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手机用逆光照片作假,器材和智商都是伤

 自由自在新闻 2016-07-05


今天手机又被打脸了,据国外媒体报道,中国智能手机厂商华为近日在其Google+主页上发布了一张照片,用以强调新旗舰智能手机P9双摄像头系统的高品质。


当看到这张照片,估计稍懂点摄影的人都笑了。尼玛,这宽容度、这虚化效果,不是一般的单反和牛头可以实现的。


事实证明,这的确是佳能5D3 搭配70-200牛头拍的(目前这套装备至少也得26000元)。


作为一家号称采用莱卡镜头设计的手机厂商,竟然敢选用这样的照片作为样张(又不是第一次这样做,有啥不敢的)智商真是让人捉急。既然是以摄影为噱头的手机,基本的摄影常识还是要普及一下吧?



并不是每个红色标都是莱卡,也有可能是可乐盖



手机用单反照片作假已不新鲜,其它一些手机厂商也干过,但作假也要讲点技术和水平吧?逆光照片是手机照片的死穴,这个雷区也敢趟,真是醉了。正好昨天下午,老狼去拍日落,下面分别是一台相机和手机。


这两张工作照片都是iPhone6s plus拍的,咦,不错哟(这里说的架子,还可电动旋转,酷吧?),其实从这两张工作照就可以看出手机对于大光比的逆光照的巨大缺陷了。排出雾霾的原因,对于逆光,手就是一个渣。



单反(左)                        手机(右)


在逆光的表现上,手机和单反之间的差距可不是几条街的问题。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两者的宽容度的巨大差异。


TIPS:什么是宽容度?

宽容度是胶片时代的说法,它是指容纳的景物亮度反差的范围。比如景物最亮部分比最暗部分要明亮50倍,那么它们之间的比例数字是1:50,这就是景物的明暗差别。


如果从最亮到最暗,相机可以记录10个等级的亮度差,那么手机最多能记录3~5个等级的亮度差,中间的层数丢失非常多。之所以有这样大的差异,在于手机的感光元件与相机差异巨大(大象与蚂蚁的差距。最直接的表现是,在逆光的大光比下拍照。


像这样逆光下的大光比照片,不仅对相机是一个考验,对摄影技术也是一个考验。从最亮的光源到人物的暗部明暗反差很大,而画面对每个明暗层次都有细节的表现(不排除使用反光板对暗部打光)。



在逆光下,手机拍摄的人像一般是这样的,从最亮到最暗直接的层次很少,中间缺少过渡的层次,手机就是用多张堆栈方式都难以实现。


除了宽容度的差异,景深、虚化效果等,都是完全不同的表现,明眼人一看就能看出来。



这是一台手机里的摄像头,其整个大小不超过你的指甲盖。

这是一台单反,所有的设计只为一个目的,完美的成像。


短短一个月同一产品出现两次作假事件,真难让人相信,同时也让人怀疑,官方照片还有那张是手机拍的?如果手机拍照真要找存在感,也不是没有优势,拍拍微距、拍拍纪实、人文这些还是可以的。至于逆光,这个硬伤还是算了吧。



相关文章:

手机PK单反,是找自信还是找虐


感谢 · 转发欢迎大家留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