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事不小,越在意越成灾

 虹72 2016-07-04


小事不小,越在意越成灾


       在非洲草原上,有一种不起眼的动物叫吸血蝙蝠,它的身体极小,却是野马的天敌。这种蝙蝠靠吸动物的血生存。在攻击野马时,它常附在野马腿上,用锋利的牙齿迅速、敏捷地刺入野马腿,然后用尖尖的嘴吸食血液。无论野马怎么狂奔、暴跳,都无法驱逐这种蝙蝠,蝙蝠可以从容地吸附在野马身上,直到吸饱才满意而去。野马往往是在暴怒、狂奔、流血中无奈地死去。
     
 动物学家百思不得其解,小小的吸血蝙蝠怎么会让庞大的野马毙命呢?于是,他们进行了一次试验,观察野马死亡的整个过程。结果发现,吸血蝙蝠所吸的血量是微不足道的,远远不会使野马毙命。动物学家在分析这一问题时,一致认为野马的死亡是它暴躁的习性和狂奔所致,而不是因为蝙蝠吸血所致。
      
 一个心智成熟的人,必定能控制住自己所有的情绪与行为,不会像野马那样为一点小事抓狂。当你在镜子前仔细地审视自己时,你会发现自己既是你最好的朋友,也是你最大的敌人。
     
 上班时堵车堵得厉害,交通指挥灯仍然亮着红灯,而时间很紧,你烦躁地看着手表的秒针。终于亮起了绿灯,可是你前面的车子迟迟不启动,因为开车的人思想不集中。你愤怒地按响了喇叭,那个似乎在打瞌睡的人终于惊醒了,仓促地挂上了档,而你却在几秒钟里把自己置于紧张而不愉快的情绪之中。
    
 美国研究应激反应的专家理查德·卡尔森说:“我们的恼怒有80%是自己造成的。”这位加利福尼亚人在讨论会上教人们如何不生气。卡尔森把防止激动的方法归结为这样的话:“请冷静下来!要承认生活是不公正的。任何人都不是完美的,任何事情都不会按计划进行。”应激反应这个词从20世纪50年代起才被医务人员用来说明身体和精神对极端刺激(噪音、时间压力和冲突)的防卫反应。研究人员知道,应激反应是在头脑中产生的。即使是非常轻微的恼怒情绪,大脑也会分泌出更多的应激激素。这时呼吸道扩张,使大脑、心脏和肌肉系统吸入更多的氧气,血管扩大,心脏加快跳动,血糖水平升高。
      
 埃森医学院心理学研究所所长曼弗雷德·舍德洛夫斯基说:“短时间的应激反应是无害的。”他说:“使人受到压力是长时间的应激反应。”他的研究所的调查结果表明:61%的德国人感到在工作中不能胜任;30%的人因为觉得不能处理好工作和家庭的关系而有压力;20%的人抱怨同上级关系紧张;16%的人说在路途中精神紧张。
       
 理查德·卡尔森的一条黄金法则是:“不要让小事情牵着鼻子走。”他说:“要冷静,要理解别人。”他的建议是:表现出感激之情,别人会感到高兴,你的自我感觉会更好。
    
 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这样不仅会使你的生活更加有意思,而且别人也会更喜欢你。不要试图把一切都弄得滴水不漏;不要顽固地坚持自己的权利,这会花费不必要的精力;不要老是纠正别人,常给陌生人一个微笑;不要打断别人的讲话;不要让别人为你的不顺利负责。要接受事情没有做成功的事实,天不会因此而塌下来;请抛弃事事都必须完美的想法,你自己也不是完美的。这样生活会突然变得轻松许多。
     
 当你抑制不住生气时,你要问自己:一年后生气的理由是否还那么重要?这会使你对许多事情得出正确的看法。
     
 当你在镜子前仔细地审视自己时,你会发现自己既是你最好的朋友,也是你最大的敌人。

感悟: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人们经常会失去很多东西,也会得到很多东西。虽然有些东西失去了,但并不意味着失败了,而有时虽然得到了某些东西,却也并不意味着我成功。对失去所持的心态差异,结果却尽不相同。有些东西、有些人、甚至有些感情,有时努力的想要去得到它,但是最终却都离我而去,只要尽力了,付出了,心理未必会留下遗憾。虽然失去了,换个角度想想,自己享受了社会经验的实践过程,有了这个过程,人成长了,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知道自己今后该如何去面对,因此并没有失败,所得到的经验教训是用金钱及物质所无法衡量的!相反,当有些东西得到时,也并不意味着自己的成功,有些东西在得到的同时,可能在其他方面会失去更多。失去并不意味着失败,失去也可以重新拥有,这才是成功者应具备的心态。文/单眼老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