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多了意匠拍的风光照,今天来点不一样的。
本期分享一组由工作室摄影师 大大 同学编写的一篇人像修片教程。
首先说明下,各人审美不一样,所以对待照片的看法也会褒贬不一,好的意见我们会积极接受并努力,无理取闹或恶意贬低摄影师/模特的言语也尽量不要出现哈。
首先看下修片前后的对比图: 
1、前期简述 时间:4月29日下午3点—5点,阴天 地点:广州市,越秀区,东山口 器材:佳能5D mark3机身 + 佳能50mm f1.4镜头 参数:1/125s,f/2.5,ISO100 出境:@Una娜娜儿 摄影&后期:大大 使用软件:lightroom , photoshop
预期是拍摄一组文艺清新并带些忧郁情绪的照片。 姑娘的眉眼之间特别美,有一种迷离感,又不惧镜头,嘴唇微张的时候,有种向镜头倾诉的欲望,却欲言又止,这种情绪是拍摄时想突出的。
原片: 说明:为了表示对模特的尊重,已经对皮肤进行了基本处理。
2、LR调色 先整体观察一下照片有什么问题。从直方图上可以看出,整体曝光基本正常。从整体色调上看,画面偏灰偏冷,色彩较寡淡。脸部肤色有些暗,偏青,缺少一些通透感,唇色也需要进行调整。目标是整体呈现出一种较暖的橙黄色。 LR中主要做两件事:第一,调整画面曝光及明暗关系;第二,调整画面的色彩。LR的菜单栏清晰明了,一个个来。  (1)首先,在菜单栏空白处单击鼠标右键,选择“单独模式”,避免眼花缭乱。
 (2)在小清新类型照片中,常常先在“镜头校正”——“基本”里勾选“启用配置文件校正”,可以自动校正镜头产生的畸变和暗角(适用于RAW格式下拍摄的照片,对JPG文件无效)。
 (3)“基本”菜单栏。主要增加了“色温”值,使画面变暖;压低“高光”和“白色色阶”,提高了“阴影”和“黑色色阶”。饱和度的调整影响整体颜色,鲜艳度主要影响色彩较明显的部分,个人习惯减一点饱和,加一点鲜艳度。
相关文章: 【干货】关于直方图那点事儿
【干货】关于曲线那点事儿  (4)“色调曲线”。RGB通道控制整体色调,红色、绿色、蓝色三个通道分别控制对应颜色,单独调整时画面会很怪,叠加之后的作用于照片。简言之,一般调成“S型曲线”。
RGB通道左下角常常拉上来,目的是让暗部不是全黑,有一些灰灰的感觉,这是小清新照片常用的方法。  (5)“HSL/颜色/黑白”。其中红、橙、黄三色主要控制肤色,尤其橙色,重点调整。一般来说,降低橙色饱和度,提高明亮度,会使皮肤较为通透。
【意匠注:不要死记调整参数,只需了解调整后照片的对应变化即可,至于效果,根据个人喜好即可】  (6)“分离色调”。简言之,在高光和阴影加一些颜色,让整体颜色层次更丰富。
 (7)“细节”。减少杂色部分根据放大的小窗口中看到的实际情况来调整。
 (8)“相机校准”。肤色部分主要在“红原色”区域调整。
3、PS细节处理和再调色  调色基本在LR中完成后,导入PS中,进行皮肤细节处理和进一步色彩微调。
 (1)整体磨皮用通道磨皮+portraiture插件(以后教程中会细说,感兴趣可搜索国内某知名搜索引擎),手动皮肤细节调整,明暗不均匀的地方,脸颊、鼻翼、鼻头两侧较重的阴影等。对一些细节进行液化处理。
 (2)肤色调整。肤色有点偏红偏黄,从“可选颜色”——“中性色”开始调整,然后调整“红色”和“黄色”。LR中调色已经大体可以了,PS中作微调。控制不了程度的可以在下方选项选择“相对”。
 (3)“图像”——“调整”——“照片滤镜”中,选择了“冷却滤镜(LBB)”,浓度降低到10%以内,相当于为画面蒙了一层淡淡的蓝色,使得画面清新一些。
 (5)提高画面“亮度”,降低“对比度”。
 (6)增加画面颗粒感。“滤镜”——“添加杂色”——“高斯模糊”,这一步把握好程度,过犹不及。 最后,“滤镜”——“其它”——“高反差保留”,半径设置为0.6,图层模式选择为“线性光”,可以让画面有线条轮廓的部分清晰一些。
就酱,搞定。
小教程一篇,权当抛砖引玉,期望可以给大家一些启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