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句能令万古传”

 红瓦屋图书馆 2016-07-08

“一句能令万古传”

作者:陈斐 《光明日报》( 2016年07月08日 16版)

    【读书偶得】

  北宋诗人潘大临秋日夜间清卧,听到搅林风雨声,于是在墙上题道:“满城风雨近重阳。”刚写了一句,就被不速而来的催租人打断,因此败意。朋友写信问他近日有新诗否,他回信说“只此一句奉寄”(事见《冷斋夜话》)。这个故事既说明灵感之稍纵即逝,也说明佳句之难得。也许正因为难得,中国诗学很早就形成了“摘句褒贬”(萧子显《南齐书·文学传论》)的传统,不少诗人以一句一联扬名立万。如郑谷说王湾“何如‘海日生残夜’,一句能令万古传”(《卷末偶题》)。贺铸因为“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一句,被称为“贺梅子”。对于诗词等文学创作而言,佳句作为接近理想的最小意义单位,尤其具有借鉴价值。古往今来,专门汇集佳句的著作层出不穷,如唐代元兢《古今诗人秀句》、晚清易顺鼎《琴志楼摘句诗话》、今日《中国古代名句辞典》等等。不少诗歌选本也在最后附录“摘句”一项,将全篇未必都好的碎金片玉汇集在一起,如清末朱梓、冷昌言编选的《宋元明诗三百首》。近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周奉真先生编著的《中国古代韵文名句类编》,即是一部上承中国诗学深厚的“摘句”传统且在体例上颇具匠心的佳句汇编。

  在编著体例上,此书体现出处处为读者考虑的温情。全书共收录上自先秦、下迄清末,包括诗、词、曲、赋、杂剧等各种韵文体裁作品中的名句近3200条。首先,编者按照题材或主题相近原则将其分为“理想抱负”“爱国忧民”等22个大类,每个大类下又细分为若干小类,凡166个小类。如将“爱恋家庭”分为“爱情”“婚姻”“欢娱”“悼亡”“忠贞”“离愁”诸小类。每个小类下再系以若干相关名句,如“忠贞”小类下收录了“言笑晏晏,信誓旦旦”(《诗经·卫风·氓》)、“荣华一朝尽,惟余心不变”(南朝·宋鲍令晖《古意赠今人》)等名句14条。这样,更便于读者阅读、写作时集中揣摩、欣赏。每条名句后面,附有白话“释文”,有些难解的字词、典故、制度、名物等,还加了简要的注释。释文与注释相结合,使此书与习惯了白话文的今日读者贴得更近,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就能领略、品味所选名句的基本内容和艺术魅力。“出处”部分,作者详细标明该条名句所从出的篇名、作者及其朝代,篇幅短小的收录全文,篇幅过长的也尽量完整节录与所选名句意思相关的一章。如此,使读者既可以单独欣赏名句之妙,也可以根据兴趣领略全篇之美,既能观赏鲜艳夺目的红花,也能看到陪衬、滋养红花的绿叶、枝干,在部分与整体的联系中获得鲜明而周全的审美体验。书末,编者还考虑到今日读者大都是学习汉语拼音长大的,为方便其翻检,特意编制了“音序索引”。凡此种种,皆体现了以读者为中心的编著立场。编者本身是古代韵文名句的受用者,在诗词创作和文章写作时常常翻检类似著作,故能从自身体验出发,在编著体例上取长补短,力争更便于包括自己在内的读者使用。

  今天,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包括诗词在内的传统文化的重要,但如何适应现代人的生活节奏,更新传承、传播手段,让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渗透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至今仍是一个亟须破解的“瓶颈”问题。数年前,笔者发起“新风雅”诗社,南怀瑾先生在题词中提到:“诗、词、歌、赋皆是代表一个民族、国家的精魂所在,故孔子修书首重诗传,岂其偶然哉!”(《新风雅》创刊号)如果说诗词等韵文是一个民族的精魂,那么韵文中的名句更是精魂之精魂!在节奏紧张、压力加大、时间“碎片化”的现代社会,读读韵文名句,不论对于中小学生的诗词教育,还是成年人的修身养性,抑或诗词爱好者的阅读创作、文秘人员的案牍写作,都不失为一种简单、高效、可行的提升策略。此书所选韵文名句,有一些是人人耳熟能详的老面孔,但更多的是“人人心中有,人人口中无”的新相识。上班途中,工作之余,开卷一读,旧雨新知,齐奔眼前,快何如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