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一票票的互联网科技媒体人全部奔向杭州,去参加一场汽车发布会,造势之大,影响之广,媒体老师们去膜拜的不单单是第一款“互联网汽车”,而是奔着马云这一次出面的意义。 一个互联网的大佬站场汽车品牌,圈里还应该是首次,马云此次助阵荣威,必然造成了两个行业的共同话题:他要去汽车干嘛?他要来汽车干嘛?
荣威RX5,标榜着首款互联网汽车的口号正式发布,价格区间9.98万元~13.88万元,并公开了上汽集团并与阿里云将进行深度合作,同时这也是YunOS for Car车载系统首次亮相。在发布会上,阿里方面不断强调着无人驾驶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但结合国内交通的现状,无人驾驶要想在中国普及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阿里巴巴不会考虑做无人驾驶,而是希望通过云改变传统车载系统的体验模式。 但是我觉得YunOS for Car的野心,绝不是像所说的对无人驾驶毫无欲望,只是时候未到。而做为阿里,做为马云,先将当家最强的阿里云拿出来做招牌,总是要比玩噱头来的好,那不是马云的作风。 YunOS for Car为荣威RX5带来了什么相比百度的Carlife而言,阿里的YunOS for Car迟到了将近两年的时间,但是YunOS的这个阿里智能设备操作系统,在大数据市场中早已名声显赫,这次在车载上的“迟到”,阿里却丝毫没有对前者有何畏惧。 YunOS for Car同样拥着有CarPlay和Android Auto功能的系统,在基于Linux开发,包含WebKit,OpenGL和SQLite等开源库的基础上,搭载着阿里自家的系统核心虚拟机。通过云空间来同步和管理手机数据的同时还能将数据永久保存在云端,并且同步到车主所有的设备当中。阿里的目的性就是要将多平台一体化,让人与汽车之间实现高效沟通的一套完整的互联网智能车载操作系统。(以下YunOS for Car图片来源于网易汽车) 发布会现场也演示了YunOS的部分功能,虽然阿里本身没有地图方面的服务技术,但YunOS仍然配置了内建自适应地图设计(高德地图),自动根据驾驶者车速进行扩放。在语音识别方面,系统能够更口语化的去接收用户信息,例如“太热了”,系统收到提示后就会打开空调,'来首歌”,系统就会自动打开多媒体系统。 YunOS for Car通过大数据为用户的驾驶习惯,出行习惯进行预判需求的操作,比如你会经常在某个时间去购买,去超市,去加油等等,利用淘宝及支付宝,同步系统进行服务提示。在多平台互联上,YunOS for Car能够同步你的移动设备,并将相关的事例信息全部在车载系统内提示给你,音乐、视频等也可以同步显示。 荣威与阿里,谁拽了谁一把?荣威RX5标榜着首台互联网汽车,更多将传统汽车上的硬件功能全部集成到了这套YunOS for Car系统当中,能够显示包括胎压、水温等车辆信息和状态。和特斯拉一样,系统内置车载SIM卡,搭载4G通信,还拥有高速WIFT,这些技术都领先于现在的普遍车载功能。硬件方面,荣威RX5上还支持360度全景影像,ADAS智能预警,高清行车记录仪,车载运动相机、车载无人机、智能家居之后或都会出现在YunOS操作系统中。 所以很明显的,阿里包办了这辆RX5上面所有的软件服务,而上汽自身只管做好原有车的品质就好了,那么,上汽荣威与阿里,究竟是谁拽了谁一把呢?
做为互联网巨头的BAT,百度应该是最早开始跨界进入到汽车领域的,从Carlife车载系统到基于自驾地图,创建无人驾驶团队,百度自给自足的开始转型到汽车内容中。而腾讯, 在去年低调的与富士康及进行合作,控股了中国和谐新能源汽车,聘请奔驰原无人驾驶部门的高管,似乎在预谋着纯电动汽车这块实体产业。而阿里,只有在这次与荣威的联姻上,才暴露出了对于汽车行业的野心。 但我认为阿里或许会是当前进入汽车市场成功率最高的互联网公司,为什么?就是因为阿里早早就在国内布局了完善的云平台构架以及大数据时代的强悍地位。无论任何产品想要在中国本土化发展,对于数据的获取是最大的难点,苹果为啥要投资滴滴,看重的不也是中国本土化的海量数据么。而阿里云本身在国内就拥有着多年扎实的基础,基于这块成熟的平台去运作上述的这些YunOS for Car,硬件的问题,根本不算是问题。 而上汽荣威呢,与阿里的联姻,等于拿到了目前国内最大的数据库,天猫淘宝支付宝,这些数据线索能够产生和带动的消费价值是不可低估的,在利益交换中,对于荣威而言百利无一害。 我相信马云的阿里是有野心的无论马云如何说,再给自己一次机会绝不会把阿里做的这么大,但他却似乎一刻都没有停止对于这家企业未来的野心,很好,这很阿里巴巴。
当大数据时代人们还在摸索的时候,阿里云占据的先机为日后一切的平台运作打好了基础,加入汽车市场,与杭州千岛湖相近的上汽合作,一切都那么自然。 但马云的阿里还是有野心的,低调吐露对无人驾驶技术不感兴趣,但实际上在这方面的技术攻克,不但能够加速YunOS for Car占据国内本土车载系统市场,同时对于未来可能出现物流上的应用,都有着极有力的帮助。 做为一个前科技媒体编辑,其实很兴奋的看到云、大数据这些技术在帮助汽车行业进入新的高度,反之也担心在桀骜不驯的中国本土市场,谁能有坚定的信心把这块做好。 但愿是马云,但愿是阿里巴巴。 您可能还喜欢 |
|
来自: peterchiu60 > 《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