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东阳四岁就善写大楷,八岁前被皇帝三次召见,影响了明朝后期书风

 闲庭斋阁 2016-07-10

李东阳生于正统十二年六月九日,卒于正德十一年七月二十日(1447年7月21日-1516年8月17日),字宾之,号西涯。祖籍湖广长沙府茶陵,因家族世代为行伍出身,入京师戍守,属金吾左卫籍。

李东阳《跋欧阳修灼艾帖后》

李东阳(1447-1516),字宾之,号西涯,湖广茶陵(今湖南茶陵)人。自幼习文,4岁时随父亲在京城时就会写径尺大宇,被视为神童。因他的才名,在四岁、六岁、八岁时,先后被景宗召见过三次。八岁时选到顺天府学进学。李东阳十六岁时就考取了举人。第二年,考取进士。此后仕途顺达。十八岁时,选为翰林院庶吉士。成化八年(1472),任翰林院编修。成化十六年(1480),三十四岁的李东阳,任翰林院侍讲,兼应天府(南京)乡试考官。弘治六年(1493),任翰林院侍讲学士。弘治七年(1494),李东阳任职内阁,专管诰敕。后屡任礼部右侍郎、礼部、户部、吏部尚书及文渊阁、谨身殿、华盖殿大学士。李东阳是明王朝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诗文典雅工丽,其诗影响所及形成“茶陵诗派”。

李东阳跋朱熹《城南倡和诗卷》,楷书

李东阳《跋苏轼洞庭春色中山松醪二赋》

李东阳《跋怀素自叙帖》

李东阳《甘露寺词轴》

李东阳长于篆、隶、楷、行、草书。他是明初台阁体书法向明中期吴门书法过渡期间的书法家。他对自己的篆书相当自负,自言:“李斯、李阳冰之后,就算小生我了。”是明代不多的篆书书法家之一,对明代篆刻文字有一定的影响。他的楷书师法颜真卿,法度谨严,风格清润潇洒,得其精髓而又自成一家,开吴门书法的先声。他的行、草书融有篆隶遗意,用笔方式与明代其他草书家不同,他这方面成就最高,特别是草书,结体宽博疏朗,与圆转瘦硬、骨力雄健的用笔互相生辉,形成自己的风格。李东阳的书法已摆脱明初台阁体的束缚,对明中期书风起承先启后的作用。代表作品有:篆书《怀素自叙帖引首》、楷书《邃庵铭》、行草书《自书诗卷》等。著有《怀麓堂集》、《诗话》、《燕对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