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别人欺负你,要以牙还牙吗?”最好的答案是这个!

 未来决定现在 2016-07-05

导读:欺负自己孩子的人“块头”再大,也大不过家长,所以对于孩子来说,家长就是“终结者”。“终结者”拥有无穷的力量,但如何运用这份力量,就成了解决问题的关键。

文/kelly(彭滟岚)

在河边公园混的小七终于快要编入正规军——上幼儿园啦!如果说原来出门都有我和爸比“左右护法”,那么接下来她就要自立门户,独自闯荡江湖了!

为了让她不至于混得鼻青脸肿,爸比妈咪提前给她准备了一套武林秘籍,今天就和大家嘚吧嘚吧其中的“防身”册——《不要随便欺负我》。

切好西瓜摆好绿豆汤,传功开始……

“别人欺负你,要以牙还牙吗?”最好的答案是这个!

有一天大象来到水塘边,想要洗个澡。但是哪个家伙竟然先到了那里了呢?原来是河马,他在水塘里正玩得高兴。大象生气地瞪着河马:“河马,你立刻给我离开!我要安安静静地洗个澡!”

“别人欺负你,要以牙还牙吗?”最好的答案是这个!

大象的块头比河马大很多,所以河马只好稀里哗啦地逃离了水塘,准备去路边休息一会。

“别人欺负你,要以牙还牙吗?”最好的答案是这个!

咦?是谁躺在路上呢?原来是狮子,他正躺在路上呼呼大睡。河马用它的大嘴巴推挤狮子:“你快给我走开!我现在需要这个地方!”河马的块头比狮子大很多,所以狮子只好跑向茂密的草丛。

“别人欺负你,要以牙还牙吗?”最好的答案是这个!

随后狮子用这个方法霸占了花豹的草丛。

“别人欺负你,要以牙还牙吗?”最好的答案是这个!

花豹又用相同的办法赶走了树干上的小猴子。

小猴子又会去欺负谁呢?还有谁比它的块头更小呢?小青蛙?小蚂蚱?没完没了地欺负人,我讲着讲着就开始出现了无名火,我知道,这些画面触碰到了我的情结:幼儿园时洗手被人插队、小学时被同桌撕作业本、院子里玩被大孩子奚落……我当时都很无助,不知道该如何做,就怨自己太小,希望自己快快长大能有力量对抗他们,或者有个哥哥姐姐能给我撑腰……(我脆弱的小心灵啊~)

就在这个时候,故事开始了转折:

“别人欺负你,要以牙还牙吗?”最好的答案是这个!

跳到另一棵树上的小猴子遇见了谁?原来是他的妈妈!小猴子立刻跳进妈妈的怀里说:“妈妈,花豹欺负我。他让我滚下那棵大树。”妈妈说:“孩子,你必须勇敢地反抗他。你回去告诉花豹,那根树干很宽大,足够你们两个一起待在上面了。”可是小猴子还是很害怕,“他的块头很大。”“我跟你一起去找他。”妈妈说。

“别人欺负你,要以牙还牙吗?”最好的答案是这个!

花豹看到两只猴子跳过来,尾巴马上缩了起来。猴子妈妈在小猴子耳边小声地说了些话,小猴子深呼吸一下,鼓起勇气,大声告诉花豹:“这根树干很粗大,足够我们两个一起待了,让我们像朋友一样分享吧!你以后不可以再欺负我了!”

花豹看了看小猴子,又看了看猴子妈妈,他挪了一下位置,对小猴子说:“好吧,你可以待在这里。”小猴子和妈妈马上靠了过去。

“别人欺负你,要以牙还牙吗?”最好的答案是这个!

这时花豹看见了正在茂密的草丛里睡觉的狮子,他想起狮子抢走了他睡午觉的地方,又想起小猴子刚才说的话,心里有了一个主意。花豹在小猴子和猴子妈妈的耳边小声地说了些话,然后他们一起跳下大树,奔向狮子。花豹深呼吸一下,鼓起勇气,大声对狮子说:“这片草丛地方很大,足够我们两个一起睡觉了,让我们像朋友一样分享吧!你以后不可以再欺负我了!”

接着,狮子和他们一起奔向河马,狮子也用同样的方法和河马交流,河马和狮子一起分享了大路。

“别人欺负你,要以牙还牙吗?”最好的答案是这个!

河马也和大家一起奔向大象,用同样的方法和大象交流,大象和河马一起分享了池塘。

“别人欺负你,要以牙还牙吗?”最好的答案是这个!

最后,狮子、花豹、小猴子和猴子妈妈也一起跳进了水塘里。猴子妈妈的一句话为整个故事做了个总结:“这个水塘很大,不管是大块头还是小个子,都可以一起进来玩,以大欺小是不对的,一起分享才快乐!”

“别人欺负你,要以牙还牙吗?”最好的答案是这个!

透过图片,我仿佛听到了水花声和他们欢快的笑声。

以大欺小只是丛林法则

谁小时候没被人欺负过,谁又没有趁机欺负一下比自己小的?(戳中你黑暗的一面了吧?)作为生物个体,我们每个人身上多少都带着这种“兽性”,但是人类社会的规则却让我们不能停留在这个层面。这个很好理解,但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家长就会很迷茫:别人欺负我,我是躲开,还是教孩子以牙还牙?

两个都不是正解,猴子妈妈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示范:那就是用自己内在的力量勇敢地面对“大块头”。

当然,这招不是一开始就凑效的,就像故事里提到的,小猴子会很害怕“他的块头比我大”。我们也许会批评孩子胆小“有什么害怕的!”但我们用的是谁的胆量来衡量?当然是我们几十年的人生经历!这不公平!孩子在这个世界上才几个年头,他当然会害怕。

这时候他需要什么?

家长展示出你的力量

那些把孩子推出去的家长,他们看似是说“孩子,你逼一逼他就知道怎么做了!”但背后隐藏的秘密是什么?“其实,我也不知道怎么做,我的内在没有力量去支撑他,我又不能承认,我丢不起这脸……不管了,我把头一缩,找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让他自生自灭吧。”(这一下戳狠了,怪我咯)

只有内在充满力量的家长,才能勇敢地陪着孩子去直面这样的压力:“我跟你一起去找他。”这句话,给了孩子精神上的脊柱!

我的妈妈很爱我——我是个值得爱的孩子;

我的妈妈支持我——我有个有力量的妈妈,我是安全的!

“别人欺负你,要以牙还牙吗?”最好的答案是这个!

家长的力量是用来分苹果还是用来划口子?

欺负自己孩子的人“块头”再大,也大不过家长,所以对于孩子来说,家长就是“终结者”。“终结者”拥有无穷的力量,但如何运用这份力量,就成了解决问题的关键。

一年级时我把自己被同桌欺负的事情告诉爷爷,爷爷很气愤地说:“他下次再欺负你,我就用小刀割他的手!(当时都是用这样的话来哄小孩的)”当时我马上来了勇气,就像一直被充足了气的恐龙,鼻孔还喷着火:“哼,看,我爷爷多厉害!能给我撑腰!你就等死吧!”

但到了晚上,我又开始陷入了深深的恐惧:如果下次他再欺负我,爷爷真的要把他的手指割下来吗,那太残忍了!我慈爱的爷爷,你怎么能做这样的事情呢?而且如果爷爷发起火来会这样对我的同学,我要是哪次惹他生气了,他会不会也把我的手指割下来?……第二天,我满脑子是爷爷凶残的样子,接下来的好几天我都过得小心翼翼,不敢和爷爷单独在一起,而且后来同桌又欺负我了,我也不敢告诉爷爷……(想象力如我,也是醉了)

小猴子很幸运,他的妈妈把力量用在了“分苹果”上:你告诉对方“以大欺小是不对的,让我们像朋友一样分享吧!”

“别人欺负你,要以牙还牙吗?”最好的答案是这个!

家长将力量变幻成暴力,也许暂时能压制住对方,但最终的结果却是伤害到自己的孩子:我是把慈爱的爷爷想象成了凶残的人以至于都不敢靠近他;也有些孩子学会了家长的以暴制暴,但某一天当他遇到更大的“大块头”,结果就可想而知。

所以要感谢猴子妈妈给我们的方法:一起分享才快乐!而且,只有内在是温暖和善的人,才能想起,并使用这样的方法。(小块头也有大智慧!)

PO点花絮:

  • 为了考验小七混社会的能力,我讲完故事之后给她出难题:“如果水池容不下所有的小动物一起玩,怎么办?”“嗯~那么~就是~只能这两个先下去,这些等一下。”小七掰着两根手指头比划着。

  • 小七吃面条时各种玩,我严肃地对她说:“你要是再这样我就把碗拿走了!”小七仔细研究着碗里的一根面条,嘴里同时叨咕:“以大欺小是不对的。”小妮子竟拿这招对付你老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