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智慧的父母,懂得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修心and慎行 2016-07-04
  晚上,跟孩子一起玩“斗牛”的游戏,也就是用自己头顶对方的头,谁的力气大,把对方顶过去就赢了。
  
  刚开始,我故意输了几次,孩子开心得不得了,一直要求再来一次。这一次,我决定让她输,看看她的反应。我头一用力,她的头就被顶歪在一边了。我说:这次,你输了哦!
  
  接着,孩子的脸色骤变,五官在一秒之内快速扭曲:眼睛变小,嘴巴变大,地动山摇地哭,汗水汹涌,眼泪如洪涝灾害一般涌出来,嘴里喊着:妈妈,是我赢了,你说错了!!!!!!
  
  我想不到三岁多的宝宝,这么看重输赢这回事。做娘的顿时呆若木鸡,语竭词穷,江郎才尽,无计可施。只能张着“O”型嘴,眼睁睁地看着眼前小人儿的泪水泛滥成灾。
  
  想必不少家长都遇到过上述问题,在3-6岁这个年龄段,这种现象比较常见,属于孩子成长的一个阶段。孩子出现以上问题,一方面与心理发展规律有关,另一方面与家庭教育密切相关。
  
  3岁以后,幼儿期的孩子逐渐形成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
  
  由于幼儿的自我评价能力还很差,最初自我评价的建立取决于成人的评价。我们身边的年轻家长大多都是80、90后,值得欣慰的是,他们会关注孩子的心理成长,回忆起自己小时候接受的教育大多是责备、打骂或忽略,造成了我们一代人共同的自信心不足、低自尊,有的甚至出现过心理问题,阻碍成长、发展。
  
  如今,为了给孩子树立自信,体验自我价值,形成积极地自我肯定,爸妈们开始对自己的孩子转向鼓励、赞许式教育,这种方式本身并无问题,关键是度的把握:对孩子的行为做过高或过低的评价都是有害的。
  
  当孩子“输不起”时,爸妈们就需要反思,会不会是以下几个方面出了问题:
  
  1、表扬太多,批评太少。
  
  有家长担心总批评孩子,会不会伤孩子自尊,留下心理阴影?所以,大多数时候父母都是表扬孩子,极少批评,即使批评也是轻描淡写地说几句,怕说重了孩子接受不了。
  
  结果,表扬越来越多,孩子小心脏开始膨胀,稍有批评就受不了。其实,家长可以让孩子明白,没有人是完美的,人必然有缺陷,从而引导孩子认识自己的优、缺点,面对错误、缺点不回避,而是想办法改正。
  
  2、表扬要具体。
  
  许多爸妈对孩子的表扬太宽泛。孩子用积木堆了一所漂亮的房子,爸妈立刻赞许:“你好棒!”
  
  跳舞比赛拿了第一名,爸妈:“你好棒!”
  
  帮妈妈拖地,爸妈:“你好棒!”
  
  久而久之,孩子觉得自己好棒、好厉害!
  
  可一次朗诵比赛没拿第一,孩子心里不舒服了,“我一直都好棒!整个人都好厉害!怎么能有不如别人的时候!”
  
  看到这里发现问题在哪了吧?表扬太宽泛,以至于孩子误以为自己“全能”,无法接受不完美的自己。所以建议爸妈表扬时要限定范围:
  
  手工好——你手工做得很好!
  
  跳舞第一——你跳舞不错!
  
  拖地——你懂得帮妈妈分担家务,懂事了!
  
  这样孩子可以更客观地知道自己的优势,当爸妈指出哪方面做得不够好时,他也能接受这次的批评只是针对一方面,而不是全面否定自己。
  
  3、好胜心太强,适度“输一下”。
  
  好胜心强,总想赢,这倒不是坏事,适度保持好胜心,可以激励上进。孩子间的比赛游戏,如果输了,家长可以在一旁观察,但不干预,让孩子自己学会处理,承担失败。也可以让孩子学会欣赏别人的优势,学会尊重别人。
  
  4、多见识世界。
  
  多带孩子接触外面的世界,去发现不同行业、地域的人各有优势,让他们懂得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意识到自己知识有限,未来进步的空间还很大。
  
  人生会经历起起伏伏,不会一直站在最高点,谁也无法永远做第一!因此,输赢也只是一次竞赛的结果,不要害怕输,如果不输在起跑线上,你怎么会想办法赢呢?输得起的人,才赢得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