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郭子仪的王府

 昵称32102793 2016-07-07

唐明皇时候,安禄山作乱,郭子仪领兵平叛,立下大功。他退休以后,皇帝赐他一个汾阳王府。在兴建的时候,他闲来无事,拄着手杖到工地上去监工。吩咐一个正在砌墙的泥工说,墙基要筑得坚固。泥水匠对郭子仪说,请王爷放心,我家祖孙三代在长安,都是做泥水匠的,不知盖了多少府第,可是只见过房屋换主人,还未见过哪栋房屋倒塌了的。郭子仪听了他这番话,闷头拄着拐杖走了,再也不去监工。《唐书》本传称汾阳王“宅居亲仁里(坊)四分之一,中通永巷,家人三千相出入,不知其居。”《谭宾录》说:“亲王里,大启其门,里巷负贩之人

上至公子簪缨之士,出入不问”。《唐两京城坊考》:“朱雀门东第三街亲仁坊有尚父汾阳郡王郭子仪宅”。
这座汾阳王府到底有多大呢?首先要对唐长安城有所了解。唐长安城基本上是一个正方形(南北略长,东西略短),宫城在最北面,皇城(中央政府办公场所)其次,“坐北向南”是最尊贵的。皇城南门是朱雀门,从朱雀门出来一直向南直达明德门(长安城南墙正中之门)的大街叫“朱雀街”,这条宽155米的南北向大街把长安城分为东西两部分,东边为万年县,西边是长安县。亲仁坊位于朱雀街东边。根据其位置,估计亲仁坊的面积大约有0.5平方公里。那么,减去坊里的十字街道所占面积,按照四分之一计算,汾阳王府大致也应该有0.1平方公里的面积。这是个什么概念呢?十万平方米。可以开发兴建200栋别墅,每座豪宅占地面积400平方米。乖乖!整个一“高尚住宅区”。在首都承建如此工程,非李嘉诚莫属。难怪“家人三千相出入”,“里巷负贩之人,上至公子簪缨之士,出入不问”。搁在今天,起码要雇一个连的保安才够看家护院。这么大的王府,修院墙跟修城墙差不多了。大概在郭子仪死后不久,气势恢宏的汾阳王府就凋敝了(根据张籍的生卒年及诗句“四十年来车马散,古槐深巷暮蝉愁”作此判断)。昔日王府沦落成为寺庙,恰恰验证了当初砌墙的泥水匠的话:“不知盖了多少府第,可是只见过房屋换主人,还未见过哪栋房屋倒塌了的。”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自古如此。
张籍   法雄寺东楼诗
汾阳旧宅今为寺,犹有当年歌舞楼;
四十年来车马散,古槐深巷暮蝉愁。赵嘏     经汾阳旧宅诗
门前不改旧山河,破虏曾轻马伏波;
今日独经歌舞地,古槐疏冷夕阳多。

郭子仪(697—781)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贞元十五年(799)进士。曾任水部员外郎,大和二年(828),迁国子司业。世称“张水部”、“张司业”。 ' 赵嘏,字承佑,唐代诗人,山阳(今江苏淮安)人。生卒年不详。会昌四年(844)进士。大中年间官终渭南尉。世称赵渭南。卒年40余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