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创垃圾处理法:将厨房垃圾变成种菜的土

 山居阁 2016-07-07

  从右到左是厨房垃圾变“垃圾土”的4个阶段。

  瓜果梨桃、剩菜剩饭……对于这些厨房生活垃圾能干什么,估计大家都会说扔进垃圾箱。可对于长春市民庄晔来说,这些日常吃喝、做饭产生的厨房垃圾却能变废为宝。原来,他经过自创的垃圾处理方法,让这些厨房垃圾转化为成土,能种植出蔬菜、水果,今后,庄晔还想开个“生态超市”,让自己的技术造福社会。

  楼多地少让他有“想法”

  “我能把垃圾转化成土,种出蔬菜来……”几天前,本报新闻热线接到热心读者的电话,并报名参加达人秀栏目。带着好奇和疑问,20日下午,记者来到二道区胶合板厂宿舍见到43岁的庄晔。走进他的家,第一感觉不同就是屋里所有的窗台上都整齐地摆放着塑料瓶制成的“花盆”。只见“花盆”里装满了土,在底部的托盘中有一些深色液体。

  “这些就是我精心研究出的垃圾土。”庄晔指着塑料瓶里的土对记者说。据他介绍,这个“花盆”其实就是用空豆油桶或者是大饮料瓶,将它们从底部三分之一处剪开,将瓶口倒扣过来,分成上下两层,上层装土,下层就是个托盘。“底部的托盘主要是接菌种液用的,因为在浇灌土壤时会产生多余的菌种液,菌种液会渗透到底部的托盘中,不仅方便下次再利用,还能防止产生臭味。”庄晔说。

  一个月左右厨房垃圾变成土

  “垃圾怎么能转化成土呢?”庄晔告诉记者,其实就是将剩菜剩饭、瓜果皮等厨房垃圾放在两层土壤之间“夹”住,再在土壤中浇上菌种液。随后,这些垃圾就会开始发酵,发酵时土壤内部的温度最高能达70℃。10天左右,土壤上会产生白色的菌丝,大约30天就完全变成土。庄晔拿了三盆分别是正在发酵、发酵中期以及发酵完的“垃圾土”给记者看,只见正在发酵的塑料瓶中放着吃剩的果核和果皮,发酵中期的塑料瓶里部分果核和果皮已经发生变质,发酵完的“垃圾土”完全看不出任何厨房垃圾的痕迹,只能看到几粒西红柿籽。“这个就是刚长出的西红柿苗。”庄晔又端来一个“花盆”。记者闻了闻,这盆栽着西红柿苗的“垃圾土”并没有任何臭味,原来,“垃圾土”已经特殊处理过,所以不仅没有味道,也不会产生飞虫等。翻看他去年拍摄的图片资料,记者看到部分种植的果蔬有南瓜、西瓜、樱桃柿子,各个长势喜人。

  从反对到支持

  全家乐享“生态菜”

  说起自己的研究,庄晔笑着说:“难呀!”记得,刚开始搞研究的时候,家人看他把各种果皮、剩菜剩饭收集起来没少反对,为了实现自己的想法,他顶着全家人的压力一直在坚持,时间长了,家人见他始终坚持不懈的劲头,也都被他的认真态度打动了,慢慢也都支持他了。“10多年了,我们一直吃着自己种的菜。”庄晔说,他种出的蔬菜和水果有10多种,有生菜、西红柿、窝瓜、香瓜、西瓜等。虽然只能在窗台上种植,场地有些限制,但种植成果也算高产。“一个月种植出来的蔬菜,够我们全家人吃一次火锅。”庄晔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