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乒乓球项目奥运风云录:男乒四虎征汉城

 建军老虎 2016-07-08


相对于女乒人选的一波三折,男乒的奥运人选显得风平浪静,水波不兴。

因为是第一次征战奥运,男乒派出了最强阵容,当时,江嘉良世界排名第一、陈龙灿排名第二,这两位早早地把奥运单打名额收入囊中,这是无可动摇的,毕竟他们的实力出类拔萃。

    江嘉良,广东中山人,直板快攻代表人物,直拍横打的发明者(偶尔用用),1985年第38届世乒赛获男团、男单冠军,1987年第39届世乒赛蝉联男团、男单冠军,是当时世界上最优秀的男乒选手。

江嘉良


    陈龙灿,四川人,手腕力量强,步法灵活,球路刁、落点准,攻击快速凶猛,是直板快攻打法的又一代表。1986年,世界杯男单冠军,1987年,欧亚对抗赛男单冠军。

陈龙灿


    而第三人只参加一项双打,于是,双打能力最强的韦晴光顺理成章地进入奥运名单,与陈龙灿配对男双。

    韦晴光,广西南宁人,1987年第39届世乒赛,韦晴光和陈龙灿首次配对,成为最大的黑马,一举杀入决赛,捧回男双冠军,一举扭转了中国队在前几届世乒赛上没有男双冠军的尴尬局面,非常令人惊喜。

韦晴光


    最后一个名额的出炉在滕义与许增才两人之间产生,稍有波折,最后确定为许增才,他既要参加单打,又要与江嘉良配对参加男双,两线作战。

    滕义,当时男乒的三号主力,本来是内定的奥运人选,为什么最终刷下来了呢?主要原因是滕义的打法问题。

    滕义是横板正胶打法,欧洲选手非常不适应,在与当时的欧洲强队瑞典、波兰的交手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战绩。但奥运会是在韩国汉城举办,中国队想克制一下韩国“主场狂魔”的优势,也为了确保双打金牌的目标,教练组最终放弃了滕义,而用许增才代替。

许增才


    许增才,福建人,双面弧圈打法,这在当时属于非主流,他步法又非常好,与江嘉良正好组成攻防组合,江嘉良近台快攻,许增才中远台用弧圈球,进攻防守兼备。而滕义也是进攻型打法,与江嘉良的配对存在问题。

    最终让许增才进入奥运名单的,还是他自己争气,在1987年举行的预选赛上,他连克强敌,一举夺冠,国乒终于下定决心,让许增才上。

    至此,国乒四虎出征汉城,单打:江嘉良、陈龙灿、许增才,双打:江嘉良/许增才、陈龙灿/韦晴光。

    正是:愿君汉城扬国威,奋勇杀敌凯歌还!


乒乓网—太阳目标

2016-7-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