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09 “天人解与六气解”系列笔记六气治法

 永远回归大自然 2016-07-06

阅读本文建议从阅读本公众号的2016427日开始的“天人解与六气解”系列笔记开始,该系列笔记希望可以达到中医爱好者结合《四圣心源》阅读这些文章就可以建立中医基础理论框架与知识的目的。

 

11、             桂枝的理解。

首先要说明的是,很多我们看到经典医书中的“桂枝”的时候,有两种意思:一个是桂枝汤,一个是桂枝这味药物。桂枝这味药物的理解是:

(1)   让经络中的营气走得更快一点。桂枝入足厥阴肝经与足太阳膀胱经,属于“辛、温”之药,就是让经络之气走得更快一点。要特别注意的是,相对于肉桂的深达脏腑,桂枝专走经络而不入脏腑。

(2)   入肝脾而行营血。凡润肝养血之药,一得桂枝,化阴滞而为阳和,滋培生气,畅遂荣华,非群药所能及也。这个说明我们在补肝血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行一气的“行”的能量补充。按照一气周流的说法,不仅仅是需要补充“一气的总量”,还需要增加“一气行走的力量”。桂枝是增加“一气周流速度、一气周流行走能量”的重要备选之一。

(3)   通达经络,泻营郁而发皮毛,故善表风邪。风伤卫气,卫闭而遏营血,桂枝通达经络,泻营郁而发皮毛,故善表风邪。上面说的“风用桂枝,寒用麻黄;风而兼寒,寒而兼风,则有桂麻各半之方”,此时说的“桂枝”是“桂枝汤”的含义,不是单指桂枝一味药。桂枝汤中,以芍药之酸寒泻其营血,桂枝之辛温通其经络,因为皮毛无寒,孔窍不闭,血热自能外达。而如果伤寒束其皮毛,孔窍闭,则应该用麻黄泄其卫郁。所以说,桂枝汤与麻黄汤中,桂枝都是行经络的作用,通过行经络而发汗,可以达到发表风邪的作用。

(4)   不需要通达经络的时候,可以去桂枝。桂枝加附子汤,桂枝和中而解表,附子暖血而驱寒也。若大便坚,小便自利者,则木达而疏泄之令行,湿不在下而在中,去桂枝之疏木,加白术以燥土也。还有一些情况是,例如《金匮》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大便坚,小便自利,则湿兼在表而不在里。而水道过通,恐亡津液,故去桂枝之疏泄,加白术以补津液也。

(5)   既宜于逆,又宜于陷,左之右之,无不宜之,良功莫悉,殊效难详。要理解桂枝的作用是加快经络中营气的运行速度,而且入肝经与膀胱经,所以既可以升达肝脾之气,也可以降敛肺胃之气。

(6)   桂枝为什么“去皮用”。在很多地方,都点出来桂枝要“去皮用”。我的理解是桂枝行经络,而桂枝皮在表,其性降敛,为了更好发挥桂枝的辛温作用,所以点出来去皮用,是仲景用药精准之处。

 

12、             芍药的理解。

上面的两位药材,甘草是中庸的,桂枝是辛、温的,这里要讲解的芍药是味酸、微苦、微寒的。所以在讲解芍药的过程中,我们也要参考着理解一下气味对药物属性的影响。对芍药的理解如下:

(1)   辛味为阳,酸味为阴。      辛味使得一气往外发散、向上升,酸味使得一气向里收敛、往下降。

(2)   本味为泻,对宫之味为补。肝的特征是升、散,所以得辛味则可以顺利升散,所以为补;得酸味则违其升散之性,故为泻。肺的特征是降、敛,所以得酸味可以顺利降敛,所以为补;得辛味则违其降敛之性,故为泻。

(3)   金木不遂其性则病生,水火各遂其性则病作,治宜对宫之味,所以反逆而为顺也。大家看到“肝属木,其味酸”会以为肝气喜酸,而实际上肝气顺畅则不作酸,肝气不顺畅才作酸。

(4)   芍药味酸、微苦、微寒,入足厥阴肝、足少阳胆经。入肝家而清风,走胆腑而泻热。太阳中风,桂枝汤是以芍药之酸寒泻其营血之热。芍药酸寒入肝,专清风燥而敛疏泄,故善治厥阴木郁风动之病。肝胆表里同气,下清风木,上清相火,并有捷效。

(5)   去芍药的原理分析。例如:桂枝汤,若阳衰胃逆,不用芍药;水寒则加附子。若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表邪未解,是宜继续用桂枝汤;但是胸满,则阳衰胃逆,浊气冲塞,去芍药之酸寒,以解表邪。另外,下后若微恶寒者,则不止脾阳之虚,而肾阳亦败,加附子之辛温,以驱里寒也。

(6)   芍药能泄肝胆风火,亦伐脾胃之阳,其败土伐阳,未如地黄之甚,然泻而不补,亦非虚家培养之剂也。凡风木之病,而脾胃虚弱,宜稍减之,与姜、桂、苓、术并用,土木兼医。若至大便滑泄,则不可用矣。

(7)   芍药在各方中使用的关键词。清风木之燥;清风燥而泻木郁;双清木火,以复津液也。依此我们去感悟如何使用芍药。

 

13、             茯苓与白术的理解。

茯苓与白术都是祛湿的药物,经常看到仲景在一方中同时用茯苓与白术。我们来看看茯苓与白术的基本理解。

(1)   没有缺点的茯苓。黄师对茯苓是非常推崇,通篇茯苓的介绍,没有任何说茯苓的不好,只有“功标百病,效著千方”、“冲和淡荡,百病皆宜,至为良药”、“ 道家称其有延年之功,信非过也”。我的理解是,这个与黄师认为“百病之作,率由土湿”相关,茯苓“泻水燥土”,没有任何副作用,所以黄师推崇备至。茯苓气味平和,水土兼治:味甘,气平,入足阳明胃、足太阴脾、足少阴肾、足太阳膀胱经。

(2)   白术的作用除了“燥土”还有“生津”。与茯苓的水土兼治不同,白术只入脾胃两经:味甘、微苦,入足阳明胃、足太阴脾经;补中燥湿,止渴生津,最益脾精,大养胃气。一般的祛湿药物都有偏燥的问题:凡去湿之品,每伤于燥。白术不会伤燥:白术气味浓郁,汁浆淳厚,既养胃气,亦补脾气,最生津液,而止燥渴。

(3)   白术比较壅滞。其性守而不走,故于补虚故固脱,独擅其长,而于疏通宣导,则未能焉。白术性颇壅滞,宜辅之疏利之品。肺胃不开,加生姜、半夏以驱浊,肝脾不达,加砂仁、桂枝以宣郁,令其旋补而旋行,则美善而无弊矣。

(4)   白术与茯苓的对比总结。白术燥土而生津,茯苓行水而泻湿;白术如脾胃,茯苓水(脾胃、肾、膀胱)土(脾胃)兼医。仲景理中汤用了白术,黄师的黄牙汤用了茯苓。白术与茯苓是理中汤与黄牙汤的最重要的差别。依据上面的描述,大家要体会一下理中汤与黄牙汤的差别。

 

14、             当归与阿胶的理解。

接下来要介绍两个补血但是让中土变湿的药。

综上描述,我对当归与阿胶的理解是:

(1)   当归与阿胶都滋润风木。当归:味苦、辛,微温,入足厥阴肝经;养血滋肝,清风润木。阿胶:味平,入足厥阴肝经。养阴荣木,补血滋肝。

(2)   当归除了补血,还有温血的功能。当归滋润滑泽,最能息风而养血,而辛温之性,又与木气相宜。酸则郁而辛则达,寒则凝而温则畅,自然之理也。血畅而脉充,故可以回逆冷而起细微。木达而土苏,故可以缓急痛而安胎产。诸凡木郁风动之证,无不宜之。

(3)   阿胶味平,补则可以,温血与行的能力就基本上没有。类似于补充了一气周流中的肝气的总量,但是没有让肝气加快运作(温)的作用。

(4)   当归助脾湿。“但颇助土湿,败脾胃而滑大便,故仲景用之,多土木兼医”。

(5)   阿胶助脾湿更加厉害,仲景说“必不得已”用之需要与姜、桂枝、二苓共用。“性滋润凝滞,最败脾胃而滑大肠,阳衰土湿,饮食不消,胀满溏滑之家,甚不相宜”,一定要用阿胶,则“必不得已,当辅以姜、桂、二苓之类”。

(6)   《素灵微蕴.卷三.脾胃解》的例子。黄师的老师平素胃口不好,吃枣或者柿饼就容易上热,服用四君丸(当归、黄芪、白术、甘草、茯苓、陈皮)即见效。但是最近食凉粉、黍糕,再有上热的时候,服用四君丸则无效。黄师分析:四君丸,术、甘补中,茯苓泻湿,橘皮利肺,当归滋肝,与脏气颇合,是以能效;近食凉粉吐泄,寒湿伤脾,黍糕胶黏难化。平时颇宜四君丸,今乃燥热不受。非药性之热,乃中气之愈衰也。归、芪、术、甘,壅滞不行,茯苓、橘皮,不能开其郁塞,君相之火,不得归根,遂生上热,与食枣发热之故,理相同也。说明当归使用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土木兼医”,当中气衰竭的时候,切切要慎用。当然,阿胶更加如此。

 

15、             生姜与干姜的理解。

我们经常奇怪的还有一个:为什么有些方子同时用了干姜与生姜?不都是姜吗?所以我们需要将生姜与干姜拿来一起理解。

(1)   生姜与干姜的基本属性相同。味辛,性温,入足阳明胃、足太阴脾、足厥阴肝、手太阴肺经。都可以降逆、止呕。干姜与生姜在多个地方都提到了降逆与止呕。这个可以理解,姜的基本特性就是运转中土,这样将降逆与止呕都是可以的。

(2)   生姜的重点是宣经络、行经络之瘀,发表。调和脏腑,宣达营卫,行经之要品,发表之良药。

(3)   生姜泻肺而不损,尤为难得。泻卫气之郁力量最大的是麻黄,但是麻黄力太大,中虚之人不可用。我的理解上生姜这时候可以替代麻黄。但是我暂时还没有找到《黄元御医学全书》的参考地方。想起来以前我们小时候淋雨受寒,喝一碗热腾腾的生姜黄糖水就没事了。从这个角度,生姜是可以代替麻黄的,我理解这也是为什么《四圣心源.卷二 六气解.六气治法》中没有麻黄的原因。

(4)   生姜和中可以,温中寒的能力也有“良效”,但是比不上干姜。《长沙药解.卷一.生姜》:生姜温中寒而止腹痛,力逊干姜,然亦有良效也。

(5)   生姜:补益营卫之时加生姜是非常适宜的。凡经络凝涩,沉迟结代,宜于补益营卫之品加生姜以播宣之,则流利无阻。

(6)   干姜,温中,运中。仲景理中汤用干姜,在于其回旋中气转动之机。其主要特点是温中,运中。

(7)   干姜:温中与上下邪气盛不相悖。很多温中的药,有可能使得上热邪气更加厉害。但是干姜在温中的同时,温中散寒,运其轮毂,自能复升降之常,而不至于助邪。其上下之邪盛者,稍助以清金润木之品,亦自并行而不悖。

(8)   生姜与甘草作为回阳最佳搭档之一,力逊于四逆汤。太阳经病,经常误下、误吐之后,用生姜与甘草回阳。但是一误再误之后,则必须用四逆汤了。《伤寒说意.卷二 太阳经坏病.汗后亡阳》:若桂附发汗后,不用姜甘回阳,而重发其汗,或加烧针,大亡其阳,当用四逆汤,以温水土(方在“太阴”),姜甘无济矣。

 

16、             大枣与人参的理解。

我们说了甘草是补中气的,然后发现人参、大枣也是不中气的。其中的差别我们要仔细分清楚。我们接下来看看大枣与人参。

(1)   甘草:培植中州,养育四旁。参考《长沙药解.卷一.甘草》:味甘,气平,性缓。入足太阴脾、足阳明胃经。备冲和之正味,秉淳厚之良资,入金木两家之界,归水火二气之间,培植中州,养育四旁,交媾精神之妙药,调济气血之灵丹。

(2)   人参:理中第一,止渴非常。参考《长沙药解.卷一.人参》:味甘、微苦,入足阳明胃、足太阴脾经。入戊土而益胃气,走己土而助脾阳,理中第一,止渴非常,通少阴之脉微欲绝,除太阴之腹满而痛,久利亡血之要药,盛暑伤气之神丹。

(3)   大枣:生津润肺而除燥,养血滋肝而息风。参考《长沙药解.卷一.大枣》:味甘、微苦、微辛、微酸、微咸,气香,入足太阴脾、足阳明胃经。补太阴己土之精,化阳明戊土之气。生津润肺而除燥,养血滋肝而息风,疗脾胃衰损,调经脉虚芤。

(4)   甘草增加一气的能量总量。如果用一气周流的角度来说,甘草的作用就是类似于增加了中气的能量总量,或者说类似于增加一个公司的新员工总量,新员工可以培训成研发人员,也可以培训成市场部人员。甘草是没有什么特长的药物。所以,维护中气,和解百药,用甘草。

(5)   人参擅长补气而生津。在盛暑伤气、大汗亡津之时,人参最妙。盛暑伤气之热渴,大汗亡津之烦躁,加人参于白虎,清金之内,化气生津,止渴涤烦,清补之妙,未可言喻。精化成气、气化成神、神凝为精的过程,人参的作用除了补气之外还有就是将人还剩余的气重新聚拢起来成精,恢复“精气神”的循环。所以,聚气化精,用人参。

(6)   人参止燥家之渴,白术止湿家之渴。我们还记得白术除了祛湿还可以“生津止渴”,而现在人参“理中第一、止渴非常”,这两个止渴是有差别的。白术止湿家之渴,人参止燥证之渴。白术渗土金之湿,散浊气而还清,清气飘洒,真液自滴,人参润金土之燥,蒸清气而为雾,雾气氤氲,甘露自零。

(7)   大枣擅长补血而化气,特别是发表汗出之际,最有捷效。味浓而质厚,则长于补血而短于补气。人参之补土,补气以生血也,大枣之补土,补血以化气也,是以偏入己土,补脾精而养肝血。凡内伤肝脾之病,土虚木燥,风动血耗者,非此不可,而尤宜于外感发表之际。太阳中风,卫气外敛,营郁而生内热,桂枝汤开经络而泻营郁,不以大枣补其营阴,则汗出血亡,外感去而内伤来矣,故仲景于中风桂枝诸方皆用之,补泻并行之法也。十枣汤、葶苈大枣数方,悉是此意。所以,汗出亡阳,外感汗出,用大枣。大枣甘多而香少,则动少而静多,与姜桂同用,调其凝重之气,使之游溢于脏腑,洒陈于经络。以精专之体,改而为流利之性,此先圣之化裁也。

(8)   扩桂枝之义以宏大枣之功。什么叫做扩桂枝之义呢?桂枝汤为内外感伤之原,遇沉、迟、结、代之脉,一变(增加芍药与生姜的分量,增加人参)而为新加汤,再变(再增加生地、阿胶、麻仁)而为炙甘草,但是总不离桂枝汤的基本原理。而当归四逆方治厥阴脉微欲绝,则倍用大枣以滋肝血(方用大枣二十五枚),扩桂枝之义以宏大枣之功,而大枣之能事始尽。其伟绩殊效,备见于仲景诸方矣。

(9)   什么时候不用大枣呢:伤寒泻卫之时。伤寒营闭卫郁,义在泻卫,不在泻营,没有泻营则不需要补血,故麻黄汤不用大枣也。

 

17、             附子的理解。

附子大名鼎鼎,我们接下来看看对附子的理解。

(1)   补益阳根之药,附子最牛。附子暖水燥土,泻湿除寒,温脾暖肾,补垂绝之火种,续将断之阳根。附子沉重下行,走太阴而暖脾土,入少阴而温肾水,肾水温则君火归根,上热自清,补益阳根之药,无以易此。

(2)   欲调水火,必先治土,非用补土养中、燥湿降逆之味,附子不能独奏奇功。人之神宁而魂安者,(君相)二火之归根也,君火飞则心悬而神悸,相火飘则胆破而魂惊,故虚劳内伤之证,必生惊悸,其原因水寒土湿而二火(君火与相火)不归故也。当以附子暖水,辅以补土养中、燥湿降逆之药,则君相二火归根坎府,神魂自安。

(3)   奔豚已成者,缓用附子,先消积寒,用之乃受。奔豚已结,气块坚硬,本属寒积。但阴邪已盛,稍服附子温下,寒邪不伏,奔豚必发。以邪深药微,非附子之过也。不治,则半年一载之间,必至殒命。此宜温燥脾胃,去其中焦湿寒。土燥阳回,力能制水,然后以此膏(指的是上文描述的龙珠膏)贴之。寒消块化,悉从大便而出,滑白粘联,状如凝脂。浊瘀后泄,少腹松软,重用附子暖水,然后乃受。

(4)   下热而水寒土湿木陷者,缓用附子,先清下热,再用附子。其下热而不宜附子者,水寒土湿而木陷也。生气不足,故抑郁而生下热,下热虽生,而病本仍是湿寒。如崩漏遗带、淋癃痔瘘、黑疸气鼓之证,悉木郁下热之证。但事清肝润燥,而寒湿愈增,则木愈郁而热愈盛。法宜于姜、甘、苓、术之内,副以清风疏木之品,郁热一除,即以附子温其下焦,十有九宜。但法有工拙,时有早晚耳。

(5)   四逆汤为回阳之要方,力远大于生姜与甘草搭档。生姜与甘草作为回阳最佳搭档之一,力逊于四逆汤。太阳经病,经常误下、误吐之后,用生姜与甘草回阳。但是一误再误之后,则必须用四逆汤了。《伤寒说意.卷二 太阳经坏病.汗后亡阳》:若桂附发汗后,不用姜甘回阳,而重发其汗,或加烧针,大亡其阳,当用四逆汤,以温水土(方在“太阴”),姜甘无济矣。

综上所述,发现黄师非常明白附子的大作用,但是特别强调哪些哪些情况不能用附子。黄师对药方慎之又慎的态度,非常值得学习。

 

18、             黄芩、黄连、石膏的理解

将黄连、黄芩与石膏放在一起讲的原因是它们相同点非常多,区别点也可以对照着学习加深理解。我们一一道来。

(1)   黄连清心家之烦热。味苦,性寒,入手少阴心经。清心退热,泻火除烦。火蛰于土,土燥则火降而神清,土湿则火升而心烦。黄连苦寒,泻心火而除烦热,君火不降,湿热烦郁者宜之。

(2)   “黄连久服而化火”的误解。凡泻火清心之药,必用黄连,切当中病即止,不可过剂,过则中下寒生,上热愈甚。黄师原话:“庸工不解,以为久服黄连,反从火化,真可笑也”。

(3)   黄连需与温中暖下之药并用。土生于火,火旺则土燥,火衰则土湿,凡太阴之湿,皆君火之虚也。虚而不降,则升炎而上盛。其上愈盛,其下愈虚,当其上盛之时,即其下虚之会。故仲景黄连清上诸方,多与温中暖下之药并用,此一定之法也。

(4)   黄芩清半表之相火(少阳之火)。味苦,气寒,入足少阳胆、足厥阴肝经。清相火而断下利,泻甲木而止上呕,除少阳之痞热,退厥阴之郁蒸。黄芩与柴胡甚为相宜,主要是泻甲木与乙木之火,行走在半表半里之间。甲木清降,则下根癸水而上不热,乙木温升,则上生丁火而下不热。足厥阴病则乙木郁陷而生下热,足少阳病则甲木郁升而生上热,以甲木原化气于相火,乙木亦含孕乎君火也。黄芩苦寒,并入甲乙,泻相火而清风木,肝胆郁热之证,非此不能除也。

(5)   黄芩苦寒之性,甚能寒中,凡脉迟,腹痛,心下悸,小便少者,忌之。厥阴伤寒,脉迟,而反与黄芩汤彻其热,脉迟为寒,今与黄芩汤复除其热,腹中应冷,当不能食,今反能食,此名除中,必死。小柴胡汤,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凡脉迟,腹痛,心下悸,小便少者,忌之。

(6)   石膏清肺胃之热。味辛,气寒。入手太阴肺、足阳明胃经。清金而止燥渴,泻热而除烦躁。

(7)   石膏甚寒脾胃,中脘阳虚者勿服。

 

19、             生地的理解

生地是生地黄的意思。地黄是一味非常重要的药,本次分析主要参考《长沙药解.卷二.地黄》,因为在《长沙药解》中对地黄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描述了,就不需要参考《黄元御医学全书》的其它部分了。

(1)   地黄凉血滋肝,清风润木。地黄味甘、微苦,入足太阴脾、足厥阴肝经。地黄味甘而如肝脾两经,我理解就是比较补充肝气,故滋肝润木。地黄微苦,故凉血而清风。在众药方中的描述关键词是:地黄润乙木之燥;地黄、芍药,润经脉之枯燥也;地黄泄脏腑之瘀浊;地黄、归、芍,清风木之疏泄;地黄泻胃而下瘀浊。

(2)   滋风木而断疏泄,血脱甚良。在大黄?虫丸、黄土汤、胶艾汤中,均用地黄来清风木之疏泄,辅助黄土、阿胶、艾草的收血脱之力。从这个方面理解,若在大黄?虫丸、黄土汤、胶艾汤中不用大黄而用类似其它清润风木的药,也可以达到类似的治血脱的能力吧。

(3)   地黄滋润寒凉,最滑大便,火旺土燥者宜之。伤寒阳明病,腑燥便结,多服地黄浓汁,滋胃滑肠,胜用承气。鲜者尤捷,故百合地黄汤以之泻脏腑瘀浊,其力几同大黄。温疫、疹病之家,营郁内热,大用生地,壮其里阴,继以表药发之,使血热外达,皮肤斑生,亦为要物。血热不得透泄,以致经络郁热,而生痂癞,是为癞风,用生地于表散之中,清经热以达皮毛,亦为良品。火旺土燥者,炙甘草汤是为该症。

(4)   地黄滑大便,水旺土湿者,切不可服。还记得我们说芍药的时候:芍药能泄肝胆风火,亦伐脾胃之阳,其败土伐阳,未如地黄之甚,然泻而不补,亦非虚家培养之剂也。说明芍药在病家脾胃不好、肝脾下陷的时候,需要减少甚至不用芍药。而说明芍药“败土伐阳”没有地黄厉害,说明地黄败土伐阳之厉害。故水旺土湿者,切切不可使用地黄来滑大便。凡人木病则燥,土病则湿,而木之病燥,究因土湿。滋木之燥,势必益土之湿,土湿愈增,则木燥愈甚,木益枯而土益败,则人死矣。地黄甚益于风木,甚不宜于湿土。阳旺土燥则不病,病者皆阴旺而土湿者也。

(5)   仲景于地黄,无作君之方,无特加之法。仲景没有以地黄为君药的方子。《金匮》肾气丸,干地黄八两,山茱萸四两,薯蓣四两,茯苓三两,泽泻三两,牡丹皮三两,桂枝一两,附子一两。肾气丸用了干地黄八两而附子仅仅用了一两,但是方仍以“肾气”名之,说明君附子而不君地黄也。肾气者,坎中之阳,《难经》所谓肾间动气,生气之根,呼吸之门也。方以肾气为名,则君附子而不君地黄。地黄者,淮阴之兵,多多益善,而究非主将也。肾气丸用之治消渴淋癃,君附子以温肾气,地黄滋风木之枯燥也。至于地黄诸方,皆不君地黄也。这个说明地黄是一个辅助的角色,不具备做君药的能力。

(6)   地黄与大黄的比较。伤寒阳明病,腑燥便结,多服地黄浓汁,滋胃滑肠,胜用承气。鲜者尤捷,故百合地黄汤以之泻脏腑瘀浊,其力几同大黄。说明在滑大便的用处上,鲜地黄汁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几乎与大黄相同了。将地黄与大黄比较,大家就更加理解地黄滑大便的能力了。

(7)   晒干,生用。黄师原话:仲景方中生地,是用鲜者取汁;熟地之制,庸工妄作,不足用也。这个需要专题再分析,为什么黄师这么反对熟地,可能与熟地用于六味地黄丸有关,黄师特别反对六味地黄丸的原因也需要接下来分析。

 

20、             丹皮与桃仁的理解

桃仁本来不在《四圣心源.卷二 六气解》的二十四味药之中,但是我在分析丹皮的过程中,发现丹皮与桃仁经常性地在一起被使用,再加上看了《长沙药解》中桃仁与丹皮的描述,发现相似性非常多,故放在一起分析了。

(1)   丹皮作用1:达木郁而清风,行瘀血而泻热。原缘血统于肝,肝木遏陷,血脉不行,以致瘀涩而生风热。血行瘀散,则木达风清,肝热自退也。

(2)   丹皮作用2:排痈疽之脓血,化脏腑之癥瘕。丹皮的第二个作用是化癥瘕,排脓血。妇人下腹结块,伴有或胀、或痛、或满、或异常出血者,称为“癥瘕”。症者,坚硬不移,痛有定处;瘕者,推之可移,痛无定处。牡丹皮辛凉疏利,善化凝血而破宿癥,泻郁热而清风燥。其诸主治,通经脉,下胞胎,清血热,凉骨蒸,止吐衄,断淋沥,安扑损,续折伤,除癞风,消偏坠。

(3)   桃仁的作用:通经而行瘀涩,破血而化癥瘕。桃仁辛苦滑利,通经行血,善润结燥而破癥瘀。其诸主治,止咳逆,平喘息,断崩漏,杀虫?,疗心痛,医腹痛,通经闭,润便燥,消心下坚积,止阴中肿痒,缩小儿癞疝,扫男子牙血。

(4)   丹皮比桃仁稍微柔和一些。这个结论是我自己得到的,我说一下我理解的三个理由。理由1:引用丹皮的地方,关键词从疏肝、清风燥,逐渐到破淤而消癥、行血而开瘀涩,最后到最严重的排决其脓血,而与脓血相关的地方,都使用了丹皮与桃仁一起使用的地方。理由2:单独使用丹皮的肾气丸、温经汤,都是比较柔和的药方(相比后面的药方而言);丹皮与桃仁一起使用药方,都是稍微重一点的,如鳖甲煎丸、桂枝茯苓丸、大黄牡丹皮汤;而对血结聚比较顽固的,将使用桃核承气汤、大黄?虫丸、抵当汤、下瘀血汤,都用了“功下”的词,加大了桃仁的使用量,而不再使用丹皮。

(5)   黄师偏向使用丹皮。为了比较桃仁与丹皮,我将《黄元御医学全书》的所有丹皮与桃仁的引用之处都过了一遍。发现桃仁在《伤寒》中就开始使用,而仲景在《伤寒》中没有使用丹皮,在《金匮》中也只是少量用丹皮。而黄师在《四圣心源》中用的比较多的丹皮,并将丹皮放在《四圣心源.卷二 六气解.六气治法》的二十四味药之中,而用的比较少的桃仁。我理解这是因为仲景辩证准确而力求速效;而黄师怕自己的书被别人误用而力求谨慎。就比如泻卫气的药,仲景的麻黄在《四圣心源》就只出现五次,黄师的选择是使用生姜泻肺气。

当然,我在写笔记过程中,也是非常忐忑的,上面是我自己的思考,供大家参考。

 

21、             川椒的理解

我们又迎接了一个暖肾水的药:川椒,又名蜀椒。我们一起来看川椒的特点,以及与干姜、附子的比较。

(1)   川椒:暖中宫而温命门,驱寒湿而止疼痛,最治呕吐,善医泄利。味辛,性温,入足阳明胃、足厥阴肝、足少阴肾、足太阴脾经。蜀椒辛温下行,降冲逆而驱寒湿,暖水土而温中下,消宿食停饮,化石水坚癥,开胸膈痹结,除心腹寒疼,止呕吐泄利,疗黄疸水肿,坚齿发,暖腰膝,开腠理,通关节,行血脉,除肿痛,缩小便,下乳汁,破瘀血,杀蛔虫。

(2)   川椒在各方的关键词。蜀椒胜寒水而补火土也;蜀椒益君火而逐阴邪也;蜀椒开腠理而泻毒汁也;蜀椒温肝脾而暖血海也;蜀椒温寒而驱蛔虫也;蜀椒燥湿土而温寒水也。

(3)   川椒用法:去目及闭口者,炒去汗用。

(4)   椒目泻湿而行水。椒目泻水消满,《金匮》己椒苈黄丸,方在防己。用之治肠间有水气,腹满者,以其泻水而消胀也。

(5)   椒目下气,善治耳鸣盗汗。

(6)   川椒与干姜、附子的用法比较:干姜温中;川椒温中下;附子重点在于补水中之阳根。我的理解是:干姜入足阳明胃、足太阴脾、足厥阴肝、手太阴肺经,燥湿温中,行郁降浊,补益火土;川椒暖中宫而温命门,燥湿土而温中下;附子暖水燥土,泻湿除寒,走中宫而温脾,入下焦而暖肾,补垂绝之火种,续将断之阳根。我个人觉得,从力量角度分析,干姜强,川椒更强,附子最强。

 

22、             黄芪的理解

黄芪非常出名,但是不在《四圣心源.卷二 六气解.六气治法》的二十四味药之中。前段时间与一帮中医爱好者讨论,发现对黄芪有很多说法,例如,“主少儿百病”,“虚家之麻黄”,等等。为什么这样呢,我们来看看黄师在《长沙药解》中是如何描述黄芪的。我理解如下:

(1)   黄芪补气。黄芪味甘、气平,入足阳明胃经、手太阴肺经,所以其首要的特点是补气。

(2)   黄芪走皮毛而行卫郁。因为黄芪可以行卫气之郁,同时又有很强的补气的能力,所以有时候被称为“虚家之麻黄”。如果与前些天讨论的生姜比较,黄芪补气得多,行卫气之郁能力稍弱。当然,生姜相比麻黄比又弱很多。

(3)   黄芪调和营卫。黄芪清虚和畅,专走经络,而益卫气。逆者敛之,陷者发之,郁者运之,阻者通之,是燮理卫气之要药,亦即调和营血之上品。辅以姜、桂、芍药之类,奏功甚捷,余药不及也。

(4)   黄芪能发能收,可发汗也可止汗。黄芪入肺胃而益卫气,佐以辛温则能发,辅以酸凉则善敛,故能发表而出汗,亦能敛表而止汗。

(5)   小儿痘病,需发而不能陷,最宜参芪,助卫阳以发之。

(6)   凡一切疮疡,总忌内陷,悉宜黄芪。

(7)   生黄芪微凉,清表敛汗宜之。

(8)   如果用一气周流的模板来理解:黄芪入足阳明胃经与手太阴肺经;补的气是正常速度的,所以若一气现在偏慢则补充的气(辅以辛温)可以让一气速度稍微增加一点,若一气现在偏快(辅以酸凉)则可以让一气转得慢一点。这就是黄芪为什么能升能降的原因。

以上我对黄芪的理解来思考,前些日子看到有些妈妈在询问,小孩睡觉前或者一些其它情况下出汗特别多,那么依据这个黄芪的特点,应该可以用一个方法“生黄芪泡水喝”,应该可以有作用。

 

23、             柴胡的理解

柴胡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药。在仲景的《伤寒》中,与桂枝有时候是桂枝这味药有时候是桂枝汤的意思一样,柴胡也有时候是柴胡这一味药有时候表示小柴胡汤或者大柴胡汤。我们今天来理解柴胡这味药。

(1)   味苦,微寒,入足少阳胆经。清胆经之郁火,泻心家之烦热,行经于表里阴阳之间,奏效于寒热往来之会,上头目而止眩晕,下胸胁而消硬满,口苦咽干最效,眼红耳热甚灵。降胆胃之逆,升肝脾之陷,胃口痞痛之良剂,血室郁热之神丹。

(2)   理解少阳为阴阳表里之间,或者说半表半里。人之六气,厥阴最里,次着少阴,再次太阴,然后少阳,接着阳明,太阳在表。少阳外面则为阳明、太阳,里面则为三阴:太阴、少阴、厥阴。故曰少阳为阴阳表里之间,或者说少阳在半表半里之间。

(3)   理解少阳病的“寒热往来”的特点。阳盛于三阳,阴盛于三阴,少阳之经,行于二阳三阴之中,半表半里之介。半里之阴乘于外,则闭藏而为寒,及其衰也,内郁之阳,又鼓发而为热,热来则寒往矣。半表之阳发于内,则蒸腾而为热,及其衰也,内郁之阴又裹束而为寒,寒来则热往矣。阳明之不能热往而寒来者,阳盛于表也,太阴之不能寒往而热来者,阴盛于里也。足少阳以甲木化相火,顺则下行而温水脏,相火下秘,故上清而下暖,逆而上行,出水腑而升火位,故下寒而上热。下寒则半里之阴内旺,所以胜表阳而为寒,上热则半表之阳外旺,所以胜里阴而为热。表阳里阴,各居其半,均势相争,胜负循环,则见寒热之往来。

(4)   理解少阳病的后续发展趋势为阳明之腑或太阴之脏。少阳以甲木而化气于相火,经在二阳三阴之间,阴阳交争,则见寒热。久而阳胜阴败,但热而无寒,则入阳明,阴胜阳败,但寒而无热,则入太阴。

(5)   少阳病,应于未入脏入腑之前,用小柴胡汤双解表里。少阳病,入腑则吉,徐用承气,泻其内热而外无别虑,入脏则凶,急用四逆,温其里寒而未必万全,是以入脏为逆,入腑为顺。然入腑失下而亦有死者,究不如在经之更顺也。方其在经,阴阳搏战,胜负未分,以小柴胡双解表里,使表阳不至传腑,里阴不至传脏,经邪外发,汗出病退,此小柴胡之妙也。

(6)   柴胡入少阳之经,清相火之烦蒸,疏木气之结塞,奏效最捷。无论内外感伤,凡有少阳经病,俱宜用之。凡自心胁胸肋而上,若缺盆颈项,若咽喉口齿,若辅颐腮颧,若耳目额角,一切两旁热痛之证,皆少阳经气之逆行也。少阳甲木,居于左而行于右,邪轻则但发于左,邪旺则并见于右。柴胡入少阳之经,清相火之烦蒸,疏木气之结塞,奏效最捷。无论内外感伤,凡有少阳经病,俱宜用之。缘少阳之性,逆行则壅迫而暴烈,顺行则松畅而和平,柴胡清泻而疏通之,经气冲和,则反逆为顺而下行也。

(7)   柴胡既降少阳之逆,亦升厥阴之陷。肝胆表里相同,乙木下陷而生热者,凡诸淋浊泄利之类,皆有殊功。以其轻清萧散,甚与肝胆之郁热相宜。热退郁消,自复升降之旧,故既降少阳之逆,亦升厥阴之陷。痔漏之证,因手少阳之陷,瘰疬之证,因足少阳之逆,并宜柴胡。

 

24、             半夏的理解

半夏在《黄元御医学全书》中出现了六百多处,是一个经典医书与黄元御都用的非常多的药。接下来我们慢慢解读。

(1)   半夏辛燥开通,沉重下达,专入胃腑,而降逆气。味辛,气平,入手太阴肺、足阳明胃经。下冲逆而除咳嗽,降浊阴而止呕吐,排决水饮,清涤涎沫,开胸膈胀塞,消咽喉肿痛,平头上之眩晕,泻心下之痞满,善调反胃,妙安惊悸。

(2)   黄师认为非常多的症状都适合温中燥土之药,加半夏以降之。清敛金火是治标,半夏降胃气是治本。例如:戊土不降,甲木失根,神魂浮荡,惊悸眩晕之症;二火升炎,肺金被克,燥渴烦躁之症;收令不遂,清气堙郁,吐衄痰嗽之症;胆胃逆行,土木壅迫,痞闷膈噎之症。凡此诸证,悉宜温中燥土之药,加半夏以降之。其火旺金热,须用清敛金火之品。然肺为病标而胃为病本,必降戊土,以转火金,胃气不降,金火无下行之路也。半夏辛燥开通,沉重下达,专入胃腑,而降逆气。胃土右转,浊瘀扫荡,胃腑冲和,神气归根,则鹤胎龟息,绵绵不绝竭矣。

(3)   很多人认为吐血与惊悸之症乃阴虚火旺,而半夏辛燥之气不适合用,用清凉之药替代半夏,黄师认为这个是错误的。黄师认为吐血与惊悸,当温中燥土,暖水敛火,以治其本,而用半夏降摄胃气,以治其标。血原于脏而统于经,升于肝而降于肺,肝脾不升,则血病下陷,肺胃不降,则血病上逆。缘中脘湿寒,胃土上郁,浊气冲塞,肺津隔碍,收令不行,是以吐衄。此与虚劳惊悸,本属同原,未有虚劳之久,不生惊悸,惊悸之久,不生吐衄者。当温中燥土,暖水敛火,以治其本,而用半夏降摄胃气,以治其标。

(4)   半夏是在《灵枢》出现过的药物,非常值得重视。参考《灵枢悬解.卷八 贼邪.邪客六十三》之半夏秫米汤治人目不瞑、不卧出者。黄帝问于伯高曰:夫邪气之客人也,或令人目不瞑,不卧出者,何气使然?伯高曰:五谷入于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隧。故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肺,而行呼吸焉。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以化为血,以营四末,内注五脏六腑,以应刻数焉。卫气者,出其悍气之慓疾,而先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者也,昼日行于阳,夜行于阴,常从足少阴之分间,行于五脏六腑。今厥气客于五脏六腑,则卫气独卫其外,行于阳,不得入于阴。行于阳则阳气盛,阳气盛则阳跷满,不得入于阴则阴虚,故目不瞑。黄帝曰:善。治之奈何?伯高曰:饮以半夏汤一剂,阴阳已通,其卧立致。其汤方以流水千里以外者八升,扬之万遍,取其清五升,煮之,炊以苇薪,水沸,置秫米一升,制半夏五合,徐炊,令竭为一升半,去其滓,饮汁一小杯,日三稍益,以知为度。其病新发者,覆杯则卧,汗出则已矣,久者,三饮而已也。秫米,高粱米,赤色大粒,大如绿豆。秸高丈余,北方皆有之。

(5)   与干姜、生姜味辛而能升能降类似,我理解味辛而不影响降摄胃气。黄师的一个基本原理是:见心家之热,当顾及肾家之寒,而且要明白一个基本原理是“火不胜水,则而且上热不敌下寒之剧”。《灵枢》中的半夏秫米汤,没有特别交代什么情况下不能用,则是对所有人都是合适的,就是说半夏是适合上热之症的。在《灵枢》原文中也说明了“行于阳则阳气盛,阳气盛则阳跷满,不得入于阴则阴虚,故目不瞑”的病因。

(6)   或问:半夏泻心汤治疗寒热错杂痞证,后人用常去干姜以防助热,去干草大枣防助湿做满,有无道理?我的答复是:没有道理。干姜虽温中,但是同时运转中焦,不会助热。《长沙药解.干姜》:干姜温中散寒,运其轮毂,自能复升降之常,而不至于助邪。甘草与大枣不会助湿,但是都需要运转的药物帮忙。《长沙药解.甘草》:上逆者,养中补土,益以达郁而升陷,则呕吐与胀满之家,未始不宜甘草。前人中满与呕家之忌甘草者,非通论也。《长沙药解.大枣》:大枣甘多而香少,则动少而静多,与姜桂同用,调其凝重之气,使之游溢于脏腑,洒陈于经络。以精专之体,改而为流利之性,此先圣之化裁也。错误在于先因为把握不住干姜,认为干姜助热,去掉了干姜。然后因为没有干姜,甘草与大枣没有推动力,就拥塞了。我翻看了《黄元御医学全书》,没有看到半夏泻心汤去干姜、大枣、甘草之说。这个例子的分析过程中让我想了很多,如果没有“一气周流、土枢四象”的基本模型在心中,没有“上热不敌下寒”的基本原理,我们的很多思考、很多做法将失去判断的标准与准则。半夏泻心汤,以半夏为君药,半夏降浊阴而消痞满也,参、甘、姜、枣,温补中脘之虚寒,黄芩、黄连,清泻上焦之郁热。再次说明了“温中燥土之药,加半夏以降之;清敛金火是治标,半夏降胃气是治本”的治疗基本思路。

 

25、             泽泻(白术、茯苓、猪苓,祛湿药材大联盟)的理解

在《四圣心源.卷二 六气解.六气治法》中,祛湿的药物有白术、茯苓,现在又多了一个泽泻。而为了更加比较完全,需要再增加一味药:猪苓。我们今天将这四位祛湿的药物进行逐一比较。注:阅读下文,请参考《长沙药解》中对应的茯苓、白术、猪苓、泽泻的四个章节阅读。

(1)   白术:味甘、微苦,入足阳明胃、足太阴脾经。补中燥湿,止渴生津,最益脾精,大养胃气,降浊阴而进饮食,善止呕吐,升清阳而消水谷,能医泄利。

(2)   茯苓:味甘,气平,入足阳明胃、足太阴脾、足少阴肾、足太阳膀胱经。利水燥土,泻饮消痰,善安悸动,最豁郁满。除汗下之烦躁,止水饮之燥渴,淋癃泄痢之神品,崩漏遗带之妙药,气鼓与水胀皆灵,反胃共噎膈俱效。功标百病,效著千方。

(3)   泽泻:味甘,气平,入足少阴肾、足太阳膀胱经。利水燥土,泻饮消痰,开汗孔而泻湿,清膀胱而通淋,带浊可断,鼓胀能消。

(4)   猪苓:味咸,微寒,入足少阴肾、足太阳膀胱经。燥土泻湿,利水通淋,除饮家之眩冒,疗湿病之燥渴,气鼓水胀皆灵,膈噎反胃俱效。

(5)   没有缺点的茯苓。黄师对茯苓是非常推崇,通篇茯苓的介绍,没有任何说茯苓的不好,只有“功标百病,效著千方”、“冲和淡荡,百病皆宜,至为良药”、“ 道家称其有延年之功,信非过也”。我的理解是,这个与黄师认为“百病之作,率由土湿”相关,茯苓“泻水燥土”,没有任何副作用,所以黄师推崇备至。茯苓气味平和,水土兼治:味甘,气平,入足阳明胃、足太阴脾、足少阴肾、足太阳膀胱经。

(6)   白术的作用除了“燥土”还有“生津”。与茯苓的水土兼治不同,白术只入脾胃两经:味甘、微苦,入足阳明胃、足太阴脾经;补中燥湿,止渴生津,最益脾精,大养胃气。一般的祛湿药物都有偏燥的问题:凡去湿之品,每伤于燥。白术不会伤燥:白术气味浓郁,汁浆淳厚,既养胃气,亦补脾气,最生津液,而止燥渴。

(7)   白术比较壅滞。其性守而不走,故于补虚故固脱,独擅其长,而于疏通宣导,则未能焉。白术性颇壅滞,宜辅之疏利之品。肺胃不开,加生姜、半夏以驱浊,肝脾不达,加砂仁、桂枝以宣郁,令其旋补而旋行,则美善而无弊矣。

(8)   对比总结1白术燥土而生津,茯苓行水而泻湿;白术如脾胃,茯苓水(脾胃、肾、膀胱)土(脾胃)兼医。仲景理中汤用了白术,黄师的黄牙汤用了茯苓。白术与茯苓是理中汤与黄牙汤的最重要的差别。依据上面的描述,大家要体会一下理中汤与黄牙汤的差别。

(9)   对比总结2白术入脾胃,主要是渗土泻湿。而茯苓则入脾胃之外,还入肾经与膀胱经。而猪苓与泽泻则仅仅是入肾经与膀胱经。所以说来茯苓是土木兼医,黄师认为是最好的祛湿药物。还记得上面说的吧,“没有缺点的茯苓”。

(10)猪苓渗利泻水,较之茯苓更捷。猪苓主要是入肾经与膀胱经,专注于“渗”与“利”泄水,泄水的速度比茯苓更加快速。

(11)泽泻咸寒渗利,走水府而开闭癃,较之二苓淡渗,更为迅速。五苓、八味、茯苓、泽泻、当归、芍药诸方皆用之,取其下达之速,善决水窦,以泻土湿也。注意其中的关键词,泽泻是“渗利”,而猪苓与茯苓是“淡渗”。

(12)泄水之药,必辅以燥土、疏木之药,方能奏其功。黄师原话:水之为性,非土木条达,不能独行。猪苓散之利水,有白术之燥湿土也,猪苓汤之利水,有阿胶之清风木也,五苓之利水,有白术之燥土,桂枝之达木也,八味之利水,有桂枝之达木,地黄之清风也。若徒求利于猪、茯、滑、泽之辈,恐难奏奇功耳。

 

26、             百合、麦冬、五味子、栀子的理解

《四圣心源.卷二 六气解.六气治法》的最后四味药都有点类似,我们今天将六气治法结题,将这四味药比较以下。

(1)   百合凉金润燥,泻热消郁,消肃气分之上品。百合味甘、微苦,微寒,入手太阴肺经;凉金泻热,清肺除烦。仲景在《伤寒》中没有使用百合,只是在《金匮》中的百合病中用了百合。黄师在《四圣心源》中仅仅在眼病根原与声音这两章节中,用了百合。百合的关键词是:清金而泻热,清肺热而生津,清金而除烦热。所以我理解,百合是凉金润燥的上品,柔和而有效,我个人考虑与百合“味甘,微苦,微寒”相映衬。

(2)   麦冬清凉润泽,凉金泻热,生津除烦、泽枯润燥之上品,然无益中虚肺热之家。麦冬味甘,微凉,入手太阴肺、足阳明胃经。清金润燥,解渴除烦,凉肺热而止咳,降心火而安悸。其在各方的关键词:清金而宁神,清金而降逆。

(3)   金土同医,故仲景用麦冬,必与参、甘同剂。麦冬清凉润泽,凉金泻热,生津除烦、泽枯润燥之上品。然无益中虚肺热之家,率因阳衰土湿,中气不运,胃胆上逆,相火刑金,原非实热之证。盖土湿胃逆,则肺胆不得右降,以土者四象之中气,毂败则轴折,轮辐不转,自然之理。戊土上壅,浊气填塞,肺胆无下降之路,此相火刑金之原也。金受火刑,失其清肃降敛之性,嗽喘吐衄,于是生焉。但服清润,阴旺湿滋,中气愈败,胃土更逆,上热弥增。是以虚劳淹滞,非无上热,而清金润肺之法,绝不能效,以救其标而伤其本也。此宜金土同医,故仲景用麦冬,必与参、甘同剂。麦冬而得人参,清金益气,生津化水,雾露泛洒,心肺肃凉。洗涤烦躁之法,至为佳妙也。

(4)   五味子敛金气、止咳嗽、止滑泄,一物而备三善,亦虚劳之要药也。味酸、微苦、咸,气涩,入手太阴肺经。敛辛金而止咳,收庚金而住泄,善收脱陷,最下冲逆。治痰饮咳逆,饮去咳止,气从少腹上冲胸咽者,以桂苓五味甘草汤治其气冲。咳嗽冲逆者,辛金之不敛也,泄利滑溏者,庚金之不敛也。五味酸收涩固,善敛金气,降辛金之上冲而止咳逆,升庚金之下脱而止滑泄,一物而三善备焉。金收则水藏,水藏则阳秘,阳秘则上清而下温,精固而神宁,是亦虚劳之要药也。

(5)   栀子清心火而除烦郁、泄脾土而驱湿热。味苦,性寒,入手少阴心、足太阴脾、足厥阴肝、足太阳膀胱经。清心火而除烦郁,泻脾土而驱湿热,吐胸膈之浊瘀,退皮肤之熏黄。栀子苦寒,清心火而除烦热,烦热既去,清气下行,则浊瘀自涌。若热在膀胱,则下清水道,而开淋沥。盖厥阴乙木,内孕君火,膀胱之热,缘乙木之遏陷,亦即君火之郁沦也。善医黄疸者,以此。栀子在各方的关键词:吐浊瘀而除烦热也,栀子决浊瘀而清虚烦也,清乙木之郁蒸,泻膀胱之湿热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