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之腾为画家赵建华女士造像 赵建华,女,号一心斋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四川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成都市美术家协会理事,四川省诗书画院特聘画师,成都画院特聘画师,荣宝斋特约画家,四川省西部书画院副院长兼秘书长,四川省中国画艺委会山水画会委员,四川省农工民主党诗书画院副院长兼秘书长。专职画家。
赵建华羌寨写生
赵建华山水画工作室 ——桃坪羌寨写生记 能在赵建华山水工作室学习是幸福的,这是所有学员的共同感受。 导师赵建华先生对绘画艺术孜孜以求和不断创新进取的精神时刻激励着我们;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着我们!她倾囊以授,又因材施教,科学地引导学员探寻自我的笔墨风格。她是一名画家,一位长者,一个老师,更是我们的朋友。 赵老师一直以来要求学员从三个方面去努力探索,即“拟古、写生、创作”。写生是工作室每年都会安排的绘画活动,贵州苗寨、金口河大峡谷、峨眉山、老峨山…..数年下来已经去过好几个地方。赵老师经常说:“要画好中国山水画就必须到大自然中汲取营养,寻找灵感,整日蜗居画室,冥思苦想,闭门造车,虽然能取得一定的艺术效果,但终究因缺乏生活和时代气息而显得浅薄,正所谓“笔无修养不神,墨无生活不灵!” 今年三月下旬,工作室一行十一人又在赵老师的带领下,去往位于阿坝州理县的桃坪羌寨写生。桃坪羌寨是典型的羌族特色建筑群,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被誉为人类建筑史上的活化石。 初次逢临桃坪羌寨,这简直就是一座让人震撼的石头城。片石垒成的几十座房子户户相连,层层叠叠,石头铺陈的街巷串联其中,间或又有高耸而出的碉楼矗立其间,还有挺拔有致的枯树老丫们与石为伴,等待春至复苏,整座寨子便完美的融入周边的群山峻岭之中。好一座古老厚重、沧桑有力的石头城!我们顺着弯曲幽深的巷道走遍全寨每个角落,徜徉在这位千年老人的怀抱中,一步一景,处处是画!这种千年积淀的历史感和独特的文化感,不断地刺激着我们绘画的冲动。 然而视觉的冲击和写生的难度并存,尤其是这样特殊的建筑和风景,对于我们是头一次,初次涉及大家都感到茫然无绪。赵老师曾多次写生羌寨,并创作了一系列佳作,她理解我们的困惑,并引导大家关注几个方面:抓住建筑物外形结构特点和内在气质;寻求合适的笔墨语言;处理好物象取舍和画面构成。 白天我们是时刻都不浪费的。每天一大早,在赵老师带领下,大家选好地点,迅速摆开画具。胆大自信者,濡毫泼墨,信手写去,无论优劣;茫然蹇涩者,凝神静思,反复揣摩,或者先观摩老师,再行下笔,也不管对错,尽情发挥。总而言之,大家按照老师的几点启示,结合自身的观察感受大胆尝试,有困惑、有顿悟、有叹息、有愉快。赵老师在作画间隙,对每个人都进行了耐心细致地指导和示范。慢慢地,大家找到了感觉,状态渐入佳境! 紧张而辛苦的一天过去,晚上则是最愉快和放松的时候。大家先依次将自己的写生稿展示给老师和学友,聆听老师教正,然后喝茶论道、谈天说地、任情恣性、无拘无束。此情此景,不禁让我们想起“竹林七贤”寄情山水、吟诗抚琴、饮酒作乐的快意场面,其中乐趣,无法言说! 几天的写生一晃而过,大家虽很疲惫,但想到自己几天以来的劳动成 果,全身每个细胞又都洋溢着满满的幸福感和成就感。其实这成果不仅仅是十余张写生作品,更重要的是我们在老师指导下,对笔墨语言作了一次大胆的自主探索,绘画认识和方法都得到了提升,虽然尚且不够成熟,但是期间的各种深刻体会,对我们绘画路上的影响无疑是深远的。 “观得自然之精华,化为笔墨之神灵”,这是赵老师告诉我们的写生精神。羌寨只是我们的一个驿站,之前走过的路我们已有所获,将来的路我们师友相携,继续前行。
赵建华作品 赵建华指导学生羌寨写生
下面是赵建华学生作品
杨文明 作品(点击图片可放大)
![]()
![]()
![]() 刘加才作品 ![]() 刘加才作品(点击图片可放大)
![]()
![]()
![]()
![]()
![]() 陶莉 作品(点击图片可放大)
![]()
![]()
![]()
![]()
![]()
![]() 冯维公作品
![]()
![]() 人生的很多事是不可预知的,比如教学,我压根没想过带成人学生,它就阴差阳错的做了这事。既然是自然而然的事我就认真去做吧……(赵建华语)
|
|
来自: 书画雅苑 > 《赵、招、兆、钊、肇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