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莫放春秋佳日过,最难风雨故人来

 鲤鱼山九龙门 2016-07-07

 莫放春秋佳日过,最难风雨故人来

扬州南河下寄啸山庄,是光绪年间归隐官员何芷舠的府邸。原先豪宅的大门位于花园巷,进门后是一座轩敞庭院,西北角上有座楠木大厅,高大庄重的梁柱构架,配以四周通透装饰华丽的玻璃墙窗,一扫传统住宅封闭、内敛、沉闷的风格,洋溢着开放、敞亮、明快的气息。这座大厅,主人用以接待宾客,过去叫煦春堂,近年改为与归堂,估计两者都不是当年何家的旧称。大厅内,迎面抱柱上悬挂楹联:莫放春秋佳日过,最难风雨故人来。一直以来,都说它出自清代乾嘉时期的著名学者孙星衍的手笔。

我市对楹联颇有研究的 高扬先生,撰文介绍过这幅脍炙人口的楹联。春秋佳日、风雨故人,都有出典,前者源于陶渊明的《移居》;后者化自杜甫的《秋述》。上联景中有情。春日融融,百花吐艳;秋波澄澄,秋光皎洁!如此良辰美景,岂能过?拥有春秋佳日,等于拥有收获!下联情中有景。风和日丽,有朋自远方来,心情舒畅。如果你身处逆境,苦风凄雨之时,仍有老友拜访,你能不倍感欣慰?这才叫知己,难能可贵!

孙星衍(1753——1818年)字伯渊,号渊如,常州人。乾隆五十二年(一七八七)榜眼,官至山东布政使。博览群书,勤于著述,深究文史音训,精研金石碑版,工篆、隶、刻印,校刻古书最精。孙星衍比何芷舠早80多年,寄啸山庄建成于光绪九年(1883),此时孙已作古65年,此联不可能是孙老夫子为山庄而题的。新宅用古人古联,是通行的做法,只要主人对联语满意,照般照抄,可以理解。

这幅楹联,写出了人人心中所有,个个笔下所无,喜爱它的人很多。孙星衍对这联语情有独钟,他以篆书写成的纸本稿,曾出现在2010年北京嘉德春季拍卖会上,拍卖底价5万元,最后以22.4万元成交,可见欣赏这幅作品的藏家大有人在。它向来被认定为孙星衍的自题联。然而,这结论究竟有多大把握呢?

一、        作者存疑

曹永森主编的《古今扬州楹联选注》中,收录了这幅联语,但注释内容非常简约,既没说此联作者是谁,也回避书写者的身份,留下颇费猜详的云遮雾障。

在孙星衍的大量著述中,是否出现过了这幅联语呢,至少,笔者至今还没有找到,相反,在清代同时期学者宋湘的《红杏山房诗钞》中,发现了完全相同的内容:“今日之东,明日之西,青山叠叠,绿水悠悠。走不尽楚峡秦川,填不满心潭欲壑。力兮项羽,智兮曹操,乌江赤壁空烦恼!忙什么,请汝静坐片时,把寸心想后思前,得安闲处且安闲,莫教春秋佳日过。
    
这条路来,那条路去,风尘仆仆,驿站迢迢。带不去白壁黄金,留不住朱颜皓齿。富若石崇,贵若杨素,绿珠红拂终成梦!恨怎的,劝君解下数枚,沽一壶猜三度四,遇畅饮时须畅饮,最难风雨故人来。”

据说,嘉庆十年,宋湘从广州重返京师,路经南雄大庾岭上的梅关,在驿站旁边的茶亭下马歇息。他看见南来北往的客商,行色匆匆,络绎于途,触景生情,随即在驿站的墙壁上写下这副150字的长联。

宋湘(17571826年),字焕襄,广东梅县人。清代杰出诗人,书法家。历任翰林院编修、云南曲靖知府、湖北督粮道。于云南任内,注重生产,修复书院,赈饥恤民,自捐俸银,为人称道。因政绩斐然,民歌其德。为人真率,襟抱豪迈,诗书双绝,世誉岭南才子。其诗雄直豪放,磊磊落落,自成一家,深具倜傥权奇之慨。其书高迈雄劲,如天马行空,气势超凡,兴到之际,率意挥洒,出神入化。

到底是孙在宋湘的联语中摘出一对,写成了楹联,还是宋在长联中引用孙星衍的联语,对此笔者无法下定论,尚祈专家不吝指教。窃以为,在没有确凿材料证实前,断言此联为系孙星衍自题,为时尚早。

二、书者是谁?

何园与归堂内的这幅对联,没有题款,只见联尾署名:湘人彭鸿。给人提供的信息有三:一,书写者是个书法家;二,他是湖南人;三他可能跟何家后代中的某人相识。好在如今有“百度”,输入关键词,映入眼帘的“合格者”只有一名:彭鸿(1914?),字赓虞,湖南衡山县人。毕业于武昌中华大学、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服役国民党空军,任参谋主任。1949年后去台湾,曾任台湾文联副秘书长、大汉书艺协会理事长。长期研究书法艺术,擅真草隶篆、钟鼎、甲骨各体,多次在岛内外举行个人书法展览。1989年曾率台湾文化界人士应邀回湖南故里,参加海峡两岸书画联展。

由于两岸文化交流的长期阻隔,有关这位湘人彭鸿的资料很少,寻觅甚是困难。从网上获悉,彭鸿解放前在南京待过,一位名叫谈小五的冶印艺人曾给他刻过一枚印章。多年过后,彭鸿还记得此事,曾赋七律一首,上世纪九十年代托回大陆探亲的友人捎给了谈先生。当年,彭鸿是不是来过扬州,是在怎样的背景下,给何园留下这幅墨宝,这些目前均无从知晓。

彭鴻先生去世后,他的朋友李佑增主动承担起《彭鴻賡虞先生纪念集》的编辑工作,整理出版彭鴻生前的哲言、书信手稿。这本连出版单位都不详的书,只收藏于台湾某大学图书馆,内陆无法看到。目前我们不知道书中是否有关于这幅扬州楹联的信息?彭鸿先生是在什么时期、什么样的情况下,为扬州何园挥毫的?会不会彭鸿曾服役于扬州机场,一次偶然的机会游览何园,应主人之邀,不经意间露了一手,从而为两岸文化的同根同源,留下了清晰的脉络证据?这些史实,相信随着两岸关系的缓解,交流日趋紧密,终将大白于天下。待到春秋佳日,彭鸿后人如有机会访问扬州何园的话,他们目睹先人墨宝,一定感慨系之,心中会随之吟诵:最难风雨故人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