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化随笔︱大漠胡杨

 中江孤舟蓑笠翁 2016-07-08


资料图片



大漠胡杨







无论是站着或者倒下的,都象征着不屈和顽强。在新疆,大漠深处的胡杨们以形态各异而又遒劲有力的肢体语言,把对生命的热爱和渴望,默默表达。

 

活着一千年不死, 

死了一千年不倒, 

倒了一千年不腐。


这是胡杨馆里过目不忘的铭文。我想,逾越千年,该是需要多么顽强的斗志和坚韧毅力。穿行在大漠深处的胡杨群里,内心深处有一种深深的震撼,和一种奔赴疆场的悲壮情怀,在我的血管里往来反复地冲撞、沸腾和激荡……

 

我一直在想,当一种生命跨越千年时,那该需要抵御多少次风霜苦雨和干旱的侵袭?在荒蛮贫瘠的沙漠中,又该需要多少忍耐和坚毅,才能把对生命的热爱和渴望,完整地诠释?

 

没有应答。烈日下的胡杨们静谧无声。湛蓝的天空下,没有一丝云彩,连飞禽也寻觅不到踪迹。只有那万株胡杨的枝桠像一万颗昂然不屈的头颅,以一万种不同的抗争方式,傲然地挺向天空,宣告自己的自强不息,和曾经有过的顽强抗争。




这一刻,我忽然想到了荆轲刺秦的悲壮,想到了苏武牧羊的坚韧,想到了文天祥的大义凛然,想到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来,那些为自己民族和国家前赴后继、视死如归的先贤和勇士们,他们在恶劣艰险的环境中,为抵御外敌入侵所作的旷日持久的斗争,他们以大漠胡杨的精神,在神圣与庄严的守卫战中巍然屹立,成为自己民族永恒的丰碑!

 

我努力抑制着自己的情绪,极目远眺。远远的天山上,白皑皑的积雪终年不化,在阳光下分外耀眼。我停下脚步,在沙丘上良久地伫立,思绪缓缓地从远古中穿越而来……

 

塔里木河、罗布泊,曾经在这里汩汩不息地日夜流淌,她的乳汁养育和滋润了古楼兰、龟兹等西域三十六国那些曾经繁华的往昔;晨曦暮色中,古丝绸路上驼铃叮当,马蹄声声;欢快的冬不拉琴声和急骤的手拍鼓叩打中,西域女子们在如血的篝火中齐齐扭动纤腰劲舞……




俱往矣!当河水最终停止奔流,当五胡十国相互停止征伐,当狼群在大漠上停止奔突,甚至连天空都搜寻不到雄鹰滑翔的羽翼时,只剩下这些寂寞的胡杨们静静矗立,守候千年。它们见证了远古人类曾经走过的痕迹,把对世事的沧桑全部了然胸间后,或许才能把对生命的意义,阐释得如此完整和透晰。




- END -




中国经济社会论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