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平凡的世界,“获得感”从何而来 05

 庸庸学馆 2016-07-06

平凡的世界,“获得感”从何而来

2015年03月02日   05 :评论·连载    


    ■封寿炎
  
  根据路遥小说改编的同名电视剧 《平凡的世界》正在东方卫视、北京卫视首播。这部小说以现实主义笔触,全景式描写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陕北黄土高原的农村生活,着力展示了大变革时代,青年农民所蒙受的苦难以及他们的命运变迁和心路历程。这样一部电视剧率先“登陆”中国经济社会最发达的两座城市,不管是有意还是巧合,它都是一个耐人寻味的文化隐喻。
  走在北京的王府井大街,走在上海的外滩和陆家嘴,人们很难把眼前所见,与农村、贫穷、苦难这些词汇建立关联,“平凡的世界”似乎是另一个世界。然而这只是表象。在这两座最发达的城市里,早晚上下班高峰行色匆匆的人潮,摩登楼宇里正装鲜亮的白领,其中许多人就出身成长于那个世界。小说里所描写的一切,就是他们人生早期的经历写照。如果再把时间坐标拉长到100年,这两座城市里绝大多数人,他们的父辈或者祖辈,都曾经经受过相似的贫穷和苦难。
  于是,站在繁荣的这一端,审视那个世界的贫穷和苦难,又恰如“跳出庐山看庐山”,目光里多了几分从容宽裕、客观理性。
  《平凡的世界》里人们经受的贫穷苦难,自然环境恶劣,科学技术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下导致的物质匮乏当然是主要原因。然而,在他们的社会生活中,一些制度性安排、思想观念、伦理道德、传统习俗、社会舆论等等,也并非都在增加人们的福祉。甚至恰恰相反,它们中的一些内容,还可能成为压迫人性的力量,成为人们遭受苦难的社会性文化性根源。发展科技、提高生产力、创造更加丰富多元的物质产品已经成为普遍共识,但是在社会生活方面,很多人依然处于浑然不觉的自发状态,很少带着“文化自觉”的意识,去审视、剖析和梳理我们置身其中的社会生活和社会规范,去除其中压迫人性的积弊,按照科学、理性、人性化的原则,自觉地改造社会制度和社会文化。
  审视《平凡的世界》里面的苦难和抗争,一些问题油然而生:如何摆脱苦难?幸福从何而来?答案见仁见智。让我们回到小说和剧情本身。尽管具有相似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经历,弟弟孙少平的精神痛苦却比哥哥孙少安来得更深刻,因为他在精神觉醒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同样一片黄土高原,相似的生活环境,在众多人物形象中,为什么独独是孙少平,具有让人难以释怀的魅力?因为他的思考、抗争和追求超越了具体的苦难,指向更高的精神价值,那就是自觉地追求尊严、自由和个体实现。在现实世界中,他遍历挫折,最终还是失败了;但在精神世界里,他得到了成长和升华,经历痛苦的蜕变,完成了内在自我的重建。苦难本身是没有价值的,但人性经受苦难的锻造,获得精神成长和情感升华,那就具有深刻的价值。
  孙少平追求的尊严、自由和个体实现,超越了他的时代,也超越了其置身其中的社会环境。在《平凡的世界》那样的景况里,这些追求很难实现。所以他的人生挫败,具有某种客观必然性。然而,在物质更加富裕、精神更加富足的社会里,这些追求不但可能实现,而且是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动力源泉。北京、上海等经济社会发达地区的人们,对今天的生活也许已经习以为常,甚至觉得与生俱来、天经地义,但事实上,它们真是来之不易。《平凡的世界》 在这些地区率先播出,也许能唤起两种自觉:在个人的层面上,自觉意识到自己从何而来、今天的社会环境和生活条件从何而来,因此更加珍惜权利和机遇;在社会的层面上,自觉意识到保护个人的尊严、自由和价值实现是现代文明的核心理念。平民百姓可以把握自己的人生,选择自己的生活,实现自己的精神追求,甚至完成自我价值实现,才会有真正的“获得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