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祝福》课堂教学艺术镜头

 采菊东篱630 2016-07-07

       深入文本,体验更悲的悲剧

                                                   浙江省宁波中学   时剑波

                                                                          

作家丁玲曾有评论“不惨在狼吃阿毛,而惨在礼教吃祥林嫂”,一语道出《祝福》的深层悲剧,引人深思。我以此为例,引导学生以品味“《祝福》不悲在             ,而悲在              ”的方式深入文本,打开文字皱褶,开启思考之门。

师:祥林嫂是一个受尽侮辱和损害的人,最后由青春走向枯槁、毁灭,丁玲之语启发我们穿越表层,体验更深的悲剧。请大家说说阅读发现。

生:《祝福》不悲在祥林嫂被使唤得比勤快的男人还勤快,而悲在“然而她反满足,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这样的日子还“白胖”了,反衬了祥林嫂原先过的是非人的生活,这里表面是笑,背后是血泪。

师:这个细节找得好。这里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

生:“食物不论,力气是不惜的”,仍然是做工的工具,只比原来稍好一点。

师:用鲁迅的话来说,祥林嫂在这里是暂时坐稳了奴隶,后面是想做奴隶而不得。

生:她的悲哀就在于从来没有获得过“人”的地位。  

师:这就是深层悲剧,鲁迅这一笔让我们理解了如屠格涅夫所说的“世间有些笑容比眼泪更凄惨”。

生:我想说《祝福》不悲在祥林嫂之死,而悲在短工谈起祥林嫂之死时的淡然。

师:为什么这“淡然”更是悲剧呢?

生:鲁四老爷咒骂“谬种”已经够冷酷的了,而短工与祥林嫂的身份差不多,理应同情她,而现在竟然漠不关心,说明了鲁镇人心麻木、冷漠到无以复加,无人关心祥林嫂的命运,让人感觉没有一丝温情,只有寒意。鲁迅曾说“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而小说中完全是背道而驰。

师:联系得好,还有个细节,短工连“头也不抬”,他似乎已经司空见惯了,这说明什么?

生:这说明与祥林嫂相似的命运在鲁镇不是个例,更是悲剧。

师:对,看出悲剧发生的广度。

生:我觉得《祝福》不悲在祥林嫂讲阿毛的死,而悲在别人的看戏心态。鲁镇的人们完全是看客,是特意寻来赏鉴、咀嚼祥林嫂的痛苦,这是一种人性的恶。

师:这种心态前后表现好像还有不同。

生:开始时是“叹息一番,满足的去了”,从别人的悲剧中获得无聊的刺激之后又烦厌和唾弃,回以“又冷又尖”的“笑”,体现了人性的残忍。

师:鲁迅让我们看到了看戏心态这种自私、残酷的生命形态,这是人性的深层悲剧。

生:《祝福》不悲在祥林嫂被卖掉改嫁时拼命地嚎、骂,还在香案角上把头撞出一个大窟窿,而悲在她反抗的不是被卖掉,而是反抗改嫁。

师:而且越反抗,越说明她对改嫁的看法与其他人是一样。

生:就像鲁四老爷一样认为是“败坏风俗的”。这就很有悲剧色彩,她的反抗恰恰是在维护不合理的东西。

师:祥林嫂用带有浓厚封建文化的方式来反抗封建伦理本身,越反抗越说明她的思想受到了毒害,加强了悲剧性。

生:我想说的是《祝福》不悲在别人咀嚼赏鉴祥林嫂的痛苦,别人对她的精神践踏,而在于祥林嫂对自己的精神折磨。

师:说说具体表现,还有她为什么要折磨自己?

生:比如,为不能参与祭祀摆放酒杯、筷子而痛苦,深信捐门槛可以改变命运,把所有的工钱都拿去受骗,之后受到了精神打击,还受柳妈的恐吓临终前为灵魂的有无而苦恼,这都是因为她受了封建文化的影响。

师:对,她深信这一切,最后变成了对自己的精神折磨,她的悲剧中自己也参与了,这是鲁迅的深刻之处。

生:我想接着说,《祝福》不悲在人人都对祥林嫂施恶,而在于人人都没有感觉自己在施恶。鲁镇中每个人都对祥林嫂的死负有责任,但他们都不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

师:为什么会这样?

生:因为他们是被长久以来的习惯、被背后的封建文化所支配的,就像卫老婆子合伙抢祥林嫂去改嫁,她觉得是天经地义的。这种恶来自鲁镇根深蒂固的习俗和文化,已经渗透进了鲁镇人的血液。

师:习俗是受传统、文化影响而形成的,就像文中说的“年年如此,家家如此”,“今年自然也如此”,这种由文化形成的“集体无意识”,人人都不觉得恶的“恶”,就更加惊心动魄。

生:我觉得《祝福》不悲在悲剧本身,而悲在产生这种悲剧的土壤。这种土壤就如鲁迅感叹的“中国是一个无爱的人间”。土壤没有改变,类似的悲剧还会出现,而且今天看戏的人说不定明天也会成为被看的对象,这才是让人感觉更沉重的。

师:说得非常好。深入文本,我们读到了更深层的悲剧。鲁迅就隐在小说背后,看到了这一切,才会发出这振聋发聩的呐喊。

 

 

                     自我灵魂的对话与驳诘

    泰兴市第四高级中学  刘勇

生:老师,为什么文中的“我”要显得这样纠结呢?

师:“纠结”?你能把问题说得具体一点吗。

生:“我”是一个刚从外地回乡的人,与祥林嫂并非亲故,为何要如此关心她的境遇?既然“我”同情祥林嫂,为她的死感到悲伤,又为何要极力寻找理由来求得内心的安定?

师:这样表述意思就明白多了!请你把相关的语句从文中找出来。

(生读课文:①“我乘她不再紧接的问……于我也毫无关系了。”②但是我总觉得不安,……无论如何,我明天决计要走了。”③ “然而我的惊惶却不过暂时的事,……不过偶然之间,还似乎有些负疚。”)

师:同学们,他找的这些地方能不能表现出“我”内心的矛盾冲突?

生:异口同声能。

师:不过这些语段太长了,我们能否尝试运用一些简单的词语将“我”内心的变化呈现出来。

师生交流,形成板书

①“不安逸”——“该负责任”——“毫无关系”

②“不安”——愈加不安——想摆脱不安

③“惊惶”—— “轻松”/“负疚”

师:很好!经过大家的概括,“我”的内心矛盾就非常直观地显现出来了。我们知道任何一种心理情感的发生都有一定的诱因,那么你所提出的问题的核心,可不可以理解为就是要探究“我”之所以产生这种矛盾心理的原因呢?

生:可以。

师:好的。请大家再认真思考这个问题,相互交流后,请同学来发言。

生展开热烈讨论

生:“我”的“不安”是由于“我”自认为“我这答话怕于她有些危险”,如果真的发生了别的事,“我”委实该负若干的责任。

师:那据你的判断祥林嫂的死与“我”的答话有没有直接必然的联系呢?

生:我认为没有。

师:哦,为什么?

生:文中说当“我”遇见祥林嫂时,她已是“末路的人”,这就暗示着祥林嫂的死是早晚的事,她的死是必然的。因此当祥林嫂的死讯传来,就连四叔家的短工也丝毫不觉讶异。而“我”的答话是出于好意,为的是不增添她的苦恼,本意是想帮助祥林嫂。所以从动机上看,祥林嫂的死与“我”无关。

生:我也认为祥林嫂的死与“我”没有太大的关系。文中说“倘有别的意思,又因此发生别的事,则我的答话委实该负若干的责任…… “倘”是“如果”的意思,表明这仅仅是“我”的一种假设,事实上不一定存在,从某种程度上讲,这也是“我”间接地否定二者间的联系。

师:你们的回答“持之有故,言之成理” 。那令“我”“不安”的真正根源又是什么呢?

生:是“我”对于祥林嫂的怜悯和同情。

生:我认为是“我”原本想帮助祥林嫂,却没成想好心办坏事,反帮了倒忙,间接加速了祥林嫂的死亡。

师:他们俩谁说得准确合理?

生:(齐声)第二个。

师:因为没能帮到祥林嫂,于是“我”心下“不安”。与那些漠视践踏祥林嫂生命的人相比,“我”的“不安”正反映出“我”作为一名新知识分子的正义和良知。事实上,作者鲁迅塑造的“我”就是当时负有对旧的社会伦理和道德规范进行批判责任的“新党”,一个肩负历史使命,遵从时代召唤的伟大启蒙者。

师:鲁迅讲过“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面对祥林嫂给“我”带来的“不安”、“惊惶”和“负疚”,为什么“我”总是找理由回避呢?请大家谈谈自己的理解。

生:也许是“我”不愿,也不敢面对祥林嫂的悲惨境遇和不幸离世。

生:可能是因为“我”太软弱无能,不能把想法付诸实践。

生:由于封建思想和“吃人”的礼教势力依旧强大,“我”无力救助祥林嫂,也改变不了她不幸的命运。

生:我觉得是当时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有着一定的时代局限性,还不是真正称职的启蒙者。

师:大家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探究,思路很开阔,分析得也很到位。通过以上的讨论,我们可以看出“我”内心的矛盾正是源于一个知识分子对自身深刻的解剖,是“我”在不断肯定与否定中寻求自我认同的痛苦挣扎过程,是“我”为了洗涤本心,升华精神而在灵魂深处展开的一场激烈的对话与驳诘。

 

                                                   “还”字背后有深意

 

             江苏省宿迁中学  董健

师:祥林嫂死了,那她是怎么死的呢?我们看看,能不能在文本中找到关于祥林嫂死的原因的句子。

生:“怎么死的?”“怎么死的?——还不是穷死的?”他淡然的回答,仍然没有抬头向我看,出去了。祥林嫂是穷死的,在小说的第30小节中有这样的一段话。

师:在这个短工看来,祥林嫂是“穷”死的,那么这句中的“还”可以删去吗?

生:不能,删去后就变成了“不是穷死的?”,疑问句了,变成一种猜测的语气,意思是短工对祥林嫂是穷死的这件事不肯定,和“我”一样,他也不知道祥林嫂的原因。而原句是反语句,肯定明确,祥林嫂是穷死的。

师:嗯,删去“还”句意就发生了变化,那如果不用“还”,换一种表达看看呢?

生:是穷死的呗

师:用感叹句来表达,意思是肯定了,再把两句话连在一起,仔细品味一下?

生:感觉语气还是没有原句的强,“是穷死的呗!”,说明短工显然是了解祥林的生活情况,根据她的乞丐生活状况,判断她一定是穷死的!而“还不是穷死的?”则是非常肯定,意为这是人人尽知的事,还用问吗?

师:换句话说,“还”有何作用?

生:“还”字表达一种无需考虑,毋庸置疑,理所当然语气。在短工看来,这是一个不容质疑的铁的事实。

师:说得很有道理,“还”能表达毋庸置疑的语气,再读一读呢?

(学生再读两句子后思考)

生:“还”还一种比较的意思,比如,“明天我还有很多作业。”前提是,我今天的作业很多。短工说这句是基于一个前提,在当时的鲁镇穷死一个人显然是正常的,尤其是对一个乞丐来说可能是经常发生的。所以这个“还”还有一种不自觉的抱怨,有一种对贫穷生活的激愤!

师:你分析的很好,读出了短工的内心世界,体会“还”中两种不同的态度。再试着换一种表达呢?

生:肯定就是穷死的

生:大概是穷死的吧

生:大约的确是穷死的吧鲁迅在《孔乙己》中说“孔乙己大约的确是死了”。

师:能联系到以前学习的鲁迅的小说,“大约”这个词也很有“鲁迅味儿”。那么我们比较一下,“还不是穷死的?”和“肯定就是穷死的!” “大概是穷死的吧?” “大约的确是穷死的吧?”有何区别?

(学生再读这几个句子后思考)

生:“肯定”“大概”“大约”这几个词都有推测的语气,虽然程度不一定,但都说明了短工在思考祥林嫂死的原因,也说明这样的祥林嫂的死对其产生了影响,而“还不是穷死的?”则是在毋庸置疑中透出一种冷漠,一种视生命如草芥般的感觉。

生:“还……?”这样的语气与下文他“淡然的回答”“仍然没有抬头向我”相照应,足见其内心的坚硬与麻木。

生:一个现在的短工对一个“曾经的短工”,没有一点关心,不存一丝同情,更无抱团取暖之意,每个人都是“看客”,这正是鲁迅先生致力批评的“国民的弱点”。

师:三位同学说得都很好,还能再换一种表达方式吗?

生:不就是穷死的吗

师:嗯,这个句子,最好,有毋庸置疑的语气,也有抱怨的语气,同学们再尝试比较这个句子与“还不是穷死的?”有何区别?

(学生再读两句子后思考)

生:“不就是穷死的吗?”这是一个反问句,语气非常强烈,更多地表达的对贫穷的激愤,同时也说明至少短工去想了祥林嫂的死因。但是“还不是穷死的?”则更像是短工随口一说,更符合“淡然”这个词的,更能显示出他对祥林嫂死的漠然,也说明对于祥林嫂的死因,他根本没有思考过,“穷死”似乎是一种必然。

师:结合前一位同学所说,一个和自己地位一样的人死了,短工是漠然的,他甚至想都没去思考过其中的原因,就理所当然地认为这一定是“穷死的”,这其中又能包含作者对短工是什么态度呢?

生:作者对以短工为代表的民众在同情之中,更有一种批判,一句话“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师:从一个“还”中我们读出了短工毋庸置疑的语气,抱怨的愤慨,还读出短工的冷酷与漠然,同时还读出了作者的情感,我们从这个“还”字还看出了鲁迅先生非常注重虚词的使用,请你试着从文章再找出一两个这样的虚词,从中体会作者所表达的丰富意蕴。

 

 

然而之后究竟省略了什么?

              湖南株洲市第二中学  赵振翔

师:四叔在祥林嫂被婆婆抢走后和卫老婆子来赔罪时说了三句话,这几句话给你的印象是什么?

生:简洁。只有两个词语,“可恶”和“然而”。

生:含蓄。“然而”后的省略号表示四叔并不是无话可说,而是不便明说。

师:的确,这几句话值得仔细推敲。要理解它们的意思,就需结合具体语境,补充省略内容。要完成这个任务,就先要了解“可恶”与“然而”的意义和用法。

生:“可恶”是令人厌恶、使人恼恨的意思,表示对事或物的否定;“然而”是转折连词,是对“可恶”的否定。

师:两个“可恶”分别否定什么?

(生读课文,思考)

生:前一个“可恶”是四叔对祥林嫂婆婆抢人举动的厌恶。

生:后一个“可恶”是四叔骂卫老婆子的话,主要说卫老婆子可恶。

师:四叔认为“卫老婆子可恶”,体现在哪里呢?

生:卫老婆子不该给他家推荐一个“逃”出来的不合封建礼法的人;更不该将自己荐来的人又合伙抢走。

师:我们来探讨一下两个“然而”后面各省略了什么内容?可以合作讨论。

(学生合作学习后,请代表发言)

生:前一个“然而”后面省略的内容,可以填充“还是可以理解的”“也是无可厚非的”一类的话。四叔承认祥林嫂婆婆的权力,婆婆毕竟是一家之主,对儿媳有处置权。所以四叔说:“既是她的婆婆要她回去,那有什么话可说呢。”面对祥林嫂的不愿意,婆婆采取了强制手段。在四叔看来,也是可以理解的。

师:很好,能结合语境来分析,言之有理。

师:将省略的内容补充完整后,这句话可以还原成什么呢?

生:婆婆的举动虽令人厌恶,但婆婆是一家之主,抢人也是无可厚非的,合乎当时社会规定。

师:后一个“然而”省略了什么呢?请用一句话概括,不用详细解释。

生:然而要找到像祥林嫂那样的人,恐怕也难。

生:然而我们家的声誉也不是好开玩笑的。

生:然而这事也不能全怪在你身上。

(师板书学生的发言)

师:哦?有不同的意见。再读课文,看看哪个意见更贴近作者的原意。

(生细读课文,思考,讨论)

生:我觉得“要找到像祥林嫂那样的人,恐怕也难”不够恰当。四叔不管家中找女工的事。文中说“这一天是四婶自己煮午饭;他们的儿子阿牛烧火”,这可以看作是四叔不管具体家务事的证据之一。文中还说“只有四婶,因为后来雇用的女工,大抵非懒即馋,或者馋而且懒,左右不如意,所以也还提起祥林嫂”,看出找女工仅是四婶的事。既然不管,就不会说。

生:“我们家的声誉也不是好开玩笑的”也不合理。在文中,四婶已经说过相同意思的话,让四叔重复四婶的话没有必要。

生:卫老婆子一到四叔家就连忙赔罪,并奉承说“幸而府上是向来宽洪大量,不肯和小人计较的”,她在乞求四叔家原谅。四叔的“然而”是对卫老婆子说的话的反应。四叔虽不信卫老婆子不知祥林嫂是瞒着婆婆逃出来的推脱之词,但卫老婆子既然已经这么说了,他也不好当面揭穿。如果四叔还表现出计较,就和自己一向标榜的身份不符。四叔只能接着卫老婆子说的“她来求我荐地方,我那里料得到是瞒着她的婆婆的呢”的话去说:“既然你也是被骗的,也是也可以谅解的。”

生:在四叔看来,整个事件的罪魁祸首就是祥林嫂。祥林嫂不该瞒着婆婆偷跑出来。

生:文中的一句话很关键,就是“于是祥林嫂事件便告终结”。这个事件怎样才能宣告结束呢?自然是四叔不再追究婆婆抢走祥林嫂这件事。若四叔已经宽容了卫老婆子,事情自然就画上“圆满”的句号。“这事也不能全怪在你身上”恰恰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

师:这样,“可恶”和“然而”结合在一起,构成的语义就是:你参与祥林嫂事件虽然可恨,但由于你并不知道祥林嫂是瞒着婆婆跑出来的,这事也不能全怪在你身上,要怪就怪祥林嫂。四叔说的这几句话不是对被抢者的同情,也不是对抢人者的痛斥。尽管他对祥林嫂被抢走一事不满,但从自身的立场,他已经谅解了也维护了祥林嫂婆家的行为。

 

                                       提着竹篮为哪般?

                        青岛市城阳第一高级中学     崔瑞芬   

“我”回到鲁镇,再次见到祥林嫂:……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

    师:文中描述祥林嫂“提着竹篮”;而文中插图——古元作的木刻《祥林嫂》(山东人民出版社必修三58页)中,是用胳膊“挎着竹篮”,古元并没有尊重鲁迅先生的意思。“提着”和“挎着”,你认为哪个好?

    (学生讨论)

    生:老师,我觉得“挎着”好。这幅木刻凸显了祥林嫂横在胸前的左手,骨瘦如柴,青筋暴突,关节肿大。如果“提着”就表现不出祥林嫂已经走到末路的情形了。因此,“挎着”好。

    生:我也认为“挎着”好。因为是木刻,很直观,“挎着”更符合这种艺术的风格,突显了手干瘦的特点;而“提着”就达不到这种效果。

    师:照这两位同学的意思,鲁迅先生用“提着”一词是不恰当的了。我们是否可以将鲁迅笔下的“提着”改为“挎着”?

    (学生思考)

    生:我想是不可以改的,因为鲁迅先生是大家,语言拿捏得很准确。(学生笑)我记得初中课文《孔乙己》结尾,写到“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按照逻辑推理,“大约”“的确”矛盾;但在鲁迅先生的笔下,就非常有道理了。由此类推,“提着竹篮”也应该有深意。(学生笑)

    师:好一个“有深意”!

师:我们看这幅木刻,祥林嫂“挎着竹篮”,露出干瘦如柴的手,直接造成视觉上的冲击。但是,“竹篮”呢?显然被我们忽视了。而鲁迅先生笔下的“提着竹篮”,手和竹篮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竹篮”在祥林嫂看来非常重要,非“提”不可。鲁迅于此应该有什么“深意”。

师:文中除了此处写“竹篮”,还有别处吗?

    生:祥林嫂第二次到鲁镇四叔家,“桌上放着一个荸荠式的圆篮,檐下一个小铺盖”。

    生:祥林嫂叙述阿毛遭狼的过程里,两次提到“小篮”:“我”“拿小篮盛了一篮豆”“教我们的阿毛坐在门槛上剥豆去”;阿毛被狼吃了,“手上还紧紧的捏着那只小篮呢”。

    生:四婶听完祥林嫂不幸的遭遇,“她想了想,便教拿圆篮和铺盖到下房去。”

    生:第四处就是“但她还妄想,希图从别的事,如小篮,豆,别人的孩子上,引出她的阿毛的故事来。”

    师:有“篮子”的地方共五处,大家想一想:祥林嫂“提着的竹篮”和“荸荠式的圆篮”是不是阿毛手上捏着的那只小篮呢?

    生:就是。阿毛的小篮,是她痛苦的悔恨。如果她没有用小篮盛了一篮豆让阿毛剥,阿毛就不会遭狼,她觉得自己真的很傻。有篮子提着就好像阿毛还在陪伴着,祥林嫂不会将小篮扔掉的,她提着的竹篮应该就是。

    生:我认为,祥林嫂第二次到四叔家拿的“圆篮”就是阿毛捏过的小篮。祥林嫂再次到四叔家,她拿着一个小铺盖和一个圆篮,可是她将小铺盖放在檐下,将圆篮放在桌子上,可见,对圆篮很珍视。圆篮里不可能放钱啊之类的东西,她在贺家墺仅仅两年,贺老六死了,只有她和阿毛相依为命,过得很艰难。既然不是钱物,那这个圆篮就是阿毛死时手上捏的小篮。但竹篮是不是小篮,我就不确定了。

    师:为什么不确定?

    生:时间过得也太久了。我算过,阿毛死到祥林嫂老,期间大约八九年时间。这么长时间一个小篮能不坏或被丢掉?

生:我认为,“祥林嫂提着的竹篮是不是阿毛手上捏着的那只小篮”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篮子寄予的深意。

生:我也这么想的。在情节设置上,像祥林嫂再次到四叔家和“我”回到鲁镇看见沦为乞丐的祥林嫂这两处,完全可以不必出现篮子的。但是作者却郑重地描述出了。为何?篮子是阿毛死时没有忘记母亲嘱咐的明证;至今还留有阿毛余温的唯一东西;在祥林嫂心中,是最值得记挂和珍重的。那只小篮,可能早破了或丢了;但祥林嫂得找那么一只篮子,随手提着。

    生:是不是“那只小篮”,我觉得的确不是问题的关键。“小篮”“圆篮”“竹篮”,这些篮子,满载了祥林嫂对阿毛深深的思念。

    师:鲁迅先生想通过“提着竹篮”四个字,告诉我们祥林嫂的悲剧命运——只有一只竹篮可以慰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