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废985、211改“双一流大学”:换汤不换药?

 青山淖尔 2016-07-05

[摘要]如何让中国大学距离国际一流大学更近一些?关键在于尊重教育规律,去行政化与摆脱身份标识。

作者 王耳朵

近期有消息称,国家将废除“985”“211”工程。教育部表示,中央对新时期高等教育重点建设做出新部署,统一纳入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拟于今年启动新一轮建设”。

关于“985”“211”工程变动的消息,不仅早有传闻,而且有先声可闻。然而,废“985”“211”改“双一流大学建设”,真能让中国大学距离世界一流大学更近?

一、“双一流大学建设”不比985、211工程高明多少,多是对后者的复制

迄今为止,关于“双一流大学建设”,还没有具体实施方案和实施细则公布,但把《国务院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和985、211工程建设的有关文件(主要是《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教育部、财政部关于继续实施“985工程”建设项目的意见》《“211工程”总体建设规划》《关于“十五”期间加强“211工程”项目建设的若干意见》)相比较,就不难看到两个“建设”之间的异同。

废985、211改“双一流大学”:换汤不换药?

两个“建设”的相似之处颇多。譬如实施意义,双一流大学建设称是“提升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奠定长远发展基础”,985、211工程在具体方案中则称,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加快高素质创造性专门人才的培养,推进知识创新、科学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前者几乎只是对后者具体内容的一项概括。

譬如总体目标,双一流大学建设称“到2020年,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到2030年,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三步走实现“双一流大学”梦。

废985、211改“双一流大学”:换汤不换药?

相比之下,211工程的目标更为具体,称:面向21世纪,在“九五”期间重点建设一批高等学校和重点学科……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以及一批重点学科在教育质量、科学研究、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等方面有较大提高。985工程则称,为实现现代化,建设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前者的更多,在这里是“100所”。目前,上述提出的目标尚未见成果评估,特别是“管理体制改革方面的明显进展”。

又如具体建设任务或方式,双一流大学建设要“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建设一流师资队伍、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传承创新优秀文化、着力推进成果转化”,985、211工程提及的则包括学校整体条件建设、重点学科建设等内容,也比前者要具体。

当然,两个“建设”的总体规划纲要中,也存在着差别之处,譬如《国务院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明确地提出“加强和改进党对高校的领导”。

比较后不难看到,“双一流大学建设”虽然存在着突破,但其实施意义、总体目标、具体建设手段等诸多内容,有不少仍是对985、211工程建设内容的复制,或者说是某种程度的小修小补,只是换了一块牌子。

二、换个“马甲”建设大学,也许会刷出漂亮数据,但“一流”却未必可感

何为世界一流大学?这是一个曾被反复提及的话题,虽然“一流”是个相对模糊的概念,但有些标准仍是清晰的。

世界一流的大学,应当有一流的学术水准与高度。具体到大学的不同属性上,如专家所论述,所谓世界一流大学,如果是以基础科研为主的理科类大学,则主要要承担基础科学类研究和科技前沿探索,以知识创新为主,兼顾应用和开发研究。这类大学要靠在国际上发表高水平论文来提高国际影响力。

如果是以工程和技术科学为主的大学,则应该主要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求开展研究,以应用知识和技术创新为主,为了学科发展兼顾相应的基础研究,这类大学主要职责就是要解决国家与社会发展中的工程和技术需求。如果是以人文社科类为主的大学,则主要从事人文社科类学科的理论研究工作,其重要职能是为国家和社会治理与重大决策提供准确的依据和理论,做智库工作。

废985、211改“双一流大学”:换汤不换药?

世界一流大学牛津大学校园一景

能够培养出一流的人才,也是衡量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准之一。对于人才培养,美国高校衡量学校质量的指标通常包括新生选拔率、教育资源率、毕业率、校友捐赠率多项标准,或许这样的指标体系不适用于中国,但仍然可从生源素质指标、国际留学生比例、毕业生就业质量、社会捐赠等多个方面来考量。

世界一流的大学,还要对国家和世界有一流的贡献。这其实是一个不难推得的结论。如果一个大学拥有世界一流的学者和科研水准,它对国家与世界的贡献将会是显著与长期的,甚至能够起到革命性的推动作用。英美等国家中的世界一流大学,早以实际行动证明了这一点。

当然,世界一流的大学,也离不开世界一流的大学文化。有权威媒体就谈到,充满文化自信,承担文化责任,引领并影响世界,这样的使命与追求,才是世界一流大学的题中之义。纵观现代文明发展史,一流大学往往成为国家精神气质、价值观与追求的象征。这其实不仅是一个硬件提升的问题,甚至也不仅是学科建设、制度建设的问题,而是如何形成一个高尚的精神共同体,如何定位自己在国家、民族乃至世界、人类前行中坐标的问题。

换言之,世界一流大学应当具备自身的独特模式,这些模式都是具有世界影响力,并且在同时代具有先进性的。它们应当不局限于一时一地,而是为世界范围内的高等教育提供可资借鉴的新模式。

由此来对比,当双一流大学建设依旧换汤不换药,大学发展中的行政干预依旧偏多,或许能够创造出论文发表数量、科研投入资金数量等漂亮的数据,但中国大学中的“一流”未必能被外界所感知,中国大学距离世界一流大学仍会很遥远。

三、不摆脱行政思维与身份标识,集中向某一类高校输送资源,会加剧发展失衡

厘清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准后,不难发现,要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废止或整合曾经的985、211工程,并非关键所在。关键的是要努力来提供世界一流大学的生长土壤,其中最重要的是摆脱大学管理中的行政思维与身份标识,倘若继续向特定的某一类高校过度输送资源,只会加速大学整体的发展失衡,“一流”更加难出。

国外的经验已经表明,过度行政化的管理,是难以孕育出世界一流大学的。本质而言,大学应当是一个学术共同体,以学术为中心,以科学精神为核心凝聚力。过度的行政化,必然会导致以行政权力取代学术权力,以行政化的方式来配置学术和教学科研资源,管理方式也会变得相对简单粗暴。政校不分开,管办不分离,如此带来的结果,就是难以实现学术本位。

废985、211改“双一流大学”:换汤不换药?

同样的是,当下高校中的身份标识和分层管理,急需纠偏。因此而衍生出的不公平现象,也必须被打破。对不少中国大学而言,抢得某种“身份”和“标识”,是大学管理中的头等大事,教学和研究往往被置于教育次序末端。因为当下大学管理中的行政资源和财政投入倾斜,都是因大学“等级”与“身份”而定,拥有985或211等身份标签,就使得一些大学的资源占有更加“合法化”和“稳固化”,导致大学分层的固化,高等教育资源被垄断。短期而言,这或可加速部分高校的发展,但长远而言,并不利于高校间的竞争,会拖延一流大学的出现速度。

早在2013年,作为“211”“985”序列的清华大学科研总经费就已经最多,为39.31亿元,财政拨款为27.75亿元,而非“211”“985”的高校科研经费最多的西南石油大学,4.6亿元中仅有26.1%为财政拨款,两者科研经费所获的财政支持相差23倍多。而伴随着时间推移,这种差距还在日益扩大。

如媒体所分析,有些人可能不服气:清华科研实力强,获得更多的国家课题经费很正常。在国外,哈佛大学获得的学术研究经费不也高于普通院校吗?问题是,国外大学获得更多经费并非靠行政计划安排,而是通过正常竞争,前者引导学校面向行政指标办学,后者则是从学术规律出发。这是两者间的巨大差别。

如果此种靠“身份标识”来获得高等教育资源的路径,不被改变,让高校资源的获取来自于竞争,或某种“投入-产出率”,谈一流大学还太过于奢侈。

结语

如何让中国大学距离国际一流大学更近一些?关键在于尊重教育规律,去行政化与摆脱身份标识。以“双一流大学”建设取代985、211工程建设,从迄今为止传出的消息来看,很大程度上它仍是985、211工程思维的延续,虽有改变,但突破有限。“双一流大学建设”距离一流大学仍然很远。返回腾讯网首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