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电动自行车TDC36

 泓的馆藏 2016-07-05
    电动自行车蓄电池充电器多采用“三段式”充电方式:先对电池进行恒流充电,再恒压充电,最后低压浮充。笔者解剖了几款充电器,发现其电路结构大同小异。于是按照实物画出了TDC36-I型充电器的电路图,供维修时参考(元件序号均为电路板所标,数值为标称值或实测值)。
    1.交流输入与整流电路
    220V交流电,经整流、滤波后得到+300V电压。图中PT1为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常温下阻值为8Ω,用于限制刚接通电源时的浪涌电流。电路正常工作后,PT1温度升高,电阻减小,降低了功耗。
    2.启动与振荡电路
    +300V电压经电阻R6、RS1、R7为开关三极管V1提供基极偏置电流(使其轻微导通),其发射极电流通过驱动变压器T2的②-③绕组流向开关变压器T1。在T2的①~②绕组正反馈下,V1迅速饱和导通。之后,V1退出饱和变为截止,T1的④~⑤绕组使V2饱和导通。
    三极管V1和V2的电流通过开关变压器T1时,次级⑧~④~⑤绕组的感应电压经D9、D10、C6整流滤波后,建立+12V电压,供PWM控制芯片IC1(TL494CN)使用,此后,由IC1控制V1、V2交替导通和截止。T1的⑥~⑦~⑧绕组的感应电压,经双肖特基管D15、L1、C16整流滤波后,得到+44V电压供蓄电池充电。转载请注明转自“维修吧-http://www.
    3.PWM控制电路
    充电过程的电压、电流控制由IC1完成。+44V电压经R28、R27、R26、R*分压取样后,加到误差放大器A的同相输入端①脚与②脚作电压比较,使输出电压控制在44V。蓄电池的充电电流由R30取样后,经R13、R**加到误差放大器B的反相输入端15脚,使充电电流不超过1.8A。④脚为死区控制,使芯片输出的PWM最大脉冲占空比小于45%,故不会出现驱动管V3、V4同时导通的情况。
    调整R*可以调整最高充电电压,一般为43.6V~44V,调整R**可以调整最大充电电流,本电路为1.7A~1.8A。
    4.充电指示电路
    充电电流由R30取样,经R41输入到电压比较器IC2(LM324N)的反相输入端⑨脚。刚开始充电时,电流较大,R30压降较大,⑨脚电压较低,第⑧脚输出高电平,双色发光管LED2的红灯亮。随着电池电压的升高,充电电流逐渐减小,⑨脚电压升高。当⑨脚电压大于⑩脚电压时,Ic2的⑧脚输出低电平,同时①脚输出高电平,黄灯亮,显示充电完成。
    5.浮充转换电路
    蓄电池充满后,如果继续输出44V电压,时间过长将造成蓄电池失水。充电完成后,由于IC2的①脚输出高电平,使二极管D17截止,+5V电压由R31、D19送到Ic1第①脚(使①脚电压上升),输出电压降为41.1V,充电电路转换为低压浮充状态(长时间不拔充电器也不会损坏蓄电池)。
    6.维修时的注意事项
    (1)开关三极管V1、V2工作于高压状态,容易击穿,多数情况下换为新件就能修复。但有时换件后不能排除故障,检查其他元件也发现不了问题,使维修陷于困境。这时一般更换驱动管V3、V4即可。这是因为V1、V2短路时,过高的感应电压经T2使V3、V4软损坏,但用万用表检测不出。
    (2)电流取样电阻R30切不可开路。因R30开路后,+44v电压直接加到Ic1的15脚和Ic2的⑨脚,将使集成块击穿。所以R30要选用大功率电阻,焊接要牢固。
    (3)由于PT1选用了热敏电阻,整流管选用1N4007,频繁插拔电源易造成整流管因浪涌过流损坏,维修时呵以更换成1N5407。
    (4)充电器输出功率大(80W左右),体积小,温升较高,尤其在夏天,使用时要注意散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