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柳涛的水墨画

 llssmm44 2016-07-05
我看柳涛的水墨画

柳涛,男,汉族,山东淄博人,1991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美术系获学士学位,2003年获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硕士学位,2013-2014年,中国艺术研究院访问学者。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艺术传播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山东师范大学当代水墨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泰安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山东农业大学副教授。

我看柳涛的水墨画

《乾坤生机》200×240cm

我看柳涛的水墨画

《素练风霜起》68×138cm

我看柳涛的水墨画

《空谷幽寒》190×179cm

艺术作品多次入选国际及全国美展:1992,《岁月无声》获加拿大首届枫叶杯中国画大展佳作奖1997,《晨曲》选入第四届中国体育美术作品展,并获山东省二等奖(中国美术家协会)1997,《乡村季风》获建党80周年山东省美展三等奖,(山东美术家协会)1998,《吉祥树》选入纪念“讲话”发表60周年全国美展,并获山东展区铜奖, (中国美术家协会、山东美术家协会)1998,《雄浑太行秋无声》获山东省画院书画作品联展三等奖,(山东美术家协会)2004,《水面清园》获第十届全国美展山东省预选展优秀奖,(山东美术家协会)2010,赴韩国仁川举办中韩学术交流展2013,《林幽飞霰急1》获“泰山之尊”中国画作品展优秀作品奖,(中国美术家协会)2014,《空谷幽寒》获“翰墨齐鲁”中国画作品展优秀作品奖,(中国美术家协会)2014,《生生不息》入选第四届中国画线描艺术展,(中国美术家协会)2015,《林幽飞霰急2》获山东省第八届泰山文艺奖二等奖,(山东省委、省政府)

我看柳涛的水墨画

《雪野寒禽一》 68×138cm

我看柳涛的水墨画

《清音》190×179cm

其它:1999-2003,《南国印记》等三幅作品先后被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作为优秀作品收藏并颁发收藏证书。2006—2008《书法对写意花鸟画影响之浅说》,《金石气韵对写意花鸟画的影响》发表于《中国书法》,《美术之友》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08,出版《柳涛作品集》。2007-2012,主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二部,并三次获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8-2010,主持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泰山花鸟画表现与发展研究》。2010-2013, 《清霜》等十八副作品分别发表于《中国书画博览》、《画院》等绘画创作与研究专业期刊。2013-2015,《雪野飞禽》等作品被分别收录于《水墨中华》、《当代十大中国画名家作品选》《文心雅趣》、《万象一品》等专业书籍。

我看柳涛的水墨画

《雪野寒禽二》68×138cm

我看柳涛的水墨画

《雪野寒禽三》68×138cm

我看柳涛的水墨画

《晨雪无痕一》98×198cm

我看柳涛的水墨画

《晨雪无痕二》68×68cm

我看柳涛的水墨画孔新苗

是以“笔”的功力作为评价水墨作品的核心尺度,还是把“造型”看作是水墨画的现代标志,自中国美术与西方美术相遇而进入变革的动荡期以来,这是一个反复纠缠的话题。

最初是从西方来的郎世宁用中国画材画“中国形”,被传统中国画家批为“虽工亦匠,故不入画品”([清]邹一桂)。一百多年后,康有为又把元明清文人画视为“枯笔数笔,味同嚼蜡”,反赞“郎世宁乃出西法,它日当有合中西而成大家者”。再后,20世纪中国新美术的旗手徐悲鸿、林风眠尽管艺术观点、美学道路不同,但皆反对中国绘画传统中重写轻画的“书法入画”……而显然,今天“书法”和“写意”又成为“国学热”的高温点……

我看柳涛的水墨画

《晨雪无痕三》68×68cm

拉开距离看,现代审美文化中的这种围绕“笔意”与“造型”的反复博弈,本无“正确”、“错误”之分,更替的过程无非让历史和时间具有了文化革命的意义,如同衣服款式的高领/低胸、宽肥/窄瘦的不断变化,让时间具有了形象,留给后人去怀旧、赋魅、解读。然而,作为个体的艺术创作实践者,却无法随波逐流,他必须在一段时间中选边站队,择木而栖。如此,艺术创作就不仅是事关作者本人的抒发情怀、坦露心迹,更是一种文化行为。因为艺术家的任何一种表达方式,都会被时间、被潮流带上“帽子”——你的简笔抒怀,在五四美术革命者眼中是前朝遗老的鞋臭味;而在今天又可能是传统气息的纯正韵。这就是“艺术的命运”,总要被时间选择、解读——你的真诚他不懂,总以新桃换旧符。

柳涛面对“命运”选择的是坚持,坚持“形在笔先”、坚持“景中见境”。所谓“形在笔先”,是他总是坚持画面上花鸟树石形象塑造的严谨、层次的丰富、细节的深入,这一特点,可以看作是他走了五四以来新美术、新中国画创作的美学道路。同时又与时下流行的简笔写意花鸟画的“潇洒一族”拉开距离;所谓“景中见境”,是柳涛的画面多以“满”为特点,空白处也以淡墨阔笔染之,又极少或几乎不用色,以墨色构成视觉空间的真切“景”,以此来吸引观者的第一眼印象。景实则难“空”;无色则难“新”,然而柳涛却因此得到了“寒”和“远”,这又与传统中国画的意境营造产生了某种关联与对话。柳涛画面的“寒意”开启的是一个旷远、陌生、非古非今的美感意境……这种感觉,在当下这个被闪烁的电子图像塞满的视觉世界中,显得隔膜而清远……我认为,这是柳涛这批作品的一个重要特点。

中国古典绘画美学讲究“空”,“空故纳万境”;崇尚“淡”,“澹然无极而众美从之”;体味“远”,“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无须讳言,受西方影响的写实改造中国画潮流,正是改掉了这空、淡、远的美学,在文化革命的时代大潮中生成了与之相对的“写实”、“现实主义”、“写生生活”。在21世纪的今天,面对中国书画传统和20世纪美术革命这两大遗产,当代画家任何“真诚的”、“自由的”艺术表达都不可能超然世外,也不可能随心所欲,只能自觉不自觉、愿意不愿意地接受时代的解读。这有点像人在公共空间中的着装,你可以不考虑别人的感受,但别人的感受你控制不了,它可即刻生产出你的“公共形象”。这就是审美文化的力量。

在当下中国花鸟画创作的美学氛围中,柳涛的花鸟画创作选择了一个不那么“新”和“时尚”的枝去栖——偏于写实、偏于造型、偏于“满”,但却彰显了一种“寒”的气息、“远”的意味,如此而又形成了他与“写实主义”若即若离的陌生感,难于被言说、但感受又是如此直观与鲜明……我尤其喜欢《清霜》、《林幽飞霰急》等作品。

柳涛显然不满足于这些,去年底他给我一些作品照片看,我们交谈后半年过去,他又推出一些新作品,画面更加完整、纯正。显然他在琢磨、选择、探索,作为创作过程的一个断面,我认为这批作品对正处艺术盛年期的柳涛来说,是他基础扎实、精力旺盛、创作投入的一个很好写照,但他仿佛期望得更远……他今后的艺术走向值得关注。

2016年6月25日于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我看柳涛的水墨画

《晨雪无痕四》98×198c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