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八大盖的杀伤力分析

 空曚 2016-07-09
(有感于这年头连像朝日那样的日本媒体也敢对抗战问题抖机灵耍嘴皮子,竟还有不少无知国人哈哈大笑,大赞其幽默感。谨以此文,敬所有战死沙场的抗战将士们)
按坊间传闻,三八大盖简直是出了名的杀伤力不足。一些影视剧里甚至常常出现三八大盖一枪打两眼,两边一样大的情况。
同时,也有些枪迷利用枪械参数做纸面分析,以现代小口径步枪的弹道特征为参考,认为三八式口径小,膛线缠距短,弹丸螺旋效应明显,弹道平直,所以侵彻力过强,停止作用不足,在击中人体时不会产生翻滚与空腔,很容易一穿而过,自然杀伤力不足。
但事实果然如此吗?
其实不然。
现代小口径步枪使用的是全被甲钢芯弹,而三八枪用的6.5MM友坂步枪弹则是铜合金被甲的铅芯弹。
三八大盖的杀伤力分析X

根据美国陆军军医部出版的《弹道杀伤》中描述,铜、锌合金被甲的6.5MM子弹射入人体后经常会发生爆裂,铅弹芯穿出体外,而留下金属被甲在体内。
三八大盖的杀伤力分析
书中认为这是因为子弹被甲前厚后薄,所以子弹射入人体后比较容易在后段较薄的位置破裂,令弹芯和被甲分离。而使用铜、镍合金被甲的子弹爆裂的机会则比较低。
三八大盖的杀伤力分析
下图是子弹在近距离射入水中后的形状,左边是美国M1步枪弹,右边是6.5MM友坂弹,射入人体的情况与此相似。
三八大盖的杀伤力分析
朋友
在军博看到的旧时弹头展品也都证明了这个观点:6.5MM友坂步枪弹射入人体后会产生剧烈的形变,有些甚至弯成了钩子。
同时,根据《兵工史料》中记载,当年的南京兵工署设计科曾经对三八式步枪进行过一系列研究测试。
在肥皂板测试中,发现无论是500米或1000米的靶板,弹丸都造成了空腔效应。所以泛而论之的认为小口径弹头一定不会翻滚,所以一定杀伤过小的结论至少是不确切的。
事实上,由于弹丸细长(二战时最细长的弹头)和特殊的被甲,6.5MM友坂弹在刚刚离开枪口时的子弹章动效应非常明显,穿入人体后很容易爆裂变形,所以三八式步枪在150米距离内的杀伤力非常强大。
在150-400米内,弹头进入飞行稳定期,因为膛线缠距短,弹头的螺旋效应明显,所以弹道平直,精度高,可能侵彻力比别的弹种强一点,但这种强是建立在弹道轨道都是均质组织的情况下。也就是说,子弹在穿透人体的过程中,不能碰到任何骨头,不能穿过太复杂的内脏,否则一样会产生翻转效果。
500米以后,因为动能降低,弹头失稳,空腔效果也不会比别的枪种差。
也就是说,在抗日的战场上,你必须站在一个恰当的距离,让子弹穿透人体极小的区域,才真的有可能发生传说中的三八大盖杀伤力差,一枪穿两眼的情况。
而且同时你还得祈祷这是一颗日本大厂出产的精工子弹,而不是性能不稳定的杂牌弹,不会出现莫名其妙的爆裂与弹头失稳。
这种情况,其实是非常少的。
日本资源匮乏,6.5MM友坂步枪弹重量轻,装药量少,造两颗7.92MM尖头弹(中正式步枪配弹)的材料足够做三颗6.5MM友坂弹。
同时,轻弹低药量带了更为柔和的后座力,这对于当时矮小瘦弱的日本兵至关重要。后座力越小,射击越准确,对于普通士兵来说更是如此。
当时中国军队的制式武器中正式步枪的后座力是三八步枪的四倍,就常常出现新兵难以驾驭的情况。
现在很多人讨论枪械杀伤力时喜欢拘泥于停止作用,其实你首先得打中,才有杀伤力,否则停止作用再强,没了精度还是白搭。
有多种资料表明,三八式步枪因为后座力低,弹道稳定,只要是受过标准训练的士兵大都可以保证在400米范围内枪枪命中。
而抗战时期的中国极度贫困,医疗水平低下,在这种情况下,精确的射伤甚至比射死对战局更为有利。
在山地战中,一名重伤员需要占用三到四个士兵的战斗力才能转移到后方去。而在阵地冲锋中,重伤员的惨号会极大的影响士气。
三八式步枪+6.5MM友坂弹的组合射击精准,射程远,对无防护的士兵杀伤力大,所以才会被大规模的使用在中国战场,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日本投降,一直未改。
三八大盖真正的缺陷是动能不足带来的侵彻力不足,对拥有防护的士兵杀伤力低下。
所以,日本在二战后期研发了九九式步枪,使用7.7×58mm步枪弹,选择性的装备给太平洋战场与关东军。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对于日军来说,三八式步枪在中国战场一直都很够用。
当然,我写这篇东西并不是为了给日械拍手叫好,而是想提醒大家明白,当年的中国人是在一组怎样可怕的武器面前坚持抗战,保家卫国!
过去并不遥远,曾经流过的血,受过的累,吃过的苦都是真的,容不得任何轻挑、恶搞、嘻笑……与自以为是的宽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