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质量人| 朱兰的质量控制思想

 竹叶清香茶 2016-07-07
上一期中,我们为大家解读了朱兰质量三部曲中的第一步质量设计。本期我们就接着为大家解读朱兰质量三部的第二步——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一词最早出现在20世纪早期,这一概念的出现将质量实现的方式由“事后检测”逐步扭转为“事前预防”。随着质量管理实践的深入,“质量控制”一词的范围不断扩展,包括质量的策划、质量的工具、质量的改进等等。目前,国外以及将“质量控制”纳入企业全面管理的范畴,试图将其描述为一个包含各种方法、手段、工具的广泛集合。

朱兰的质量控制思想包含以下几个内容:

1
质量金字塔
朱兰认为,即使是一个350人规模的组织,其控制的事项仍然高达10亿条。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对各种控制因素进行分类。朱兰根据企业分工中涉及的责任领域不同,将其分为技术控制、员工控制和管理人员控制。

技术控制是最普遍的质量控制方式。它通过自动反馈回路和防错机制进行控制,在这个过程中,除了设备的维护,不存在任何人为的干扰。在组织中,技术控制承担了绝大多数的控制事项,它们都是实时进行的。

普通员工控制是指公司将部分质量控制的决策权授予员工。组织中总有一些控制事项是不能靠技术实现的,这就需要人的参与。普通员工参与质量控制,可以缩短反应时间,增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对组织间人际关系和过程运行都大有裨益。

管理层控制是指那些由公司管理者控制的事项。这些控制事项位于质量金字塔顶端,是“关键少数”。企业中这类控制要尽可能的少,这次才能避免管理人员将过多精力放在质量控制上,从而忽视了战略之类的重大议题。

2
请输入标题
朱兰认为一个完整的质量控制过程应该包含以下几个阶段:启动阶段、运行阶段、产控制、装备控制。

启动阶段控制是控制第一步,它决定了控制的基本要求。典型的启动控制包括以下几个:①以倒计时形式对过程就绪所需的必要步骤进行核对,譬如航空公司核对旅客的旅行计划、电力公司核对冬季取暖用户需求数量等;②过程和产品的特征评价,即过程是否符合目标的要求;③评价活动必须满足的准则;④达到准则要求的确认方式;⑤职责的分派,其中关键职责越是分派给管理层,非关键职责分派给一般员工,组织进行适当的监督。

运行阶段控制是在过程运行期间进行的,其目的是做出“运行或是停止”的决策。运行控制由反馈闭合回路构成,如果过程满足了目标要求,且没有发生什么显著的不利改变,那么就继续运行。反正,如果有不符合发生或过程有了显著改变,便需要采取纠正行动了。这里对“显著”一词的理解基于统计分析,也就是说需要用定量的方式判断过程的不符合是真实发生的,或者只是偶然的误报。

产品控制发生在一定量产之后,其目的是判断产品质量是否符合目标要求。在任何情形下,产品控制都必须由接受过专门培训的人员进行。这些人员需要熟练掌握设备,能够理解产品的质量目标,科学地评判质量与要求是否一致。在实践中,产品控制的职责不能授予那些会因自身职责而影响判断的人。最好的方式是交由那些不相关的人员,保证结果的客观性。

装备控制是依靠技术装备进行质量控制。随着生产自动化水平的提升,计算机、机器人的应用正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这也导致企业对质量的维护日益依赖设备。为此,组织应当有目的地推行全面生产性维修(TPM)。尽管从组织变革的角度看,这么做存在一定困难。但将TPM与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相结合,仍然能起到积极作用。组织可以以此为切入,逐步推广TPM,使之最终被广泛接纳。




iQuality、ilife,爱质量、爱生活!

i质量是一个以推动质量发展、促进质量共治为宗旨的微信平台。本着“大质量、大数据、大服务”的理念,i质量将推动“互联网+”时代的质量发展作为研究的重点,着力打造专业人士的交流平台和质量知识的传播渠道,致力于用质量的观点改善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助力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的转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