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学专栏】试论程式在戏曲中的重要性

 cxag 2016-07-05

京胡,又称胡琴,是中国的传统拉弦乐器。18世纪末,随着中国传统戏曲京剧的形成,在拉弦乐器胡琴的基础上改制而成。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是京剧的主要伴奏乐器

请关注网站 

京胡艺术网 (全国首个京胡门户网站)

http://www.jinghuart.com/


 


程式是戏曲的灵魂,程式是戏曲创作的工具,这应该是无可辩驳的事实。

我们曾经把戏曲的程式视为陈旧的糟粕而弃如敝屣,并用移花接木的方式对话剧进行了生搬硬套的接纳和推崇。于是戏曲的脸谱没有了,水袖没有了,厚底没有了,髯口没有了,甚至连云手都不见了,人们看到的只是自然地表现,装腔作势的表演被迅速退化(此处所说‘装腔作势’毫无贬义,读者勿怒)。戏曲不幸为“三一律”所掣肘,失去了创作的灵活性。这里小编无意于厚古薄今,厚此薄彼,话剧亦有很多的优点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小编只是觉得,在对程式一知半解的情况下进行一刀切,然后另起炉灶,天马行空的进行改革,未免有些唐突孟浪。我们应该反躬自省了。祖先给我们传下来的这颗果实(程式),是经过了漫长的岁月和无数人的心血及智慧凝结而成,是经过无数次优胜劣汰的提炼才形成的,如同卤水点豆腐,人们用程式把那些粗糙的原生态作品进行规范,使之具有了趣味性和观赏价值(严格来说,原生态的东西不应算作艺术作品,它最大的价值是为学者们追根溯源提供了依据和方便)。所以我们应当珍视它、研究它。或许它已于这个时代脱离了、格格不入了,不尽如人意了,那么我们何不用自己所具备的知识和聪慧来丰富它,使之更加完美,焕发出它应有的光彩呢?

须知:没有程式就没有戏曲!

如果我们再不尽快认识到程式的价值并利用程式进行创作,那么毫不客气的说,古希腊悲剧和印度梵剧消亡的悲剧就会在我们的国家毫无悬念的出现!

——————————————————————————————————

美德智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