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夏打盹”可能是脑卒中先兆

 茂林之家 2016-07-05

夏天降压保健的4种正确做法!

“夏打盹”可能是脑卒中先兆

夏季是阳气最盛的季节,气温常常超出平常耐受的程度,高温易使人体生理活动和外界的平衡遭到破坏。从而诱发各种疾病。因此,高血压患者要做好各项养生保健工作,以便安然地度过高热的天气。

【夏日保健多用心】

炎炎夏日,酷热难耐,但是自我保健,一点也不要忽视,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1、夏日补水是关键

许多高血压患者在炎炎夏季都没有意识到要多补充水分,认为不口渴就不用急着喝水,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口渴是人的神经系统对体内缺水的一个较强烈的反应,如果你感到口渴,此时你的身体已经是处于较严重的“脱水"状态,而这对高血压患者来说是非常危险的。因此,夏季时高血压患者不管是不是口渴都要及时补充水分。但需注意的是,这里的“水”指的是白开水,而不是含糖饮料或碳酸饮料。

2、饮食调理宜清淡

“夏打盹”可能是脑卒中先兆

高血压患者进行饮食治疗,不但要有利于降低血压,同时还要预防或纠正其他的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出现,比如高盐是使血压升高的肯定因素,也是妨碍药物降压的重要因素。因此,高血压者每日盐摄入量应控制在5克以下,同时提高摄入含钾丰富的食品。具体办法是:

(1)将膳食中的盐包括所有食物中的钠折合成盐,减少到每日平均4~6克。

(2)增加含钾、钙丰富的新鲜蔬菜、水果及豆类制品。

(3)控制膳食中的脂肪及过多的谷类主食。

(4)增加禽类及鱼类等含蛋白质丰富且含脂肪较低的动物油食物。

(5)每天饮牛奶250克,吃鸡蛋每周不通过4个。

(6)限制饮酒或最好不饮白酒,每人每日饮酒量不超过20克。

3、再热也要动一动

天气热了,一动就出汗,这令许多高血压患者,尤其是老年高血压患者对运动望而却步。事实上,运动可以提高血管壁的弹性,有效改善小血管的痉挛,让大小血管保持良好的收缩和舒张功能。有人把运动比喻成“给血管做操”,这一点也不为过。

高血压患者在夏天时,不管天有多热,都应该动一动。关键在于控制运动的强度和运动时间。对于中老年人而言,以节奏较慢'强度较低的全身运动为主。例如,太极拳、上下楼梯、骑自行车慢行等等,一些社区附设的健身器材也是不错的选择,如扭腰器、拉伸器等等。

旅游也是运动的一种,不过有心脏病的高血压患者最好不要到高原地区旅游,在出门之前,高血压患者要检查一下是否携带了足够的降压药物。

3、保证正常睡眠

人们只有在睡眠中才会出现血压下降,应保持血压的昼夜规律。高血压患者夏天夜间睡眠质量下降时,会出现夜间血压升高,加重心脑血管的损害。因此,病人一定要做好防暑降温,保证正常睡眠;同时,夏天可选用长效而对正常血压影响不大的生理性降压药物,确保夜间血压正常,以保护心脑肾的健康。

5、调整降压药物

人的血压是波动变化的,这种变化是时刻在发生的,如一天血压波动变化规律是早上6点与下午6点两个高峰,中午稍低,半夜2点最低,一年血压变化是夏天偏低。

因此,高血压患者在夏天应调整降压药物剂量,避免血压过低,诱发心脑血管病发作,特别要减少利尿剂及其含有利尿药成分的一些复合剂的应用。只有当病人血压控制不满意时或已发生高血压心力衰竭的病人,可适当应用利尿药。调整用药都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夏季运动切身而行】

患有高血压病的患者夏季不是绝对不能运动,而是应根据自己的病情、身体状况以及天气情况来决定自己是否运动和如何运动。

“夏打盹”可能是脑卒中先兆

1、高血压夏季运动不可少

(1)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当血压降至正常水平、心功能正常时都可适当运动。

(2)高血压,心脏病患者运动要跟着感觉走。

(3)跟着感觉走的意思是,老人在运动时以及运动后自我感觉比较适应,而不是心慌慌、气喘喘、头昏昏。

(4)天太热,当感觉到不做任何事都出汗时,最好不要运动。

(5)头天晚上未休息好时,最好不运动。

(6)有高血压、心脏病的老人运动前须先服药,运动时要将药带在身上。

2、夏季降压运动须注意

由于高血压患者服药种类不同,安静心率有增加或减慢的情况,对于运动量的耐受能力也会下降,因此运动量要适当调整。

如服用心得安、倍他乐克等受体阻断剂时,有些患者安静心率可以慢到50~54次/分。如60岁的患者平日活动量又较少,有氧运动时如果按照年龄计算的方 法:220减年龄的60%~70%,运动靶心率要跳到96~112次/分,对于这位老年患者这个靶心率可能偏高,运动中会感到心慌气短,血压可能会升高。

运动靶心率最好用220减年龄的50%,比较安全且有效心率是80~90次/分。反之,有些药物如心痛定是加快心率的。有些患者服短效药时,10分钟后安静心率就可以跳到80~90次/分,能感到心跳,稍稍运动就更觉心慌气短。建议在服药后心率反应最强烈的时间段,尽量不做大肌肉动,只做舒缓的动作,心理放松,做腹式深呼吸操,待反应过去后再开始正式进行每天的运动计划。

有些降血压的药物可能会导致轻度抑郁症(尤其是有些患者因为血压控制不好还伴随焦虑时),不要放弃有益的娱乐活动和有规律的运动,否则,恶性循环使血压更难控制。

【夏季涉冷应谨慎】

在高温季节,冲凉水澡、饮冷饮料无疑会使人爽彻心肺,心旷神怡。但是,对于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或其他心脑血管疾患的人来,凉水、冷饮、空调、风扇和腹泻等都可成为诱发中风的隐患,是消暑的大忌。因此建议:

1、洗澡水为宜

高温环境下,皮肤毛细血管扩张,皮下血液循环的血流量是正常时的3~4倍。此时如果用凉水洗澡,表皮会受到冷的刺激,毛孔迅速收缩。不但体内的热量不能有效地散发,而且还会大大地增加患缺血性中风的危险性。夏季洗澡的水温应保持在35度左右,这个温度会使热量有效散发,增加回心血量,人体也会感到更加舒适、凉爽。

2、冷饮不能猛喝

“夏打盹”可能是脑卒中先兆

夏季体内的水分散失快,但如果在短时间内喝下大量冷饮,人体反而进入一种脱水状态,血黏度骤升,极易引发心肌梗塞或脑栓塞。心脑血管病患者,夏季饮水以室温下放置的白开水为宜,应减少冷冻饮料的摄入,也不宜喝碳酸饮料。

3、空调不能太凉

如果在酷暑下大量出汗,水分快速蒸发后进入温度很低的室内,很容易出现血管痉挛,形成血栓,导致脑卒中的发生。室内温度与室外温度差最好在4~6度之间,这样可以减少机体调节的负担。

另外,中医认为,在夏季,人们最易产生烦躁郁闷的情绪。而过度的情绪波动可使交感神经兴奋、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多,血管收缩,心跳加快,血压骤升,很有可能导致本来就有高血压的患者发生脑出血。因此,高血压患者尤其要注意生活起居规律,学会自我调节情绪,善于避开激惹,主动克服急躁情绪,谨慎防范中风的发生。

小提示:天然矿泉水中含锂、锶、锌、硒、碘等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煮沸后的水因产生沉淀,对人体有益的钙、镁、铁、锌等会明显减少,因此对符合标准的饮用水宜生喝。

【“夏打盹”可能是脑卒中先兆】

夏日高温燥热,人体大量排汗,体内水分散失多,血液浓缩易导致血液黏度升高,容易产生血栓,动脉硬化斑块。血液黏稠度大,血流迟缓,“血凝块性栓子”极易堵塞脑动脉形成“脑栓塞”等缺血性脑卒中。同时夏天人们容易休息不好,易导致体内生物钟紊乱,血压升高,也容易诱发脑卒中。

有70%~80%的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在发病前一周左右,会因大脑缺血缺氧而频频出现打哈欠等犯困现象。其原因是患高血压、脑动脉硬化者,由于动脉粥样硬化,管腔变窄,血管壁弹性降低,致使流向大脑的血液量减少,而大脑对氧气十分敏感,仅占体重2%左右的大脑,却消耗全身血氧量的25%左右。

因此,当大脑缺血缺氧时,即引起哈欠频频,昏昏欲睡。同时,打哈欠还可使胸腔内压力下降,上下腔静脉回流心脏的血量增多,心脏的输出血量增多,脑细胞的供血能力得到改善。但这种改善是暂时的,因此,频频哈欠常预示缺血性脑卒中可能在近期发生。

此时,切不可掉以轻心,应及时去医院检查,在医生指导下,对高血压、高血脂等积极进行治疗。在盛夏湿热季节,应注意及时补水,这对控制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形成有好处;饮食宜清淡,避免高脂饮食,戒烟限酒,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以降低红细胞、血小板聚集性,防止血栓形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