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傅山隸書千字文

 d大羊 2016-07-06


傅山(1607~1684),本名鼎臣,字青竹,後改名山,更字青主,以字行,號公它、公之它、朱衣道人、石道人、嗇廬、僑黃、僑松等等。山西陽曲人,(今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區向陽鎮西村)。先世居山西大同,後徙於山西忻州。明末清初著名學者,以明遺民自居,於經學、理學、醫學、佛學、詩、書畫、金石、武術、考據皆有涉獵。


傅山提出了「四寧四毋」的書法理論,對後世書風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四寧四毋」是指「寧拙毋巧,寧醜毋媚,寧支離毋輕滑,寧真率毋安排。」


「寧拙毋巧」:意思是說寧可字寫得笨拙一些,而不去追求精細纖巧。這個「拙」是質樸老辣,如他所言,「歸於大巧若拙已矣」之意。


「寧醜毋媚」:意思是寫的字寧可看起來顯得粗野不工,而不表現庸俗柔媚之態。這個「醜」是亂頭粗服、古樸壯美,是「醜到極處,便是美到極處」,「不工者,工之極也」之意。而「媚」是柔軟甜熟的妖美、俗美。


「寧支離毋輕滑」:即是寧可顯得參差不齊,也不墜入輕桃浮滑一途。「支離」是指不整齊、錯落有致之意。


「寧直率毋安排」:是主張寧可信筆直書,而不去造作修飾。「直率」即是自然天趣,不賣弄技巧,不露人工斧鑿之痕。


















預告:

下期推出李陽冰小篆千字文,各位朋友敬請期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