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端午别称何其多

 老刘tdrhg 2016-07-08

 端午别称何其多

 

端午节是国流传数千年的传统节日,据统计,端午节的称在我国所有传统节日中叫法最多,达二十多个,堪称节日别名之最。下面是其中常用的几个

端阳节—— 按夏历地支纪月推算,五月为午月,午时为阳辰,所以端午亦称“端阳”。《月令广义》载:“五月五日端阳节”。又,据《荆楚岁时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正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天气好的日子,故称五月初五为“端阳节”。  

重五节重午节五月节——因五月初五的月、日均为五,所以称“重五节”。《宋史》有载:“明年重五,又送角黍执扇。”角黍,即端午节令食品粽子。又,农历五月为午月,五、午同音,五、五相重,又名“重午节”。因五月除端午节外再无其他重要节日,有些地方也把它“五月节”。

天中节——古人认为,五月五日时,太阳重入中天唐宋时期,道教阴阳术数谓五月五日午时为“天中”,故而端午节即为“天中节”。宋人吴自牧在《梦梁录》中就“五月五日天中节”的说法,明代田汝成在《西湖游览志余》中也有“端午为天中节”的记载。

浴兰节——端午时值仲夏,是皮肤病多发季节,古人有在五月五日这一天以兰草汤沐浴去污的习俗,故称。汉代《大戴礼》云:“午日以兰汤沐浴。”又云:“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梦梁录》中亦有五日重五节又曰浴兰节的说法。

解棕节——古人端午吃棕时,有比较各人解下粽叶的长度、长者为胜的游戏,故又有“解粽节”之称。

女儿节——明清时把端午节称作“女儿节”。明沈榜《宛署杂记》云:“五月女儿节,系端午索,戴艾叶,五毒灵符。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饰小闺女,尽态极研。出嫁女亦各归宁。因呼为女儿节。”清人余有丁《帝京午日歌》中也有“都人重午女儿节,酒蒲角黍榴花辰”的诗句。

蒲节蒲节——古人认为,“重午”是犯禁忌的日子,此时五毒尽出,因此端午风俗驱邢避毒,五月菖蒲成熟,古人在五月五日这一天往往悬菖蒲于门楣,或用菖蒲浸制药酒饮用,以示驱邪防病,因此称“蒲节”蒲节。《幼学句解》上说,端午是为蒲节。

夏节——端午节是夏季最大的节日,俗有“食过五月粽,便把寒衣送。”之谚,意思是粽子一出现,岁序便转入夏季。同时,端午节与夏至时隔不远,《风土记》中说:“仲夏端午谓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与夏至同。”故称“夏节”。

地腊节——道教每年有“五腊”,即天腊、地腊、道德腊、民岁腊、五侯腊。五月五日恰逢“地腊”之日,所以叫“地腊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