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代七夕诗咏撷英

 老刘tdrhg 2016-07-08

 历代七夕诗咏撷英

农历七月七日旧称七夕,也叫乞巧节。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相传这天夜晚是分居银河两侧的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相会的日子。美丽神话良辰吉日引起了古往今来许多文人骚客的咏叹,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七夕诗,其中不少成为至今传诵不衰的千古绝唱

七夕诗中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朝婉约派词人秦观创作的《鹊桥仙》:“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此词从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故事入手,上片写相会,下片道离别,歌颂了牛郎织女“天上人间”的纯真爱情,肯定了“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爱情观,于炽热的情感表露中蕴含深刻的理性内涵,成为七夕爱情诗中的绝唱。 

同样写牛郎织女相会,但心境不同,角度不同,寄托不同,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就不一样,创作的诗歌也就各有千秋。

朝诗人宋之问的《七夕》诗云:“传道仙星媛,年年会水隅。停梭借蟋蟀,留巧付蜘蛛。去昼从云请,归轮伫日输。 莫言相见阔,天上日应殊。写牛郎织女七夕相聚的传说和民间乞巧的风俗,并暗用“天上一天人间一年”的传说,否定牛郎织女阔别一年的说法,显得有点标新立异。

唐代著名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这一年旅居他乡,在客店度过七夕。他的《他乡七夕》诗云:“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 不见穿针妇,空怀故国楼。绪风初减热,新月始临秋。 谁忍窥河汉,迢迢问斗牛。”借鹊桥会的故事抒发乡愁,更多地渗透了个人的命运遭际。

烟霄微月淡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 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霄中。 这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 七夕》诗,虽是寥寥四句,但天上人间,欢情与离恨,都有涵盖,可谓言简意赅。

唐末诗人李商隐的《辛未七夕》则又是一种滋味:“恐是仙家好离别,故教迢递作佳期。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清漏渐移相望久,微云未接归来迟。岂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 从猜测仙家的心思入手,指出有离别之苦,才有佳期之乐。

词人晏几道鹧鸪天·七夕》词也很有名:“当日佳期鹊误传,至今犹作断肠仙。桥成汉渚星波外,人在鸾歌凤舞前。欢尽夜,别经年,别多欢少奈何天。情知此会无长计,咫尺凉蟾亦未圆。以宋朝关于鹊鸟误传使牛郎织女只有一天相聚时间的说法入手,先写鹊鸟误传的遗憾,后写分别的离愁别恨,表达出牛郎织女虽有相会但终归是悲剧的观点

南宋人范成大的《鹊桥仙 》词也从悲观的角度来看待鹊桥会:“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新欢不低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上片写群仙的嫉妒,下片写离别的心情短暂的相聚,离别的复现,使得愁上添愁,实在让人体味颇深。

七夕节与女事关系密切,因为人们心中的织女是个勤劳善良、心灵手巧的天仙,所以这天晚上,年轻的姑娘和少妇都要出来行拜祭的礼仪,并向织女乞巧,希望自己也能象织女一样有双灵巧的手,有颗聪慧的心,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唐朝诗人罗隐的《七夕》诗真实地记录了民间的七夕习俗,诗云:“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聚宴,祈祷拜祭,乞巧,丰富多彩的活动可以热闹整整一个通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