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海底宝藏,金珊瑚

 天宇楼33 2016-07-09



金丝海柳,是一种寿命可延续数千年的海底灌木,因其长成树枝状,枝条纤美,质地柔韧,外形 类似于陆地上的柳树,故获名海柳,其表面金色晃耀,异为精美,同时还有鱼子纹和猫眼的效果,金色晃耀,异为精美。海柳枝条木质坚韧,水浸不腐、火焚不损,且暗藏于深海,采摘极难,故有“千年海底神树”之称。




金海柳又名金珊瑚,但跟一般红珊瑚钙质型的稍微不同,属于角质型的珊瑚,其所含的物质成分主要由有机、无机两部分组成,有机部分主要为角质层、珍珠层、胆状物、蛋白质。




金珊瑚通常生长在水深十多米以下的海底珊瑚或岩石上,高者达五到六米。它以吸盘与海衣石头相粘,采集很困难,加之其用途广,因而视为海洋的珍宝。因它形似树木,不少人以为海柳是海洋植物。其实经海洋科学研究,海柳实际上是地道的海洋动物,属于腔肠动物的铁树科,是金角珊瑚的一种,与我们常食用的海蜇是近亲,民间还称之为海骨、海铁树。




金珊瑚是一类数量稀少的珊瑚,它的分布范围在海南的西部的海底,紧密固着在岩石上,生长速度慢,周期长,群体的形态大致有树形和鞭型两种。它们具有黑色的骨骼,而珊瑚虫则是白色透明的,分布在骨骼表面,树形的角珊瑚形态像松树,因此又被称为海松;长成鞭状的鞭角珊瑚长度可达五公尺以上,常在顶端形成螺旋,这种构造就像弹簧般,使它们在强劲的海流中,保持相当的弹性,以抗拒海流的冲击。


海柳初出水面时,枝头上的小叶闪闪发光,颜色鲜艳悦目树枝富有弹性,离水一段时间后,枝杆变干变硬。由于海柳出水时,枝杆身上附有红、白、金黄色的水鬼体,干后能变为赤柳,乌柳、金丝柳、石柳、血柳、红柳、藤柳、珊蝴柳等,其中乌柳最为常见,赤柳较为常见,两者在海柳市场上占据百分之八十以上,而红柳和血柳相对较为稀少和珍贵。




海柳的特点,海柳形状天然奇特,时弯时直,时圆时扁,时凹时凸,没有固定的造型,每支材料的纹理也都不尽相同。
海柳在深海底长年生长,表层常嵌有贝壳、沙土等杂质,这决定海柳材料表面将留下一些凹洞或凹凸不平,所以在制作成佛珠成品后或多或少会有些不平的地方甚至瘕疵,这是海柳的正常现象,也是由海柳的特点决定的。
海柳质地坚硬密实,经多道工序打磨处理,最后表面变得油光锃亮,而并非上漆。




金海柳浑身是宝,用途广泛。利用海柳的奇特形态,漂亮的色泽,细腻的木质等特点,通过剪枝、刨、磨、挫、钻等工序,雕塑出各种精美玲珑的烟斗、盆景、手镯、茶杯、戒指、佛珠等艺术珍品,古时曾是帝王将相的高贵玩物。1985年,福建省东山岛,挖掘出一座宋代古墓,从棺枢里找到一些用海柳加工的手镯、戒指及酒杯等物,这些东西均完整无损,足见海柳质之坚韧耐腐。




海柳还有重要的药用价值,用海柳煲鸡头内服可止血,煮汤吃还治腰痛。金海柳含有柳珊瑚倍半萜,对其进行结构测定及药理和药效等方面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其不含N元素,有较强的生理活性和解毒作用,还具有较好的降血压、减慢心率、抗心律失常、抗血管及回肠的痉挛和耐缺氧作用。历代本草如唐本草、本草拾遗、本草纲目和海药本草等均有记载,某种种类和珊瑚、海蜇等至今在中医临床上,特别在福建、广东沿海民间仍在广泛使用,具有抗癌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