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王阳明最神奇的心学

 龙书斋623 2016-07-10

[转载]王阳明最神奇的心学
各大书店或网上可购买。


前言

王阳明,字伯安,名守仁,浙江余姚人。明朝伟大的哲学家、军事家、教育家、文学家,“心学”创立者。
少年时便胸怀大志,以“正心修身,平治天下”为己任,后因体弱多病,接触佛、道思想,并于家乡的“阳明洞”习道家导引术以养生,因此以“阳明”为号。

青年时步入仕途后,因上疏触犯权倾朝野的宦官刘瑾,被廷仗四十,并贬谪至穷山恶水之中的边远山区——贵州龙场。

在龙场任驿丞的日子里,尽管环境十分恶劣,当初甚至无处可居,三餐难以为继,但他以一种坚定的求道精神,克服了种种困难,励志修身不已,终于在一个夜晚,领会到了儒家失传已久的“格物致知”要旨,洞见了自己的本来面目彻悟了“知行合一”这种天地间的终极智慧,从而创立了影响后世至今的一门学说——心学。

自“龙场悟道”后,王阳明继续以讲学的形式向世人阐述他的心学思想,认为“心即是理”,只要通过格物致知的实践功夫,将各种蒙蔽心体的闲思杂念拂去,便能认识本心中的“良知”,从而让源于良知的本能智慧显露出来。以此应事接物,则能心定神明,洞察到事物的本质规律,顺势而行,事半而功倍。

后来,王阳明任南赣巡抚,以超绝的智慧和才干,短时间内即剿灭盘踞江西各郡多年的众多巨寇,并在宁王叛乱的紧急关头,处变不惊,沉着应对,仅用四十二天便生擒宁王,平定叛乱。以显赫战功一路升迁,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封新建伯。卒后谥号文成。

纵使在繁忙的军旅生涯,王阳明也不忘与学生、朋友们讲学,而且每到一地,他都积极修建书院,推行教育,提出了很多见解独到的治学、育人之论。如他认为“凡饮食只是要养我身,食了要消化。若徒蓄积在肚里,便成痞了,如何长得肌肤?后世学者博闻多识,留滞胸中,皆伤食之病也”,以此比喻做学问要善于消化,须融会贯通,才能运用自如。

在做学问方面,强调以“立志”为要,“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志立而习气渐消。学本于立志,志立而学问之功已过半矣”,凡事只要有一种持之以恒的志向,时刻为这个目标而努力,就有成功的可能。为帮助学生树立志向,王阳明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如何立志的方法,使学生们受益匪浅。

作为一个已彻悟了心灵奥秘的教育家,王阳明有着非凡的洞察能力,他往往能洞悉学生们内心的弱点,一针见血地指出他们身上的毛病,以及给出如何改正缺点的有效方法。

如薛侃多悔,王阳明便告诫他说:“悔悟是去病之药,然以改之为贵。若留滞于中,则又因药发病。”指出一个人有改错之心是好的,但吸取教训后,就不要想那么多了,不然一味纠缠于已发生的错误当中,就会钻进牛角尖,因不断悔恨而时刻折磨自己。

对于如何正确思考问题,王阳明从“致良知”、“知行合一”的观点出发,也提出了自己的独到看法。

如他说过:“良知愈思愈精明,若不精思,漫然随事应去,良知便粗了。”认为做一件事时,如果只是不着边际地去思考,就会有毁誉、得失等各种杂念掺入其中,就会看不到事物的本质,得不出正确的结果。这种观点是很有见地的。

在平时的应事接物上,王阳明已臻于“道”的化境,悟到“心无所滞”的重要性。

如他曾借除草的机会点化学生:“草有妨碍,理亦宜去,去之而已。偶未即去,亦不累心。若着了一分意思,即心体便有贻累,便有许多动气处。”指出平时做事时的态度,也应和除草时一样,要有一种圆活的心态,即使偶然做错了某些事,也要保持镇静,不必过于在意,这样所做的事情才不会变成心灵的累赘,从而轻装上阵,不为情绪所扰,把握住处理事情的正确方向。

……

王阳明长期与学生及友人论学,宣传自己的哲学思想和主旨。其著作主要有《阳明集》、《居夷集》、《抚夷集略》、《五经臆说》、《大学古本旁注》等。后来,他的学生徐爱、陆澄、薛侃、钱德洪等,把王阳明先生的著作及论学的语录、书信、诗赋等搜集起来,辑成《王文成公全书》(现称《王阳明全集》)共三十八卷。其中,《传习录》单独列为全书(集)第一篇,分上、中、下三卷,乃王阳明哲学思想中的精华部分,也是研习心学的重要经典。

 

 

【自序】

 
发现心灵的智慧

 

随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向外追求物质利益,这样发展下去,必然使得人的精神愈来愈和自己的心灵分离,使人趋向于“物质化”,在人的心灵深处愈感孤独、苦闷、烦躁、矛盾。
如何使人们荒芜、紧张的精神境界得到提升,获得一种心灵的自由,又不至于影响物质文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儒学所倡导的“正心修身、平治天下”的“内圣外王”修养之道,既强调涵养心灵,又不失进取精神,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方式。

很多人过于追求外在的人生高度,追求金钱、地位、名利那些东西,导致了心灵过于沉重,承受了太大的压力。然而牵累太大,做事的效率也大打折扣,反而难以达到理想的人生目标。

其实,在今天的社会里,要想更好地实现自己人生的高度,更重要的是要心灵也有一种高度,那是一种脱尽尘埃、充满光明的境界。

乘坐飞机的人们能够体验到:飞机上升到一定高度,超越了雷雨交加的云层时,将会出现一种奇特的现象,往下看去,尽管云层下面电闪雷鸣,下着倾盆大雨,而云层之上却无一丝阴云,充满着朗朗阳光。这时的飞机,丝毫不受恶劣的外界环境影响,平稳地飞行着。

我们的心灵也是一样,在一定的层面下,会有种种乌云遮蔽心性的光明,让我们生活在黑暗的阴霾里。然而,当我们的心灵到达了云层,超越了云层和冲突,同样会发现,云层之上,晴空万里,心灵获得了一种全新的自由。而我们带着这种更高的精神境界和追求,回到现实中来时,智慧和聪明仿佛被提高了一个更高的层次,能用独特的眼光来看事物,能发现一些以往不会注意到的细节规律,能承受更大的压力和磨难,从而使自己的决策和行动似乎具有“神来之笔”……

早在孟子时候,就提出了“万物皆备于我”这样一个观点,认为万物的知识和规律,都是人心中所具备的,一个人只要“尽心、养性、反求诸己”,就可以把它们都发现出来。又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良知也”。

认识并掌握这种良知、良能有什么好处呢?

王阳明认为,夫人心本神,本自变动周流,本能开物成务,所以蔽累之者,只是利害毁誉两端。如果我心不动,以顺万物之自然,只是触机神应,就能够发挥良知妙用。

在他看来,人的“心”本来就有着神奇的作用,如行云流水般变动周流于万事万物之中,反应着各层次事物的客观规律,如果人能静下心来,自然就能发现其中的规律,而把事情完成得十分完美。我们心灵的能力没有发挥出来,只是由于它被各种诋毁、赞誉等利害关系遮蔽了。如果能摒弃“自我”的束缚,保持我心不动,顺应万物之自然,对待各种事情,心灵就能根据其客观规律,作出自己精准的判断,将别人看似异常神奇的良知妙用发挥出来。

王阳明具有异于常人的全面智慧,正是通过一定的合理方法,让自己的心灵境界得到提升,开发了人人本具的智慧潜能的结果。他由普通人到智力“超人”的超越,为人类提供了自我完善的典范。

虽然人心中包含着无穷的智慧,具备认识万物的知识与规律的能力,但这种智慧和能力并不是已明明白白地摆放在那里,因为每个人的心中虽然都有一个深藏的宝库,潜力无穷,但由于我们的心灵早已为物欲、私欲、人欲所蒙蔽,表面上人还是愚昧无知的。

有这样一个笑话。

有一个人在山间小路开车,正当他悠哉悠哉地欣赏美丽风景时,突然迎面开来一辆货车,司机摇下窗户大喊一声:“猪!”

现在的人怎么这样无礼,无缘无故地骂人?这个人越想越气,也摇下车窗大骂:“你才是猪!”刚骂完,他便迎头撞上一群过马路的猪。

其实,那位货车司机是提醒他前面有一群猪,但他却从“自我”的角度出发,以为别人是骂他,结果酿成大祸。

所以,如果一个人的心灵为自我和物欲蒙蔽的话,不仅不能获得那种本能的智慧,就连基本的观察判断能力也会丧失。

为了获得这种高层次的智慧和能力,需要进行自我思想锻炼,即正心修身

正确认识自我与天地自然的关系,是获得更高智慧的前提。古人云: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只有心灵达到一定高度,才能看到更深更远的地方。

心境提高了,一个人的智慧、能力和素质也会随之提升。

人在生活中,往往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被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所束缚,难以找到应事接物的最佳途径,其关键在于没有将自我真正放下来,没有以一颗虚静清明的心去认真思考,认真对付。

正如儒家经典《大学》说:“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只有心灵达到宁静、安稳的境界后,人才能够洞察万物之规律,这时考虑问题才能周详,处理事情才能完善。而当一个人的内心有了一种安顿了的感觉,生活也会有一种充实感。内心平静,思想清晰,智慧必有所增,这样做事情更有效率。这时人的主观能动性就会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帮助我们达到更高的人生尺度。

【王阳明的人生之路充满坎坷,所遇到的困难是我们今天无法想象的,但他却凭借自己的努力,成就了一段辉耀千古的传奇。这样一位对生命有深刻体悟的人,他是怎样对待磨难的呢?】

 

在磨难中提升自己

 

某于良知之说,从百死千难中得来,实千古圣圣相传一点滴骨血也。
——《顺生录·年谱二》

王阳明认为,他对于良知这种学说,是从百死千难的磨练中得来的,实为古圣代代相传的一点精华。
实际上,王阳明又何尝不是告诉我们,任何伟大的成就,都要经过许多磨难,只有以顽强的勇气,持之不懈地去努力,才有可能达到成功的境界。

在现实生活中,一遇到困难,很多人的反应就是怨天尤人,埋怨老天爷怎么这么对待自己,埋怨命运不公平,其实,磨难是一种财富,关键在于你怎样对待它和采取怎样的行动。

而王阳明正是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我们作出了一个完美的诠释。

王阳明出生于一个官宦之家,自幼天资聪颖,家人对他寄予了很大的希望。但他的人生之路却充满坎坷,两次参加会试都落第了,难得的是,王阳明以坦然的心境对待这人生中的第一个挫折,当有人为两次落榜而感到羞耻时,他淡淡地说:“世人以落第为耻,我却以落第动心为耻。”这是因为他的心中有着更大的理想——成为圣贤,对于他来说,世上还有更多、更重要的事要去做,眼前的这点挫折算得了什么呢?

1505年,已入京为官的王阳明遭遇了他人生中前所未有的一次磨难。当时,身为兵部主事的王阳明因上疏言事,得罪了权臣刘瑾,结果被逮捕入狱,严刑拷讯。

无论古今中外,监狱都是人类最黑暗的地方之一,明朝时的诏狱尤甚。纵然在暗无天日的狱中,王阳明立志成圣的信念依旧未消沉,他静下心来研究学问,还与一同被捕入狱的难友相与讲诵为乐:“累累囹圄间,讲诵未能辍。桎梏敢忘罪?至道良足悦。”即使在这种情况下,都可以静下心来做学问,以后还有什么困难可以难住他呢?

在黑暗的诏狱中关了一个月后,王阳明被判廷杖四十,革去兵部主事的职务,贬到边远地区任杂职。

终于出狱了,但等待王阳明的并不是自由和幸福,而是更为艰苦的人生考验,他将要到环境十分恶劣的贵州龙场去当驿丞。

龙场在贵州西北方的深山之中,穷山恶水,人迹罕至,住的都是些言语不通的少数民族居民,偶尔遇上几个能听得懂语言的人,却又都是从中原逃来此处的亡命之徒。其生存环境之恶劣,可想而知。

但还有更艰苦的环境在等着他们。王阳明到了龙场后,居然发现那里连住的房子都没有,一切都要靠自己动手。没办法,顾不上旅途劳累,王阳明强打精神,与随从一起把一座茅草房盖起来。尽管盖的茅草房十分简陋、矮小,王阳明对此还是很乐观,赋诗云:“草庵不及肩,旅倦体方适。”他的心中已不以环境的艰难险阻为念了,正如他在来的路途中所写的诗那样:“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

其实,所谓的困难只是存在于人的想象中,当一个人心中有更高的理想和信念时,这时的困难自然就会变得十分渺小了。

当然,在龙场所遇到的困难,还远远不是言语不通和住茅草房这样的事,由于水土不服,加上当地瘴疠之气弥漫,除王阳明外,跟随他来到龙场的随从们都病倒了,这时连个做饭的人都没有。

王阳明只得亲自砍柴、取水、煮粥、做饭,又怕随从们心情抑郁,则给他们咏唱诗歌;但是他们还是不高兴,又为他们吟着家乡的小曲,杂以幽默逗笑的内容,他们这才愉悦起来,忘记了疾病和身处荒僻之地所带来的患难。在这种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处境中,他却想到了一个问题:“要是圣人处在这种环境下,他们会有怎样的想法和做法呢?”

通过效法古圣先贤,王阳明领悟到了一种独特的境界,他在磨炼中,“我”与万物融为一体,心胸洒落如光风霁月,获得了大智慧。

俗话说:“大磨得大道,小磨得小道,不磨不得道。”这是很有道理的。要想改变气质,使身心契合于“道”,勇于接受各种患难的磨砺,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因素。

面对困难,只有不再想到逃避,或希望生活会自己改变,而是敞开心胸,去深入体验所谓的痛苦,一点一滴地培养自己的耐心和意志,才能使整个身心素质发生脱胎换骨的改变。

因为痛苦是一种能触及灵魂、很有力量的情绪,但是如果没有真正的体验,就看不清它的实质;不能洞察它的实质,就无法真正地放下它,自主地掌控内心状态。

所以说,如果不能在实践中把自己的心态调整过来,所谓改变气质就是一句空话。

一旦在患难中,真正体验到了种种痛苦的真实感觉,就有了能够主宰自我的力量,以后再遇到任何困难,就不会轻易退却,反而能够积极主动地迎难而上,应变自如。

正如王阳明所赋诗云:“知君已得虚舟意,随处风波只宴然。”这时心灵已磨炼得没有一点浮躁之气,虚灵无滞,不论碰上什么地方的风波,都能安然自得,做到真正地融入生活。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借鉴这种智慧来提升自己的心灵境界。

普通人之心,就好象一面积满尘垢、锈迹斑斑的铜镜,要想恢复它能映照事物的光明本性,就必须先下一番刮磨的功夫。

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总是认为自己的命真不好,怎么净摊上这些倒霉事时,身心就会发生严重的自我冲突,经受不住磨砺,最后还是昏而不明。相反,假如能认识到此时的磨砺,正是使自己增长能力的大好事。识破这一点后,那么在外人看来十分艰难的事,自然也会甘之如饴了。如此愈磨愈明,终成一光彩照人的明镜。

【生活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碰上那些似乎不堪忍受的事情时,如果我们能借此动心忍性,把心灵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将会出现什么奇迹呢?】

 

每一次打击都能令内心更强大

 

凡“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动心忍性以增益其所不能”者,皆所以致其良知也。
——《传习录》

王阳明引用孟子的话认为,凡是使他的筋骨受到劳累,使他的身体忍饥挨饿,使他备受穷困之苦,做事总是不能顺利。这样来震动他的心志,坚韧他的性情,增长他以往所不具备的才能的各种事情,都是为了致良知。

北宋一代名臣范仲淹的成长经历,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范仲淹,字希文,是唐宰相履冰的后代。在范仲淹还两岁的时候,父亲就不幸得病去世了,为生活所迫,母亲改嫁山东长山一户姓朱的人家,从此,范仲淹也跟从朱姓人家改姓朱,名叫朱说。

范仲淹从小时候,就很有志向和操守,尤其喜爱读书。等到他长大了一些,从旁人的口中得知了自己的家世,明白自己原来是随母亲改嫁而到朱家的,他的心灵受到了很大的刺激和震动,哭泣着辞别母亲,独自一人前往南京求学。

来到南京后,范仲淹过着十分艰苦的生活。但他却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勤奋地读书,昼夜不息。

在冬天寒冷的季节里,是最考验一个人意志的时候,人往往会因为寒冷而懈怠下来。范仲淹有时疲倦到了极点,就用冰凉刺骨的冷水来洗脸,用这个办法来驱除倦意,振作精神继续读书。

寒冷和疲倦还容易战胜,最让一个人难熬的是食物的匮乏。自从范仲淹立志脱离朱家独立生活,他的衣食便很不充裕,食物极度缺少时,他便靠喝煮得很烂的粥来充饥。

对于如此艰苦的生活,常人很难忍受,而范仲淹从不叫苦。也许他心里有一种远大理想的支持,从来就不以这种清贫的生活为苦,而以潜心于书中追求知识和智慧为自己最大的乐趣。正象《论语》中孔夫子称赞颜回一样:“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一个同学看到范仲淹如此苦读,十分佩服,便将他的事迹告诉了父亲。这位同学的父亲是南京的一个大官,听说儿子有范仲淹这样饿着肚子做学问的同学,很受感动,便叫人给范仲淹送去许多可口的饭菜。

然而,令这位同学感到奇怪的是,经过许多天,饭菜都放臭了,也不见范仲淹吃一口,便问这是怎么回事。

范仲淹很认真地说:“老兄呀,我很感谢你的好意。不过要是现在我吃了这么好的饭菜,恐怕将来我就很难喝得下粥了。”同学听了更是感叹不已。

范仲淹经过努力,在1015年就中了进士,后来官至副宰相,推行庆历新政,成为了北宋著名的改革家,并留下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句,为后人广为传诵。

范仲淹之所以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是与他自觉地通过各种不利环境的考验,来挖掘寻找良知中的力量分不开的。

良知即是“道”,也是每个人的“本心”,它无垢无净,不增不减,妙用无穷,能感通万物,是应变之枢机。如能善用之,就能帮助我们成就一番惊人的事业。不过遗憾的是,我们的“本心”却往往被各种尘埃遮蔽住了,成为了一颗不为常人所知的“宝珠”。
我们要想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人,不虚度一生,就要通过精神上的磨练,不断拂去那些尘埃,使自己的心灵得到解放,这样就进入超越世俗的更广阔、更自由的境界,表现出更高的智慧和才能。

这是一个寻找良知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挑战自我、动心忍性的过程。

所谓“动心忍性”,并不是要求我们面对那些艰难困苦之事,皱着眉,苦着脸,咬牙切齿地拼命忍着心里的愤懑之情。

而是把天地间的各种事看成是一个大熔炉,自己如同一块粗铁,在里面接受烈焰、钳锤的煅炼,要打造一把宝剑一样。每一下的打击,都会使自己的心性更精纯一点。

拥有这个信念后,不但不怕苦,还唯恐火力不足、锤打的力量不够,任凭它在别人看来如何痛苦难堪,我只是待之以性,而不待之以心而已。就是说不以感官之心去分别各种遭遇,而是以本来的生命之性去体验、契合它。

具体来说,我们要认识到自己的“本心”是超然独立于各种境界之外,不生不灭的。只要能把持住自己,任凭什么痛苦来袭,认定那只是感官的感觉而已,与自己的“本心”并无关系,这样任何外界的干扰都侵入不了自己的内心。

不论事情多么繁杂艰苦,我就是保持“本心”不动,把分别、计较之心高高挂起,怡然自得地观照内心,心平气和地去做事,以此考验自己的心性修养程度。这个过程就是“动心忍性”。

唐代诗人王维,有一首诗写得很有意境:“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沿着山溪寻去,一路千辛万苦,终于到达源头,山已穷,水已尽,但当你静下心来,打量四下,却发现早已有氤氤氲氲的云雾在山腰冉冉升起,这是一种“无限风光在险峰”的境界。

磨练心性也是如此,当历经了当初的烦躁与不适的感觉后,观照到十分纯熟,已超越喜悦与痛苦时,一种心灵上“空无一物”的虚无状态便会到来,生命中的祥瑞之云就会在心中生起。

到了这时,就会体验到一种从未有过的真正毫无牵挂的真实感觉。这种感觉出自内心深处,能使人有一种源于生命本真的自信。

达到此境界,心灵清澈灵明,能应万物之变,不管在何时何处,你都能获得来自“本心”的力量,顺应规律去应对当前的事情。只有经历千锤百炼,心灵才会由量变到质变,产生一个飞跃,进入全新的天地。

【孔子曾认为:“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并感叹道:“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但他却依然四处奔波,为弘道而不懈努力。这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是不知变通的迂腐,还是在其中隐藏了不为我们所知的大智慧?】

 

掌握自己的选择方向

 

“夭寿不贰其心”,乃是教学者一心为善,不可以穷通夭寿之故,便把为善的心变动了,只去修身以俟命;见得穷通寿夭有个命在,我亦不必以此动心。
——《传习录》

王阳明认为,“夭寿不二”的意思,是教导学习的人一心向往好的念头和行为,并努力地去实践,决不能因为环境好坏或长寿夭折而让完善自我的心改变了。只是一心依照“道”的原则去修养,等待命运的安排,即使明白人的穷通祸福、寿命长短是所谓“命中注定”的,我也不必因此而动心。

其实王阳明何尝不是告诉我们,虽然我们不能控制外界的环境,但我们应该能够掌握自己的选择方向。一个人能否完善自我,可以决定一个人的能力高下,也完全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当你的思维和智慧进入更高的境界时,才能更好地掌控自己的人生。

苏秦少年时,就立志要干一番大事业,拜鬼谷子为师,学习游说纵横之术。

学成返乡后,苏秦权衡了一下天下形势,觉得先到当时最强大的秦国,献上自己的良策,一定会得到渴望统一天下的秦国国君的重用。于是就置办行装,前往秦国。

没想到,苏秦言辞恳切地上了十多回书,但秦王自认为秦国还不够强大,不肯冒险对六国用兵,始终不接受他用武力统一六国的建议。

这下苏秦惨了,自己在秦国不受欢迎,呆了这么久,带的盘缠快花完了,眼看连房租都快交不起了。

最后实在没有办法,他只好灰溜溜地离开秦国回家。

当苏秦回到家时,脚上穿着草鞋,挑着一副担子,面目黎黑,神情憔悴,一副潦倒不堪、惭愧难当的样子。

一看他弄成这副模样回来,大家的反应十分冷淡,正在织布的妻子不理他,嫂子不肯给他做饭,甚至父母也不跟他说话。

面对这种情况,苏秦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说:“妻子不以我为丈夫,嫂嫂不以我为小叔,父母不拿我当儿子,都是我苏秦的过错啊!”

从这件事中,苏秦的灵魂深处受到很大刺激,连夜翻检藏书,找到《太公阴符》这本权谋之书,潜心研读。

有时他读到半夜,实在太困了,就用绳子把头发拴起来,系在屋梁上,这样打瞌睡时,头一低垂下去,就会被绳子一拖,而痛醒过来;有时人虽然醒着,精神却振作不起来,他就用锥子扎自己的大腿,强迫自己振作精神,继续苦读下去。

经过一年的苦学,苏秦掌握了更加丰富的知识,同时他的精神意志及身心素质也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层次。他相信,自己已达到了掌握天下大势及揣摩他人心理的境界,充满自信地说:“现在真的可以游说当世的国君了!”

于是他重新游说诸国,终获得器重,挂六国相印,声名显赫,开创了自己辉煌的政治生涯。
苏秦衣锦还乡时,情况就大不相同了,所到之处均盛情接待,周显王率领百官亲自到三十里地外去迎接,乡亲及家人更是诚惶诚恐,早早地就装修房子、打扫清洁卫生,等待他荣归故里,他的嫂子更是跪地磕头不敢起来,苏秦见此情景,心中感慨万千。

可以说,在苏秦的人生历程中,积极而正面的思维方式始终主宰着他的行动,从而促使他不断挖掘自己的潜力,最后成就了一番事业。游说秦王失败后,面对周围亲友的白眼和冷嘲热讽,如果换作其他人,也许绝大多数人的反应,就是大家熟悉的四个字——“怨天尤人”,或仰天长叹:“此天亡我,非我苏秦之过也。”

但苏秦并没有怨天尤人,把过错推给老天爷或其他人,而是认为所有的这一切,都是因为自己的功夫没有下到家的缘故。这种想法虽然看似平常,却蕴含了非常大的神奇力量。这是一种接受现状、返求自身的力量。

古人云:“蹇以反身,困以遂志。”其实我们应该感谢所有的逆境,假如没有那些事来刺激心性、砥砺意志的话,我们就不会幡然醒悟,反省自己以前到底在哪些地方做错了。

如《孟子》中说:“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凡是行为得不到预期的效果,都应该返回来检查自己,自身行为端正了,天下的人自然就会归服。《诗经》中也说:长久地与大自然的规律相配合,自己用心去追求,才能获得更多的幸福。

这里所强调的“反求诸己”,就是要求我们不要纠缠于外在的辩解,那是毫无意义的,而要回到内心,在里面寻找力量。

可以说,只有向自己的内心去挖掘那些被抑制起来的能力与才华,自己去追求幸福,而不是祈求别人赐予,才是最稳妥的方法。

孟子认为,“万物皆备于我”,心灵中的世界是最广阔的,将繁杂虚假的念头从外界收回来,优游于内心,就能从被外物束缚的世界超越出来,汲取大自然的无穷力量。

返求自身,就是要用真实的自我去体验人生,由有冲突的计较之心,返回到无分无别的大我境界。这种心灵境界从容自在,无惧人生的一切风雨,进入其中,一切都豁然开朗。如此境界,就象苏东坡的《定风波》所说的那样: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王阳明作为明朝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虽然公务繁忙,却不忘修身养性,且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斐然的成绩。他是怎样在繁琐的事务与修身养性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的?我们又能从中领悟到一种什么样的、能使自己工作效率大增的做事方式?】

 

让能力在磨练中快速成长

 

人须在事上磨炼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
——《传习录》

王阳明认为,人必须在事上磨练做功夫才会有收益。如果只喜欢宁静安逸的境界,而没有经过各种复杂环境的磨练,遇事就会忙乱,终究不会有长进。

在人生的旅途中,几乎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拥有过人的能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但遗憾的是,绝大多数人虽然对出类拔萃的能力和高品质的生活充满无限的向往,但他们却不愿在艰苦的生活中磨练自己。
殊不知,许多优秀的素质和能力,在书本上无法获得,都是在实际的诸多琐事中磨练才能获得的。陆游有一首诗说:“纸上得来终觉浅,欲知此事须躬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因为从实际磨练中得到的经验,一个人才会记忆深刻。如果没有经过那种令人刻骨铭心的体验,人的潜意识是不会将这些东西记住,并化为自己的能力和智慧的。

正如一位作家所认为的那样,现代物质生活条件好了,但却比以前出现了更多的社会问题。在他看来,很多的年轻人就是因为没有吃过生活中的苦,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问题青少年。就这个角度看来,古人所说的“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实在是很有道理的。

所以一个人要想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一定要积极投入到现实环境的磨练中去,只有多吃点苦,不断完善自我,才能将那些诸如渴望走捷径、是非不分等浮躁、不健康心态磨掉,从而培养出受用一生的良好心态模式。

虞舜是古代的贤明帝王,《史记》中记载,虞舜小时候生活在一个问题家庭中,虽然他的祖先是颛顼帝,但到了后面这几代已经衰落了,地位低微,都是平民。他的父亲是个瞎子,人称瞽叟。舜的生母死后,瞽叟给舜找了个脾气很坏的后母,并生下了与舜同父异母的弟弟象。象这个人从小娇生惯养,桀骜不驯,对舜很不友好,常常在父母面前说舜的坏话。他的母亲自然也把舜看作眼中钉、肉中刺,欲除之而后快。

瞽叟很宠爱象,在象和他母亲的影响下,虽然象是一个乖巧孝顺的孩子,但他也越来越憎恨舜,居然经常想把舜杀掉,但因为舜很机灵,每次都很巧合地躲过去了。

由于父亲和后母都不喜欢自己,舜每天都得干很多重活,一旦出了一点小小的差错,就要受到父亲的重罚。虽然受到这样不公平的待遇,生活在这样困苦的环境中,舜还是很孝敬地对待父亲和后母,而且一天比一天忠诚恭谨,毫无一点懈怠之意。

就这样,舜从小就做过很多事,他在历山耕过田,种过庄稼,在雷泽那个地方打过鱼,也做过陶器及各种家用器具来卖,还在各地做过生意,可谓农、渔、工、商的行业他全部都经历过了。繁重的劳动和事务也锻炼了他的才能,用今天的话来说,舜算得上是个阅历丰富的复合型人才。这种人才,无论在今天还是在古代,都是很难得的。
舜二十岁时,就因为孝顺父母而闻名天下,大家都知道脾气暴躁的瞽叟有一个很能干、很孝顺的儿子叫虞舜。舜三十岁时,当时的天子尧帝年纪大了,想找一个接班人,当尧帝问手下的大臣们谁可以治理天下时,手下的的大臣们都不约而同地推荐虞舜。

经过仔细而周密的德行观察和能力考察后,尧帝确认舜具备治理天下的才能,终于把天子之位郑重地传给了舜。

可以说,正是由于舜从小就得以在各种事上磨练自己,才能比别人更快更有效地增进本身的智慧、素质和能力,进而拥有一个能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生命历程。

当然,在当今的社会中,我们并不需要以频繁的工作“跳槽”来进行这种磨练,只要你有心,在任何一件事上都是可以磨练自己的。

对于许多人来说,工作似乎是一件不得已的苦差事,他们抱怨着,发着牢骚,希望有朝一日能摆脱这令人烦恼的生活。

然而从某种角度来说,日常生活和工作正是锻炼心灵的最佳机会。当你忙着赶一份重要的计划时,碰巧又有人找你有事,这时你会不会急怒攻心,方寸大乱,在心中抱怨生活是如此艰难?但假如你用另一种方式来应对这件事,也许会让你的感觉和工作效率截然不同。

正如柳宗元《江雪》一诗所说:“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在天寒地冻的皑皑白雪中,飞鸟绝迹,人踪俱无,唯有一叶孤舟横在江面,一位老翁悠然自得,正独自在享受垂钓的乐趣。在他的心中,人似乎已与大自然融而为一,眼中所见的,只是那无心飞舞的片片雪花……

其实,老渔翁寒江垂钓的境界,正是值得我们效法的做事方式。既不畏严寒,又自自然然,在静谧中忘却物我,超越成功与失败,我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

当你试着以这种心境,去对待所遇到的那些繁琐之事时,你会发现自己的情绪奇迹般地好了许多,自然就能比较顺利地完成任务。

如果你顺利通过了这样一次考验,这种美好的经验会记录进你的大脑中,以后它就会以同样的方式处理其他的挑战,你也就获得了一份宝贵的“定力”了。久而久之,你就能够镇定自若地应付一切复杂的情况。当你拥有这种能力后,以往让你烦恼不已的事,就如过眼烟云一般,你现在不会再受它们的干扰了。你会无视那些小事的存在,冷静地做自己该做的事。这种良好的素质,将会让你的人生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据王阳明自己说,他年轻时也有很多缺点,如经常有傲视行辈、轻忽世故之心,看不起别人,不懂人情世故,为此得罪了不少人,也吃了不少苦头。后来他经过努力,终于成功变化气质,克服了人性中的弱点,以不失原则而又圆滑的处世哲学解决了许多问题。他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呢?】

克服弱点的诀窍

人须有为己之心,方能克己;能克己,方能成己。
——《传习录》

人需要有为“真我”着想的心,才能克服自己的弱点。能够克服自己的弱点,才能完善自己的人格,从而成就人生中的事业。

这个“为己之心”,当然不是普通人所说的“为自己着想”的“自私思想”的意思。王阳明认为,圣贤只是为己之学,人还有另一个自我,深藏在身心深处,不为常人所知,这就是“真正的自我”。只有真正为这个“真实的自我”着想,为心中更为长远的目标而考虑,才能做到克服自己的种种弱点,也才能因此而完善人格或成就事业。
可以说,能取得了巨大成就的人,都是那些为了实现心中的梦想而下决心克服自己弱点与缺点的人,他们修炼自己的心灵,将它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以虚待物,大脑处理信息更为迅速与准确。

有一位网球运动员,从小便有极高的体育天赋。从他9岁时第一次接触网球起,他便深深地迷上了这项运动。

不久后,他在家乡便找不到对手了。12岁时,很多国家级选手都输给了他。

但是,这位少年网球奇才的脾气却很坏。在赛场上稍不如意,他都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暴跳如雷,大骂粗话,甚至当场摔砸球拍。

正因为他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动不动就发怒,浮躁的心理影响了技术的发挥,很多本来能够胜出的比赛,结果他却打输了。

他的父亲对此甚为忧虑,认为儿子如果不能尽早改掉这个坏毛病,即使他再有天赋,也不可能取得卓越的成就。

于是,父亲果断地对儿子作出了禁赛6个月的“处分”,让他彻底反省自己。

对于少年来说,网球早已成了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6个月不准他摸网球拍,实在是项十分难熬的惩罚。有时球瘾发作了,心里难受得跟猫抓似的。

度过了坐卧不安的两个月后,少年逐渐从狂躁的心理状态中走了出来,他开始检讨自己以前的言行。这时父亲不失时机地带他去观看一些顶级赛事,让他看看并学习那些优秀的网球名将的言谈举止。通过与别人的对比,少年逐渐认识到了自己以前动辄发怒的行为是多么幼稚和可笑,他决心用意志来克服自己的弱点。

然而俗话说得好:“江山易改,禀性难移。”虽然少年认识到了自己发脾气的坏处,他也很想改,但这种长久以来养成的坏脾气却不是说改就能改的。他对此一筹莫展,只好去请教父亲。

父亲没说什么,起身去倒开水,不料失手将一只玻璃杯掉到地上摔碎了。父亲问道:“看到那只摔碎了的玻璃杯吗?有什么感觉?”

少年不解地说:“没什么呀,只不过是一只玻璃杯摔碎了而已,下次小心点就行了。”
父亲赞许地点点头:“这就对了,玻璃杯打碎了就是打碎了,即使你怎样发怒或懊恼,它也不会复原,还不如保持镇定去做其他事。”

少年若有所思地听着。

顿了一会儿,父亲又说:“你要细细体会此时如何平静应对玻璃杯打碎的心情,牢记在心中。如果以后再遇到自己想发脾气时,及时想一想这种经验,就能找回能使自己冷静看待这一切的力量,从而改变乱发脾气的坏习惯。只要勤于练习,很快你就会掌握这个诀窍。要知道,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真我’,它能让我们平静地面对一切问题。”

少年恍然大悟,但他还有一个疑问:“爸爸,既然你有这么好的方法,为什么不早说,以帮我更早地改变缺点呢?”

父亲笑了:“傻孩子,你没有主动地要求改变自己,我告诉你再好的方法又有什么用?”

少年也笑了,他牢牢地记住了父亲的话,从此认真练习着这个可以改变不良习气的诀窍。

6个月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少年的言行不知不觉地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他重新出现在赛场上的时候,人们惊奇地发现,他的脾气变好了。

无论是普通赛事的第一个球,还是顶级赛事决赛中的最后一个球,他的表情都泰然自若,保持着一种平常心。其他一些诸如裁判误判、偶然失误等小事,他根本就不放在心里,心灵已达到一种既兴奋又忘我的最佳状态。

奇怪的是,当他不把这些以前几乎能令他精神崩溃的事挂在心中后,他的动作变得几近完美,极少出现失误。他的技术从此突飞猛进,15岁时,终于称霸网坛。

正如古人所说:“意气不从天地得,英雄岂藉四时推。”一个人所具有的一种胸怀、气度,乃至境界,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自己努力修养得来的;要成为一个独立于天地的“英雄”,就不能光想着靠别人的力量,一定得奋起勇气,自己成为自己的主宰,超越一切弱点,这样才是一个大写的人——一个真正的“英雄”。
所以,我们要注重涵养心性,时时灵明在躬,观照“真我”,不论碰到任何事情,都要首先想到“真我”,以找到“真我”为重,浑然不知世间还有什么事物更大于这件事的。

如此持之不懈,把“真我”涵养、锻炼得虚虚灵灵,有感而应。

这个“真我”虽然不能进行思维,但它能与任何一个层次的思维结合。当它一旦与某个想法融合后,所发出的力量是十分大的。

有的心理学家认为,意志抵不过想象的力量,其实就是因为:所谓的“意志”,只是大脑表层的想法;而当时的想象,则是由接近“真我”的意识层所发出来的。在生活中,当旧的“自我”受到情绪刺激时,如能马上看定“真我”,不要让它与情绪结合,这样内心就不会受到干扰,就可以摆脱那个心量狭小、暴躁、易受打扰的“自我”的控制,而使自己的能力充分发挥出来,从而增加成功的机会。

【很多时候我们都是让情绪控制自己,很容易原谅自己,懒散度日,“业精于勤而荒于嬉”,以致一事无成。王阳明根据他的体验,针对这一问题,给我们提出了怎样的治学做事原则?我们该怎样克服这一人性的弱点?】

 

用行为控制情绪

 

日间工夫,觉纷扰则静坐,觉懒看书则且看书,是亦因病而药。
——《传习录》

平常修身养性的功夫,如果觉得烦扰,不妨就静坐,如果觉得精神疲懒,不想看书,则偏要去看书,这也是对症下药。

这是王阳明在回答学生陆澄问立志之道时所说的话。

他认为,立志的要点,在于做到能自我控制,有一种自律的精神。

要提升自控能力,关键在于每天去做一点自己心里并不愿意做的事情,以此来磨砺、调控自己的心性,换一句话说,就是要经常强迫自己进入状态。这样,你便不会为那些真正需要你完成的义务而感到痛苦。久而久之,这种自律行为就变成习惯,主宰着你的行为。

也许有人不赞同做事要强迫自己的说法和做法。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人持这种观点,就是认为一个人应该以一种愉悦、欢快的心情去学习、读书、写作、做事,说这样才符合心理学及大脑思维的规律,因为据研究,人类的大脑只有在愉悦、快乐的状态下才能最好地发挥作用。

基于这种观点,更有人批判“头悬梁,锥刺股”式的苦读精神,认为如果困了就应该去睡上一觉,然后再悠闲自在地读上几页,这样才能更好地欣赏书中的内容。

这种观点乍一看,似乎也有道理,尤其有所谓心理学理论的支持。然而,这样的看法是比较片面的,只从纯粹的思维科学一方面来考虑问题,而不考虑人性的弱点及人的潜力、意志方面的因素。

其实人是一种十分矛盾的动物,强大的惰性与巨大的潜力在体内共存,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人们就会显得十分懒散,做事拖拖拉拉,得过且过,十足一个平庸之辈。

而施加了一定的压力和强迫之后,不断朝向一个目标努力,人的潜力才会被激发出来,显现出不同于常人的地方。可以说,世上的许多事情都是被“逼”出来的,许多人必须强迫自己,才能将自身潜在的才华和智慧发挥得淋漓尽致。

有一位著名作家,也讲过他通过强迫自己不断写作而取得成功的经历。

还在读中学的时候,他就萌生了要写点什么的念头,那些平时看到、听到的东西老憋在心中,好象要把它们写出来才畅快。

然而,当他坐下来,想写作的时候,却什么也写不出。由于没有“灵感”,他也就算了。

他这样浑浑噩噩地过了好几年。

一天,他在街上碰到了一位已成为大老板的朋友。朋友热情地宴请他,席上朋友对他说:“老兄,你知道我是怎样获得成功的吗?”

他摇摇头。

朋友感慨地说:“我遭到了无数次的拒绝和失败,但我总是强迫自己干下去。”这时他才恍然大悟,原来成功的秘诀就是要强迫自己,以前他只是有想去写点东西的愿望,却缺乏强迫自己付诸行动的决心。

从此之后,他强迫自己坐下来,强迫自己一遍遍地写下去。在这个过程中,他找到了一些让自己的强迫行为变得不那么难受的巧妙方法。
每天他都根据具体情况,设定一段固定的写作时间,除非有特别紧急的事情,否则这段时间是绝对不允许打扰的,而且在这段时间里,即使他想不出要写什么,哪怕是什么也不做,也要坐在书桌前,直到坐够设定的时间为止。

然后他这样想:无论如何,反正现在闲着也是闲着,与其在这里胡思乱想,让自己的思想更混乱,倒不如别理其他事了,趁此机会做一点与写作有关的事,能做多少是多少,也算是磨练一下耐心吧。

这样一想,心中的压力就会减轻许多,当他在心中没有一定要完成某件事的想法后,即不再与这件事对抗后,那种烦躁感和抵触情绪自然没有了,就能以较为轻松的心态开始工作了。

既然已经启动了工作,他就试着用一种比较有新意的观点来看待这件事,尽量放轻松一些,不要抱一定要完成某项任务的希望,就当作自己是一个充满求知欲的人,要在这段时间内要学习一些有趣的知识,充实一下自己贫瘠、好奇的头脑。

他惊奇地发现,当他以这种心态去学习、写作时,总是能学到点什么。他不再受以前那种“我是不可能写出这部作品”的负面思想的干扰了。即使有时实在想不出什么东西可写,他也会整理一下思绪,让自己的头脑放松一下,然后心平气静地重新开始做当前需要做的事。

自从他开始实施这些策略后,他发现自己越来越热爱写作了,这项工作已变得十分有意义,他已洞悉了如何让任何一件事变得更有趣的奥秘。后来他几乎不再感觉到自己是被强迫去写作,而是把写作当作一个趣味盎然的游戏来做。这样的健康心态使他的工作变得更轻松,效率也更高了。

后来,他成为了一位著名的作家。

在《人间词话》中,王国维曾以晏殊的一首词,来比喻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的三种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在这一境中,也可说是一个强迫自己的过程,于萧瑟的寒风中登高望远,以坚毅的精神勉力而行,在孤独中不断求索。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这时对所做之事已有了浓厚的兴趣,心甘情愿地投入其中,食寝俱忘。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到了最后,生命之真性渐与事业融为一体,成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我们凡事多强迫自己,也许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如果能运用一些巧妙的方法,就能使强迫的过程变得更为轻松。

【王阳明的一生,是坎坷崎岖的一生,也是为了治学求道而百折不回、九死而不悔的一生。他经历过种种挫折,曾经无比彷徨,也对前途产生过怀疑,但他终于坚持下来了,最后达成了心中的目标。在这个修身治学的历程中,王阳明最有价值的心得是什么呢?】

 

  笃行的境界

  辨既明矣,思既慎矣,问既审矣,学既能矣,又从而不息其功焉,斯之谓笃行。
  ——《传习录》

  当已达到能分辨清楚、思考慎密,问得已详细,已学会了,还精进不已,持续不断地用功,这就叫做切实地实行。

  对于现代人来说,这种笃行的能力尤其重要。在这个普遍浮躁、急功近利的社会里,如果能克服急躁的情绪,就意味着你比别人占得了先机,在人生的道路上才有可能获得较大的成就。

  笃行还是一种很高的人生境界。根据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有高达72%的老人后悔年轻时努力不够以至于事业无成。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后悔年轻时努力不够?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没有尽全力活过,以致最后一事无成,遗恨终生。

  而一个实践笃行的人,对一件事情乃至对人生有过完全的努力,他真正地活过了,才能做到完全的放下,觉得自己问心无愧了,没有虚度此生。而一个人没有尽心尽力地在人生拼搏过,内心深处一定会留下遗憾。不论我们做任何一件事,只有忘我地钻进去,把它真正搞懂了,才能超越它,把它放下来,这样它才不会成为自己的牵累。

  对于一个人来说,无论是广泛地学习、详细地询问、清楚地研究分辨、慎密地思考,或是坚持不懈地做一件事,其关键都是在磨炼这颗心,使它回归本位。

  所以做每一件事都要尽心去做,全身心去体验它,以这件事为心,这样才能与它融为一体,从而逐步从忿怒、焦虑、浮躁等不良情绪的干扰中脱出身来,进入心灵的本来状态,就能达到得心应手、无往而不适的最佳境界。这也是使自己变得更加强大的一个方法。

  李白年幼时,天资聪颖,活泼好动,是远近闻名的“小才子”。由于他很聪明,看什么书一看就能记得,于是就有点骄傲自满,一味贪恋玩耍,读书时只是敷衍了事,不愿下苦功学习了。

  父亲看到这种情况,心里很担忧,害怕儿子这样下去,会毁了他自己,于是便送他到山中去读书,让他能在那里专下心来学习。

  来到风景秀丽的山中后,李白还是贪玩,对读书没有兴趣深入钻研,只求能记住就行了。

  一次父亲考他,问他对一首诗的理解,李白凭着自己对此诗的“理解”,解说得乱七八糟的。父亲很生气,斥责他:“如此读书,何时成才?!”李白却不以为然,认为自己已经记住了那首诗了呀,不明白父亲为什么会生那么大的气。他找个借口,说去练书法,就溜出去了。面对顽劣的儿子,父亲摇头叹息不已。

正当李白在写字时,面前飞过一只蝴蝶,这一下把他的兴趣吸引过去了,忙放下笔,蹦蹦跳跳地去追蝴蝶。
  一路追逐着蝴蝶,李白不知不觉就来到了山脚下的一条小涧,他看到一位老婆婆正在那里磨一根铁棒。

  李白好奇地问:“老婆婆,你在这里做什么呢?”

  老婆婆抬起头来,答道:“我在磨这根铁棒呀。”

  李白感到更奇怪了:“你磨铁棒干什么用呀?”

  老婆婆说:“我呀,我想把这根铁棒,磨做一颗绣花针。”

  李白简直惊呆了:“那么粗的一根铁棒,什么时候才能磨成一颗绣花针啊?”

  老婆婆回答道:“这你就不懂了。常言说得好,世间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不论做什么事,没有成不了的。这根铁棒虽然粗,但只要坚持,总有一天会磨成绣花针的。”

  看到这一切,李白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他深深地感到自己以往不论做什么事都浅尝辄止的做法,与老婆婆要将铁棒磨成绣花针的精神相比,真是太惭愧了!

  从此,李白痛改前非,无论射箭、练书法、读书都非常用心,力求精益求精。经过持久不懈的努力,他终于成了唐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

  李白天资聪颖,尚且要如此笃行才能成功,我们作为普通人,要想取得一点成就,就更要下苦功去克服浅尝辄止的毛病了。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知放弃了多少本来有可能获得成功的事,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我们没有从中找到成就感。我们总以为自己默默的付出,没有得到别人的鼓励和赞美,看不到希望和目标,久之就失去动力了。

  所以,有时候我们花点时间给自己鼓鼓劲,享受一下从所做事情获得的成就感,这是很有必要的。我们可以暂时停下来,欣赏一下自己的工作成果,想象一下它给旁边的人能带来哪些好处,这都是对自己努力的正面肯定。通过这样一些简单的自我肯定,我们的心灵能获得极大的满足,而只有当心灵得到满足时,我们才更有力量去从事工作或其他的事。

  做一件事,之所以不能坚持下去,除了没有获得一种成就感外,还往往是由于我们不能看到背后的希望和实现目标的可能,到了关键时候,看不到目标时,信心就动摇了,我这样做值不值得?会不会成功?结果最后往往是失败的念头占了上风,我们在关键的时刻退却了。

  其实当下的每一次努力,都会产生你看不见的效果,量变到一定程度一定会产生质变。  在做学问或其他事时,有时候会觉得心浮气躁,杂念纷纭,感到很累、很难受,难以坚持下去。这时要注意“涵养性情”,把做事的过程当作是磨炼自己心性的机会,这样就会获得一种克服困难成就感,自然就能深入地做下去。

 

【在物质文化生活极大丰富的现代社会中,我们不少人整天追逐物欲,心灵处于纷乱彷徨的状态,不仅工作效率低下,生活质量大大下降,甚至有时被外物引诱而误入歧途。其实内心只要有一种境界,就能让自己的心灵清明而澄澈,不仅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妙,还能将人生掌控在自己的手中。在王阳明看来,一个人该如何达到这种境界呢?】

 

  内心要有一种境界

 

  问:“心要逐物,如何则可?”
  先生曰:“人君端拱清穆,六卿分职,天下乃治。心统五官,亦要如此。今眼要视时,心便逐在色上;耳要听时,心便逐在声上,如人君要选官时,便自去坐在吏部;要调军时,便自去坐在兵部:如此岂惟失却君体,六卿亦皆不得其职。”

  ——《传习录》

  有人问:“心沉迷于追逐外物之中,如何对付这种情况?”

  王阳明说:“一个国家的君王修身正己,各个部门的官员各司其职,天下就能安定。人心统率眼、耳、鼻等五官,也要如此。现在眼睛要看东西,心就在美色上追逐不已;耳朵要听时,心便在追逐好听的声音。这样妄起分别,就好象君王要选拔官员,便自己去坐到吏部;要调遣军队,则自己去坐在兵部。这样凭自己的好恶去行事,不仅失却了自己的君王身份,各部门的官员也都不能恪守其职。”

  古人认为,心具有思考能力,在各种器官中处于统帅地位,所以将它称为“心君”,而眼、耳、鼻、舌、身等五官不会思考,与外物接触时容易被吸引而误入歧途。

  所以,只有首先把心的位置摆正,确定心的绝对权威地位,我们才不会让外物扰乱自己的内心。用《孟子》的话来说就是“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只有心正了,才能在面对许多外物的诱惑时,能保持内心镇定,不为外物所动,达到“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的超然境界,这样就能从容自如地处理各种问题。

  古时候,有一个国王,想找一个宰相。后来,找到一个博学多才、品行很好的人,国王认为他很适合当宰相,但不知他的工作能力如何,于是便采用一个智者献出的方法,来考验他能不能专心致志地做好一件事。

  国王找了一个借口,先说要杀他,后由身边的大臣劝说,于是让他端着一个盘子,里面盛满油,从京城的东门走到西门,在行走的这个过程中,不准把盘子中的油撒出一滴来,只要油撒出一点,就杀他的头,如果他能顺利完成任务,则封他做宰相。

  这个条件,实在太难做到了,捧着满满的一盘子油,穿过这么长的一座城市,人山人海,不准滴一点油出来,一般人是不可能完成的。所有的人都以为他难逃一死了。

这个人接受了这个生死攸关的挑战。他双手捧着满满的一盘油,走在路上,他的父母妻儿以为他必死无疑,前来哭他,他没有看见,也没有听见。
  走到一条街上时,有一个非常漂亮的女人,从他身边走过,不知有多少人成群结队地跑来观看,品头论足,人声鼎沸,他一心一意地端着盘子行走,毫不理会他们。

  后来,一头发疯的大象不知从什么地方跑出来,在大街上横冲直撞,吓得满街人到处乱跑,慌忙逃命,可是他一心一意、不紧不慢地走着,全部心思都集中在手中捧着的盘子上,仍然好象什么都没有看到。

  走到皇宫附近,不巧正碰上皇宫着了大火,一时间人们忙着救火抢搬物品,闹得纷乱不堪,并且在皇宫殿梁上的一巢马蜂,被火烧出来,到处飞舞螫人,这人虽然也被螫了几下,可是他始终没有感觉到,仍然专心致志地捧着油盘朝着目标走去。

  最后,他终于达到了目的地,一滴油也没有滴出来。

  于是国王便拜他做宰相,认为一个人做事,能够这样专心,便是喜马拉雅山也可以平下来,何况做其他事!  这个人做了宰相后,果然不负国王所望,发挥出了极大的智慧和能力,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

后来他的学生由于好奇,问老师当年是怎么样做到这一点的。他便披露了这个如何在做事时排除干扰的秘密:
  “如果你能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体内,一旦进入状态,就能获得一种内在境界。这时外界的各种事情和动静就干扰不到自己了,因为我们的注意力会被内在稳定的心境所抓住,处于这个境界,外面的种种诱惑就不再能控制我们了。

  专注于眼前的工作当然是必要的,但是我们可以先观照自己的内在身体,让一个宁静放松的境界在心内扎根,当外在的身体与心灵相连后,我们的心态会变得非常轻松自如,工作质量和效率也会大幅提升。

  所以,当你在做一件事的时候,不管你做的是什么,利用这个机会感觉自己身体内部的感觉和状态,让自己专注于当下。这种方式可以把要做的事变成一件轻松的事,避免你的思想受到其他事的干扰。

  当你的注意力深入在你身体内部后,你会很容易地保持一种定力,不管外面发生什么事情,你都可以保持不动如山的冷静状态。

  郑板桥有一首赞美岩竹的题画诗说:“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山上看似弱小的一簇竹子,之所以能不惧风吹雨打及飞沙走石的考验,就在于它的根深深地扎入岩石之中。

  在这个世界上,成功者之所以很少,就是因为大多数人把握不住自己,心灵没有一种定力。  如果我们有“力不从心”的感觉,本来是想做这件事情的,但心思又转移到其他的事情上,又不由自主地去做与目标无关的琐事了,总是在不由自主地放逸自己,不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应该达到的目标上。这时不妨试试这个策略,做事时先将注意力集中到自己的身体上,带着一种境界去工作,或许能够改变我们工作效率低下的局面,从而使自己的人生得到改观。

【正德十四年,王阳明擒获叛乱的宁王后,不仅没有得到应有的赏赐,反而招致群奸嫉恨。太监张忠、安边伯许泰率领的京边官军进驻南昌后,对王阳明进行百般漫骂,或故意寻衅闹事。但王阳明毫不为所动,对京边官军的将士们依旧待之以礼,最后赢得了他们的拥护。王阳明是怎样对待忿怒之类的情绪的?】

  物来顺应——提升制怒功力

  问有所忿懥一条。
  先生曰:“忿懥几件,人心怎能无得?只是不可有耳!凡人忿懥著了一分意思,便怒得过当,非廓然大公之体了。故有所忿懥,便不得其正也。如今于凡忿懥等件,只是个物来顺应,不要着一分意思,便心体廓然大公,得其本体之正了。且如出外见人相斗,其不是的,我心亦怒。然虽怒,却此心廓然,不曾动些子气。如今怒人,亦得如此,方才是正。”

  ——《传习录》

  有人请教“有所忿怒”一条。
  王阳明先生回答说:“忿怒之类的偏颇情绪,人心之中怎么会没有呢?只是不应当有而已。平常人在动怒时,控制不住感情,便会怒得过了度,就不是廓然大公的本体了。所以心有所愤慨,便不能做到端正。如今对于忿怒这些不良情绪,它们来了,不要过分加自己的主观愿望在上面,只是个顺其自然,心境自然不偏不倚、廓然大公,从而能够中正待物。比如在外面看到有人互相斗殴,对于他们不正确的地方,我心中也会动怒。不过虽然动怒,此心却仍然冷静清明,不会失去理智。如今对别人生气时,也必须如此行事,这样才能保持心体中正。”

  在日常生活中,每一个人都会遇到烦心事,在各种外来事物的刺激下,我们并不能经常保持冷静平和的状态,有时遇到刺激,一时无明火起,就会造成情绪失控,哪怕只是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也会惹得自己勃然大怒,疯狂地大吼大叫,或是乱砸东西,以此来发泄心中的怒气。

  在网上、报纸或电视上,我们也时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新闻:一个人由于与他人因口角之争,恼羞成怒,一时控制不住自己,冲动起来铸成大错,事后平静下来,虽然感到后悔莫及,但却无法挽回自己的过错了。

  相反,如果我们面对那些给自己带来烦恼的事,即使有不快的情绪反应,但能很快地将它们放下来,不让这些负面的东西过多地影响自己,使心情保持相对的宁静。这种宁静的心情,就能带给你更好的感受,让你能拥有冷静的洞察力,从而从复杂的局面看到改变现状的契机。

如一位细菌学家进行细菌研究,在培养葡萄球菌时,一天突然发现培养皿里出现了一块绿色的霉菌,在这块绿色霉菌的周围,他精心培育已久的葡萄球菌死亡了。细菌培养失败,这本来是一件令人不愉快的事,以前也有好几位研究细菌的专家也发生过这样的事,但他们对此无一例外地感到恼怒、懊悔、自怨自艾,谁也没有深究下去。
但是,这位细菌学家的心态很好,当然刚开始他也愤怒、烦恼过,但一会儿他就释然了,坦然地接受了这个现实,并保持着积极进取的心态。结果,在这个过程中,他以冷静的洞察力发现了一个疑点:自己培养的细菌为什么会死亡,难道那块绿色的霉菌有杀菌奇效?他循着这个思路契而不舍地研究下去,终于发现了青霉素。
  培养的细菌不小心染上杂菌而死亡,在常人看来,这算是一件失败的事了,大多数人的本能反应可能是觉得自己怎么这么倒霉,以前的所有努力都白费了。然而,如果换一个角度来看,即使我们愤怒、埋怨、唠叨,难道能挽回这件失败了的事吗?显然不能,事情不会因为我们的不接受而有所改变,它永远按一个已经发生的事实呈现出来。

  相反,如果我们能接受已经发生的事实,停止自己对改变事实毫无帮助的忿怒心情,心灵反倒得以放松,它本来具有的冷静洞察力就会产生作用,能发现在消极心态下无法发现的机会。

  所以,善于提升自己的制怒功力,实在是人生中一项重要的功课。

  要让自己达到宠辱不惊、喜怒不形于色的境界,有一个诀窍,就是上面所提到的“物来顺应,不要着一分意思” 这个方法。

  遇到那些不愉快的事情,一个人难免会有些愤怒、埋怨的情绪,这是正常的。只不过你一定要注意摆正心态,那些负面的情绪一起来,可以立即向自己提问:“我正在干什么?”让思想有一个停顿的机会,同时向内观察此刻的情绪是怎样的一种状态。觉察情绪的时候要保持客观性,千万不要把自己的各种主观想法加到它们的上面,跟着情绪去分析、批判它们,而是要完全接受它们,顺其自然,适应当下这一刻的状态。

  这样一来,我们就会体验到一种虽然暂时表达出发怒的情绪、但内心却是非常平静的奇妙状态,而且这种情绪随发即过,不会长久地停留在心中干扰正常的思维。这时,我们的心灵自然会保持一种平和、不偏不倚、没有干扰的清明状态,这样才能对所遇到的事物应对得当。

  这是一个处理愤怒等不良情绪的妙方,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从另一个积极、客观的角度来看待自己所遇到的一切负面情绪,而不是把自我的观念掺杂进去,以致越搅越乱,形成恶性循环。

  当一个人从以往束缚住他的行为思考模式中解脱出来,用完全接受任何事物的眼光来看待一件事时,他便会发现,那些不良情绪不能再干扰自己了。  在生活中,哪怕面对十分困难的处境,只要你能下定决心,从心底改变自己的观念,坦然地面对世界,这时你的态度将会发生奇妙的改变,原来一切都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而且只要你愿意,你完全可以保持心灵的平静,并发现所有的一切都会变得顺利,没有什么不良情绪再能干扰你了,你也就更有能力去克服困难。因为只有在心情放松、积极乐观的时候,我们大脑的控制机能没有受到任何障碍,才会动员所有的资源来处理并解决遇到的问题。

 

【意志力是一个人成就大事业的必要前提。在这个社会里,有着太多太多的诱惑,一不小心,就会导致我们的行为偏离正轨。很多人就是因为没有意志力,任由自己将时间和精力浪费在各种小事上,而与成功无缘。我们该如何从内心培养意志这种独特的智慧和能力呢?】

 

  意志是一种独特的智慧

 

  “善念发而知之,而充之;恶念发而知之,而遏之。知与充与遏者,志也,天聪明也。圣人只有此,学者当存此。”

  ——《传习录》

  “当好的念头产生时,一定要及时予以肯定,让它扩充开来。而当不好的念头产生时,即将诱惑自己偏离正轨时,则要当机立断,坚决予以制止。这种能对好念头予以肯定并扩充、对不好的念头予以制止的能力,叫做意志,是上天赋予人的独一无二的智慧和能力。那些成为圣贤的人就是靠这个意志,不断修养心性,才成为圣贤的,而普通人要提升自己,也应当存养意志,否则就很难进步。”

  在很多时候,意志表现为一种能够坚定不移地去做一件事的精神。可以说,在人生的道路上,机遇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差不多的。关键就看谁的意志力强,谁的功夫下得到家。

  如果一个有志于成就一番大业的人,能下苦功磨练意志力,将会突破自己的弱点,进入一个从未经历过的境界,让心灵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从而把潜藏于体内的智能、天赋和能力挖掘出来。

  明朝儒学大师陈献章,自幼聪慧过人,读书过目不忘,但参加两次科举考试都落第了,二十七岁时,他开始发愤学习,拜当时名重一时的大儒吴与弼先生为师。

  陈献章虽然很有才气,但不够勤奋,早晨常常贪睡不起。

  吴与弼先生治学严谨,对学生要求也相当严格,这时就会在门外大叫:“读书人!你现在假如因为懒惰的话,什么时候才能学到前辈大师的精髓,将他们的思想发扬光大呢?!”

  将陈献章从舒服的床上叫起来后,吴与弼并不急于给他讲授各种学问,而是通过各种杂事来磨练他,让他去挖地,簸谷,割禾,种菜,编扎篱笆,自己写字的时候,就让他研墨,或者客人来时,则令他接待沏茶。这样过了几个月,就让他回去了。

  刚开始时,陈献章对这种独特的教学法感到失望,觉得在老师那里,除了学会干一些农活杂事之外,什么也没学到。回乡之后,他静静地思索在老师那里求学的经历,想起了这样一件事:一天在田里割禾时,老师不小心被镰刀割伤了手指,十指连心,自然非常疼痛,老师却说:“人怎么能够被外物所胜呢?”竟然面不变色、若无其事地继续割禾。

陈献章终于恍然大悟,体会到了吴与弼先生的良苦用心,原来老师这是在身体力行,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教育学生要有过于常人的人格和意志,不要匍伏在任何外物之下。自己平时自恃聪明过人,不愿痛下苦功,这不正是自己最大的弱点吗?而老师早已洞察到了自己的这个毛病,对症下药,从各种小事入手来提升自己的意志力。从此之后,陈献章开始了真正的勤奋治学,他闭门读书,足不出户一年有余,精益求精地穷研古今典籍,有时钻研一个问题到了关键时刻,彻夜不寝,实在困倦了则用凉水浸泡双足,以刺激自己清醒起来。他还自筑阳春台,整日静坐其中,潜心学习思考,他用功到如此地步,以致家人只能从墙壁挖一个洞把食物递进去。

  陈献章以过人的意志力,一心修身治学,就这样坚持数年,终于有悟,成为了明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诗人及书法家,桃李满天下,更开启了明朝一代的心学新风。

  后人评价说:“先生(陈献章)之学,激励奋发之功多得之康斋(吴与弼)。”陈献章尽管聪明多才,智商高,记忆力好,但聪明的人往往容易去找捷径,不肯下苦功去做学问。如果没有吴与弼先生用各种农活杂役来磨练他的意志,使他从此痛改前非、发愤努力的话,他能否成就那么大的学问还是个问题。

  在这种坚持不懈的探索中,陈献章通过亲身实践,终于悟到了掌握自己意志的奥秘。他说:“古之善学者,常令此心在无物处,便运用得转耳。”这就是说,在修身治学、磨炼意志的过程中,最关键的一点是:要善于把真我置于虚无处,学习不认同你的头脑。

  举个例子说,当你在读书时,突然生起一个念头要去看足球赛,这就是头脑在引诱你。只要你发现自己这个念头,就马上明确地告诉自己:“这是头脑的想法,与我无关。”然后静静地观察你的思想,不要去分析、思考你头脑中的想法,更不要与它对抗,只是和平地与它共处,把握住自己的真心不动。

  这时的心境,就如郑板桥写过的一首诗:“流水澹然去,孤舟随意还。”当一个人的心灵无牵无挂时,任由河水澹然流淌,载着一叶孤舟适意而归,他只是闲静地观照这一切,优游自如,无滞无碍。

  此刻心灵的锁已完全打开,融入了整个宇宙,而获得生命的安顿。此时我心就是万物之心,万物之心就是我心,意志与大自然相通,又有什么东西能阻挡大自然的力量?

  这个时候,那些头脑中的想法没有你的认同,便会失去力量,而你的意志力就会变得更为强大了。

  由于每个人都具有人性的弱点,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外界环境时,稍不注意,就会屈从于外界的环境,或向自身的弱点投降了,得过且过,一事无成。只有磨练出顽强意志的人,才能自由地主宰自己的行动,使自己所有的行动和精力都集中到一个点上,把有限的生命能量用来做那些有价值的事,从而创造出奇迹来。

【当代是一个比任何时代都要复杂多变的世界,科技更新换代快,社会面貌日新月异,各种局面瞬息万变,以致很多人的心灵无所适从,感到与生活脱了节,异常苦闷。其实古人已领悟到一种智慧,能够“以不变应万变”,让心灵在任何时候都闲适自如,与变化融为一体。这种智慧该如何获得呢?】

 

  与变化融为一体

 

  澄在鸿胪寺仓居,忽家信至,言儿病危。澄心甚忧闷不能堪。

  先生曰:“此时正宜用功。若此时放过,闲时讲学何用?人正要在此等时磨炼。”

  ——《传习录》

  有一次,陆澄在鸿胪寺暂住,忽然有人捎来一封家信,说儿子病情危重。闻此消息,陆澄心中非常忧闷,不堪忍受。

  王阳明说:“这时正适宜用功,以提升自己的境界。如果将这个机会轻易放过,空闲时讲学又有何用?人正是要在这样的时刻磨炼自己。”

  在中国古代哲学看来,这个世界的本质就是“变”,任何事物都在“变化”之中。如为六经之首的儒学经典《易经》,谈的就是天地宇宙的运转变化之道。佛教认为人有“生老病死”,物有“成住坏空”,也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道家更是强调“一阴一阳之谓道”,世间万物都处于阴阳相互运动、转化的状态中。

  如苏轼在《水调歌头》中所发出的千古长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生活中,难免有这样那样的沟沟坎坎,这是不可避免的事实。因为生活就是在不停地变化着,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无论你有多成功,多有智慧,多善于处理问题,你一定还会碰到许多让你烦恼不已的事情。

  面对人生中的悲欢离合等痛苦,一个有智慧的人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呢?

  《庄子》里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老子死了,他的朋友秦佚前去吊唁,大哭三声就出来了,脸上也不见有悲痛欲绝的表情。

  老子的一个弟子感到很奇怪,就问他:“先生难道不是我们老师的好友吗?”

  秦佚回答:“我和老子是知心好友。有什么问题?”

  “先生既然是我们老师的朋友,老师去世了,您却吊唁得如此简单,可以吗?”问话的人颇有些不快的样子。

  秦佚淡淡地说:“可以的。开始我以为你们跟着老子学习多年,已达到了超脱物外,与天合一的境界,不过照你们的表现来看,似乎还差了点。刚才我到里面吊唁时,看到有老人在哭泣,如同在哭自己的儿子;也有少年人在痛哭流涕,哭得如丧考妣。他们痛悼老子逝世,一个个哭得这么悲伤,有说不尽怀念的话,更有无尽的哀思。看起来这是人之常情,但这种感情却背离了天道自然的原则,不是合于‘道’的正常感情。”

  过了一会儿,秦佚又说:“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大家忘记了生命本来就是由‘大自然’所赋予的,有生必有死,是人们无法逃避的自然规律,古代的圣人把这种过度的哀伤,叫做违背‘道法自然’规律而遭受的束缚。老子诞生时,顺应时势而来;离开时,亦顺其自然而走。安于时势而自然而然,悲哀喜乐等情绪就不能进入心中,古代圣贤称此为如同解脱了大自然的倒悬之苦一般。”

从得道者的角度来看,天地万物本来是一个整体,人们之所以不能安时处顺,坦然面对自然的变化,关键在于其心没有与天打通。一个人与浩瀚的宇宙相比,自然是渺小的,但当他将心融入宇宙的大化流行当中,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后,心灵就获得了无限的伸展,“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登上了最高峰,回过头一看,世上的其他事情就变得小了。

  既然人生中有一些难题是我们逃避不了的,我们与其抱怨人生,忧愁多虑,还不如面对现实,试着用一种更轻松的反应来处理这些难题。

  东晋诗人陶渊明也看到了这一点,他在《神释》一诗中说:“甚念伤吾生,正宜委运去。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更须尽,无复独多虑。”

  在陶渊明看来,与其无谓地感叹、挂念那些无法改变的事,徒然伤害自己的身心健康,不如忘却物我,让心与自然相运化,毫不执着,进入随顺自然的境界。这时把自己完全融入大自然的洪流变化中,任凭寒来暑往,感悟清风明月,无喜亦无惧,应该做的事就平平常常地去做,不要过多地考虑不相关的问题。

  陶渊明的这种人生态度,蕴藏着一种独特的智慧。

  当你将这种全新的、平和的反应方式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后,对于那些以往把自己困住、令人喘不过气来的难题,你会用冷静的态度来看待它,让自己的的心情轻松一点,这样也有助于问题的解决。退一步说,即使是一时无法解决的困难,你也能从更深的层次去理解其中的意义,顺应其势,待机而行,而不会一味地怨天尤人,哀叹不已。

  我们和那些人生中的苦难相遇时,即使它们的感觉令人不愉快,但如果我们敞开心怀,以完全接纳的态度,坦然地接受并安静地观察它们,而不再与已经发生的事实相对抗时,那些忧虑、恐惧、懊恼的感觉便奇妙地发生了转化,它们不再能够干扰我们了,我们感觉到的只是身体和思想上的一些虚妄的觉受而已。

  这时我们就会更有耐心,以一种处变不惊的态度去面对一切问题或困难了。

  只要看透了令人痛苦的情绪是来自你的内心反应,当你改变自己的态度后,你的人生就改变了。你能够洞悉人生的全貌,获得一种超然的心态。

  知道什么是自己不能改变的,就接纳它;而对于自己能够改变的东西,就尽力而为。毫无疑问,这样的处事态度,将能帮助你比较轻松地度过难关。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够发现,有一些人很有人缘,不论遇到谁,都能很快打成一片,赢得别人的好感,似乎具有一种独特的魅力。历史上的王阳明正是这样的人。王阳明以他的切身体会,深知为人处世中的玄机,在这个问题上,他掌握了怎样的奥秘呢?】

 

  不要轻易指责别人

 

  一友常易动气责人,先生警之曰:“学须反己。若徒责人,只见得人不是,不见自己非。若能反己,方见自己有许多未尽处,奚暇责人?舜能化得象的傲,其机括只是不见象的不是。若舜只要正他的奸恶,就见得象的不是矣。象是傲人,必不肯相下,如何感化得他?”是友感悔。

  曰:“你今后只不要去论人之是非,凡尝责辨人时,就把做一件大己私克去方可。”

  ——《传习录》

  有一位朋友脾气不好,经常容易生气而责备他人,王阳明告诫他说:“做学问应该反身自问。假若光知道一味苛责别人,眼睛就会只盯着别人的不对,而看不到自己的错误。如果能反过头来要求自己,才能发现自己原来还有许多做得不够的地方,哪里还有时间去责备别人呢?舜能感化象的傲慢,其关键只是不去看象的不对之处。如果舜只是简单地要去纠正象的奸恶,就会尽看到象的不对之处。象是傲慢之人,必定不肯承认错误,又这样如何能感化他呢?”这位朋友听后,很后悔自己的言行。

  王阳明说:“你今后只是不要去评论别人的是非,当要责备他人的念头出现时,就把它当作一个大私欲,坚决除掉。”

 

  一些人在面对朋友的缺点或做错的事时,往往会当面指出:“你错了,让我来告诉你正确的做法吧。”“你怎么连这点小事都做不好!”以此来显示自己高人一等的见解。他们以为这样一来,别人就会心悦诚服地赞同自己的观点。有的人甚至还一厢情愿地认为,别人应该感谢自己为他们纠正缺点和指出错误!

  可以说,不讲策略地当面指责他人,这是一种非常不明智的做法。

  我们知道,根据心理学家研究,无论哪一个人,都有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的心理需要,这就是所谓的“自尊心”.

如果是我们自己发现了错误,我们也许会自觉地改正它。但是由别人“直言不讳”地当面指责自己做错了时,自尊心这种本能反应就起作用了,它动员全身的神经、肌肉来抗拒、反击这种指责。所以,一个人面对指责的反应,通常是面红耳赤脖子粗、气急败坏地和别人争辩,竭力捍卫自己的观点。

  所以,我们永远不要希望别人是从善如流的圣人。历史上固然有古人闻过则喜的美谈,但那是修养非常高的人才能达到的境界,在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人是不可能“闻过则喜”的。孔老夫子说得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想一想如果你受到别人的指责,自己会怎么样,你就会预见到别人面对指责的反应了。

  很多时候,当我们指责他人时,不光受到指责的人会产生激烈的负面情绪反应,就是我们自己,只要细心体察一下,也会感觉到相当大的负面能量。

  因为我们总是把注意力集中在他人的缺点或错误上,自己好象生活在一个一无是处的世界中,似乎人人都与自己作对。这种消极的心态当然会产生消极的能量,然后会促使你不知不觉地在言行举止上也变得十分消极,心情焦躁不安,受不得一点刺激,对他人越来越吹毛求疵,甚至把原本想帮自己的人也得罪了,把自己本来能做好的事情也搞砸了。这样是不是得不偿失呢?

  而当我们保持一份宽容、尊重的心态时,即使看到别人有不合己意的地方,也会坦然面对这一切,尽量将注意力集中到别人好的那一面上,看别人到底能给自己带来怎样的启示,而不是一味地去寻找、批评别人的不对之处。

  如果我们能这样做时,就会觉得心情好了很多,眼中的世界也变得更加美好了,而且这种良好的心情,不仅有助于我们与周围的人保持和谐的关系,也能让我们保持耐心与冷静,处理问题也会更加轻松和顺利。

  要想克服爱批评指责他人的坏习惯,我们可以尝试一下这个方法,让自己的心从当前的圈子中跳出来,摆脱主观愿望,认真地思考和反省一下,假如一旦轻率地批评人,必然会导致双方争吵、对立的情况发生。而出现这种不愉快的事情,对解决问题有没有帮助呢?如果自己这样做,只会带来更糟的心情,影响与他人的关系,甚至干扰到自己的工作,又何必执意去做它呢?

  这种思考和反省,是一个不断与良知——也就是“本心”沟通的过程。

  我们的本心是无形无相的,它能客观、不偏不倚地看问题,如果我们能接近本心,那些想表现自己的私欲就自然消失无踪了。

  当你想指责别人时,只要能做到这一点,你就能够不理会即将涌上心头的批评他人的冲动,而代之以一种更平和、宽容的感觉,你会惊奇地发现,你的人际关系在不知不觉中好了很多!

【一个成功而又能拥有快乐的人,他必定是在日常生活中找到了一个契合点,使自己能够全身心融入工作中,并能用心去感受生活的快乐。当以一种享受的心态去面对工作和生活时,他就能将自己的潜力发挥到淋漓尽致的地步。在王阳明看来,我们该如何找到这个契合点呢?】

 

  成功源于做切合实际的事

 

  不知就自己心地良知良能上体认扩充,却去求知其所不知,求能其所不能,一味只是希高慕大,不知自己舛、纣心地,动辄要做尧、舜事业,如何做得?

  ——《传习录》

 

  王阳明认为,后世的人们不知道从自心上去体察认识,进而扩大充实本身固有的良知良能,却偏要去谋求了解自己所不知道的,做自己没有能力做的事,一味地追求那些不切实际的东西,不知自己是桀、纣那样的心胸境界,却动辄要做尧、舜那般伟大的事业,这怎么做得到?

  王阳明的这个观点,对今天现实生活中求职的人们来说,又何尝不是一个正确的指导原则呢?

  不少人在选择职业时,恐怕都会有一种盲目从众的心理。在亲戚朋友或功利目的的影响下,一厢情愿地选择并不适合自己的职业,结果并不理想,有的甚至遭遇到悲惨的结局。

  有一位年轻人,去到一个乡村当了一个村官助理,他非常希望象别人那样在仕途上发展。

  但他明显不具备从政的素质,几年后村官助理的合同期满,重新竟聘时,他落选了,年轻人一下子变得非常郁闷起来。

  后来,他去了南方一座城市打工,但这种郁闷挥之不去,一直缠绕在他心头。心里有着这样的一种沉重负担,心情自然不会好,看什么都不顺眼,干什么也不顺手,工作业绩当然也不会好到哪里去,境遇也就越来越差。

  其实年轻人在竞选村官助理落选后,就已经出现了有心理问题的苗头,旁人经常发现他一个人在自言自语,但也没有过分注意。

  待到去南方打工时,年轻人看到自己也不能过上理想中的好生活,心理的偏颇越来越严重,他再也承受不起这种心灵的重负,他疯了。

  相比之下,另一位年轻人的选择及遭遇却截然不同。

  这位年轻人是残疾人,出生时由于早产,四肢不能动弹,直到13岁了,在母亲持之不懈的关爱护理下,靠着母亲的搀扶才能够站立起来,但由于长年未得到锻炼,双手已经严重畸形。

  不幸的是,在年轻人17岁那年,父亲患病刚去世不久,他又因高烧无钱及时医治,导致再次瘫痪,双腿永远不能再站起来了。

  也正是在这一年,这个只断断续续上过5年小学的年轻人,母亲为他报名参加了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由于长期治病,年轻人家中早已一贫如洗,母子俩相依为命,每个月的经济来源仅有母亲280元的退休养老金,一个月只能吃一次肉。

  但就是在这样极度桔据的生活中,母亲还是挤出一部分钱来每年为儿子交自学考试的学费,并且为他买了一整套660多元的精装百科全书。

母亲退休前在一家客车集团公司上班,一天,一个以前的同事来看望母子二人,谈到厂里使用的涂料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能导电的就不能防锈,能防锈的则不能导电。国内外许多技术员、工程师及科学家们为之进行科研攻关,伤透了脑筋,但就是研究不出既能导电又能防锈的新型涂料来。

  母亲的那位同事也许没有想到,她的这番话就象一道闪电,击中了年轻人的头脑,他顿时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我能不能研制出既能导电又能防锈的一种理想涂料来呢?

  从此,母子二人简单而有规律的生活多了一项新内容,那就是做实验。一次次调整涂料的配方,一次次失败。

  看到深夜还在灯下忘我钻研的儿子,母亲多想为儿子补充一点哪怕是一碗饺子的营养啊,但她实在没有过多的钱,只能抹一把心疼的眼泪,为儿子在心里暗暗地加油。

  也不知失败了多少次,在母亲的全力支持下,年轻人经过四年的反复试验,终于发明了一种既能导电又能防锈还能防腐耐热的全新型涂料,并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

  而这时的母亲,也从儿子的发明中看到了自己的生存价值。

  年轻人感慨地认为,正是由于母亲宽容的心怀以及那种超乎功利的态度,对自己绝对信任,才使他“只管耕耘,不问收获”地走到现在,取得了别人不能取得的成就,在获得科研成果的同时,也领悟了生命的真谛。他在手记中写道:“如果谁象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取得比我更大的成功。”

  而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陷入失望、混乱的境地,就因为我们总是花时间来抱怨自己的人生总是不尽如人意,似乎自己享受不到一点生活的乐趣。但我们往往忘记了去真正行动起来,充分运用自己已经拥有的一切,用心寻找有意义的东西。

  我们当然可以希望自己将来过上理想的生活,但更重要的是,我们现在就应该去做一些马上就能做,也一样快乐的事,让我们的心情达到最好的状态。

  当你发现自己有好高骛远的倾向时,不妨试着将你的焦点从你希望获得什么移开,代之以思考现在你拥有哪些可贵的东西,以及你可以用它们来做哪些符合实际情况的事。

  如果你觉察到自己正陷入愤怒、懊恼、抱怨当中时,记住不要挣扎着与人生的各种问题相对抗,而要放松身心,静静地回味一下自己现在拥有哪些以前没有注意、但却十分宝贵的事物,例如青春、健康或生命等等,并对这一切心存感恩。

  事实上,只要你不去一味追求那些不切实际的东西,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到眼前你能做的事情上,你的心情会更宁静,工作效率也会大幅度提升,也会更有洞察力,从而有可能获得更多美好的东西。

【17岁时,王阳明前往江西娶妻,住在岳父的官署中,闲聊之余便苦练书法,没想到本来书法平平的他,几个月过去,等到回去的时候,竟然书法大进,一手毛笔字写得龙飞凤舞,神形兼备,如得神授。在练书法的过程中,王阳明悟到了什么道理,使得其书法进步如此神速?】

 

  有一种智慧叫“心上学”

 

  先生尝示学者曰:“吾始学书,对模古帖,止得字形。后举笔不轻落纸,凝思静虑,拟形于心,久之始通其法。”

  ——《年谱》

 

  王阳明曾经告诉跟随他学习的人说:“我开始学书法时,只是对着古帖临摹练习,这样练来练去,只学得个字形相象,内在的神意却毫无所得。后来我改变了学习方法,举笔不再轻易落纸,而是凝神静虑,先在心中想象要写之字的形态气势,这样练习久了之后才开始通达书法之道。”

  这段话指出了一个人的心理态度与学习各项技能之间的关系,强调不论学习什么事情,都要有一个正确、恭敬、专心的学习态度,心能真正地静下来,让所要学习的事物在心中形成一个明确生动的心理图像,越生动逼真越好,这样自然就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就象深谙绘画之道的画家在作画时,心凝气静,万虑皆空,意随心转,笔随意动,在常人看来只是寥寥数笔,这一点,那一划,一幅栩栩如生的翠竹图便出现在眼前。

  有人好奇地问:“您画的竹子为什么会这么逼真?”

  画家微微一笑回答:“因为我的心中早已有了这些竹子。”这就是所谓“胸有成竹”的典故。

  在画家看来,他画这些竹子的过程是很简单的,只是把早已进入他心胸的竹子用笔勾划出来而已。

  我们通常认为,做一件事或学习一样东西,反复地去做去练习,重复的次数多了,就能获得成功。然而,使我们最后获得成功的,果真是重复的次数够多才能达到的吗?

  心理学家马尔滋对此提出了一个十分独到的见解。他认为,学习某种技巧,并不是做的次数越多就越容易获得成功,而关键在于你的大脑神经能否记住那种成功的经验。

  当一个人在反复练习投篮动作时,他的脑子里在不断想象并调整篮球投进球篮的轨迹,并由此指挥着全身的肌肉作出相应的动作,慢慢地进行修正,最后达到在心里投进球篮的心理图象。

为什么在投篮训练中,要一再地强调态度,要做到认真、专心、全神贯注?因为这样才能利于在心里形成稳定、清晰的心理图像。如两个人一起训练投篮,一个人十分认真,心无旁鹜;而另一个人则杂念纷纭,心不在焉;两个人即使练习投篮的次数一样,其训练效果肯定是不同的。

  古人云:“万物静观皆自得。”只要思想能静下来,用心去观察、感知,就能掌握万事万物的规律和奥妙,有得于心。而《庄子》中说:“得于心而应于手。”心内有所会通,悟到“道”了,自然心灵手巧,任凭再难的动作,也能很快掌握,起立竿见影之功效。

  所以,如果我们善于培养先用“心”来想象学习的习惯,使自己产生平静、自信的感觉,让“心”能够突破自我的束缚,这样就能达到灵活自如地掌握所学事物规律的目的。

  学溜冰时,就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去学。首先进行想象训练,可以先到溜冰场观摩一下那些溜冰高手的动作,也可以仔细欣赏一段运动员溜冰的精彩视频。然后选择一个安静的地方,坐着或躺下,轻轻闭上双眼,放松身体,深长呼吸,心神集中在呼吸上,顺其自然,合而为一,借此让思想尽量放松下来。

  接下来,让看过的高手溜冰的画面在大脑中浮现出来,就好象这是一个游戏,不要给自己压力,自己现在只是在欣赏脑海中的一段电影。悠闲自在地沉浸在想象之中,注意观察想象中的每一个细节,不能象走马观花一般勿勿而过。

  当这种想象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觉得思想十分宁静时,便开始想象自己慢慢地融入脑海里的画面中,好象就是自己在作动作优美、顺畅自如的溜冰。细细地体验这时候自己身心上的感觉:松驰、自信、忘我、和谐……反复想象,直至浑然不觉的境界,这时候的良好感觉就储存在你的潜意识之中了。

  如果你闭上眼,用心一想,就能很清晰地在脑海里将这个画面想象出来,同时你在想象中体验到的各种良好感觉也会浮现出来,你在实地学习溜冰时,一会儿便能轻松自如地骑了,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实,这也就是通过想象,先在心上学习,然后再进行实践验证的实例。当然学习其他技能或运动,也可以运用同样的方法去学。结果证明,这种学习方法比起普通的机械重复练习法,效果又快又好。

  心灵的力量是十分强大的。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在各种技能训练中,千万不要忽略了心灵的另一种智慧——想象。

【现代的人常说:“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当一个人有正确的态度、胸怀和境界时,他的世界自然而然地就扩大了。王阳明在练习书法的过程中,悟出了快速掌握某一技能的心法,而且这种心法还能有助于我们掌控自己的人生,因为其中的道理是相通的。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想象能助你更好地掌控人生

 

  既后读明道先生书曰:“吾作字甚敬,非是要字好,只此是学。”既非要字好,又何学也?乃知古人随时随事只在心上学,此心精明,字好亦在其中矣。后与学者论格物,多举此为证。

  ——《年谱》

  (王阳明)后来读到明道先生(即程颢)的书,其中讲道:“我写字的时候很恭敬,并不是要字写得好,只是这个恭敬的态度就是学习。”既不是要字好,又为什么要去学呢?通过学习书法的例子,于是知道古人不论什么事情,随时都在心上学习,等到心精明透彻了,字自然也就写得好了。后来他与学生及朋友们讨论格物致知的学问时,经常举这个例子为证。

  从王阳明关于“心上学”的论述中,我们不仅可洞悉快速学习技能的奥秘,还可以发现其中包含了如何掌控人生的妙法。

  纵观王阳明的一生,虽然遭遇坎坷,历经磨难,但令人惊奇的是,王阳明在面临危机、困境甚至绝境的关键时刻,总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契机,这不是什么神秘的超自然力所致,而是与他那超强的自控力有关的。

  因为无论在怎样困难的环境里,王阳明都能很快调整自己的心境,保持一种坦然淡定的状态。在这种状态里,内心宁静而充满自信,就能在错综复杂的形势里洞察到事物运行的规律,从而采取正确的应对方法。

  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想的大多是些负面的事情,脑袋里装的都是消极情绪,如:“天啊,生活太艰难了,这样的生活不知何时才是个尽头!”“以我的能力是不可能做成这件事的。”……等等。

  很多人觉得自己活得很累,压力很大,就是因为总是把注意力放在那些消极的事物上,看到的都是一些黑暗面,不但使得自己精神沮丧,更会产生一种失败的感觉,觉得活在世上毫无意义。

  这种心理上的自我冲突,会导致你时时活在抱怨、憎恨的情绪之中,感到人生是那样的难以掌控,毫无激情和动力。

  面对变幻莫测的人生之路,中国的古圣先贤们,曾提出一个十分豪迈的口号——我命由我不由天!

  他们认为,如果一个人修养到人天合一的境界,认识到了大自然的规律,其命运是可以由自我本人掌握的。普通人之所以认为命运是由老天爷决定,不能由自己做主,是因为他们的心绪混乱不堪,参透不了天地玄机,只能任由命运摆布。

  而要掌握自己的命运,关键就在于能否掌握自己的心灵状态。如果能随时洞悉、察知心灵能量的流动情况,并自如地控制它们,以无为之心顺其而行,所谓的命运也就在自己的掌握之中了。

但是,我们平常人的心活跃易动,杂念纷纭,如同象猿猴一样好动,又如烈马一样难以驾驭,人们常常喻之为“心猿意马”。所以,充斥我们头脑的通常是一些乱七八糟的念头。就是这些游思杂念,使我们的心灵如同无人驾驶的小船,无可奈何地随波逐流,驶向不可知的人生之路……

  在这里,我们可以用一个小小的技巧来迅速改变这种状态,让你的心境在瞬间扭转过来,体验到可控的、成功的感觉。

  这个具有神奇作用的技巧,就是“心中的想象”。先让自己的身体放松,心灵安静下来,然后在脑中想象自己所希望的美好、幸福的事情,让它形成一幅稳定、生动的心理图像。

  在想象的过程中,一切都顺其自然,心境淡泊而闲适,如李白《独坐敬亭山》所说:“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

  一群鸟儿在天空高处飞翔,渐渐消逝,天边唯一的一片白云也慢慢地飘走了,只剩下一个幽静空灵的天地。诗人独自一人坐在空无一物的世界里,静静地凝视着敬亭山。在这种忘物忘我的观照中,敬亭山好象也有了生命,似乎能感受到它那充满温情的无形的目光。

  想象也是如此,要忘却外在的一切干扰,只是如实、客观地进行一种体验,尤其要注意体验想象中的所有细节和自己在心理上的极细微的感受。

  通过想象,你那种被岁月尘封已久的美好感觉得以挖掘出来,你沉浸在久违的自信、激情及高度专注等状态之中,就能与心灵深处的能力和智慧取得联系,让自己变成越来越强大。

  另一方面,如果善于用心灵的力量来指导自己的人生,进行人生设计,就能增加获得成功的可能性。

  如果我们觉得自己的人生渺茫,不知往何处去时,也可以借鉴这种方法,在心里规划一下自己的人生,认真在头脑中构思实现理想的美好过程,使它们在你的心中形成一个清晰的形象,最后用行动去实现这一切。

  不论是什么东西,只要它进入了我们的潜意识,就会具有很大的能量。如果理想进入了心灵深处,形象化后,实现它的可能性就非常大。因为心中有了一个理想的图景,就会获得一种信心和方向,发挥主导作用,让自己把精力集中在那些有价值的事情上,这样才可能将自己的潜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能在心灵进行生动的想象,这是一种十分可贵的素质,也是一种可以滋养生命的东西。

  身处同样困境的两个人,如果一个人充满信心,有着一个明确的方向,努力用自己所有的智慧和能力来改变命运,而另一个人则灰心丧气,怨天尤人,两人的结局是可想而知的。

 

  题外话:经过两年多的写作和修改,《王阳明最神奇的心学》这本书,终于在9月29日正式出版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网购,记得帮写一下评论意见啊。当然,也可以继续在这里看帖子,我将与大家一起讨论学习王阳明先生的心学思想。

哲学这种东西是一种人生的感悟,一种智慧的启迪,千万不要当成解决人生中困扰的方法,要作为一种借鉴和思考,这才是心学的真理。王守仁的心学起源于理,始成于悟,终成于践。并不是先有理论后有实践,也不是先实践而后形成理论,而是边思考,边实践,边实践边总结。

王阳明先生的心学虽说也是一种哲学,但这种思想不同于其他思辨哲学,而是一种强调事上磨炼,在修养中变化气质的“身心之学”。

  心学以修身为基础,以正心诚意为原则,以身心合一乃至天人合一为旨归,强调发现良知,洞悉天地宇宙之理,在应事接物中保持心灵的宁静。

  如能得窥良知,则喜怒哀乐之发,皆能合其中节,在平常的学习、生活及工作中,就能灵活自如地掌控自己的情绪,不至于趋向“过或不及”的极端,当然也就能更好地解决人生中的各种困难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