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库野钓攻略之五:实战技巧之——逗钓

 渔人2123026 2016-07-11
     水库野钓采用谷麦钓法,已成为起来起多钓鱼人的选择。在实际野钓中,运用逗钓技术,将更能展现谷麦钓法的魅力。对于野钓爱好者来说,熟练运用逗钓技术是掌握谷麦钓法的必修之课。下面总结野钓高手的经验,结合自己的一些体会,介绍有关逗钓的技巧及注意事项。
    一、再次强调水库野钓采用七星漂一定要调漂


      运用好逗钓技术的前提是小钩、细线、轻坠,千万不能用重坠。



      因为谷麦钓法主攻对象主要是大鱼,逗钓时要将铅坠带钩在水底一定空间高度上下移动,特别是在夏季钓草鱼,由于水深可能比较浅,而大鱼的警惕性高,有时钩、坠会直接落在鱼背上,如果铅坠大了目标就大、重量也重,大鱼可能受惊而逃。
  二、提逗要领
      提逗是逗钓最基本的方法,也是最核心的技术。只有熟练地掌握了提逗技术,明白其中的道理,才能进一步领会拖逗、追钓等技术要领。
      1、逗钓的目的。首先要明白逗钓的目的,是为了将静止的饵变为活动的饵,让钩上的那颗饵与众不同。活动的饵更能吸引鱼的注意力,让鱼尽快的发现钩上的饵。可以想像,我们打在窝里的谷子、麦子、包谷数量加起来也有几百颗,按概率来推算,鱼能吃到挂钩的那颗谷子的机会是多少呢?需要花多少时间?


      2、提逗的幅度。根据天气的不同,提逗的高度应有所不同:
      天气正常时,提逗的幅度以六个浮头刚好完全露出水面为宜。


      浮头提出水面后要停顿片刻,然后轻轻放下,若下落中途浮头停止不动,不再下沉,也不上浮,则多为铅坠落在鱼背上了。若浮头在下落过程中停顿一会,又缓缓上浮,出现送漂时,则多为大鱼空中接口,应果断扬竿。
      天气发闷缺氧时,提逗的幅度就应该大一些。水体缺氧时,大鱼多在窝子上方或四周巡游,偶尔下底吃食。这种情况可以通过鱼星出现的位置,很容易判断出来。这时的鱼星主要在窝子外面几米远处出现,而正窝无鱼星或少鱼星。或者明显感觉到鱼星不是从窝子底部冒上来的,而是从窝子上部冒上来的,就说明鱼没下底,而是在窝子上方的某个水层。这时提逗的幅度就要加大。如果把一串浮头的总长度算做一个行程的话,提逗的幅度可以是一个行程,两个行程,这样慢慢地试探,直到找到鱼所在的水层深度。



      当我们把钩提至水体中层再慢慢放下去时,大鱼可能会在某个水层深度接口,也可能会在某个水层深度,跟着钩追到底部去咬钩。



      一般地,提逗的幅度是一串浮头的总长度。当天气不好发闷缺氧时,提逗幅度可增加到二个浮头总长度、三个浮头总长度,甚至更大。
        3、提逗的力度
提逗力度宜轻柔不宜快速。向上提杆时应慢慢上提,然后再缓缓放下。
      如果提逗力度过大、动作过快,钩尖就容易刺中大鱼的肚子、尾巴、头部下方等部位,好不容易诱过来的大鱼,会因此而吓跑,多半今天再也不会回来了,真可惜!




      放下时应手带点力轻放,而不是让钩自由落体。如果任钩自由下沉,是铅坠在前面,钩在后面,铅坠虽小也很容易砸在鱼的背上而惊鱼。




      4、逗钓的间隔时间
      说到逗钓,也不是不停地逗,这样不仅累人,还容易惊鱼。要逗一会,停一会,没有鱼就换个窝子试试,让这个窝子安静一会。在逗钓时,一般间隔时间1分钟以上再逗一下,得让钩在水底静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没有动静再逗。
野钓男人的做法是:让钩在窝子上方静悬几秒钟再轻轻落底,一般落底后几十秒之内就会有大鱼试饵或压线。如果反应停止,静止数秒后再重复提逗。如果重复数次这个动作浮头仍无反应,那说明大鱼没在这个位置,那就实施拖钓之术,去寻找鱼所在的位置。如此反复,只要窝子有鱼,很快就会有收获!
      总结提逗的力度和间隔时间,可以形象的概括为:656-60-656
      6:上提的速度不能快,控制在6秒钟把6颗浮头全部提完露出水面,差不多是1秒钟提一颗;
      5:提完过后,让钩在空中静悬5秒钟;
      6:放下的速度不能快,控制在6秒钟把6颗浮头全部放入水中,差不多是1秒钟放一颗;
      60:每次提逗的间隔时间60秒钟以上,就是把提起来的浮头全部放入水中后,开始数秒,最少要数到60秒钟以上,再进行第二次提逗;
      656:重复前面一个提逗过程。


      三、拖逗要领
      采用谷麦钓法打窝后,经常会遇到鱼进了窝而没有鱼星的情况。很多水库特别是已经钓了一断时间的水库,大点的鱼都钓滑了,经常是进窝后悄悄地吃,根本就没泡,看不到鱼星,也不知道鱼在窝子的哪个部位,这时就有必要用钩在窝子里去找鱼了。只要大鱼进了窝,不管它在哪个部位、那个方向,我们就得主动去寻找它、靠近它,主动地增加鱼咬钩的机会,这个时候拖逗就有用武之地了。
      1、拖逗的目的。提逗是为了把静止饵变活动饵,以引起大鱼的注意。拖逗就是用钩主动去找鱼。拖逗就相当于变换位置的提逗!
      2、拖逗的部位及范围。以窝子中心的1米到3米以内的范围,最好不要在窝子中心部位拖。原因有二:
一是大个体的鱼警觉性高,经常会在窝子外围觅食,不会轻易进正窝;
二是窝子中心部位小个体的鱼相对较密集,拖逗容易钩住它们的肚皮而惊窝。
      3、不能贴地拖,要让钩从窝子上方越过。如果贴地拖,一方面钩尖容易挂上水底的杂物,如树叶、草叶、草根等,鱼一般是不会咬钩的。另一方面,如果让钩从窝子中心穿过,很容易钩到鱼肚皮而惊鱼。
      拖逗时是先提起,将浮头全部提完,然后把钩在空中慢慢平移一定距离,再慢慢放下。提、放的速度跟提逗的速度一样,一秒钟提一颗,一秒钟放一颗。




      5、拖逗的距离判断。不论是提逗还是拖逗,有关高度、距离的判断,如果用眼睛去看、去估计,可能很不准确,而数浮头的颗数更为直观。因此,如果对自己的漂距心中有数,通过看浮头的颗数来判断距离,就简单容易得多。
      6、拖逗的距离。每次拖移的距离一般是半串到一串浮头总长度。
      7、拖逗的时间间隔。每次拖逗的时间间隔跟提逗一样,一般60秒钟以上。
      8、提逗与拖逗的时机把握。一般是先逗后拖,当用提逗没有口时,再考虑运用拖逗找鱼,不能盲目的拖。
      四、适当运用追钓
      追钓就是钩追着鱼拱起来或嘴里吐出来的泡走,泡在哪里钩就落在哪里。
      追钓时注意判断鱼的头部方向。如果把钩落在鱼的头部附近,鱼则容易发现;如果把钩抛在了鱼的尾部,鱼则不易发现钓饵,不容易咬钩。一般而言,泡最密集、最多的地方往往不是大鱼的头部,而是大鱼的尾部和腹部。要特别注意有零星单泡冒上来的部位,久而不破的单泡,是从鱼嘴里吐出来的。这个冒少量单泡或串泡的地方正是大鱼的头部,钩就应该轻放在这些单泡的附近,鱼更容易发现而咬钩。



      五、单钩静悬下落法
      野钓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窝子里泡好得很,心情一阵激动,以为很快大鱼就会咬钩。结果把提逗、拖逗的办法都使尽了,还是没有鱼咬钩,为什么?这是因为没有找到鱼的头部方向,鱼没有注意到钩上的饵料。
野钓男人的方法是:把钩轻轻落在窝子上方一定高度时静止不动,让钩悬垂于窝子上方片刻再轻轻放下。这样很容易引起大鱼对钓饵的注意。当钓饵下落是时,可能很快就会被鱼吞进口中,或者钩一落底马上就中鱼。你试试看?




      以上就野钓大鱼的逗钓技巧进行了介绍,主要是针对手车竿谷子钓法的,其他钓法不一定适用,敬请绕过。
      衷心感谢野钓男人及其热心的团队成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