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七七事变后,日军统治下的保定古城(海量日军拍摄古城照片)

 唯我英才 2016-07-10

1937年9月24日,在“七七事变”后的第78天,日军从保定城墙的西北角攻入,保定沦陷,保定人民陷于日军铁蹄之下,开始了长达8年的屈辱历程。

日军土肥原率14师团,川岸文三郎率第二十师,谷寿夫率第六师团,三路人马齐头并进,齐攻保定。日军第六师团9月24日清晨开始炮击保定城,不久将城墙轰出两个突破口,日军第十一旅团从突破口攻入城内。9点45分占领西门,经一天激战,9月24日,文化古城保定陷落。

日伪时期马俊良先生的父亲在大西门外桥西路南边,经营一家建华轩牛羊肉铺,他在西关的扶伦小学读书,下学后帮助父亲卖肉,学习、生活在西关,因此熟悉这一带日本人的驻军、经商情况,以及日军对保定西关一带犯下的罪行,笔者除了采访马老先生还走访了多位保定的老人,并查阅了一些有关日伪时期西关的史料,经过整理、制出草图,现撰文叙述如下。
日军在西关犯下的滔天罪行

保定旧城有东、西、南、北四座城门,有四关之称。关,即出入城的要道,可是人们习惯将大西门以外广大区域称为西关。清末民初芦汉铁路通车,火车站设在西菜园附近,车站的建立迅速带动了西关各项事业的发展繁荣,如在文化方面先后建立起直隶农务学堂(河北农大前身),河北大学、育德中学,保定二师、扶伦小学等大中小学校;商贸、店铺、集市,几乎城里有的西关都有,西关形成了一个繁华闹市。

保定市民被动的欢迎日军入城(旗子都不摇晃)

1937年“七.七”芦沟桥事变后,日本侵略军依靠飞机、大炮、坦克车等先进武器大举南下进攻保定,首冲之地就选在了西关。

日本兵在西大街

9月16日,日军开始轰炸保定,火车站的站房、月台均遭到严重毁坏,飞机追着火车头轰炸,火车站里外硝烟弥漫,站房的防空洞被炸弹击中,里面躲藏有车站工作人员、护路军警、候车难民,二百余人全部遇难。
9月24日拂晓,日军炮兵集中火力向西北城角轰击,城墙被炸开两条豁口,之后日军占领了西北城角,接着大西门失守,日军从西关通过大西门入城,进而保定沦陷,国民二十九军撤退。日军进城后大举烧杀,屠杀群众二千多人,仅在北关被集体屠杀就达五百余人

“七.七”芦沟桥事变前,,我父亲闪恩寿在火车站前经营“鸿恩祥”干鲜店,出售糕点、瓜果等食品。日军占领车站时被抢空倒闭。

1937年9月,为了便于调动部队,在保定火车站附近的育德中学、保定二师、河北大学校园大量驻军,先后驻保的有第六师团、第五师团、第二十七师团等主力部队,日军把保定做为驻军基地,从西关出发不断地向冀中、冀西进行大扫荡,施行“三光政策”,从 1937 年9月至1938年底, 一年半的时间就制造了徐水县于坊、高阳县莘桥、定县王褥、蠡县王辛庄等几十个大惨案。

日本兵从鼓楼前穿过(鼓楼建国后被拆掉了,遗憾啊)


从城里出大西门瓮城,顺城墙往北,近西北城角处城墙下是个杀人场,据护城河北岸薛刘营村的老人介绍,他们隔河就能看到每当杀人时,用卡车拉去中国人,日本兵牵着洋狗,监督他们将坟坑挖好,然后威逼后边被押去的人活埋前边挖坑的人;一批顶一批,迫使中国人自掘坟墓,非常残忍,日军杀人不计其数。
1939年,西关有个永义电料行,掌柜叫邓相环,与满城抗日武装建立了关系,他组织了三个人为抗日武装秘密制造电池,做好一批,就派一伪警察送到满城。4月,被日本宪兵队破获,掌柜和伪警察被抓进宪兵队,受尽酷刑,最后二人被枪杀。
日军占领保定后,学校全部停课,河北省立农学院遭受严重毁坏,据《河北农业大学校志》载:“河北省立农学院(与河北大学同院)日寇侵华期间,占据该院,使该院蒙受重大损失。计:建筑类拆毁房屋642间,农具类1773件;仪器类6560件;图书类76672册(全部损失)……,折合国币110亿零4578元”。 
1940年8月一天,日本宪兵逮捕了特务大队长田玉池(大汲店村人),田在任大队长期间,系两面人,曾为我满城敌工人员购买炮镜、枪支等,还把二儿子田庆祥秘密送到满城县抗日参加革命,他购枪一事被特务告了密,日本宪兵队在保定二师刑讯时,用大皮鞋将他踢晕了,误为已死,装入麻袋扔在院内南边大坑活生生地喂了洋狗。

车站往北,近小集街处,原很荒芜,是大片坟地,这里有座小庙叫蚂蚱庙,(现保定铁路第一子弟小学校址),就在这里曾有两位武工队员进城买药被日军捕获杀害。

保定火车站

河北大学院内(惠友超市处)的日军,把中国人抓到里边,多被残杀或被狼狗咬死吃掉,院内西墙下是日人火化场,日军的尸体都运到保定火化,院内原有一座假山,山中有防空洞,洞外是杀人坑,老百姓叫它做“万人坑”,上世级七十年代,在用推土机推平假山时,在假山中曾发掘出几箱隐藏下来的枪支。

日军穿过西大街

1942年日军为了调动部队方便,在大西门城牆南面拐角处开了小西门,(现裕华路护城河的新华桥东)

保定扶伦小学是由铁路部门办的铁路子弟学校,(现铁路第一小学校),据在扶伦小学读过书的陈连会先生介绍,他上学时是一日本女教师教授日语,每天两节日语课,学生们必须用日语会话,经常组织学生进行日语作文、讲演比赛,进行强化教育;马俊良先生也曾就读扶伦小学,往事记忆犹新,那时每天要升日本国旗,唱日本国歌,上体育课也说日语,上体育课全部改为了军事训练,训练时报数时喊:“依其(一)、泥(二)、桑(三)、西(四)……”,口令“向左”、“向右”、“解散”、等全部用日语。每天都要接受日语强化教育,日语教师有个身材很矮,名叫中村次郎的,人很厉害,经常动手打人,老人摸着鼻梁上的疤痕说,他一个耳光把我打在门吊环上,鼻子鲜血直流,还骂我“八格亚路!(混蛋)”,老人讲话时很激动,因为他对日本侵略者怀有深仇大恨。同学们都不愿做亡国奴,厌恶学日语,大家都知道小日本快完蛋了,每当美国、国民党的飞机飞临保定上空,大西门城门楼上一拉警报,同学们借机一哄而散,我们一帮男生跑步去小闸游泳(河北影剧院后边),女生找地方去玩耍,飞机走后谁也不回校上课。

古城墙

日军占领保定八年,给保定人带来巨大灾难,其罪责累累,罄竹难书。
、日本人在西关驻军、开设商店等情况

为了适应日本人的军事、生活需要和强化治安,在西关由日本人、和一些韩国人(保定人称他们为高丽棒子)开设了很多餐馆、妓院、洋行、学校以及电影院、菜市场等。西关形成了日本人的娱乐、消遣的“特区”。所有这些企业,又都与日本人的特务机关有联系,他们负责监视中国人的活动。

从城墙西门往西大街观望


出大西门往西,城墙下是日本人的“企腾洋行”、“三菱电锯木材加工厂”, 桥东路北是红星旅馆;过大西门护城河桥往西的花椒园,有“三井菜市场”、“大丸仓库”此仓库是军粮库兼加工厂,仓库周围设有堡垒,再往北是杀人场,这里活埋的多是八路军;过护城河桥西是西关大街(光华路),大街路北面是“新东京咖啡馆”;再往西十字口西北角是亚西亚饭馆;再往西是大成当铺、梅花糕饼小吃店、金星洋行、久米商店、日华电料行、大丸公司、日华饭馆、北极屋冰棍房;松鹤妓院、长琦家妓院(均是随军妓院,多是韩国人,就是慰安妇),火车站北边还有一些日本娘们,韩国人卖生鱼,供日本人吃生鱼片。

日军飞机轰炸西关火车站,炸起了蘑菇云

西关大街路南是马老先生家的建华轩牛羊肉铺,顺河往南是中国人开的望河楼茶馆,一些中国人买了日本人的毒品就到望河楼茶馆吸毒,这些烟鬼骨瘦如柴,经常有人躺在河坡而死,造成倾家荡产,人们对这些人称做“倒卧”。在第六次强化治安时,经常有很多饿死的中国人横倒竖卧在河的两岸。

路南边往西方向依次有ラシギ酒馆(音:拉西给)、泰星长洋行、日光百货洋行、日华饭馆、往南拐南二胡同里有久米妓院,出胡同再往西是日本电影院、マサシ(音:玛撒西)都食堂、南边胡同里有军人会馆、再往西是神社(日本人、学生路过都要向神社敬礼)、后来迁往曹锟乐寿园杏花村(现农大东校区),还有国际运输株式会社,(向日本据点运送军火物资和从当地掠夺的大量财富),朝日新闻社。

保定北城门鸟瞰

西关大街十字口往北是黄花馆,路东现黄花馆小学校是“东本原寺”,寺内的日本和尚,整日诵经祭奠日本兵亡灵,对面是“大政旅馆”、“松鹤家旅馆”后改为“日本铁路公寓”(实际都是妓院)。
西关大街十字口往南金台驿街,路西是“合和洋行”,是日本人和韩国人合资办的,路西育德中学院内(现留法勤工纪念馆),驻扎有“大森部队”,育德中学后墙外是日本人的育才学校;金台驿街路东有韩国人金、崔、朴、王、李姓,开的冷面馆、美人馆和服装裁缝店,这些店铺都公开销售“白面”(毒品),再往南,西下关路东,二师学校内和路西河北大学院内(现十方贸城)都驻扎着日军精锐第六师团“松田部队”。在学府胡同原保定日报印刷厂址是日本人的冷库,往南河北大学院南边(现二中分校)是日本陆军医院,收容日本伤残兵,据当过日本人“卜役”(勤杂人)的老人介绍,在日本兵发动侵略的初期,医院内的重残兵,经过治疗后,都由天皇“赐死”(烧死),以保所谓“大和民族高尚之人种”,1943年后日军节节败退,多是老弱残兵了,也就不再搞“赐死”了。
火车站往南(现建华南路)有铁路公寓、中原煤炭公司,(日本人将煤炭运往日本,将煤底子掺上土卖给中国老百姓,一燃而尽),在霍家大院(农学院)有日本驻保领事馆、本部在北京,保定设警察署,下设四个系:总务系、司法及特高系、户系;劳务组合(把华人运到日本做劳工)。
日本财团凭借军事力量的庇护,兵商一家,在西关势力最大的是“久米洋行”,经理久米是日军退役中将,他不但经营军需物资并开妓院,当时有个顺口流:“老久米,老狐狸;虽然庙小妖风大,心狠手辣了不的。”大丸公司在保定镇一方,海军是他的后台,经营日杂、五金交电,还经营军需物品、粮食。


三、八路军武工队在西关英勇杀敌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我国大好河山遭到日寇铁蹄的践踏。日军开进保定,面对日军的烧杀抢掠,我方以各种方式抗击日军的侵略。

如阜平抗日义勇军第三路指挥部向保定火车站传来密令,保定车站的中共书记张树荣到阜平去报到,张书记装扮成车夫于9月25日拂晓赶到阜平,总指挥刘秀峰和政治部主任曹洪涛向他传达了中央指示精神:要迅速成立一支以铁路工人为骨干的敌后武装力量,开展铁路斗争,支援我军前线作战,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要求。很快,一支由31人组成的铁道游击队诞生了。张树荣任队长,周凯为指导员兼任副队长。保定铁道游击队成立后,便战斗在千里铁道线上,他们割电线、炸桥梁、扒铁路,袭击军车、烧毁仓库,搅得日军昼夜不宁。1941年春节刚过,游击队得到上级指示,有一列从北平开往新乡的客车,其中第9节坐的全是去河南采访日军扫荡战绩的记者,第8节是保护记者的日军。上级要求游击队要痛歼鬼子兵,但不要伤害记者,以扩大八路军影响,打击敌人的气焰。那一天,车站内外气氛紧张,日军巡逻队出出进进。副队长周凯带领队员埋伏在方顺桥一带。为了探清虚实,两名游击队员提前摸进火车,其中一名躲进厕所,装扮成一名检车工,手提小锤,侦查了敌人的状况。列车刚刚驶离方顺桥,就听一声巨响,密集的火力立即射向8号车厢,打得敌人措手不及,跳下火车的多被击毙,敌人见势不妙,一面顽抗,一面命令列车后退,车上的两名队员见状,立即跳下车,飞身进入机车头,击毙了日本司机,并将一枚手榴弹投向机车锅炉,火车顿时瘫痪了。9号车厢的记者趴在车厢下面,哭喊成一片,游击队漂亮地完成了任务。

西城门楼下

1938年3月,我军夜间偷袭保定火车站、南关,活捉日军34名,伤90余名,获大量军用品。
5月,我游击队绕过敌人的碉堡,袭击了保定火车站,同时,破坏了保定漕河之间的铁路和桥梁。
1940年11月26日,我便衣队袭入保定,扰乱敌人召开的祝捷大会,并袭击了敌兵司令部及部分日本商店,一分区政治部侦察员,在保定西关活捉日本津田司令部宪兵两名,缴获步枪百余支,三万发子弹,战马、骡子20余匹,胜利班师。

1944年12月1日深夜,我清苑县大队穿过封锁县,到达西关寡妇桥(河北农大西门北边桥),敌工人员李贵亭率人连夺七道岗哨,夜袭驻河北大学之伪绥靖第六集团军司令部(八中河南边),毙死中校.中尉.少尉教官三名,伪军参谋人员等12人,俘伪军29名。

日军控制下的西大街

今日保定西关高楼鳞次栉比,商贸繁荣,一派欣欣向荣景象,六十多年前的保定西关痕迹一点也没有了,唯一见证日伪时期保定军民进行占领与反占领斗争的,也只有火车站前饱经历史沧桑的歪脖古槐树了。

日军占领保定期间,在西关设立了他们的政治、军事、文化、商贸中心,统治、残杀、剥削中国人。当年日本宪兵、伪警横行,碉堡林立,西关到处是阴森、杀气腾腾的恐怖景象,此文仅举几件事例,日军犯下的野蛮罪行,它给保定乃至河北、华北地区的人们带来巨大灾难。中国人民被欺辱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今天,中日人民友好,应该世世代代友好下去,但是我们绝不能忘记那段国耻民族恨历史。

城墙入口瓮城

日军从西门进入


从城墙北门调完大慈阁


城墙上

古城胡同内

日军占领保定军校



日军占领保定后刊印的保底古城明信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