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女子捡到银行卡 密码轻松猜对

 自然科学思维 2016-07-04

全媒体记者李珊通讯员田晓剑报道

晨报滨州讯很多人都习惯用自己的生日、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作为银行卡密码,或者干脆用一排一样的数字、连数等比较好记忆的号码,其实这是很危险的事情。一旦身份证跟卡一起丢失,您的银行卡就存在被盗刷的危险。

今年6月20日,惠民县刘先生在县城一家银行自动取款机上取款时,不慎将银行卡丢失,并未发现的他在回住处途中,突然手机收到来自银行的反馈信息,显示卡内被连续取款4次,共被取走人民币8000元。刘先生赶紧返回银行取款处,但没有发现可疑人员,自己的银行卡也没有在现场。接着,刘先生报了警。接到报案后,惠民县公安部门动用多种手段进行侦查。经调查发现,刘先生当时在自动取款机上取款离开后,有一名青年女子上机反复取款,确定嫌疑人的身份成为侦破案件的重点。随后,特巡警大队根据嫌疑人员驾驶车辆的特征及行驶路线,划定范围和时间段,对进出该范围的车辆进行筛选排查,最终锁定一黑色桑塔纳轿车为嫌疑车辆。顺藤摸瓜,很快就锁定了嫌疑人为惠民县皂户李镇的女青年牛某,遂安排侦查员实施抓捕。

6月24日13:00许,皂户李派出所接到协查通报后,经将正在一家包子铺吃包子的女青年牛某当场抓获。原来,6月20日15:50许,牛某驾车到银行取款时,拾到了别人遗失的一张信用卡后,一时起了贪心,便到自动取款机上尝试输入密码123456,发现不对再次输入111111。意外的是,竟然通过了验证。“没想到,取钱这么容易。”牛某在简单敲击键盘后,见银行卡内有大量现金,牛某自言自语道,且一直狂喜。随后,她趁周围无人之机,分4次共提取了8000元人民币,在以后的几天里,她出入超市购物,进出饭店消费,宴请同事,很快挥霍一空,俨然一个“有钱人”。6月24日,女青年牛某因涉嫌信用卡诈骗罪,被惠民县公安局依法刑事拘留。

为此,记者开展了小范围调查,在20个被调查者中,有5位用出生年月日作为密码,3位采用111111或123456作为密码,5位以手机或者家中电话号码作为密码,3位设置的密码为股票代码,其余4位密码为特殊数字,也就是说,如果稍微对你有所了解的人拿到你的银行卡就有可能猜出你的银行卡密码。

如果你的银行卡密码也是这样设置的,可以听听银行工作人员对银行卡密码设置有什么建议。某银行一名技术部负责人介绍说:“末尾连续为零安全度降低”。首先,尽量不要用生日和手机号码作为银行卡密码。其次,要注意尽量少用零,尤其是末尾连续为零安全度将大打折扣,银行的老系统确实存在漏洞,如客户设定密码位数不足系统自动补零,现在有些银行仍存在输入四位密码即可取钱的情况。

银行工作人员称,密码再怎么设置都只是降低风险,最主要的还是要靠客户平时小心谨慎,保护好自己的密码不被他人看到。“银行卡初始密码不安全”,一位业内人士介绍,很多市民在办理了银行卡后还一直在使用银行发放银行卡时的初始密码,其实这很不安全。

警方提示,盗用或捡拾别人信用卡的事情是常有发生的,银行卡密码设置得太过简单,就很容易被破解。民警提醒大家一定要妥善保管好自己的银行卡,不要将银行卡和身份证一起存放。在密码设置上,要及时更改银行初始密码,尽量避开一些常见的信息,比如123456、111111、000000、手机号码、身份证号码、生日、家庭电话号码等常用号码。发现银行卡被盗或丢失后,要尽快到银行挂失,并向公安机关报案。因为,很多银行的原始密码都存在一定规律,而且银行卡后面几位数字的排列组合一般是本地持卡人,不法分子可以通过一些科技手段对储户的资金造成威胁。

在办理新的银行卡后最好在ATM机上将初始密码换成自己设置的新密码,以保障自己的资金安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