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会玩的孩子更聪明,从“哈佛视角”看美国名校申请

 长沙7喜 2016-07-04


陈滢心     编辑 | 闻琛




曾成功将25名学生送入美国顶尖大学的Jon Mills,被很多人称为“哈佛传奇教授”。他曾在哈佛大学任职25年,担任前哈佛大学亚洲中心运营总监。6月26日,因为参加新航道举办的“第21届中国雅思盛典暨中外国际大学名校展”,Jon Mills来到上海。在活动中,外滩教育记者专访了他,请他从“哈佛视角”,与我们分享美国常青藤大学青睐什么样的学生,及学生应该如何展示自己的素养。

 

“只学习不玩耍,聪明的孩子也变傻”




哈佛大学青睐怎样的学生?谈及中国学生的申请及哈佛的招生问题,Mills先生变得滔滔不绝。他坚称自己并非站在哈佛的官方角度,而是以一位有经验的留学顾问的身份来提供自己的见解。

 

他认为哈佛招生主要从三方面来审视申请者:学术能力、课外活动和个人素质。

 

学术能力包括学生的高中成绩(GPA)、选课难度、年级排名、SAT1和SAT2的成绩以及托福成绩。其中,与SAT1相比,哈佛更看重SAT2的成绩。

 

因为SAT1横向地考察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而SAT2则纵向地检测学生在各知识领域中挖掘的深度。

 

尽管哈佛并没有SAT成绩的最低分数要求,却要求国际生的托福成绩至少达到109分。学生去美国大学不应该是“学习英语”(learn English),而应该是“用英语学习”(learn in English)。英语应该是学习的工具,因此便对国际生的英语水平有一定要求。

 

哈佛大学对学生课外活动的重视程度,在留学圈几乎众所周知,Mills也从自己的经验出发,谈了哈佛对申请者课外活动的评估方法。

 

他引用了一句谚语:“只学习不玩耍,聪明的孩子也变傻”(all work and no play make Jack a dull boy),来说明学生在课堂外发展的重要性。课外活动多种多样,重要的并不是申请者做了哪些课外活动,而是他们在所选活动中有多大的投入。

 

Mills先生认为,申请者在2-3项活动中有较大投入是比较合适的。并且,如果申请者能在活动中发挥领导力,则是一个加分的亮点。申请过程好比画一个圆圈:学生可以在申请的各项材料中展示自己不同方面的特色,让这个圆尽量完满,这样能更好地向美国大学展现全面发展的自己。



 

当谈到哈佛对申请者个人素质的考察时,Mills先生认为美国大学的选拔过程并不像中国大学的选拔那样完全基于“meritocracy”(择精优而取的标准),而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招生官是否喜欢这一类型的学生。

 

美国大学普遍从两方面来考察学生的个人素质:推荐信校友面试。大学招生官通过高中老师给学生的推荐信来了解学生,所以,找比较熟悉自己的老师来写推荐信是非常重要的。Mills先生觉得写推荐信的老师最好能看到申请者努力的过程(see them inaction),并最好使用具体事例来展现申请者的特点。

 

其次,Mills认为校友面试是立体评估申请者的方法。校友在面试申请者时往往会问自己这些问题:“我会想和这个申请者在一个课堂学习吗?我想和他(她)一起参加活动吗?我会想让他(她)成为我的室友吗?”因此,校友面试是对于个人性格和素质的评估,而Mills先生认为申请者最好对事物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综合来看,申请者的学术能力主要是家长和老师对于学生的要求,课外活动主要取决于学生个人的选择,而个人素质是别人对学生的评估,这三方面在招生中缺一不可。然而,如果一个学生在一方面非常杰出,那么另外两方面稍显逊色也不会影响到最后的申请结果。总之,Mills先生觉得美国大学招生非常个人化(individualized),也很看重多元化(diversity)。

 

哈佛大学的“光谱”




Mills先生接着谈到哈佛大学与其他大学相比的独特之处。“如果美国的常青藤学校都分布在一个光谱上面,普林斯顿是在光谱的一个极端,而哈佛在它的另一个极端。

 

他认为普林斯顿大学非常注重学术,希望培养未来的学者,而哈佛则注重领导力,着重培养未来的领袖。哈佛看中的是能在人群中脱颖而出的申请者、那些能影响到他人的人。

 

Mills先生以Ralph Nadar(美国政治活动家,尤为关注消费者保护、人道主义、环保主义和民主政府等问题)为例来阐述个人对他人生活的影响,但同时也指出,哈佛或许并不能满足非常有想法、不满足于传统教育模式的人,比如从哈佛退学而自己创业的Edwin Land(Polaroid宝丽来的创办者)。

 

而其他常春藤大学的特色,,Mills又举了布朗大学的例子。他认为这所学校非常开放,让学生定制自己的课程,富有浓厚的自由气息,也适合不愿受太多拘束的学生。

 

Mills先生提到自己之前辅导的学生进入美国大学后给他的反馈。他曾帮助25位学生进入美国顶尖名校,而那些学生都认为美国大学的阅读量非常大。“很多时候一门课会让学生在一晚上读完半本书,而如果你同时在上4-5门课,阅读量就会非常大了。”因此,学生们应该掌握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

 

同时,Mills先生辅导的学生还认为美国大学非常多元、开放,比如:很多大学的宿舍是男女共用的,尽管宿舍房间还是同一性别的,男女学生却要共享同一楼层的浴室和其他设施。

 

比起高中,大学更加自由,没有家长老师的督促,也少了很多束缚。Mills先生本人非常享受大学里能自己掌控生活的独立感,也认为美国大学对于中国学生来讲是一个社交转变(social transition)。


点击关键字阅读外滩教育2000+篇优质文章



探校录少年书房家长课数学思想

学英语大考场美高党国际课程

小留学生日记批判性思维

钢琴课酷老师写作课牛娃录排行榜


喜欢就点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