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巧用典故,助你诗词写作如虎添翼!

 沐怡格 2016-07-10



用典也称用事,首先要明确什么叫做典故。罗积勇先生在他的《用典研究》一书中是这样说的:“为了一定的修辞目的,在自己的语言作品中明引或暗引古代故事或有来历的现成话,这种修辞手法就是用典。”


梦碧先师曾说:“古代的故事为事典,前人用过的词语(相当于上文说的有来历的现成话)为语典。”不管什么典故,必须符合两点要求,必须有公认性,还要有出处。因此,诗词中的用语必须有来历,来历一语也作来处,也就是不可生造。我初学律诗时写过一首五律,开头两句是:“沽上惊鸿早,低飞傍小楼。”拿给先师看,他说:“‘惊鸿’一词怎么讲?”我说:“看到大雁飞过小楼感到惊讶。”他说:“这是你解释的意思,‘惊鸿’一词用在诗中不是这个意思,是形容女子体态轻盈,语出曹子建《洛神赋》: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此后用来指美人。陆游《沈园》诗: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此处的‘惊鸿’一词,指代陆游的妻子唐婉。所以,你的这个词用得不对。”他还说:“此后给我看的诗稿,把较特殊的词语注明出处。”我明白老师的意思,凡诗词中的用语都要有出处,不可生造。


用典的方法常用的有明用、暗用、正用、反用四种。语典较为简单,如杜甫诗“西南喜得朋”语出《易经卦辞》“西南得朋”添一“喜”字得来,王昌龄诗:“斜抱云和深见月”。诗中“云和”一语出自《礼记》:“云和之琴瑟,云门之舞。”“云和”山名,云和山产的木材最宜作琴瑟。所以云和一词为乐器的通称。又洪适《满庭芳》词:“堪叹云和挂壁,弦半绝,鼠啮龙池。”词中“云和”一词同上文,也指乐器。


在写作时所用的词语,不尽合格律的平仄,通过更换词语,使其符合平仄,或为了避免雷同,要选择适当的词语,这都是使用语典的原因。使用语典要有出处,不可生造,但词汇随社会发展也是有变化的,对于出现的新词汇,不是所有的都可以入诗词,要选择合古汉语规律、有艺术性的词语来使用,或经作者加工。所谓加工,是说经过加工使所用的词语,在感情色彩、雅俗程度等都要一致。作者对典故加工不独新词语,对旧的典故也要注意与其他词语的一致性。因为使用典故要多少带进了典故原来的语境因素。另外,典故与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之间,多少存在一种对应关系。在意义上可以起到由此及彼的作用。因此,用典不可轻率,经反复思考,方可使用。


使用典故的方法变化多端。但我们从前人用典的情况归纳,不外四种方法:正用、反用、明用、暗用。


正用也称直用。“故事与题事相比是也。”也就是典故本身的意义与作者在诗文中欲达之意是一致的。如杜甫诗:“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诗中上句用《水经注》典:“渔歌者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下句用《博物志》典。据记载,有人住在海边,年年八月看到海上有浮槎往来,从不误期,他便乘槎到天河,后按期返回。杜甫写诗时,随严武到四川,后来又到夔州。严武回长安,杜甫想随其同去。不料严武病逝,所以杜甫想随严武同去长安的希望也成绝望。诗中“下泪”是实,“乘槎”是虚。杜甫正用上面典故,以典故的本意抒写了自己的真情实感。


反用典故,前人解释说:“引故事反其意而用之。”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武陵春》词:“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打倒“四人帮”后,有一首七绝表现当时的欢快心情。诗的末两句说:“如何双楫今朝重?人与欢情上画船。”这诗正用李词典故,却是反用。


我们写作用典,是为表达作意服务的,而不是为了用典而用典,尤其使用僻典,用来显学问,不该用典之处也用典,堆砌典故,如唐李商隐的《人日》诗,句句用典,前人说它“虽工无益。”这是不可取的。


前人诗文用典不喜明用,主张暗用,王士祯在《池北偶谈》中说:“作诗用事以不露痕迹为高”,将作者的思想感情放在典故中,也就是在造句时,将典故放在诗句中,成为诗句中的词语,这样读起来是诗句,但其中也含有典故在内。如潘岳的悼亡诗:“长簟竟床空,床空委清尘。”诗的大意说,铺着美好的床席,竟然是空床,空床时间长了,也积满了灰尘。表现了对亡妻的深切思念。到了李商隐的诗里却说:“但惜流尘暗烛房。”诗的大意说:只怕流动的灰尘使点着蜡烛的房子昏暗了。这诗也悼妻子的亡故,是暗用潘岳的典故,却看不出用典的痕迹。《一瓢诗话》说:“作诗用事,要如释语:‘水中着盐,饮水乃知。’”用事融化而不涩,这种艺术境界是历代很多富有艺术才华的作家在他们的创作中孜孜以求的。宋词人姜白石就是一位用事高手。如他的《疏影》词中的“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成功地使用典故。南朝宋武帝的女儿寿阳公主,一天在檐下躺卧,梅花正好飘落在她的眉心,留下了梅花瓣的痕迹。这美好的传说与全词水乳交融,表达了对梅花的气质及赞美爱惜之情。


宋词人辛弃疾的词中也大量使用典故。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前后用了三国孙权、东晋刘裕、南朝宋文帝和战国廉颇等典故,贴切而又深刻地将作者极为复杂的思想感情,曲折含蓄地表达出来,言简而意深,成为千古传诵名作,但辛弃疾的词也有典故过多,隐晦艰涩之处。由此可见,填词用事尤其不易,要达到“体认着题,融化不涩”的艺术境地,绝非易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