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蒋才扇面花鸟画作品赏析

 书画雅苑 2016-07-11

徐之腾为蒋才先生造像

       蒋才,男,1974年生于四川,先后就读于解放军艺术学院,长沙政治学院。师从王盛烈,孙其峰,刘大为,李翔,任惠中等先生。现任重庆美术馆(重庆画院)创作部主任,国家二级美术师,中国画艺委会委员;中国工笔画学会理事;中国山水画创作院画家。

2006年6月 《MP3》参加“全国第六届工笔画大展”,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2008年9月 《空客》参加“2008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2009年6月 《夏日清音》参加“2009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2009年10月 《蜀地清景》参加“中国山水文化高峰论坛学术展”。

2009年10月 《阳光下》参加“第七届全国体育美术作品展”。

2009年11月 《山鹰》参加“全国第二届工笔山水画作品展”。

2010年12月 《花开时节》参加“2010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2010年12月 《春临红墙》参加“全国首届现代工笔画大展”。

2011年6月 《先贤》参加“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获优秀奖。

2012年4月 《苹果》参加“锦绣中原”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2012年5月 《 巴蜀秋韵 》参加“首届公望富春·中国山水画作品展”。

2012年7月 《 节奏 》参加“文化部全国文化系统”美术书法作品展。

2012年6月 《 玉兰花开 》参加“美丽家园·魅力新疆”第七届中国西部大地

情——中国画、油画作品展 。

2012年8月 《 加码 》参加“建军85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

2014年3月 《节奏》参加“第四届全国线描艺术大展”,获优秀奖。

2014年4月 《穿越》参加“泰山之尊”全国中国山水画(中国画)、水彩画作品展。

2014年7月 《西沙太阳花》参加“中国梦强军梦”全国军事题材美术作品展。

2014年8月 《南国印象》参加“第十二届全国美展中国画作品展”。

2014年8月 《新颜》参加“全国大城市专业画院作品展”,获优秀奖。

2014年12月 《晚歌》参加“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美术作品展”,获优秀奖。

线 为 心 声

——读蒋才的花鸟画

文 / 陈 婧

古代花鸟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适应本民族的社会审美需要,形成了以写生为基础,以寓兴、写意为归依的传统。古代花鸟画创作不仅仅是师法自然,而是要通过花鸟画的创作与欣赏影响人们的志趣、情操与精神生活,缘物寄情,托物言志。这种审美取向源于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自然、社会、人三者间的相辅相成的关系。蒋才的花鸟画即遵循这一理念,善于在写生中将古人、造化、自我融合,用意对北宋工笔画高度的概括和书写意味的精研和探索。

蒋才早年师承孙其峰先生,随后又进入解放军艺术学院系统学习, 二十余年来在艺术上孜孜以求,笔墨功夫日益深厚,他山水、人物、花鸟兼长,尤善花鸟。近年来又倾心于以中国画线描的形式作画,以线示体,笔下花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照,或匀整、或流动、或回环、或屈折,写花鸟的体态轮廓,高古宁谧,更能凭借他对节奏、疏密、刚柔、阴阳的把控,于画理物理情理三者了然于心。

蒋才意在通过“线性流动”,追寻“屋漏痕”的趣味,点线交错间,或徐或疾、或重或轻、或涩或滑,让人通过物理的线带来的生命感应,走进他画里画外的宁静祥和,走进他纯粹、清澄的世界。蒋才用心灵与自然对话,将他对大自然中的一花一草一物的体悟,对朴素人性的理解以及对生活中美的感知传达出来,营造一个个纯净质朴的境界,让观者的心灵与他一道沉浸在自然的生命中。把人的灵魂引向内在的真实,从而使人的心灵纯净,领会到自然的崇高和永恒,善与美的愉悦,领会到回归自然的欣喜。

正如蒋才所说:平铺于画案的宣纸就是他的舞台,笔尖是其舞步,行走过的墨迹便是跳动的音符,谱成一幅如音乐如舞蹈的图案。读蒋才的画,笔法坚稳,清新之气,扑人眉宇。闲闲几笔,刚吐柔茹,画外有画,物体形象固宛然在目,然而飞动摇曳,似真似幻,让人完全溶解浑化于笔墨点线的互流交错之中

蒋才作品

浅 谈 笔 墨

文 / 蒋 才

笔墨作为中国书画艺术的语言形式,有悠久的历史。笔墨相依而生,笔是通过墨而迹化彰显出来的,墨是依赖笔而付诸生命和活力的,其技法亦是如此。理论上,技是技,法是法,技是掌握了方法、门路和程序的基础上通过刻苦训练而获得的,不是光说不练的产物,是非下一番苦功不可的。技巧的得来是练能获得,熟能生巧。只知方法而不加练习何以获得技巧?法不施而技难精。

笔墨,即笔法和墨法,而这是很难分开的。就笔而言,是通过墨以彰显迹化出来的,必是因为有了墨才能展现他的各种不同姿态变化,墨的痕迹即使笔的表象,也就是说没有墨附着于笔,就笔自身而言,是不能留痕迹的,笔只能通过墨来体现他的价值。就墨而言,它是依赖笔而付诸生命和活力的,没有笔的支撑,它只是一抹扶不上墙的泥,墨因笔而得其形骸,是笔赋予它活力与风采。笔为墨之体,墨为笔之用,二者互为关联,缺一不可,无笔难以言墨,无墨亦何以谈笔?如果说笔法是精熟套路下意识的结果,那么墨法就是勤于实践勇于探索过程中经验的积累,如果说笔法可从太极始,那么墨法只能以无极终。黄宾虹认为:“论用笔法,必兼用墨,笔墨之妙,全以笔出。”中国画强调有笔有墨,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情至深处,笔亦是墨,墨亦是笔。

总之,要用好笔墨,把笔墨用到雄浑、凝重、飘逸、苍茫、率真、朴拙等的程度,还要有一个不断修炼、不断提高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是艰辛和漫长的。就习画者来说,在探索练习笔墨的同时,还需要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要多读书,真正使得驾驭笔墨既无手障,又无心碍,达到得心应手,笔随心动,形随笔现,神随技化,浑然天成的自由、自然之境界。

蒋才作品

蒋才作品

蒋才作品

蒋才作品

蒋才作品

蒋才作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