维名句,堪称千古名篇
黄庭坚被贬谪期间写下一首词,化用王维名句,堪称千古名篇黄庭坚曾参与编写《神宗实录》,以文字讥笑神宗的治水措施,后来又被诬告为“...
知道书画 | 行草 《水调歌头 游览》
知道书画 | 胡海峰 行草 《水调歌头 游览》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水调歌头·游览》【瑶草】仙草。【武陵溪】陶渊明《桃花源记》称晋太元中武陵郡渔人入桃花源,所见洞中居民,生活恬静而安逸...
《宋词诗译800首》396水调歌头.游览(黄庭坚)
《宋词诗译800首》396水调歌头.游览(黄庭坚)水调歌头·游览 黄庭坚 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简析】杨春林 黄庭坚的这首《水调歌头》词是春行纪游之作,此词大约写于词人被贬谪时期。上片开...
【2018/01/26】这两个成语你能区分吗?
今日成语知识之「成语辨析」12.下列对这首宋词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A.“瑶草一何碧”运用比兴手法,赞美瑶草(仙草)像碧玉一样可爱,激起读者兴趣,把读者引进仙境中去。D....
黄庭坚《水调歌头·瑶草一何碧》
黄庭坚《水调歌头·瑶草一何碧》《水调歌头·瑶草一何碧》由黄庭坚创作,被选入《宋词三百首》。①瑶草:仙草。全词情景交融,...
黄庭坚: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
黄庭坚: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我为灵芝仙草,不为朱唇丹脸,长啸亦何为?瑶草:仙草。武陵溪:陶渊明...
【宋词欣赏】水调歌头
此词用似幻非幻的手法,描写作者神游“桃花源”仙境的情形。题解:此词用似幻非幻的手法,描写作者神游“桃花源”仙境的情形,反映了他...
黄庭坚《水调歌头·游览》上阙,静态版。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溪上桃花无数,枝上有黄鹂。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
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溪上桃花无数,枝上有黄鹂。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只恐花深里,红露湿人衣。黄庭坚《水调...
我为灵芝仙草,不为朱唇丹脸。
我为灵芝仙草,不为朱唇丹脸。译文:我是像山中不同凡俗的灵芝仙草一般,不愿涂脂抹粉做一个随俗媚世的小人。解词:灵芝:紫芝草。古代人认为服用灵芝可长寿,故用来象征吉祥。仙草:瑶草。“我为灵芝...
微信扫码,在手机上查看选中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