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白与杜甫的关系究竟如何?从这些诗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二!

 老刘tdrhg 2016-07-11

作为大唐最璀璨的两颗文坛巨星,李白和杜甫千百年来为世人所推崇,“李杜”称号永世流传。谈到李,必然说到杜,那么不知道有没有读者和小编一样好奇,这二位的实际关系究竟如何呢?二人相差十来岁,站在历史长河来看,基本上就是同一时期的人,其生活交织如何?

从两位相互描写对方的诗篇,我们可以看出一二。

首先科普一下,虽然课本上李白可比杜甫形象年轻多了,但实际上,李白比杜甫年长十一岁。

那么这位哥哥对弟弟是什么感情呢?

李白与杜甫的关系究竟如何?从这些诗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二!

此诗作于唐玄宗天宝四载(745年)秋,时李白四十五岁。

天宝三载(744年)春,李白离长安,开始漫游。在洛阳,遇见了已经三十三岁却仍未进入仕途的杜甫,二人同游。同年秋,李白、杜甫、高适三人在梁园相会,并同游孟诸、齐州等地。

第二年夏,两人又在东鲁会面。他们志趣相投,亲密到“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杜甫诗《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下面有全文)的地步。

天宝四载秋,两人分手,杜甫西去长安。李白在鲁郡东石门送别杜甫后,南游江东之前,曾一度旅居沙丘城。因怀念杜甫,写下此诗寄赠。

李白与杜甫的关系究竟如何?从这些诗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二!

李白与杜甫的友谊是中国文学史上珍贵的一页。在李白传世的诗歌中,公认的直接为杜甫而写的只有两首,一是《沙丘城下寄杜甫,另一首就是《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石园诗话》:少陵于太白,或赠或怀,诗凡九见。太白于少陵,惟《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沙丘城下寄杜甫》二作,而皆情溢言外……试玩二公诗及“醉眠秋共被,携于日同行”句,可知其交情也。


相比之下,杜甫厚道很多,留下来许多怀念思念李白的诗篇,以下选择了其中一些,有所遗漏之处,请见谅补充。

李白与杜甫的关系究竟如何?从这些诗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二!

《赠李白》是杜甫写给李白的两首赠别诗。其一为五言古诗,在这首诗中作者表达了对都市生活的厌恶和对隐居山林的羡慕之情;其二为七言绝句,在这首诗中作者自叹失意漫游,怜惜李白兴致豪迈却怀才不遇。

杜甫与李白相互敬重,交谊深厚,七绝《赠李白》,就是杜甫以心灵的笔触所刻划的一幅李白肖像。它仅仅用了二十八个字,就构成一幅生动的艺术形象,李白的风采、气度、品格,就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李白与杜甫的关系究竟如何?从这些诗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二!

一个“春”,一个“冬”,小编特意把这两首放在一起,简直不要太贴切!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对李白奇伟瑰丽的诗篇,杜甫在题赠或怀念李白的诗中,总是赞扬备至。从此诗坦荡真率的赞语中,也可以见出杜甫对李白的诗作十分钦仰。这不仅表达了他对李白诗的无比喜爱,也体现了他们的诚挚友谊。

李白与杜甫的关系究竟如何?从这些诗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二!

《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里有对真挚友情的珍惜,有心志共鸣的融洽,有生命志向茫茫无归的惆怅。此诗先写与李白的深厚交情,再叙与李白同寻范十隐居,后写作者即席朗诵了屈原的《橘颂》,三个人的心里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表达了朋友之间心神相连的感情。

李白与杜甫的关系究竟如何?从这些诗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二!

公元758年(乾元元年),李白被流放夜郎(治所在今贵州正安西北),第二年春,行至巫山遇赦,回到江陵。杜甫远在北方,只听说李白被流放,不知道他已被赦还,忧思拳拳,久而成梦,于是写下了两首《梦李白》。

这两首记梦诗,分别按梦前、梦中、梦后叙写,依清人仇兆鳌说,两篇都以四、六、六行分层,所谓“一头两脚体”。(见《杜少陵集详注》卷七)上篇写初次梦见李白时的心理,表现对故人吉凶生死的关切;下篇写梦中所见李白的形象,抒写对故人悲惨遭遇的同情。

相关阅读:

杜甫:四个人生阶段,不同的代表诗作欣赏!(7首)

杜甫经典诗篇六首欣赏:体裁不一,首首经典,脍炙人口!

杜甫的“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道尽战乱疾苦!

杜甫《新婚别》:“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无奈新婚却离别!

杜甫:《无家别》、《垂老别》,“诗史”称谓由此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