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此花不与群花比

 老刘tdrhg 2016-07-08

    ——辑转自晓泓婕伊《品读名家(二)》 (网址见文末)

 

    自古以来,人们爱拿花来比喻女人。薛宝钗是牡丹,艳绝群芳,却冰冷无情;袭人是桃花,娇美艳丽,却寡情薄义。李清照是一朵文学奇葩,绽放在诗词国度的百花园,独树一帜,堪称绝唱。

 她是活泼可爱的小梨花。有客人到访,少女娇羞逃窜,待到房门前,忍不住“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这是个卓尔不群的女子,蹴秋千、斗百草、游山水、品香茗,她欢快地度过了少女时光。

 她是质幽而不华艳的菊花,“渐秋阑,雪清玉瘦,向人无限依依”。良缘天赐,词女得学者之夫。其夫赵明诚受家庭影响,自幼四处访求前代金石刻词,新婚燕尔,两人便沉浸在艺术的海洋中,日常生活中诗词唱和,还节衣缩食以搜寻购买碑文、字画。作为官宦之家的少妇,她的头上没有精致昂贵的装饰品,家里没有金雕玉缕的家具。有妻如斯,夫复何求!

 她是纯白无暇的桂花,却弥散着忧愁。小楼风过,帘幕低垂,秋夜长长,萧萧无情雨,一个人的日子总是道不尽的凄寒。时而风清月朗,时而烟浓雨暗,更添几分黯淡情愁。当灾难降临,丈夫又宦游在外,她惟有带领仆从载物十五车在兵荒马乱中长途跋涉,舟车颠簸数千里。对于封建时代居于深闺的女子而言,这是一次严峻的挑战。后来丈夫病逝,她忍辱负重顽强生活,继续致力于丈夫未完的事业,最终完成《金石录》。然而,失去精神支柱,孤苦无依,如失伴孤雁,寂寞、悲凉袭上心头,“怎一个愁字了得?”。易安之词,读来愁绪暗生,“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她更是傲风霜、斗寒雪、高雅芳洁的梅花。“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雄健豪迈之气激励了多少壮志男儿。作者却受缚于封建观念,被困闺房,空自消磨智慧,消损容颜。她渴望有所作为,得到的却是讥讽与蔑视。在那高挂“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的时代,她惟有以一曲《渔家傲》向天神发问。这充满豪情的语句中隐隐透露着生不逢时的慨叹。处于受压抑地位的她,不仅不被理解,还被时人对其品格持否定态度。谁说女子不如男?多少怀才之人最终败落花街柳巷,沉沦红灯绿酒?这一纤纤女子,巾帼不让须眉,却只得空自叹惋,孤寂落泪。词有后主遗风,《金石录后序》又显才情。这颗璀璨的明星,暗淡在宋代的天宇,却闪耀在永世的苍穹!

 独领风骚的枝头总被葛藤杂草所牵绊,独树一帜的风采总独行在诗国的文化苦旅中,她已创造了文学与精神的丰碑。世人不理解,是一种悲哀,也是一种无奈,然而,此花不与群花比,自是花中第一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