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武侠电影里太监的武功都很高?

 茂林之家 2016-07-10

在众多武侠电影中,有这样一类人,他们上能权倾朝野,挟天子以令诸侯;下与江湖义士作对,将普天之下的异己通通铲除;他们不光城府深、心机重,更可怕的是作为武侠片中的大反派,这类人武功奇高,最是难以对付。虽然说起来很漂亮,不过这类高手在历史上有一个不光彩而且让他们颇自卑的称呼——太监。

太监真的会武功吗?如果不是,那武侠小说和电影上又为什么这么去写呢?

为什么太监必须是反派?

为什么太监大多都是武侠电影里的反派?这恐怕是刻板成见造成的对太监的一种分析。

中国历史上,太监的名声实在是不怎么光彩,从汉末的十常侍之乱,到明代的阉党弄权,太监总是以反派的形象出现在历史舞台,由于历代宦官集团祸国殃民的缺德事儿干的太多,像郑和这种做出丰功伟绩的太监已经被选择性遗忘了,人们以“阉人”、“太监”来嘲讽他们,而他们自身由于生理缺陷和后天缺失,造成了人们对太监这一刻板成见的延续。

首先,太监的人格是残缺的。太监宫刑去势,必然引起心理上的巨大变化,而且通常是负面影响。明末清初的思想家王夫之在《尚书引义》中狠狠地嘲讽了太监的人格残缺:“宫刑施之,绝人生理,老无收养,死无与殡......且刑人并齿于天地之间,人道绝而发已凋,声已雌矣,何恤乎其不冒死而求逞于一朝。而又美其名曰,姑息怜其无用,引而置之官府之间,不知埋下祸根深矣。宦寺之恶,焾于土人,只因其无廉愉之惜、子孙之虑耳,故憨不怕死,何况乎其以淫面在傍君主制侧也。”

——《尚书引义·舜典》

王夫之认为,由于宫刑,太监这一存在变得乖戾无比,性格和人伦观念发生巨大异化,他们身处权力金字塔最顶端,无时无刻不想着取得社会地位,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让别人“看得起”,因此,花言巧语、随机应变、贪婪凶狠也成了太监的代名词。

太监成为反派另一个原因是他们的权力欲望。首先,失去原始欲望的太监必然会把欲望转化为可以得来权力、金钱。其次,太监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几千年来直接为统治阶级服务,身处权力金字塔最顶端,看似是社会高层,实则就是一群出卖自己的奴仆。不过这样一来,太监就有两种想法了:第一种,出卖自己,为皇权服务换得短暂的荣华富贵;另一种,具有极强的历史主人翁精神,立志参透统治阶级的权力游戏,自己在历史舞台上粉墨登场。有明一代,具有主人翁意识的太监数不胜数,也直接为太监成为反派留下注脚。第一种太监心甘情愿为朝廷、皇权服务,充当鹰犬卖命,反派!而第二种更可恶,不忠不孝不说,无根之人甚至还想自己当皇帝,更是直接与中国传统的伦理纲常唱对台戏,反派!也就是说,位置与服务对象决定,因为你是太监,所以必须是武侠小说和电影里的反派。

说起权力欲望,《鹿鼎记》中的海大富应该绝对是个另类。

太监可以出卖自己,这是所有人的一个普遍观念。诚然,所谓挥刀自宫追求荣华富贵,还有什么不能出卖呢?与其相对的是大侠,侠客的一个重要形象就是“重义轻财”,重情义、轻财富的江湖儿女与太监成为对立面;放荡不羁、快意恩仇的江湖社会与极尽权谋、庙堂之高的深宫大内也成为了对立。侠客重义,比如誓守襄阳的郭靖,而太监重财,比如带着皇上回家炫富的王振。同样,宋江仗义疏财,得及时雨的绰号,而童贯却可以因为钱财,轻诺寡信。即使历史上大部分太监没有弄权和“祸国殃民”的机会,甚至他们的一生过得很悲惨(比如《鹿鼎记》中真的小桂子),但我们还是习惯把他们做为群体来考量,因此,赵高刘瑾魏忠贤就成为了这个群体的代名词。

金庸小说:太监们武功都很高?

讨论这个问题首先可以从身体情况上谈,太监的体质能练武吗?三田村太助在其著述《宦》中大致描绘了一个太监真实的历史形象:由于太监被“去势”,所以说话声音尖细,走路时身体前倾,迈小步,和妇人别无二致。其次,太监去势后,身体变得松松垮垮,很胖,没有力气,而且形象上看起来要比真实年龄老上不少,30岁就会有很多皱纹,40岁的时候就已经老的没法看了。

太监手无缚鸡之力,没有练武的身体基础;加上生活在深宫大内、没有练武的环境基础,所以可以断言,历史上的太监是不会武功的。这恐怕是和武侠小说、电影差别最大的一点了,因为在众多武侠电影中,太监不仅会武功,而且往往是那个武功最高、手腕儿最黑的——无论是《新龙门客栈》里的曹少钦,还是《鹿鼎记》中的海大富,亦或是练了《葵花宝典》,与阉人无异的东方不败。那么为什么太监会有“武功高强”的设定呢?

有明一代,宦官乱朝最为严重,王振刘瑾魏忠贤,无论哪一位都可以挂在历史耻辱柱上好久。然而又因为明代特有的特务统治东厂西厂的存在,太监的权力之手上可及士大夫,下可触老百姓。《明史·刑法志》中记载了那个著名的故事:喝醉的路人甲深夜大骂魏忠贤,被九千岁活活剥了皮。特务统治无孔不入,可见一斑。也正因此,在士大夫的笔记小说之中,太监往往不是好东西,不仅仅因为宦官阻挡了他们的权力之路,也因为发自内心对特务统治的恐惧。

《新龙门客栈》中,甄子丹饰演的武功高强的厂公曹少钦。

金庸的《笑傲江湖》中,横空出世了一部武功秘籍——《葵花宝典》。金庸对此书的描述着墨不多,但处处体现了《葵花宝典》作为武学至尊的威力:林远图凭借其中的《辟邪剑谱》威震江湖,东方不败只练了个残本就天下第一了。而这样一本武学宝典,创立者却是“前朝太监”。通过方证大师和令狐冲的对话可以得知,《葵花宝典》为太监所创,然而却不是在宫中,因为皇宫大内没有习武的条件,所以,这位武林高手应该是创立此书后挥刀进宫的。而进宫的原因似乎也很简单,就是为了自己权力欲望的顶点:当皇帝,然而此事并未做成。《明史·舆服志》记载:“礼部奏定,内使监凡遇朝会,依品具朝服公服行礼,其常服,葵花胸背团领衫,不拘颜色。”

这段描述似乎也证明太监与这部武学典籍的关系,而那句著名的“欲练此功、必先自宫”更是直言不讳。欲成武林至尊,须狠心下刀。这种不符合常理的习武方式由于是太监所创,加上练习者不多,所以看起来有些逻辑道理了。

欲练神功,必先自宫的《葵花宝典》。

《笑傲江湖》的时代开始,有了一个“武功很高的太监”的形象存在,而《鹿鼎记》中的海大富就更将中国历史上的太监形象刻画完美。海大富出场的时候,是一个痨病鬼的形象,然而我们都知道,越是这样的人物设定,他的武功也必然很高,就像金花婆婆一样。海大富生存的信念就是顺治交给他的查清谋害董鄂妃的凶手,别无其他,对先主十分忠心。他明知韦小宝害死小桂子却仍将错就错让他服侍,通过韦小宝与康熙交手,查清对方武功门派,与假太后在慈宁宫对峙,体现了他惊人的分析能力。金庸把太监海大富恐怖、冷酷的形象刻画的入木三分,而那他的老谋深算就像历代弄权宦官的头脑一样缜密,只不过他更加忠心罢了。

武侠电影:太监形象的增改

武侠小说虽然给太监奠定了他们的文学形象,但真正将他们发扬光大的还是武侠电影。然而,在武功高强、城府极深、阴险狡诈之外,武侠电影又给太监们提供了怎样的突破呢?

将太监代入武侠电影的第一人是导演胡金铨,他的作品《龙门客栈》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最早的武侠电影。

《龙门客栈》的故事很简单:明朝中叶,兵部尚书于谦遭权阉曹少钦等诬陷,以“欲迎立外藩罪”处死 ,三个幼子将充军龙门。东厂太监曹少钦为斩草除根,密遣心腹在起解途中将于家兄妹截杀,江湖义士闻风纷纷赶往龙门客栈,经过一番大战,江湖侠客们搭救了忠良之后,结果了曹少钦。

在《龙门客栈》中,由于要突出正面人物的光辉形象,所以厂公曹少钦的角色未作太多准备,像太监说话声音尖细这些特点都没有考虑,不过,胡金铨在中国电影史上第一次确立了“太监鹤发童颜”与“所有人中武功最高”的形象。按照常理来讲,太监都会未老先衰,鹤发童颜更像是对金庸小说《天龙八部》中逍遥派众人的描述,然而这种“不合常理”的设定由于太过成功,导致整个六七十年代邵氏的武侠电影中,太监皆为两鬓斑白,面色红润的形象。

最早的武侠电影,胡金铨的《龙门客栈》,此时厂公曹少钦只像个面色红润的老者,而说话声音等等太监的特征未做处理。

“所有人中武功最高”也是电影为太监带入的设定。六十年代的武侠电影,没有吊威亚没有特技,多依靠武打演员扎实的武术功底撑场面。胡金铨的《龙门客栈》中,为了突出厂公曹少钦的武功高强,在最后的决战中,导演想通过以一敌众的方式来表现,但是限于当时武打设计的不足,厂公更多时候陷入几个正面英雄的包围之中,高接抵挡,加上正面人物自带光环,最终难免让人产生一种寡不敌众的落魄感。而在徐克的《新龙门客栈》中,由甄子丹扮演的曹少钦明显战斗力强于旁人,最后的沙漠决战中,金镶玉周淮安邱莫言三人围攻厂公,但仍然能明显感觉不是一个重量级的。

刘洵以饰演太监为人所知,在《笑傲江湖》、《新龙门客栈》中均有出色的表演, 并被认为具有“贵族气质”。

除了武功和形象设定外,电影还在“气质”与“笑声”上做出了突破。作为武侠电影中的大反派,太监往往是厂公这个级别的人物,武功高,城府深,又深居皇宫大内,和历史上成千上万的普通太监形成了巨大反差,而人们恰恰只记住了这一种:拥有无上地位和贵族气质的太监形象,举手投足之间,能看出此非等闲之辈。电影中,厂公和大太监们的服饰越来越华丽,与之相对的是侠客们的服装越来越落魄。同样,侠客们虽然号称“仗义疏财”,可却是没什么财可疏,而太监们往往为了个人目的不吝钱财,在《新龙门客栈》中,为了让金镶玉拖住周淮安,刘洵饰演的太监开价千两,没钱怎么能叫反派呢?小说中难以表现的“笑声”也成为烘托太监武功高强、阴险毒辣的手段,太监有“阴笑”和“狂笑”两种,第一种出现在为阴谋做网,小人得志之时;狂笑则一般在电影最后的决战时刻,阴谋和盘托出即将实现之际,已经没有隐藏的必要了,然后就将迎来侠客正义的审判。

古典精神退化,太监形象转变

普遍来说,武侠电影兴盛的时期,一般是社会问题比较尖锐,需要“民族精神”和“侠义精神”来打打气的时候。武侠电影在香港兴起,大热,转向大陆,又在不断的演化之中迷失,渐渐归于沉寂,人们对古典的侠客精神不再感兴趣,对拔刀相助和仗义执言漠不关心,同样,作为主角的侠客也会归于沉寂,不过却能让武侠电影中的配角——太监再上一个台阶。

2011年,徐克执导了3D武侠电影《龙门飞甲》。《龙门飞甲》的故事已经相当弱化,徐克更强调他电影的技术性。在这部电影里,厂公的形象经过几十年电影界的不断阴性化处理,已经基本女性化了,厂公甚至被戏称为厂花,由此可见一斑。这也是电影向市场、向大众低头的一个表现,当武侠电影的侠义精神不再被重视,取而代之的是好莱坞式的视觉震撼时,可能武侠电影也就泯灭了自己的价值。也正因为如此,《龙门飞甲》里,人们对正面人物,李连杰所饰演的赵怀安不在感兴趣,而对陈坤饰演的“厂花”称赞有加,现代精神的融入使人们对武侠电影的历史背景模糊了,人们也已经忘了或许也根本不知道,真正的厂公在历史上是让人恨之入骨的。“厂花”一改以前太监残暴狡诈的形象,从而大受欢迎,反映出大众审美的变化。人们正在正在逐步接受审美多元性,女强男弱,男性阴性化的客观现实。

《龙门飞甲》中,甄子丹饰演的曹少钦就已经有阴柔化的趋势了,而《龙门飞甲》陈坤饰演的“厂花”雨化田的大热,代表了武侠电影正在迎合市场,迎合时代精神。

太监的形象从权宦到武林高手再到很多喜剧片中的元素,体现了中国社会千年来对这个群体的不屑与愤恨,而真实的太监只是依附皇权的可怜虫,大奸大恶也只是少数。而太监的文学影视形象的变化,体现了每一个时代的精神,就像厂花不可能出现在60年代的电影里,而如今厂公由白鹰、刘洵来演反响也不会太好。不过更多的是古典精神正在一步一步衰退,当人们对武侠小说和武侠电影不在感冒,太监是不是也能回到他历史里真正的地位和形象中去呢。

参考:

《太监简史》

《香港武侠电影中的太监形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