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羌活(药用)的产地及市场调研报告

 朱1971 2016-07-10

       基层队伍还年轻,我们一直在努力,我们接受善意的意见和建议,拒绝恶意的妒忌与诋毁。


国药传承论坛2016年精英交流会交流资料


羌活(药用)的产地及市场调研报告

作者:俞静波

信箱:894467273@qq.com


 近年作者对中药材羌活的市场价格、商品规格、市场货物的保有量、资源的分布及影响因素、销售去向,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1、羌活主要资源类型为野生,年需求量在持续稳定增长,野生资源的受生境破坏、毁灭性采挖及更生周期长等因素影响锐减;2、受资源量及人工费用的影响,羌活价格整体上一直攀升。3、人工种植技术在不断完善,川羌及西羌均人工种植成功,但外观性状与内在成分与野生品均有较大差距,且市场占有率非常小,不能实现对市场的持续性供应。基于上,将羌活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旨在为开展羌活品种的种植、采购、加工生产及销售提供决策依据。


     羌活属常用中藏药,2015版《中国药典》收载的药材基原植物为羌活(Notopterygium incisum)和宽叶羌活(Nforbesii),具有解表散寒,祛风除湿,止痛之功效,主要用于治疗风寒感冒,头痛项强,风湿痹痛,肩背酸痛等症,是许多著名的中医名方和成药的组方药物,入方中() 成药达 200多种。其中以其为主药的九味羌活丸和羌活胜湿汤分别为风寒解表 和祛风除湿之经典方。

目前羌活的资源绝大多数依靠野生,且羌活本身属于《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条例》中明示的珍稀濒危物种,虽然羌活种植技术正在发展与更新,但是整体上来看,仍然不能实现对市场的持久稳定供应,且羌活的家种品种与野生品在外观及内在成分上存在差异,商品规格混乱,加之,国家尚未出台针对羌活的野生品及栽培品的相关等级标准的数据及资料,所以,有必要对针对羌活这一品种提高关注度。






目前市场的流通的羌活主要为野生品,且资源量一直在持续减少,部分地区已经开展了羌活人工种植工作。目前西羌甘肃宕昌地区已经种植成功,繁殖方式为育苗移栽(有药商销售),由于羌活的市场价格较高,当地农民种植热情高涨,目前在药材市场上已经少量家种货流通。而在四川阿坝地区,川羌的人工栽培已经开始,但并没有形成规模,市场也无家种川羌流通。

  以上内容仅供各位老师参考,一得之见,恳请各位老师多多指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