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酷评】下一个爆款国产剧女主角人设会是什么样?

 夏天新阳 2016-07-05


来源:影艺独舌





不得不说,现在的审美与传统审美相去甚远:对男人的颜值越来越在乎,对女人的气质要求越来越高。但存在即合理。今天不评价审美趣味,只梳理国产影视剧中的女主人设,看看这三十年间对女性角色设定的变迁。国产电视剧的发源期在1980年代,距今已30多年。而这一时期可以说是中国五千年来变化最为迅速的时期,随着社会、生活、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人们的精神世界也在重新建构,这应该是观众审美趣味变化的根本原因。




ps:本文将从1980年代——2005年,2005年——2010年,2010年——2014年,2014年至今四个阶段分析女主角的人物设定变迁(时间划分粗放了一些,但意思就是那个意思)。


1980年代——2005年:女性角色依附着男性而生


说到这一时期的电视剧女主角,那就离不开金庸剧,比如《射雕英雄传》《天龙八部》《神雕侠侣》《鹿鼎记》等。金庸剧中的女主角与传统女性审美相差无几,无非就是漂亮、温顺、婉约,最“出格”的大概就是机灵、聪明的黄蓉和狡猾工于心计的赵敏了,但她们还是逃不开爱情的束缚,说白了,这个时期的女主角存在的意义是为了衬托男主角。



比如,《射雕英雄传》中郭靖、黄蓉的感情,这两个人看似互补、天作之合,但本质上黄蓉是为郭靖量身打造的伴侣,她聪明、漂亮、机灵,对于郭靖来说这样的人以前从来没有见过,黄蓉的出现就是为了让郭靖爱上,否则就毫无意义。更重要的是,郭靖的人生目标很齐全:短期的报仇,长期的维护和平,而且都足够正义。黄蓉呢?她其实没有目标,这就导致她把郭靖的目标当成自己的奋斗目标,这恰恰证明了黄蓉依附着郭靖而生的角色设定。


更别提《神雕侠侣》中小龙女之于杨过,那是男人的梦想伴侣,杨过的“招桃花”体质也反映着女性角色的被动和单薄;《天龙八部》中,段誉和他老爹的处处留情,“见一个姑娘就是妹妹”这种设定令人无法不生厌,即使最后段誉身世的反转也不能抚平这种厌恶感,因为本质上这一段还是在批判女性的德行;《鹿鼎记》中,韦小宝的七个老婆让无数男人羡慕感叹,不仅个个长的楚楚动人,还爱他爱的死心塌地。




当然,评价一部作品应该结合当时的现实环境,不能单纯就文本说话。但看看现在还存在的这些讨论,“韦小宝的七个老婆你最喜欢谁?”“如果可以选择,你想练金庸剧里的哪个绝世神功?”“你是张无忌你会喜欢谁?”。这些问题之于男性,与现在女生的“换老公”有什么区别?只不过YY者的性别变了而已。


2005年——2010年:“得大妈者得天下”,婆媳剧风起云涌


这一时期,各种类型百花齐放,谍战、仙侠、家庭、情景喜剧等题材都有建树。其实说到这一阶段的女性角色设定主要针对都市家庭题材,也就是大家口中的“婆妈剧”。


鉴于这个时期“得大妈者得天下”的收视金语,当时的家庭伦理剧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然而类型是有限的,素材是会用尽的,后期免不了撒狗血的状况,什么跪地、动菜刀之类的简直太普遍。而这一时期,女性角色设定的主要特点就是婆媳关系。



《媳妇的美好时代》是这个阶段的优秀作品,考验的是女性在家庭中处理关系的能力。其实这时候的女性角色已经有了一定的独立性,但还是拘泥于家庭生活中。不论是毛豆豆(《媳妇的美好时代》中女主)与丈夫的相处、婆婆的斗法,还是对亲人间的关系处理都是建立在“媳妇”这个角色上的。




“婆媳剧”热潮过后,从业者仿佛一夜之间醒过来了,将这一类型打入冷宫,其实大可不必,观众讨厌的是毫无新意的故事和僵化的人物性格和关系,才将“狗血”二字加入“万年黑”行列。凡事过犹不及,但也有话说“物以稀为贵”,总有想看这一类型剧的观众,只要不是一窝蜂涌上即可。美剧《傲骨贤妻》《生活大爆炸》同样会有一些“家长里短”的事情,但在中国的人气依旧高涨,这其中深意值得体会。


2010年——2014年:于妈风四起,“傻白甜”夺位


2011年开始,影视圈开始刮起“于正风”,可以说“傻白甜”和玛丽苏的女主设定由此发扬光大。《宫》系列捧红了不少演员,就算现在大家都鄙视“于妈”,但在当时这种风气盛行,甚至有人创造了一个叫“于正美学”的概念(别喷,是真的),一时间,电视剧突然色彩明丽了许多,满屏“傻白甜”女主可怜兮兮的等着王子拯救。




其实一开始“傻白甜”这个词充满着善意:指爱情故事里的女主角,个性没有心机甚至有些小白,但很萌很可爱让人感觉很温馨。例如《杉杉来了》里的赵丽颖饰演的杉杉,俘获了不少观众的心,她与张翰饰演的封腾之间的爱情也是各种“傻白甜”,但浪漫轻松,温馨感人。同时,玛丽苏的女主设定本来也很受女性观众欢迎,甚至有人提出“玛丽苏是女性的春药”这一论点。但渐渐地,“傻白甜”多了,玛丽苏泛滥了,观众开始审美疲劳,再加上“傻白甜”到“傻白瞎”的过渡,大家越来越受不了这样的角色设定,连带演员也一并厌之弃之(更多是演技问题吧)




这一时期,年轻女性慢慢开始占据电视观众主导地位,电视剧制作方嗅到气味后,大量投制以女性角色为主的剧,不过无非是一些偶像爱情剧,聚焦小情小爱,满足女孩子做公主的梦想。女主标配是草根 立志 善良,男主标配多为英俊、专情、多金,数量设置一般是两个。但值得注意的是,这阶段的电视剧虽然开始以女性角色作为叙事主体,但实际上仍是以男性角色的态度来衡量女性角色的意义,女性角色缺乏自我认知。男主角爱上女主角简直是“天上掉馅饼”,女主角在纠结是否接受、接受后会面对什么这一层面上。


例子也不用多说,一抓一大把,于妈的《宫》系列、《王的女人》等等,受观众诟病已久,再如《璀璨人生》《落跑甜心》《千金归来》等,可以说,这个时期的国产电视剧将狗血与错位演绎到制高点,以至于现在大家提到国产偶像剧就有种提心吊胆的感觉。必须要说的还有,四娘的胆子也太大了,《是!尚先生》这种女主角动不动喊“加油”、只适合几年前撒狗血时期的剧也敢拿到2016年来播,被人吐槽也难怪了(我知道重点是什么)




2014年至今:女性角色开始占主导地位,畸形刚刚开始 


其实这个阶段的时间划分有些不妥,因为正处于两种类型交替、并存的时期。因此,本文中仅就具有代表性的类型来分析。


从《武媚娘传奇》开始,途经《花千骨》《芈月传》,到现在正在筹备的大批古装女性传奇题材剧,一个很明显的趋势是,以女性角色为绝对主角的电视剧正当红。与此同时,其他类型剧中的女性角色的关键字也由单纯、善良转为强势、聪明、男友力Max。比如,《伪装者》里的王鸥,《琅琊榜》《欢乐颂》里的刘涛,《女不强大天不容》里的海清,《老九门》里的赵丽颖。越来越多的例子说明,“傻白甜”已被嫌弃,男友力Max成为国产电视剧女主角的新型标配。




变化的原因就不一一阐述了,相信已有很多观点说明这一现象了,这里讨论这种设定对女性角色在电视剧中地位的影响。毫无疑问,短时间内,这样的女主角形象会被大家热捧,但正如之前几个阶段尤其是“傻白甜”的设定一样,拍得多了,难免陷入套路化、狗血化,最后大概又会被弃之如敝履。因此,就这一类型的问题和前景谈谈我的看法。




从目前已有的作品来看,这一类型剧大多出现在架空、传奇等题材中,给人的感觉很不真实,也就是说,女性角色占据主导地位还存在于大家的YY中,而YY带来的逻辑硬伤是不可忽略的,如果不克服这个问题,那这一类型剧走不了多远。再进一步说,YY可以理解,但这应该作为一种隐私,而不是拿出来大肆宣扬、放大,将YY作为大众文化简直就是笑话。 


其实,电视剧作品的核心还是塑造人物,无论是男性角色还是女性角色,无外乎要丰满有力。作为一个“人”,需要有性格,有思想,有行动力。纸片人的单薄形象注定只能留在二维世界,悬浮的人物设定注定只能活在传奇中,但我们的生活是真实的。希望未来的电视剧类型既不要过分强调女性形象,也不要忽略女性形象,难道男性角色和女性角色共存就这么难吗?无非就是水平的问题。


【文/jin】


版权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