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太极心法

 贾诩168 2016-07-09

 

    引用 太极拳内功心法之研究/傅仁东 (来源:《精武》 2010年第1期 ) 

一、阐述太极拳内功心法

太极拳的内功心法,一直被拳家视为是习练内家拳功法的无上秘诀。对修炼内家拳的人而言,能否最终步入内家功法的最高境界,得到出神人化的功夫,确实是十分重要的。内功心法虽有奥秘,但并不神秘,要练好内家拳功法,只有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源头上去寻找,从易、道、佛、儒、医、武的哲学理论中去落实,去探究,才能明白内家拳内功心法的真正内蕴所在。

道家文化法理对太极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起到过很大的作用。道家讲求修心养性,老子提出了“虚其心,实其腹”的讲法。这里讲的“心”不是人之肉心,而是说人的精神之内心,需要做到无私无欲,达到复归于婴儿的赤子之心。做到心清静,性空明,方能包容众生;纳天地之正气,方能无嗜欲,无烦恼,与世无争。

佛家文化的精髓是“明心见性”、“直指本心”、“以心传心”,从而达到太极拳之最高境界,与道家有着异曲同工、殊途同归之妙。

儒家文化讲正心诚意,《尚书》言:“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守中抱一,就是儒家练心的真谛,也同是太极拳家应恪守和追求的核心境界。

不管是道家、佛家,还是儒家,所讲“心”之含义同一,其主要从两个方面去认识:一方面说人心,是指人们的精神和意识活动;另一方面指的是“本心”、“真心”,它是对第一方面含义的进一步深化和抽象,即是“性命”之“性”的意思,与天道相通。“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心”字在形而上的最高境界就是要超出矛盾与对立,照见绝对圆满的心灵世界。由此可知,内家拳的内功心法乃是“心无其心,法无其法,非心非法,即为心法”。

 二、放松是练太极拳的真谛

太极拳术,门派众多,风格不同,架势各异,但究其理法内涵实则是共行不悖的。

首先,对于初学太极拳者,必须具备一个正确的认识——不管你学的是哪个门派,都要端正态度,要从“一”字开始。不要急于求成,更不要学练了一套完整的拳架,就自以为会了,懂了,行了。其实并非真正会了,真正懂了,这只是初级阶段的第一层次。

太极拳讲究全身大松大柔,众多习练太极者将松柔奉为拳的真谛和灵魂,这也是有道理的。但是,我们应该反思一个问题,为什么有许多人在习练太极拳时始终贯彻大松大柔的原则,却并没有练出功夫呢?

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松柔也有许多窍要。其中最主要的是方法问题,在某一层次上认识理解的问题,也有悟性的问题。练太极拳如果不得其方法和窍要,照样会步入误区。许多太极拳习练者,只讲松柔,其实只是在肌肉和动作上放松了,自己觉得松开了,实则是懈了,只是自己还不明了而已。

要知道,练太极拳须经历三个阶段,十层功夫和不同的境界体验。

太极拳讲松柔,主要是讲全身松开、松散、松沉、松静、松化等方面,是需要大而化之,神而明之的。这些练习太极拳的不同层次的境界和体会,都须明师口传身授,用文字是难以表述明白的。

总而言之,练太极拳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体会,功夫进一步,松柔的要求也要高一步,这样我们不断提高对练太极拳层次的认知、掌握和体悟,就会对功夫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

松沉,一般是指让内劲沉下去后再起来,但是根据情况,在发击对方时也可以连沉都不用,直接将劲提到上面,外形完全不变,内劲的方向却变了。

松静,练太极拳“静”字是关键,是不可轻视的重要环节(“静”在另章阐述),有静才有反向的动,因此叫复命归根,练太极拳只有体悟到静,才能做到空,进而达到化的阶段。

我们练太极拳+的时候,就要时时刻刻注意对松、柔不同层次的体悟。掌握了正确的练功方向和具体的练功方法,再去认真细琢体悟松柔。要达到“大而化之”的境界,就必须在练太极拳时将气势逐渐放大,气势大了,内劲才能随着意念之所至发到外面去。在气势十足时,甚至可以用气圈打人。讲松柔的不同层次,大而化之,神而明之,这种功夫不是一蹴而就的,不可能一步登天,而是要随着练拳的深入,逐渐加深对一层功夫、一层体会的研究,才能逐步体验到功夫上身。

三、节节松开和对拉拔长是练太极拳的关键

练太极拳从站无极桩、太极桩开始。从头顶到脚下,从两肩到两胯,“松四大块”直至全身各个关节都要松开。如果关节松不开,就谈不上节节贯穿。因为节节贯穿,就是要使内劲在全身上下所有的关节都能畅通无阻,从而做到节节贯通。节节松开,主要是上面虚领顶劲,下面尾闾下垂,放松从头到脚直达涌泉。拳论中也提到“提顶吊裆心中悬”的说法,一般练太极拳到了中层功夫的阶段,就能体悟到百会至会阴的中心线、尾闾垂直线的练法。

在练习太极拳时经常出现的错误:一个是过于注意上面提顶,竖项,头部就僵硬了;另一个就是放松下面,注意尾闾下垂时,上面又丢了。这样练来练去还是将各关节挤压成一堆,放松不了,学者需要克服。

练太极拳松开以后,基本要求前面都讲过了,就是从站无极桩起式开始,就强调:两脚并拢,脚跟相贴,足尖微开,双膝微屈,稍微内合似爬树,提顶吊裆,含胸拔背,裹裆护臀,松肩沉肘,手臂松垂,立身中正,全身放松。松脚踝,再松到脚下涌泉,脚趾放松。这里讲的各项要求都是意识上的问题,太过执着反而容易出现肌肉上的僵硬。

太极拳讲全身放松,又要松而不懈,拥劲不能丢,关键是“凡此皆是意”,要求以神气为统帅。任何外形的姿态都要注意“无过不及,毫无拘滞之力”。

松开,就是说全身各个关节都要松开,是指整体放松。头顶、脊背、肩胸、腰胯、手肘、膝脚各个关节都要松透,恢复其自然状态。太极拳讲究的松开,是指任何关节都有一个对拉拔长的问题。那么应该如何去做呢?悬顶时要头容正直,体会头顶百会穴有微微上顶之意,但同时保持整个身体放松,不要丢掉自然下沉状态,要集中精神在脊柱上,脊柱关节的小韧带都要松开,如此提顶才不会僵滞。

松肩时要放松肩井穴,松到肘部时要松曲池穴,松到手部时要放松劳宫穴。肩关节松不开,其它地方也很难松开,所以有“肩寒全身僵,肩紧全身滞”的说法。肘关节的放松,也有一个对拉拔长的问题。肘往下松坠的同时,上面也要有上拔之意,感觉两肩有一种内在的松沉劲。其关键是“肘不离肋”和“肘不贴肋”。这里“肘不离肋”的意思是指练拳时两肘有护肋之意,这里“肘不贴肋”的意思是指两肘要保持松活圆活,两腋下如各含夹一个馒头的说法。同时要意贯肘尖,这样就可体会“松开我劲勿使屈”的韧劲。

松腕时要直腕、手掌放平伸直即可,同时掌心含虚,五指略舒,保持关节灵活。那么手指关节松开如何对拉拔长呢?主要是一个手指的关节松开了,另一个手指的关节要有回拉之意,一个关节要往前伸,就要体会邻近的关节有往回收的意。已故太极名家郝少如先师对指腕松开的体会,曾有“掌宜微伸,手指微曲”及“手要空”的提法,这就是说手含心空,劳宫穴有含球的感觉,这些体悟和方法是修炼内家拳功法中级阶七层功法的练法。

含胸拔背的放松,可以分开来说:

含胸,是指胸部要有向内虚含之意,放松自然,这样就可防止胸部外挺,呼吸不畅之弊,即膻中穴要有松空感。初级阶段无须求太多,关键要有一个“意”字,绝不仅仅是只肌肉的动作。其实,做到上有百会上提之意,下有吊裆和尾闾中正之意,再配合松肩坠肘,含胸的感觉也就产生了。

拔背,能含胸自然就能够拔背,所谓拔背,就是上拔之意,是指背部自然正直而产生挺拔感。背部肌肉有舒展微微隆起之意,这样就会自然做到节节松开、沉落,拳势有气魄。拳论中有“牵动往来贴背”、“气敛人背”的内劲奥妙。太极拳练到中级阶段时,背部圆融浑厚,甚至产生融化感,就像一个巨大的劲源基地,内劲如流水一样在背部往来,意念一动,就将内劲送往不同方向。那时就会体悟到“力由背发”的感觉。

腰胯的放松,是要立腰松胯,同时要注意腰的直与沉,也即是腰部的对拉拔长之意。腰胯在练太极拳中地位非常重要,古典拳论中有“以腰为轴”、“命意源头在腰隙”的说法。太极拳练到一个阶段有一个阶段的体悟,功夫一层层增进。到中、高级阶段的重点体悟是“中空之势”,那就需要“三分练拳七分研”方能体悟。

脚下松,主要是脚趾松开后,脚掌有微微上提之意,即“脚心吻地”自然放松,涌泉穴有亲吻大地之感,浑身有膨胀之感。全身各关节的松开,不等于是节节贯穿。节节贯穿的功夫已达到内劲练习阶段,到那个时候要能够一气贯通。节节松开只是基础,松不开内气就无法通过。有许多教太极拳的老师,拳论背得很熟,但他自己做不出来,如何能够教人呢?松开,再往深层次讲,则又有骨头、骨节、筋膜、韧带的放松,那是更高的境界了。

四、求静是练太极拳的精髓

“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拳论指出了太极拳的特点和练功方法——动中求静,静中求动,动静开合,分阴分阳,阖然一气,也就是老子所说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天地阴阳尽在其中矣。武禹襄在古典拳论中也提出练太极拳要“神舒体静,刻刻在心”、“视静犹动,视动犹静”、“静中触动动犹静,以静制动”。这些经典拳论都指出了动静在内家拳中的重要性。

太极拳练到真正的静,就能体会到“至虚中生神,至静中生气”,是“心安则虚,道自来”、“体静心闲,方能观见真理”。这是要达到高深的境界才能体会到的。练太极拳要求一层功夫一层体会。动静即是太极拳的精髓,那么必须追其究竟,如何达到动静的最高境界?究竟有怎样的不同层次和体会?的确,要做到人静并不容易,静有很多阶段,每阶段又有不同的体会,特别是到了高级阶段,是很难用语言说明白的。为了使练太极拳者尽快掌握入静的方法,能使练拳者练到了哪个阶段和层次,就有哪个阶段和层次的参考,现将求静总结并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八个层次。

第一个阶段有三个层次的体会:安静、平静、宁静。练太极拳讲求静,“以静制动”,主要是克制自己的心动,要收心猿,拴意马,摒除头脑中的一切杂念。心要安静下来,就是要排除外界的一切干扰,所谓“收心离境”。因为初学练太极拳时,我们有一颗常人之心,虽然练拳盘架,但是杂念未除,一个念头一个念头地在脑海里翻腾,所以要首先求安静。能安静下来了,慢慢地我们的心也静下来了,动的感觉逐渐减少,静的体会逐渐增加,心里开始平静,内气逐渐和畅平顺,心平气和的状态就产生了,全身也开始放松了,感觉舒服,什么也就不去想了。再深入一点就是宁静,因为心平气和了,心开始静下来了,很多杂念排除了,这时你对周围事物的感应就灵敏了,可以体会到“一志凝神,洗心涤虑”的境界。

第二阶段,有三个层次的体会:虚静、定静、真静。在虚静这个阶段你好像感觉不到自己的胳膊的存在,开始恍惚的状态,念头一转这种现象就不见了,就像愣神似的,好像站在那地方发呆似的,这就是虚静的状态。定静是脑子里产生很多图像,实际是一种错觉,比如出现一个图像,一个动作的念头,你都会把握住,定在那里不动,意念不转移,也不消失,这就是定静的状态。实际是前念已去,后念未生。真静是体内气血流动,产生内劲运行,会出现很多现象,在这个时候还没有产生大动。这个静还没有“致虚极”,这时候你松的条件越好,你的感觉也越舒服,身体也越来越柔软,这样才能体会到你自己是不动的。内动产生了,感觉身体里面有东西动,而外面没有东西动,身体里的动就会越来越明显。在这个阶段按层次上说内气还不够畅通,血脉还没有全部打通,会出现局部疼痛,有一种火烧伤痛之感,身上会痛,背上胳膊疼痛,里面有一种细小的东西会疼。实际这是一种正常现象,它不会持续很久,当血脉畅通了就会好的。这时内劲开始换动,因静而得以和顺,开始生机勃勃,健身养气的状态慢慢起了作用。也就是《黄帝内经》中讲的“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第三个阶段是灵静、清静两个层次的体会,是达到练功者最高的境界了。道的无极化场作用于复杂的人体,从而感应出了生命形式的极化场效应,人即道,道即人,天人合一,浑然一体,不分彼此。这种状态被修炼者称之为“练虚合道的层次”,“人在道中,道在人中,鱼在水中,水在鱼中,人能虚空无为非欲于道人道身归之”。后天认知开发得越充分,背离先天本能就越远,如果到了这个境界,你就会感觉到万事万物纷繁复杂,我们要归根,归根就是反,求灵静,达到清静正是为此而设。清静道体本身是不动的,但灵性是动的,这是指道的本体是虚无寂静,万物出而生动,入而寂静,道生万物,是由无而有,复归于道,是有归于无,所谓归根。

  我们说太极拳动静如一,真正到了灵静阶段时,“道居而慧生”由虚静而引发出的内气,充盈圆融,让你心气合一,湛然寂定。“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气机的启动,内劲的转换,神、意、气的开合鼓荡就此产生,就会体悟到。讲了这么多,其实就是一个东西,太极拳求静的最高阶段是清静,老子所说的“清静,为天下正”,是要达到动静二相皆不着,混混沌沌,连静的意识也完全不去求了,就是真见到“自性”了,也就是六祖慧能所说的“何期自性本自清静,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太极拳总计三招半/徐长风  

2010-01-31 14:19:45|  分类: 默认分类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编者]前不久,本刊编辑部接到一位练太极拳的老者打来的电话。通过电话,他向编辑诉说了40余年来修炼太极拳的感悟。他是一个爱思考的人,在40余年修炼的过程中一直没有停止对太极拳的思考,这种思考让他逐渐构筑起自己独有的“对太极拳的理解”的这座大厦。40余年里,他不断向周围的人讲述着“太极拳是个二元体”的个人认知,在讲述中不断完善着自己的理解,收获了理解,也收获了孤独。他给本刊寄来了厚厚一叠文稿,字里行间渗透着自己独有的感悟,本刊选编一二,愿与同道一同品味。
  太极拳有陈、杨、吴、孙、和、武等流派。以杨式太极拳为例,就有八十五式、八十八式、老的一百零五式,还有新编二十四式、四十五式、四十二式等等。那么这些太极拳套路,它的练法有什么区别呢?依我看,一点区别也没有,至多各有侧重,实质内容并没有两样。
  太极拳要追根寻源,可以从历史中曾经存在的大师那里去找,也可以直接从太极拳的一举一动中去找。这是一条通过长期的自我实践,细心地寻找自己身体的奇妙现象,在无数次反复的认识过程中,寻找太极拳真谛的路,也可以说是个人认知的路。现在我有一个个人认知,在欣慰之余愿意和大家分享。人体是个二元体:一元是身体凸现成爬行时的格局,身体要求虚领顶劲,颈、腰、腿三关节屈曲,上下对拉,以此得到一个三段分区的身体;另一元是身体呈进化铸就的用杠杆力的格局。用“人体二元体”理论来看,我有了一个个人认知,即“太极拳总计三招半”,不管是一百零五式、八十五式,还是二十四式、四十二式,总计只有三招半。
  
  第一招颈头脊柱发力招
  
  “颈头脊柱发力招”,用的是人体肩以上的部位。方法是:颈、头上顶,称“虚领顶劲”或“顶头悬”。肩以下空虚备用,只有踝关节仍然保持伸屈灵活。这一招手臂伸出去,不是为了抓握什么东西,也不负击打任务,只是伸向前远方就是。就拳术而论,手臂伸出,从颈部脊柱开始“力从脊发”,“伸中有屈”,手臂出手坚定而柔软,具有探求的心理和行为。人的这种探求状态,实际上就是人类“爬行时代”身体跃起悬在空中、前肢刚要落地时的姿态。为了便于描述,我们以此招手臂的发力源头在颈、头部位,故称此招为“颈头脊柱发力招”。此招在整套拳中比比皆是,凡是手伸出往前,一定就是它。施此招的人,意念贯注在头顶前额和颈上耳后,肩以上松弛,踝关节伸屈活泼,使伸出去的手落实。此时,胸、腹、腿松空,故肩以下部位极其自由。整个人体用这种方式与对手交手,反应特别灵敏,无须担心被人击打。因为这种状态下身体处于一种探索的式样,心态也是求索的心理,回旋余地很大。
  坚持这种式样的是“虚领顶劲”。伸手时用拇指引前,可使此势不散;眼神外射,黑眸向上,可以补助;声音用气呼“哼”,可以助力。
  
  第二招腰腿屈曲下蹲招
  
  第一招是推手游戏中双方已经交合,是在对手的力量不松动同时不容我松动的情况下进行的。此时,我坚定保持第一招不变,但身体的腰、腿部位,由原来的松空状态,主动使髋、膝、踝三关节屈曲。手臂不松动、不反抗,却要腰、腿不伸反而屈曲下沉有点难度,如果加入左、右概念就一点不难了,也就是右手黏、左手钳。如此腰、腿屈曲,手臂坚定不松动,于是整个人体的高度降低,腰、腿和手臂成为一把正在钳合的钳子,构成了对对手上下钳制之势。
  第一招用“颈头脊柱发力招”,第二招用“腰腿屈曲下蹲招”,两者是由两个不同神经系统支配的。支配颈、头的是颈段椎髓运动神经系统,支配腰、腿的是腰、骶段运动神经系统,两者完全可以分别清楚。当我完成了这样的转变之后,对对手来说灾难几乎已经来临。因为我黏着对手的方法、位置和方向都已经改变,如果对手此时不随机应变一定会无法保持平衡。我第一招是平直向前,对手一定也用平直向前的方法与我相对,但是,第二招我改变了方法和方向,成了上、下钳制,对手平直向前的对抗若无法改变(要改变,必须要用下面讲的“半招”)的话,我就能轻易将对手锁定使其动弹不得。
  其实此招利用的就是人体在爬行时代前肢落地后所具有的强大撑地力和向胸、腹方向的抓地力,后肢在前肢着地后回缩,同时三关节屈曲,用了更强大的腰、腿的屈肌,这样在爬行时就形成了向前跨越一步的态势,在人体直立状态就形成了第二招“腰腿屈曲下蹲招”。
  第二招“腰腿屈曲下蹲招”,主要动作在腰、腿部位,手指的着意点要从大拇指变到小拇指,只有这样才能全身顺遂、呼吸畅通。小指引领,进而使手臂协同腰、腿成钳合之势,只有这样才可使手臂只起连杆作用,不做任何多余的动作。此时眼神外射,黑眸居中,发声助力用气呼“哈”字。
  
  半招
  
  此招不是进攻而属于化解和防御的招式,故称“半招”。假设对手用第二招上、下钳我,我可用此“半招”脱身,其方法简单地说就是“断臂”,太极拳圈内称此法叫“化”,是一种以退为进的策略。具体方法是:丢弃被钳制的手臂,而其他部位仍坚定地保持“上下对拉”、“三段分区”的状态,不管对手力大力小,决不让自己的头、肩和上半身倾斜,在“上顶下沉”之间保持“立身中正”。(如果加入左、右概念就更加容易做到。)断臂似乎是退缩,但身体除了被断的手臂之外,其余部位却是呈积极的进取态势。如果对手用了“第二招”,而我不能及时“断臂”,那只能是死路一条,力量再大也没有用。
  
  第三招阴阳互换骤变招
  
  我用第二招上下钳制,如对手不用半招断臂化解,那时我的第三招就真正落在对手身上了。不管对方用力多大,因为我踝关节前屈而使手臂更加落实,能发挥出爬行时前肢撑地的巨大力量(一手前伸努力保持平衡),再加上腰、腿屈曲下沉的钳制之法(另一手施法),这时我在对手身上的着力点虽然没有放松,但方法、位置、方向却在瞬间改变了,对手此时会被锁定动弹不得。又因为我的钳法是在身体中正的平衡状态之下,能做到“随其而动”,所以对手若想向前动,我能顺其方向而动,对手一定会感到落空而前俯;若对手向后缩,我能随其跟进,对手会自己夹死自己,再动就要摇晃。当对手想突围时,等着对手的就是“第三招”。此时,我一手前伸作拥,另一手上下钳合将对手锁定。在咬住对手时,我用的是前足掌着地、重心在前足学,顷刻间我改为后足跟着地,身体重心从前足掌通过踝关节转移到后足跟,使原来全身屈肌集体作功,突变成全身伸肌集体作功。全身屈肌集体作功时把身体像“弓”一样拉开张满,全身伸肌集体作功时身体这张“弓”拉满后突然放开弹射。通过踝关节这样的“战略大转移”,全身肌肉力量会一下子全部释放出来,人体顷刻间具备了强大的推力。这个力量顺着对手跌扑的方向发出,对手受到打击的力量是自己的跌扑力量加上我的推力,双倍的力量加在对手身上,正可谓“四两拨千斤”,轻轻一按一捋一送,就能使其跌出丈外。太极拳套路中,那些“弓腿”和“跟步”动作,就是训练这一招的。
  这第三招正是爬行时代人体用腰、腿蹬、撑一跃而起的状态,它能充分体现人的个体的能力。眼神外射,黑眸朝下,手用腕,发声用气呼“嗨”。
  注:本文说的是人体在凸显成“爬行”格局时,人体的前、后关系或称阴、阳关系,它们是圆的运动的一部分——全身伸、屈肌整体作功。

开合是纲 纲举目张/张志明   

2010-01-31 14:27:40|  分类: 太极理论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一开一合,拳术尽矣”。“太极拳之道,开合二字尽之”。“一开一合,足尽拳中之妙”。先贤陈鑫,每逢谈及太极拳中的开合,都情不自禁地用一个“尽”字来充分强调“开合”二字在拳中全面覆盖、一动皆动的重要地位,反复提醒我们这些后来的练拳者,一定要高度重视开合,紧紧抓住开合不放。
  细想也是,不论哪家哪派,不论什么套路,几十式的,一百多式的,虽然动作千变万化、异彩纷呈,但“凡一动之间,势不外伸屈,气不外收放”,非开即合,非合即开,归根结底只有“开合”二势。“开合”二字,因其总揽一切的全面性和一目了然的简要性,便具有了“纲”的品质和作用。我们抓住“开合”二字练拳,就像捕鱼人抓住鱼网的总绳(纲)撒网一样,纲举则目张,自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开合是太极拳的呼吸。凡上提、后退等适于吸气的动作为“合”势,属拳术向内的静,属拳势的吸;凡沉落、前进等适于呼气的动作为“开”势,属拳术向外的动,属拳势的呼。
  开合是拳者气的收放。“合便是收,开即是放”(李亦畲)。凡体外之气通过口鼻、手脚及周身皮肤毛孔向体内收聚为合,凡体内之气通过口鼻、手脚及周身皮肤毛孔向体外释放为开。“气为劲体,劲为气用”,气的开合就是劲的开(发)合(蓄)。“炼气化神”,“气足神旺”,气的开合,就是精神气势的开合。“以心行气”、“意到气到”,气的开合要以心意为先导,所以“意气”二字经常连用。意气一开,无有不开;意气一合,无有不合。意气合时,吸气、聚气、提气,以气牵动屈腰收腹,牵动肢体纵向收屈,鼓动肢体横向膨胀。意气开时,呼气、散气、沉气,腰椎松竖,下撑上顶,催动肢体纵向拉长、横向束敛。
  开合是拳势刚柔、化发的动力。意气合时,体表、四梢之气收合屯聚于体内,使体内之气实而强,体表及四梢之气虚而弱,气弱者势必柔,所以外显的肢体动作轻灵柔和,即陈长兴所说的“气屯于内,而外现轻和,柔势也”,因柔而适于化解对方来力。又因意气合时收腹提气,所以李亦畲说“自然提得起,也放得人起”。每当意气开时,体内之气发放并充实于体表、四梢,催动肢体伸展外放,因外面气强,而使外显的肢体动作沉实强劲,有不可阻挡之势,所以陈长兴说“四肢发动,气行诸外,而内持静重,刚势也”。又因意气开时松腰沉气,所以李亦畲又说“自然沉得下,亦放得人出“,适于向对方发动攻击。
  开合是阴阳哲理的具体运用。开是阳性动作,合是阴性动作,一开一合,就是阳变阴、阴变阳、阴阳互变,是自然而然的太极循环。太极之理,万物皆同,以太极命名的拳术岂能例外?太极拳运动的一开一合,向外与天地自然相融合,向内与气的升降聚散同节拍,是沟通天地人、滋养精气神的运动。一开一合,向内能平衡生命结构间的阴阳关系,进行生命运转的自我完善;向外可与天地沟通信息、交换能量,进行互补。拳势合时,吸收天地精华,补充自身营养,集蓄能量和劲力。拳势开时,向外排泄废气,释放生命能量,更新生命要素。
  开合都是整体性的,牵连到人体内外各个部位和心、神、气、劲、形各个方面,具有纲的作用。只要举好开合这个“纲”,全身的“目”就都张开了,处处都随开而开,随合而合,随开合而有抑、扬、弛、张的不同动法。
  例如含胸,因开合而有不同的含法。胸腔是气进气出的重要场所,与开合息息相关。每当意气合聚时胸腔开大,以最大限度吸纳氧气;每当意气开放时胸腔收缩,以最大限度将废气排放干净。胸腔有前、后、左、右、上、下六个方向,吸气开大时,不能向前开(挺胸),不能向上开(抬肩),只能向其他四个方向开。向后开产生“气贴背”的感觉,向左右开产生横向扩身的感觉,向下开使横膈膜下降,产生气入丹田的感觉。这时自感胸面宽平,是合时的含胸状态。意气开时,随着呼气、沉气,前面胸肌、后面背肌、左右肋肌向下松沉,护臀束肋,空胸实腹,胸面舒松,这是开时的含胸状态。
  又如拔背,因开合而有不同的拔法。意气合时,因横向扩身而背肌横向拉宽,自感背部宽阔平展。意气开时,背部肌肉向下松沉,中间脊骨却像毛毛虫向上爬似的向上伸展,是骨挺肉坠、上下拔长的态势。
  肩肘也因开合而有不同的劲意状态。意气合时,随着胸腔的横向膨胀,两肩偏重于向左右松开,两肘也有明显的外撑感,是谓“开肩撑肘”。意气开时,随着胸背两肋肌肉下松,气向下沉,两肩偏重于向下松沉,两肘偏重于向下垂坠,是谓“沉肩坠肘”。
  腰椎因开合而伸屈。意气合时,命门穴后鼓,神阙穴内吸,胸腹相合,腰向后屈。意气开时,腰椎松竖,下撑上顶,对拔拉长。
  手脚因开合而虚实。意气合时,手心脚心内含,手指脚趾微屈,指尖如吸嘴,手指如吸管,向体内吸气,是柔,是虚。意气开时,手心脚心向外松吐,手指脚趾平伸,指肚发胀,似有气喷出,是刚,是实。
  臀部因开合而溜敛,小腹因开合而提沉。意气合时,尾尖前指上挑,小腹内收上提,臀部收敛,屈髋吊裆,收缩谷道,肛门正对地面。意气开时,松腰沉骶,气沉丹田,落胯溜臀,会阴穴正对地面。
  更有细者,武术家徐震曾对面部因开合而产生的细微变化做过这样的描述:“收束(合)势者,气自肢节收入中宫,面上眉必皱,眼必包,鼻必纵,唇必撮,气必吸,声必噎,此内气收而形象聚也。展脱(开)势者,气自中宫发于肢节,面上眉必舒,眼必突,鼻必展,唇必开,气必呼,声必呵,此内气放而外象开也。”
  还有,随着意气一开一合,眼神也一收一放,颈脖也一弛一张,窍穴也一开一关,脏腑也一提一落,内气也一升一降,毛发也一竖一伏,骨节也一开一对,肢体也一屈一伸,气势也一柔一刚,情感也一抑一扬,精神也一振一平,周身意气骨肉、内外巨细,我真的找不出还有哪里不以开合为转移、不随开合而变化。
  开合如此重要,自应积极努力,在以下四个方面下些功夫。
  
  一、一开俱开,一合俱合。开合要通透
  
  “俱”宇是强调开合的全面性和鲜明性。开合要调动意、气、神、劲,手、眼、身、步及周身各大关节,一动无有不动;还要做到体内开合感觉分明,外形开合盈虚有象,不能开不像开、合不像合。“通”字是节节贯串、劲力完整的意思。意气开时,腰椎放松,上下伸展。向下,以腰催胯,以胯催膝,以膝催脚i向上,以腰催背,以背催肩,以肩催手。一节一节催动肢体上下伸展放长。意气合时,命门后突,腰椎后屈,上下两端向前收合。下端前收向回带胯,胯带膝,膝带脚:上端收缩向回牵拉胸椎,收带脊背,背又带肩,肩又带肘,肘又带手。上下同时,一节一节地牵拉肢体向回屈缩。要一节一节地催或带,不能跳过中间的任何一节。“透”字是指开要开足,力要发得出,放得顺:合要合够,气要合得足,劲要蓄得足。外开,要将脏腑骨中之气一路放到指尖脚尖、皮肤毛发:内合,要将末梢之气一路收合到腰腹之内、骨髓骨缝之中。收合不嫌其小,可设想收缩到体内的一线或一点;放开不嫌其大,动虽短,意要长,可意想肢体充满了整个空间。“其小无内至极处就进发扩大,四周是其大无外,其大无外就回小,周而复始”(王壮弘)。
  
  二、开中有合。合中有开。开合要相济
  
  人体中开合两种因素同时存在,总量五五对称平衡。如果将合的意劲弱化为不足五,同时将开的意劲强化为大于五,整体就成开势;如果将开的意劲弱化为不足五,同时将合的意劲强化至大于五,则整体成为合势。至于被弱化的一方是四,是三,是二,还是一,被强化的一方是六,是七,是八,还是九,那就分别表现出不同的开合程度了。但不论程度如何,被弱化的一方不能等于零。因为被弱化的一方,即开中之合或合中之开,在拳中还有三项重要作用。第一起制约另一方的作用,使开合留有余地,不能走到十分极端的“绝境”,如开时伸臂不能伸到僵直的程度,还要留有两分弯曲;合时屈腰,不能屈到弓背缩颈、锁肩夹肋的程度,屈中还要保持一定的伸意。第二起支撑另一方的作用。如背开支持胸含(后开前合)、臂合支持步开(下开上合)、右臂屈支持左臂伸(左开右合)、胸腔开支持意气合(体开气合),反之亦然。第三起开合转换的作用,开势中所含合意是整体上由开转合的根,合势中所含开意是整体由合转开的根,即开合互为其根。
  
  三、开中再开。合中再合,开合巧转换
  
  由开势转合势或由合势转开势,都须遵守八字原则:“顺势随机,反向折叠。”所谓“顺势”,即顺原运行之趋势,即由开转合时顺开的走势转,由合转开时顺合的走势转。所谓“随机”,就是随”物极必反”之机会、之时机。“物极必反”之哲理用在这里就是“开极必合,合极必开”。求“开极”的方法就是“开中再开”,求“合极”的方法就是“合中再合”。“开中再开”,就是将开的余势走够:“合中再合”,就是将合的余势走够。走余势就是求物极,走余势时也就将下一势的“反向”之意寓于其中了,也就是为下势动作做准备(蓄劲)了。如四十二式太极拳右“拥挤势”中的“弓步抹掌”(应作呼开处理),右掌向右前方抹伸至八分直就算到位了,接下来的动作是“收脚下捋”(应作吸合处理)。右掌在抹到位之后至向下捋之前,再微微一伸(开中再开),同时小鱼际着力微微向右一掌(反向折叠),再稍稍向下一沉,即右腕带领小鱼际微微地画了一段右弧线。右手一伸一撑一沉所形成的这一小段右弧线,既是抹掌的余势,又是捋掌的准备,是两势相交转折处首尾相互重叠的部分。画这~段小弧衔接两势的方法就是“往复须有折叠”(武禹襄)中的“折叠”之法。右掌伸、撑、沉的折叠动作,是腰腿肩肘及全身内外支撑的结果。全身都在画这段小小的右弧线,都是在走余势的过程中右拧、下沉,为“收脚下捋”做准备。这一小段弧线是于开合相交处悟彻太极本原之妙用,不能没有,没有就会直来直往、拐死弯、出棱角,就失掉了太极拳的独特风格;又不能太大,如果大到显眼的程度,那就有画蛇添足之嫌了。重意轻形,微乎其微即可。
  
  四、吸气为合,呼气为开,呼吸助开合
  
  在拳中,呼吸是一种运动,是推动内气运行和肢体舒卷的一种动力,是开合的核心内容。吸气可以带动内气的提、聚(合),可以牵拉肢体屈卷收缩,因为吸气本身就是一种向心的凝聚力。呼气可以催动内气的沉、放(开),可以催动肢体伸展放长,因为呼气本身就是一种离心的扩张力。“以气运身”非常重要,但“以身引气”也不可忽视。外形动作要顺着气走,要为呼吸创造一个施展本领的环境,或者说“骨肉”这个臣要辅佐好“意气”这个君。为使形息相合,拳者应根据自己的呼吸需要适当调整行拳速度,尽量在做合势时吸气,在做开势时呼气,使呼吸和动作相互推动,以增加呼吸的深度,提高开合的质量。这是举好开合之纲的关键所在。意念对呼吸不能不管,不能多管,主要把定势动作的深呼气管好就行。做定势的“开”时深呼气了,那么之前的合与之后的合必然要吸气,其他过渡动作就可任其自然了。
  太极拳说简单也非常简单,简单到了只有“开合”二宇;说复杂也非常复杂,因为在开合这个大”纲”之下有无数的“目”。每个具体的动作,意气神劲,手眼身步,众多肌肉关节,内外各种器件,开有不同的开法,合有不同的合法,运动关系上有领随,动作难度上有繁简,运行路线有长短,运动程度有深浅,主体感觉有隐显,每个具体的开合,都包含有哲学的、艺术的、物理的、生理的、医学的、兵法的、宗教的种种文化元素,复杂到没有哪一个人具有一条一缕分析清楚的足够精力。我们练拳人,首先要认识并高举“开合”这个“纲”,务必在整体上、气势上把握住,然后在“纲“的提挈下张开那么多复杂的“目”,再用我们的毕生精力去慢慢探究、细细品味,以求不断地完善拳艺、完善人格、完善人生。

太极拳“定式”与“连绵不断”的关系/赵幼斌   

2010-01-31 14:31:47|  分类: 太极理论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一、“定式”与“连绵不断”的涵义
  
  “定式”这一概念,主要表述的是拳架演练过程中某一单式动作完成后的姿势和静止形态,它集中展现了太极拳法的总体要领。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可以从与它相对的另一个概念——“转动式”(习惯上也称“单式”)谈起。以“单鞭”为例,套路动作的顺序是上接前一动作“按式”,再由右转向左完成一个完整的左右荡动动作,最后两臂呈一字形“单鞭式”。完成这一动作时,运动的整个过程称为“转动式”,而运动完成后的姿势和静止形态则称为“定式”。
  “定式”还有另外一种涵义,是从训练方法的角度来理解的,就是在每个单式做完之后,摆好拳架定在那里静止不动。当然,这种静止是一种相对静止,是相对于“转动式”而言的静止。这种“定式”是要通过一段时间的相对静止,稳定拳架姿势,找到内在感觉,以达到积,淀功力的目的和效果。因此,这种“定式”也被称为“桩功”。还以“单鞭”为例。转动式完成之后,并不急于做“提手上势”,而是有意静止一段时间定在那里,这可以说是个静思揣摩的过程,然后再做“提手上势”;“提手上势”做完之后再定一会儿,以此类推,从而达到最佳的练功效果。
  太极拳讲求“式式相连”、“连绵不断”。如果说“式式相连”是拳势演练套路的外在动作形态要求,而“连绵不断”则进一步深化了“式式相连”的内在技术要求,集中体现为“绵”这一特性。
  与“绵”含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还有“虚”、“软”、“轻”、“柔”、“粘”、“弹”、“长”等,都体现了太极拳特有的劲感和独特的劲法,这就是“用意不用力”。正是这个“绵”字,使太极拳具有了不同于其它拳种劲法的特性:它不是断的、浮的、硬的,也不是快速的、迅猛的,它若有若无、绵绵若存、沾粘连随、滔滔不绝。即便有快慢刚脆练法,那也是在松柔的前提下产生弹劲。如《太极拳论》所言:“十三势者,拥、捋、挤、按、采、捌、肘、靠、进、退、顾、盼、定;其式相连,势若长江大河,滔滔不绝,故又日长拳。”也正是因为这个“绵”字,太极拳最早又被称为“绵拳”和“沾绵拳”。
  
  二、“定式”与“连绵不断”的内在联系
  

  1.“定式”与“单式”异曲而同工
  太极拳在讲求“式式相连”、“连绵不断”的同时,还要求“式式清楚”。一般来说,“式式相连”、“连绵不断”主要是针对太极拳演练过程中的“转动式”(单式)而言的,要求动作连贯并保持均匀速度。而“式式清楚”则主要是针对太极拳定式而言的,要求在整个套路的演练过程中,每一个单式动作能够得到清晰完整的体现。但进一步深入分析,前面提到的两种涵义的“定式”其实都与“式式相连”、“连绵不断”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前一涵义的“定式”要通过连贯匀速的“转动式”(单式)来达到最终的动作形态;后一涵义的“定式”则要在稳健静谧的相对安定静止状态中寻求“连绵不断”的内劲贯通感。这也是太极拳真正意义上动静互根的体现,即“动中寓静”、“静中求动”,其动静机势之潜转妙韵要存乎一心。可见,“式式清楚”的“定式”不仅与“式式相连”的“转动式”(单式)相辅相成,而且是异曲而同工——“异曲”是动作状态有所不同,“同工”则体现在“连绵不断”的技术要求必须贯穿始终。
  
  2.“定式”体现了太极拳法的风骨
  太极拳的“转动式”(单式)和“定式”既有独立成体的一面,也有密切依存、默然法成的联系。这就像练习书法一样,楷书要表达好字体的结构特点及书写的规范性,好比是太极拳的单式和定式的动作外形,要“明规矩而守规矩”,这是进一步练好书法的根基;行书是建立在楷书良好基础上的意趣升华,使字或字字相连间意气连贯如行云流水,其要点是“脱规矩而和规矩”;而草书又是书法的神行,以大道至简的笔墨道出了书法文化的精髓和丰富的精神内涵。太极拳法亦然,“由招熟而渐至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其修阶亦互为基础而相映成辉。因此说,“转动式”(单式)和“定式”都好比以不同的书体写字,而“连绵不断”则是贯穿其间的共同笔法要求,是拳法、书法风骨的体现。
  说到风骨,不同拳派有着不同的特色,不同特色体现着不同的风范、风格和风骨。风范是一种气度、气概,它依托风格而高于风格。含有精神上的无限神往和超脱,她与一个人综合修养程度有关;风格是在遵循一定规范法则、久而久之形成的习惯,如陈式太极拳的快慢相间、刚柔相济,杨式太极拳的舒展大方、连绵不断,武式太极拳的动作舒缓、姿势紧凑等,不同拳派都有其独特风格。风格的形成是基于各派宗师的风骨特点,风骨是形的气质体现,骨架正则拳架正,骨骼顺则拳势顺,骨顺则气顺,气顺则又能生髓养骨,骨气足则尽显健康的精神面貌。
  因为拳架的定式形象体现了拳架风骨的形质,故武术家或练家们历来都十分注重定式的训练和修炼。如我国极为珍贵的第一套太极拳照片——一代太极宗师杨澄甫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所留下的拳架照片就能说明这个问题。1931年,当杨澄甫拿着他1925年的拳架照片看时,曾不无感慨地说:“且翻阅十数年前之拳架,又复不及近日。于此见斯术之无止境也。”因此在杭州又重新拍了拳照。此时照片已明显看出杨澄甫拳架的劲势端庄、浑厚饱满,武艺已臻纯青,充分体现了杨派太极拳独特的风骨、风格和风范。据说,一些日本人对杨澄甫拳照进行了专门的力学分析后认为:“此拳架若略动一处即失中正”。可见杨澄甫那时的拳艺已浑然天成。这些照片,加上所配文字说明,就成为后学者研究杨派太极拳的经典范本。由此可见,注重定式风骨修炼的意义十分重要。
  
  三、行拳中“定式”与“连绵不断”技击关系
  
  1.在“招法连成”中体现各定式间的“连绵不断”
  由于太极拳的本质在于技击性,因此每一单式的定式形态中,既包含了拳架动作的转换完成过程,也包含了技击的技术要领。与人对决,一招定乾坤自然最好不过,但在实践中往往是几个技术动作连在一起方能有机会制服对方,这就形成了“招法连成”的技击动作。
  以太极拳最典型的动作“揽雀尾”为例,一个单式中就包括了“拥、捋、挤、按”四个连续化发的动作。太极拳的五捶之一“搬拦捶”也包含了一搬、二拦、三捶这三个防守与进攻紧密结合的技术动作。这些都要求一气呵成,使对方得不到喘息机会而制敌取胜。如此这般,在行功走架过程中,由一个定式技术动作的形成,到几个技术动作的组合,再将这些动作进行有机地编排,就形成了内容丰富、意趣环生的太极拳套路。
  
  2.在行拳悟道中将“连绵不断”贯穿于每一定式之中  就提高拳艺水平来讲,“连绵不断”地重复演练套路,并对每一单式反复练习揣摩,都是提高功力、练好拳架和体悟太极内涵的重要方法。
  在“连绵不断”的套路练习中,要始终贯穿太极拳“运劲如抽丝”的劲法特点。“运劲如抽丝”的劲法特点就是“意气稳定”、“动中求静”,要求劲势不迟不速,动、静、定相融互变,在松静中以“听劲”、“沉劲”、“粘劲”来因循拳势间连贯不断的变化轨迹。这种变化对每一个单式和它的定式来讲,都是清楚的、到位的、严谨的;对于每一个定式和与其相接的下一式来讲,则是旧力未尽、新力已生,从而达到式式清楚、前后连贯、劲力绵长、沉着稳静的演练效果。比如由“按式”到“单鞭式”,当两手由竖掌到放平前伸时,要与前式“按”劲势相连,使已按到位的劲势在气息变换之间得以延长,并贯至十指指梢,其腕、肘、肩亦随之松沉抻长;及至下一动的“左转平抹”,两掌左抹初动时,两掌心先有一暗合劲,好像两掌心撮合住一竹尺而有粘提之意,继之再向左抹、回旋,要有“两手似兜泥,如捞稠糖稀”之感。如此行拳,就体现了定式与“连绵不断”的内在联系,若无此内意,其拳势必将空、浮、飘,软滑于形,依样画瓢耳。
  太极拳的任何一个单式都可拿来作定式练习,这也叫“桩功”。这种训练方法更强调“静中求动”的意识引导和体能培养,要求在“静定”中培育心宁体松,孕育内气潜换,体味内外三合,从而达到更高境界。例如,在习拳人看来,练拳最难的莫过于求“松”,最难达到的就是对“松”的体悟,最难“松”的部位就是自身的两膀和两胯,而通过一定时间姿势相对不动的定式练习,就可以较快地体悟到“松”的境界。因为在作为“桩功”的定式训练中,最明显的感觉就是累,并且首先累的是两腿胯和两肩膀。累就想动,动就想调,这是静极思动的自然反应,而适度的调整就恰恰起到了松活筋骨、自然舒适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定式亦是活势,并非死桩,这叫“定中寓活”、“静中求动”。再进一步讲,能松柔则能安舒,能安舒则能静定,能静定则能开发自身第六感官的潜能机变意识,进而提高“见微而知著”的超前应变能力。如拳论所云:“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而己意先动”,从而达到“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应物自然”的高级境界。这也就是“定中寓变”、“劲意连绵”,从而在定式中体现“连绵不断”。因此,这种“桩功”意义上的定式训练,对提高耐力、整合劲势等都具有显著效果,对开发人体潜能智慧亦具有特殊功效。
  总而言之,“定式”与“连绵不断”的关系,好比“形”和“神”的关系,好比“骨肉”与“灵魂”的关系,二者相依为命,密不可分。本质上讲,太极拳就是阴阳二元对立统一、互化互济的一种运动形式,是营造动与静和谐融合、形与神有机统一的一种有益修炼方式。在行拳悟道过程中,只有做到动静互根、意气融贯、刚柔相济,才能温养得法,如此,延年益寿不老春亦庶几可求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