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济南】历下区老城街名趣谈

 安好2016 2016-07-04


  明洪武九年(1736),明太祖宣布废除行中书省制,改设承宣布政使司以负责一级行政区的民事及部分刑事事务。各府、直隶州隶属于承宣布政使司。当时除直隶以外,共设十四布政司,山东布政司即为其中的一个,治济南府。自此以后,济南就一直成为山东省会未曾变更。
  随着一些官衙逐渐就位,加之明成化初年所在的老城内珍珠泉一带建德王府,这便有了一些以官衙府第而名的地名,如:后宰门街、小王府街、府官街、东玉斌府街(“玉斌”为“仪宾”的谐音,仪宾是明代对皇室诸王女婿的称谓)。
  历下区内有以古代官署、机构而名的街巷如:因明代处所之布政司、按察司、都司而名的街巷“布政司街”(曾名:布政司大街、大布政司街。后因处山东省人民政府前而名“省府前街”)、按察司街。
  现在的省府前街旧名“布政司大街”(俗名“大布政司大街”与现在省府东街、西街旧名“布政司小街”并称)。因为街北头现在的山东省政府原址是明、清以来的“布政司”衙门;民国时代成为“省长公署”。所以这条街一直比较整洁。除去几家住户,包括元代散曲家张养浩、明代诗人许邦才,清朝翰林、左都御史张英麟和河南巡抚李庆翱的堂弟李庆翔等人的故宅外,大部分是商店:北头有古董店、酱园、西药房;南头是印刷所、文具店、中药店和书店等。
  因处古历城县衙而得名的:县东巷、县西巷、县前街、县后街,还有运署街(因清代驻盐运使司,故名)以及曾有的道署前(处岱北道署前)、府署前(处济南府署前)等近三十条街巷;官府拜天祭地,百姓求神灵保佑,这便有了以祭祀场所而名的街巷和许多以寺、庙、观、院、坛、宫及宗教而名的街巷如:曾有钟楼寺街、祭坛巷、玄武庙街和现在的十方院街、天地坛街、万寿宫街、将军庙街等二十多条街巷。
  历下区内在明、清两朝曾是举行“乡试”全省考试举人的地方,于是也便有了一些与儒学、科举及教育有关的街巷之名如:贡院墙根街、榜棚街(因处明、清两代科举考试张榜的榜棚,故名)、县学街、学院街、山大路、科院路、文化东路、文化西路等二十二条之多;历下南依群山,于是也便出现了以山而名的街巷之名如:千佛山路、佛山街、对山街、朝山街、历山路、历山顶街等十多条;区内因有一些湖、流、桥梁,故也有以此而名的街巷之名如:大明湖路、临湖街(街临大明湖水面)、水胡同、新桥街、起凤桥街等;古老的城池有驻军把守,当然也有保障居民、军队的用粮、军火之仓库,这也就派生出许多以军队驻地和仓库而名的街巷如:后营坊街、南营街、东箭道街、东仓街、南仓街、武库街等十多条。
  历下区内有些街巷的命名于一些历史事件、传说、典故、佳话有关如:鞭指巷(传为清乾隆皇帝马鞭指处)、秋柳园街(清诗人王士祯在大明湖天心水面亭组织秋柳诗社,遂称这一带为秋柳园,形成街巷后便以此定位街名)、仁智街(取典故“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浓缩雅化为街名),曾有的南侠士巷、北侠士巷(传因有“侠士”曾居于此,故名)、牛旺庄(因庄内“金牛”传说而名)等多条街巷;有些街巷的命名是人们避讳丑陋而用谐音命名如:翔凤巷(为“墙缝”之谐音,原意是街面由狭窄之墙缝而成),曾有的才盛巷(区内曾有过四条同名巷,后为区别便依所处位置在街名前加方位“东、西、南、北而名”)、前、后帝馆街(为“地拐”之谐音加方位名之)、贺胜戏场街(为“火神戏场”、“火剩戏场”之谐音而名);济南人自古“敦厚阔达多大节”忠厚仁义,所以区内便有一些以民族英雄岳飞和《三国演义》有关的街巷命名如:曾有永胜街、精忠街、国兴街等便是以敬仰岳飞精忠报国、战无不胜而名,而曾有的三义街、红墙街等的命名便与《三国演义》中的“桃园三结义”及关羽有关;区内还有些以数字而名的地名如:半边街、二郎庙、三曲巷、四隅首、五路狮子口、七家村、八涧堡、九曲巷、十亩园街、百花洲、千佛山、万寿宫。区内还有些以颜色而名的地名如:黄台南路、白衣庵、白雪楼、白云山、白石泉、黑虎泉、青龙街等等。

来源:明府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