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外科医师要重视胰腺癌的临床研究

 昵称34982620 2016-07-10



本文原载于《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16年第6期



胰腺癌是预后最差、致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 据美国癌症协会(ACS)最新统计数据显示: 2 016年 美国胰腺癌预计新发病例数53070例,死亡病例数 4 17 8 0例, 居恶性肿瘤死亡排名第4位, 5年生存率< 8%[1]。因此,胰腺癌也被喻为21世纪医学最顽固 的堡垒。而解决这一难题的唯一方法,即是开展科 学研究。对此,很多外科医师存有误解,认为做科学 研究一定要进实验室、做分子生物学等基础研究,实 则不然。外科医师长期工作在临床第一线,接触第 一手的临床资料,对开展以临床医疗工作为基础的 临床研究,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外科医师应 重视胰腺癌的临床研究,广泛开展高质量的胰腺癌 临床研究,将有价值的临床研究成果应用于临床,从 而不断地促进胰腺癌临床诊断与治疗水平的提升, 改善胰腺癌患者预后。


1
胰腺癌的临床研究现状

  

回顾百年来胰腺癌领域的重大临床研究成果, 无不说明外科医师开展胰腺癌临床研究的重要性与 必要性。胰腺癌的外科治疗一直是胰腺外科医师关 注的热点。百年来,经过一代代外科医师的不断研 究与改进,胰腺癌的外科治疗经历了由不可能到可 能,再到如今不断精准化的过程。1898年,Co di v i l l a 报道了首例胰头和十二指肠整块切除术。1 935年, Wh i p p l e成功施行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并于1 9 4 1年 报道了经典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近年来,随着 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Ga g ne r与 Gi ul i a no t t i先后报 道了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达芬奇机器人手术 系统辅助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在胰腺癌外科治疗中的 应用[3-4]。随后,相关临床研究结果证实了微创胰 十二指肠切除术在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术后住院 时间的优势[5]。近年来,Go c ke l等[6]基于对胰腺癌 尸体解剖的研究,提出了与直肠系膜类似的胰腺系 膜的概念。Adha m和 Si ng hi r unn us o r n [7]的研究结果 表明:施行胰腺全系膜切除术有望提高胰头癌手术 R 0切除率。尽管以上外科技术或理念的更新对临 床的指导意义尚无定论,其相关安全性和有效性仍待高质量的临床研究证实,但由此可以看出,一代代 外科医师对胰腺癌外科治疗的不断探索,使胰腺癌 的外科治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由于胰腺癌患者手术效果的局限性,针对胰腺 癌患者的辅助治疗与新辅助治疗成为胰腺癌临床研 究的另一热点问题。对此,外科医师开展了数项高 质量的临床研究。其中 Co n r o y等[8]于2 0 1 1年提出 的FOLFI RI NOX化疗方案与Vo nHo f f等[9]于2 0 1 3年 提出的Al b结合型紫杉醇联合吉西他滨化疗方案均 通过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证实可改善转移性胰腺癌患 者的预后。这2项重量级的临床研究结果影响了后 续包括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在内的 所有胰腺癌诊断与治疗指南。由于可切除胰腺癌患 者术后的高复发风险,自1 9 8 5年美国胃肠肿瘤研究 组(GI TSG)开展的第一项前瞻性对照研究开始, 全世界范围内陆续开展了包括 EORTC、ESPAC 1、 CONKO 01、ES PAC 3、RTOG9 7 0 4、J AS PAC 0 1、 ECOG42 01等多项胰腺癌术后辅助治疗方案的临床 研究, 证实了术后行吉西他滨或氟尿嘧啶为主的6个 周期的辅助化疗可改善胰腺癌术后患者的预后。这 一结论亦写入了胰腺癌诊断与治疗指南。此外,对 于可能切除的胰腺癌患者施行新辅助治疗是近年来 的研究热点。目前,关于胰腺癌新辅助治疗的大部 分研究均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样本量较小,循证级 别不高。但相信不久将会有高质量的临床研究成果 发表,评判胰腺癌新辅助治疗的价值,指导临床实践。此外,由于胰腺癌手术的复杂性,围术期并发症 发生率和病死率高,外科医师开展了很多对当前胰 腺癌患者围术期管理影响深远的临床研究,得出了 诸如对有梗阻性黄疸的胰腺癌患者不推荐常规术前 减轻黄疸治疗、对于胰瘘低风险的胰腺癌患者术后 应早期拔除引流管等研究结果[1 0-1 2]。


2
实现高质量胰腺癌临床研究的途径

  

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胰腺癌的诊断与治疗十 分复杂,热点与难点很多。解决以上问题最有效、最 根本的方法即为开展高质量的临床研究,得出有价 值的临床研究成果,从而指导临床诊断与治疗。笔 者结合当前国内外胰腺癌临床研究现状,概述实现 高质量胰腺癌临床研究的途径如下:   


(1)建立全国胰腺癌诊断与治疗研究体系。近 年来,欧美等国家组建了如NCCN、欧洲胰腺癌研究 组(ES PAC)、GI TS G、国际胰腺病学会(I AP)、美国胰 腺协会(APA)等地区性协作组织,以针对胰腺癌诊断与治疗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开展临床研究。与国外 比较,我国胰腺癌大规模、大样本的临床资料十分匮 乏,目前对胰腺癌的认识多基于国外的数据资料。 国内各家大型胰腺外科中心应联合起来,建立大规 模的临床研究平台和全国性的研究培训基地,针对 每项临床研究设计统一的研究方案,建设全国性的 互联网数据库与生物样本库,发挥学组在胰腺癌研 究领域的中坚作用,从而逐步开展针对我国胰腺癌 诊断与治疗热点与难点的高质量临床研究。  

 

(2)建立多学科团队,层层把关,定期小结。胰 腺癌的诊断与治疗需要多学科团队指导,胰腺癌的 临床研究也同样需要不同领域医师、研究人员的参 与。例如,任何高质量临床研究的开展都需要一个 严密的顶层设计,这就需要专业的统计学专家协助 指导完成。此外,在影像学评估、病理学诊断、药物 治疗、放射治疗等方面,还需要放射科、病理科、肿瘤 科、放疗科等多学科医师的共同参与,层层把关。临 床情况复杂多变,在临床研究的实施过程中,必然会 出现与原先研究路线不符的偏差或意料之外的结 果;也很可能在研究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完善原先的 研究设计。进行临床研究,全部完成计划后再返工, 几乎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科学的。因此,研究团队成 员应定期小结前一阶段的研究工作,回顾阶段性研 究成果,及时调整或补充研究方案,修正研究过程中 出现的小失误,以避免出现研究分组不当、重要数据 缺失、标准设定不统一等情况,严重影响临床研究质 量,甚至导致研究以失败告终。   


(3)积极进行国际学术交流,借鉴国外科学研 究经验。近年来,欧美国家、日本等在胰腺癌的外科 治疗、辅助治疗等多个研究领域开展了数项多中心、 大样本量的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得到了很多 对胰腺癌诊断与治疗具有决定性作用的研究结果。 随着我国胰腺癌诊断与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内 多家大型胰腺外科中心也陆续开展了针对不同手术 方式、围术期营养支持治疗、拔除引流管时机等方面 的研究,这是值得肯定的。在此基础上,国内的胰腺 外科医师应积极参加国际会议,进行学术交流,向国 外学习临床研究经验的同时,也向国际展示我国的 临床研究成果。   


(4)重视青年医师临床素质和科学研究思维的 培养。规范化的医疗工作是高质量临床研究的基 础, 否则不可能产生优良的临床研究结果。青年医 师直接负责每例患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也是每一 份临床资料的原始记录者,如果医疗工作质量不高、病历记录不全、随访资料不完善,将直接影响临床研 究的质量与水平。实际上,青年医师会做某些实验 并不等于会做研究工作,与高质量的临床研究更相 距甚远。临床研究属于应用研究,其研究重点应基 于临床第一手资料,解决临床最直观的问题;实验研 究往往是临床研究向深层次发展的辅助手段,而绝 不是临床研究的全部。因此,各大医疗中心要重视 年轻一代临床医师的培养,加强对高质量临床研究 工作的引导,全面提高青年医师的临床素质与科学 研究素质,促进临床研究的发展与传承。


3
外科医师在胰腺癌临床研究中应发挥的作用和优势

  

临床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临床实际问题,指 导临床实践。外科医师工作在临床第一线,是临床 诊断与治疗最直接的观察者,也是临床问题最有效 的发现者。回顾数十年来胰腺癌领域关键性的进 展,几乎都源于胰腺外科医师主导的高质量临床研 究。因此,胰腺外科医师在胰腺癌的临床研究中发 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胰腺癌的综合诊断与 治疗十分复杂,在手术切除范围、辅助治疗方案、围 术期管理等不同方面均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这个大背景下,胰腺外科医师应培养科学研究意 识,善于思考,提出有意义且富有创新性的临床问 题,设计合理且严密的临床研究方案,得出有参考价 值的研究结果,从而将研究成果带回临床工作,进一 步指导临床实践,促进胰腺癌诊断与治疗的不断发展。   


此外,胰腺外科医师往往是胰腺癌患者的首诊 医师,主导着胰腺癌患者的整体治疗方案。作为胰 腺癌患者多学科诊断与治疗中最重要的一环,胰腺 外科医师应重视患者首次就诊时的医患沟通,与患 者及家属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指导患者科学就诊, 讲解临床研究的意义和重要性,提高患者对诊断与 治疗方案的依从性。这样,才能保证临床研究的可 控性,获得完整的随访资料,同时也使胰腺癌患者在 临床研究中获得最大受益。


4
结语 

  

胰腺癌的临床研究对胰腺癌诊断与治疗水平的 提高至关重要,也不可替代。外科医师是临床研究 的主力军,应重视胰腺癌的临床研究,掌握科学的研 究方法,针对胰腺癌诊断与治疗的热点与难点开展高质量的临床研究。胰腺癌的临床研究不是轻而易 举的,需要坚持,需要积累,有时还可能是一条漫长 的崎岖之路,需要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但胰腺癌的 临床研究也是极富价值的,只要有一点点创新,就可 能对临床诊断与治疗有重大指导意义,改善广大胰 腺癌患者的预后。笔者相信通过全体胰腺外科同仁 的不懈努力,胰腺癌的诊断与治疗水平将取得令人 瞩目的进步!


参考文献(略)

(收稿日期:2016-05-30

 (本文编辑:王雪梅、陈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