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房四宝——砚

 香山梦艺术馆 2016-07-08

文房四宝——砚

(2014-01-20 19:54:55)

文房四宝——砚

香山梦原创

文房四宝——砚

文房四宝——砚



      砚台源流

                                             --------------

    在中国文化传统当中,文房四宝之一的砚台,历来受到文人墨客的喜爱。素有“武士爱剑,文人爱砚”的说法。
    砚台作为文房四宝之一,像写毛笔字那样,本来是使用技巧,现在成了一种艺术,砚台也由实用之物,现在基本上变成了用于收藏的艺术品。
    砚台主要由石、泥、玉、青瓷、紫沙、铜、银、木等材质制成,其中石觅最为常见,据考究,西晋期间的砚台,多为青瓷砚,端砚出珼于唐代。宋元明清则以端砚和锡砚为主,清代还有少量玉砚和紫沙砚。玉砚、陶砚、瓷砚、石砚、铜砚、铁砚、银砚、漆砚、瓦砚等。其中石砚根据其石质的分类,种类多达43种。
    其中端砚和锡砚为上品,最受宋代文人雅仕的青睐。
    端砚石产于广东肇庆市(古称端州)东郊羚羊峡斧柯山的端溪水一带。
    锡砚石产于江西省婺源县歙县,其特点是质地细腻、光滑、高密度,受气即能凝聚成水,极适宜研墨,上佳的砚石中可见"金丝","银丝"及各种"眼",加上在巧妙的构思和雕刻下,更显神韵。
四大名砚端砚其材料取于广东肇庆高要县东南端溪之烂河山(又称斧柯山)因其“体重而轻,质刚而柔,摸之寂寞无纤响,按之如小儿肌肤,温软嫩而不滑”且有不损毫,宜发墨的特点。自唐代问世以来,端砚便颇受文人学士青睐。加上纹理绮丽,各具名目,加工技艺亦愈纷繁,地位越来越高,以致升到我国石砚之首,长盛不衰。歙砚 “歙砚”的开山祖是易砚。据史料记载,易砚始于春秋时代的燕国下都。到唐晚期,易州的奚超父子继承松烟制墨的技艺,并在易水河畔的津水峪创制了“易水砚”。后来奚超之子奚庭圭受到南唐李后主的常识,被授予“墨官”,并赐姓李,后因避乱,移居安徽歙州,成为“徽墨”、“歙砚”的开山祖。然而易水古砚亦久盛不衰,名扬中外。其料取于江西婺源县(唐属歙州)龙尾山一带溪涧中,故又称之为龙尾砚。其石坚润,抚之如肌,磨之有锋,涩水留笔,滑不拒墨,墨小易干,涤之立净。自唐以来,一直保持其名砚地位。洮砚亦称洮河砚。其料取于甘肃卓尼(唐属洮州)一带洮河深水处。洮砚因其石质细腻,纹理如丝,气色秀润,发墨细快,保温利笔,北方最为贵重,宋时已经稀少,解放后又恢复了生产。澄泥砚澄泥砚,属陶瓷砚的一种非石砚材。其制作方法是:以过滤的细泥为材料,掺进黄丹团后用力揉搓,再放入模具成型,用竹刀雕琢,待其干燥后放进窑内烧,最后裹上黑腊烧制而成。澄泥砚的制作始于晋唐时期,兴盛于宋朝。其特点是质地坚硬耐磨,易发墨,且不耗墨,可与石砚媲美。澄泥砚的颜色以鳝鱼黄、蟹壳青和玫瑰紫为主。唐时,虢州(今河南灵宝县南)已成为制澄泥砚的著名产地,在现代,澄泥砚的产地有河南洛阳、河北钜鹿、山东青州、山西绛县、湖北鄂州、四川通州和江苏宝山等地。相关松花石砚松花石砚又叫松花砚,是与端砚、歙砚、红丝齐名的古代四大石质名砚。清朝时被御封为宫廷专用品。松花石砚以松花石为原料雕制而制成,松花石又名松花玉,产于中国东北长白山区。用于加工松花砚的松花石最早发掘于长白山区安图县两江镇砥石山的江畔,是清朝皇帝的御用物品。楼主对砚台感兴趣可以去博宝宝珍商城看看,那里商品种类款式很多,价格也比较公道。

文房四宝——砚


                                             四大名砚

                                              ------------
    端砚、歙砚、洮砚和澄泥砚合称我国“四大名砚”。
    端砚 其材料取于广东肇庆高要县东南端溪之烂河山(又称斧柯山)因其“体重而轻,质刚而柔,摸之寂寞无纤响,按之如小儿肌肤,温软嫩而不滑”且有不损毫,宜发墨的特点。自唐代问世以来,端砚便颇受文人学士青睐。加上纹理绮丽,各具名目,加工技艺亦愈纷繁,地位越来越高,以致升到我国石砚之首,长盛不衰。
    歙砚 “歙砚”的开山祖是易砚。据史料记载,易砚始于春秋时代的燕国下都。到唐晚期,易州的奚超父子继承松烟制墨的技艺,并在易水河畔的津水峪创制了“易水砚”。后来奚超之子奚庭圭受到南唐李后主的常识,被授予“墨官”,并赐姓李,后因避乱,移居安徽歙州,成为“徽墨”、“歙砚”的开山祖。然而易水古砚亦久盛不衰,名扬中外。其料取于江西婺源县(唐属歙州)龙尾山一带溪涧中,故又称之为龙尾砚。其石坚润,抚之如肌,磨之有锋,涩水留笔,滑不拒墨,墨小易干,涤之立净。自唐以来,一直保持其名砚地位。
    洮砚 亦称洮河砚。其料取于甘肃卓尼(唐属洮州)一带洮河深水处。洮砚因其石质细腻,纹理如丝,气色秀润,发墨细快,保温利笔,北方最为贵重,宋时已经稀少,解放后又恢复了生产。
    澄泥砚 属陶瓷砚的一种,非石砚材。其制作方法是:以过滤的细泥为材料,掺进黄丹团后用力揉搓,再放入模具成型,用竹刀雕琢,待其干燥后放进窑内烧,最后裹上黑腊烧制而成。澄泥砚的制作始于晋唐时期,兴盛于宋朝。其特点是质地坚硬耐磨,易发墨,且不耗墨,可与石砚媲美。澄泥砚的颜色以鳝鱼黄、蟹壳青和玫瑰紫为主。唐时,虢州(今河南灵宝县南)已成为制澄泥砚的著名产地,在现代,澄泥砚的产地有河南洛阳、河北钜鹿、山东青州、山西绛县、湖北鄂州、四川通州和江苏宝山等地。

                                             其他名砚

                                               ------------

    松花石砚 松花石砚又叫松花砚,是与端砚、歙砚、红丝齐名的古代四大石质名砚。清朝时被御封为宫廷专用品。松花石砚以松花石为原料雕制而制成,松花石又名松花玉,产于中国东北长白山区。用于加工松花砚的松花石最早发掘于长白山区安图县两江镇砥石山的江畔,是清朝皇帝的御用物品。
    易水砚  易水砚产于河北易州  素有"南端北易"之誉,相传于战国,盛于唐宋,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工艺品,据史料记载,早在我国唐代,易州的奚超父子就继承了祖敏的松烟制墨技术,并在易水终南山津水峪发现了“易水砚”。到五代时奚超之子奚庭硅被南唐皇帝授为“墨官”,并赐姓李,由易州迁居歙中,成了“徽墨”,“歙砚”的开山祖,后再入广东端溪,成为我国制砚的鼻祖,而易砚也久盛不衰,故世有“北易南端”之说。易水砚的石料是名曰“紫翠石”,“玉带石”的紫灰色的水成岩,石料上往往点缀着天然的黄色、碧色斑纹,质地细密柔腻,硬度适中,发墨快,不伤毫,墨汁流润而不易蒸发干涸,具备了发墨、储墨、润笔、励毫制砚所必备的四大优良特性。据《易县志》载:“砚台,产于河北”,“石质不亚端溪”,“砚石有紫、绿、白诸色,质细而硬,为砚颇佳”,宋代即被选为宫廷贡品,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明、清古砚中,亦有“易水古砚”的珍品。宋代鉴赏家曾有如下鉴定:“易砚质地坚润而刚,颜色嫩而纯;滑而不拒墨,涩而不滞笔,配以松烟之墨,其色尤艳。”但因易水砚属红柱石铁泥质板岩,颗粒均匀以及显微结构等特性,制砚工艺性能优于端歙,这种石料初采于易水南岸百林寺,后多采于终南山“韩湘子洞”与“黄伯阳洞”附近。实为制砚难得的上乘好料。“南山飘素练,晓望玉嶙峋,遥忆最深处,应多著石人。”这是古人赞美易水砚石象玉一样晶莹和艺人精心雕刻石砚的绮丽诗篇。易水砚不仅石质好,而且雕工精臻。
    黄石砚  是中国五大名砚之一,产于河南省方城县。早在汉代已有开发;唐宋时期声名日臻其盛,是历代书画家推崇和珍藏的文房四宝佳品。黄石砚砚石采于方城县风景秀丽的黄石山,其山因有汉代张良祀奉其师黄石公的古迹,故以山命砚,取名黄石砚。它是一种天然的优质砚材,具有石质如玉、其声如馨、其色多彩、发墨如脂的特点。早在宋代,当时著名画家米芾在其专着《砚史》中记述云: “唐州方城葛仙公岩石,石理向日视之,如玉莹、如鉴光、而着墨如澄泥,不滑、稍磨之,墨已下……良久墨发生光,如漆如油,有艳,不渗也,岁久不乏,常如新成,有君子一德之操,色紫可爱,声平有韵,亦有詹青白色。如月如星而无晕。”米芾作为一代书画宗师,一生收藏许多名砚,然而一方出于黄石山的正紫石砚,一直是他心中的“天下之瑰宝”。宋代“苏门四学士”之一的大书法家黄庭坚,从好友处得一方黄石砚,爱不释手,珍而藏之,并亲登黄石山,赋下“探囊赠研颇易墨,近出黄山非远求;乃知此山自材美,物以致用当穷搜”的赞美诗句。在众多文人名流影响之下,黄石砚开始走出黄石山北麓的“砚瓦石沟”。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久已不闻的采石、刻砚之声又开始零星回响在黄石山间。一九九三年十月,中国黄石砚荣获中国国际书画博览会金奖;一九九四年,中国黄石砚参加全国石砚展览,并获石质、工艺双项金奖,从此,黄石砚再度“出山”。
    龟山砚  据《九九砚谱》记载,龟山砚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为泰安市唯一自产砚台。“龟血石”分布在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鹤山乡龟山、鹤山南麓,按岩性,它呈砖红色,含铁质、泥质和微晶结构体,主要是方解石,含矿地层为早世纪馒头组。其石深埋于地下,而非生在山上,质地优良,储量极少,不易寻找,传说千年神龟出逃汶水后,化作一座山脉,与鹤山相对,其血化为两山之间的红色石头,吸龟鹤之灵气,被当地人称为“龟血石”。因龟鹤都是长生不老神,因而当地老百姓,把“龟血石”看作神奇之物,每年的正月十六,老百姓纷纷走出家门,先登高望远,再携“龟血石”回家,门口悬挂柏树枝,就可驱邪扶正,清秽辟毒,百病皆无,富贵平安一年。“龟血石”以软硬适中、温润、细腻、娇嫩闻名,做成的砚台易于发墨,研出的墨汁晶莹光亮,书写流畅,不易损毫,字迹颜色经久不变。“龟血石”经“敲”听其声、“摸”感其温、“浸”察其色,十余道工序精心挑选后,手工雕刻制作成砚台,具有坚而不顽、柔中有刚、滑不拒笔、涩不滞墨等优点,且上布黄金斑点,纵横银线,有“研笔如锉、化墨如油,隔宿不漏”之美誉,极为珍贵。为传承珍贵的民间文化,2006年,泰安市政府把龟山砚手工雕刻技艺,列入首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加以保护,2010年,龟山砚又被山东省旅游商品协会,评为“好客山东”十佳品牌、“平安泰山”代言礼品。经多年的探索,龟山砚已经集雕刻、绘画、书法等艺术形式于一体,既是书画爱好者实用之佳品,又是艺术爱好者珍藏之精品,还是走访亲朋好友馈赠之珍品,为鲁砚中新贵。由于纯手工制作,原材料稀少,龟山砚雕刻技艺濒临失传,故龟山砚收藏价值越来越高,升值潜力越来越大。

                                         砚台的雕饰艺术

                                            -------------------
     作为一种文房珍品,供人们把玩和收藏,其制造艺术相当讲究。用阳雕、浮雕、平雕、透雕、立雕等多种手法,雕出的山水、花卉、虫鱼、禽兽、人物等形象栩栩如生,惟妙惟肖,静中有动,动中有声,声中有情,构成千姿百态的艺术珍品,龟砚、蚕砚、龙砚、琴砚、棋砚五大高档名砚更是中华瑰宝,艺海之一绝,在我国古代的民族艺术之林中独树一帜。文房四宝——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