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印度锡克族神秘的屋顶飞机,以及它背后的荒诞与现实

 昵称535749 2016-07-10

2016-07-10 14:02 | 豆瓣:喜喜

破旧的政府大巴在高速公路上疾驰,奔向位于印度旁遮普邦的阿姆利则和昌迪加尔中间的一座小城Jalandhar,旅游书上没有任何关于这里的只言片语,我又毫无悬念的成了大巴上唯一的老外。

两分钟前,我伴随着大巴车里人们的哄堂大笑回到了座位。原因是大巴司机——这位不苟言笑的锡克教徒不近人情的拒绝了在路边停车,让我“方便”一下的请求。在“U have to wait”的简短答复下,我如坐针毡。

经过漫长的15分钟后,我终于在Jalandhar下了车,在重复了不下100遍我的目的地后,又在全车站人们的热心帮助下,我终于坐上了正确的前往Uppal Bhupa村子的另一辆政府大巴。经过40分钟的颠簸后,我到达了此行的目的地。

来自该村附近的一位大叔热心的给我当起了向导,用停在车站旁的摩托车载着我前往这个充满飞机水塔的小村。


印度锡克族神秘的屋顶飞机,以及它背后的荒诞与现实

在象岛碰到的旅行的父子

虽然只有一条水泥路直通村子,但是却干净整洁富裕的不像话。是的,这里是锡克人的地盘儿。我还记得一年前第一次来印度旅行的时候,在孟买的象岛看到一个留着浓密胡子的高大男人头上缠着的头巾,起初我还以为这是印度男人的普遍打扮,直到我到达斋普尔,才被朋友告之他们属于锡克族,信仰锡克教。而他只用了一句话来概括他们在旁遮普邦的生活:一辈子不刮胡子也不理发。那一刻,我竟然有了一种要来这里做洗发水生意的强烈冲动。

但其实锡克教远没有这么简单。

锡克教于15世纪末由那纳克创立于印度西北部旁遮普地区。它是在莫卧儿王朝时期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交流中萌芽的,由于印度教虔诚派运动的开展,后来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宗教。教义规定,锡克教徒必须遵守五条“卡尔萨戒律”,也被称为“5k”标志:kesh(终生蓄长须发),kangh(戴发梳),kacch(内穿短裤),kirpan(身佩短剑),kara(戴手镯)。

不过,今天的锡克教男人很少穿内短裤、佩短剑,但蓄发、加发梳、戴钢手镯仍然极为普遍。


印度锡克族神秘的屋顶飞机,以及它背后的荒诞与现实

Guri每天早上会把头巾的另一端绑在把手上进行整理

我在昌迪加尔的沙发主人Guri就是典型的锡克教徒,他和另外三个同为锡克教徒的朋友合租在市中心的两居室内。每天早上要花上大量时间“打扮”自己才能出门:首先用梳子固定头发,随后把头发用短发巾包住,然后再把一条长达6.5米的长发巾的一端固定在门把手上,另一端由自己拉直,随后一层层缠在头上,固定在短发巾的外面,最后在镜子前确认没有一丝头发露出才算合格。如果让外人看到自己的毛发,则为大忌。每个人一般需要花费长达40-50分钟,我常笑他们比化妆的女生还要麻烦。


印度锡克族神秘的屋顶飞机,以及它背后的荒诞与现实

Guri的室友在家也用短发巾包住头发并佩带短刃

随后,经过一路打听,我找到了该村的“名人”——Santokh Singh,他以建造了长达11米宽达6米最大的飞机模型水塔而闻名全村,自然也接受过不少媒体的采访。随后,我敲了Santokh Singh家的大门,一位年轻的锡克族佣人走了出来,说明来意后,他把我领了进去。


印度锡克族神秘的屋顶飞机,以及它背后的荒诞与现实

Santokh Singh家屋顶上的巨型飞机水塔

见到Singh本人后,听说来自中国的我特意辗转几次大巴就为了看这里的飞机水塔,他有些意外和激动,用磕磕巴巴的英语告诉我,如果本地人终于如愿以偿的拿到了前往发达国家的签证后,他们就会在屋顶上或建造出这种飞机形状的水塔,或摆上飞机模型用来还愿,机型多为波音737。而水塔或者模型的大小则和这户人家的财力及虔诚度有关。

而他的三个儿子早已成功移民到了英国,有在饭馆工作、有做计程车司机,最小的儿子还在上学,他们全都过上了在异国的新生活。


印度锡克族神秘的屋顶飞机,以及它背后的荒诞与现实

村子里其他的人家上的飞机模型

告别了Singh,我在村子里四处溜达的时候,碰上了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他正在全力以赴准备雅思考试,每天早上9点到下午1点是他固定去私人培训学校学习的时间,而他的梦想就是在悉尼找一份工作;他的邻居则自豪又得意的告诉我,就在今年夏天他马上要去加拿大学习文学,对于未来他既激动又期待。

而还留在村子里唯一的两个锡克族年轻姑娘好奇地看着我这个亚洲面孔的外国人,我还没来得及回答此行目的的时候,其中一个姑娘就迫不及待地指着身边的另一姑娘告诉我: “她马上就要去伦敦了。而那个女孩则马上回应道:“你还不是也要嫁去纽约了吗?”

人人都住进了带院子的三层洋房,而能负担起这笔不小开销的金钱,都来自锡克教徒们在各个发达国家的打工收入。

在印度,没有一个地方的人们是如此迫切地想要逃离这个国度。

历史上,身份认同感和所在的旁遮普邦的富足的经济状况,让锡克教徒们滋生了很强的自豪感。难怪他们多次想独立于印度单独成立一个国家。最后一次大型独立运动在1984年,锡克教最高领导人Bhindranwale带领士兵占据了旁遮普邦的阿姆利则金庙,宣布了独立的想法,当时总理,也就是尼赫鲁的女儿英吉拉-甘地企图多次和平谈判无果后,下令进攻,不仅占据了金庙还杀死了Bhindranwale,矛盾便愈演愈烈。随后很多人都劝英吉拉更换她的锡克侍卫,但是英吉拉本着信任的原则不听劝说,直到她被侍卫的一把手枪杀死。这件事不仅震惊了世界,而且也掀起了全国范围的印度教徒追杀锡克教徒的运动,数千名锡克教徒被杀,而圣城阿姆利则也变的一片狼藉。


印度锡克族神秘的屋顶飞机,以及它背后的荒诞与现实

飞机代表着锡克年轻人飞向远方的梦

这么多年过去了,锡克教徒和印度教徒的恩怨情仇终于也慢慢平息了下来,似乎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也冰释前嫌,重归于好。但事情永远不是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这些充满着荒诞意味的飞机水塔就是最好的证明。

美国、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成了锡克教徒们的梦想之国。


印度锡克族神秘的屋顶飞机,以及它背后的荒诞与现实

随处可见的雅思培训广告

而最不可思议的是,旁遮普邦是我在印度遭遇的英语说的最差的一个邦,要知道英语作为印度的官方语言之一,普及的一直都很不错。即使印度人英语再不好,也能用不正确的语法交流上几句,但只有这里,让我的旅行和沟通都变的无比困难,而路边无处不在的雅思培训学校的海报,又增添了一丝讽刺的味道。

告别这些暂时留守在这里的年轻人后,我看着远方屋顶上的飞机水塔,知道每户人家都有一个背井离乡,飞往大洋彼岸在异国他乡开始了新生活的年轻锡克族人。


印度锡克族神秘的屋顶飞机,以及它背后的荒诞与现实

印度摄影师Rahesh Vora拍摄的来自周边村子的飞机水塔

据官方统计,全世界每年被抓的非法移民中有10万来自旁遮普邦,即使这样也无法动摇他们离开这个国家的决心。


你的支持是我分享世界的动力

原载于财新雅趣

查看原文  ? 版权属于作者  商业转载联系作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