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玩玉识皮鉴沁之我见

 昵称30232863 2016-07-11

玩玉识皮鉴沁之我见

密须藏哲

 

数千年来,人们一直崇拜和追逐古玉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玉的质地和沁色一直是专家学者学术研究的焦点。古往今来许多爱玉之士有很多研究玉器沁色的论述,都认为古玉包浆厚重,难得透明,蚀痕斑驳,少见光泽,相貌难看,否则就说不是古玉。因而目前有的专家鉴定一概以沁直观而断,认为无沁和少沁何言古玉。对此观点,实在令人难以恭维本人是个草民,人微言轻,不象专家一言九鼎,但有亲手从河床挖出的实物证据说明,古玉受沁程度与材质有关,玉质致密的,可以千年无沁。以此玉石(如图)为例,如此浑圆的籽料,如果不经数千年甚至数万年水的搬运磨涮是不会圆滑的,可它几乎无沁,只是有闪亮的点点金星和少许裂纹及很少量的金钉沁。因此,一概而论古玉年代越久沁就越重,沁蚀斑斑满全身恰恰是误导,也正是假沁古玉之特点。这样说并不是为争名夺利,庶民并不图发表文章,只是想提出论点和论据,以供专家学者论证研究。

附件:玩玉识皮鉴沁之我见玩玉识皮鉴沁之我见密须藏哲

国人爱玉玩玉并比德于玉之历史悠久。玉石作为中华民族祟赏的特有文化,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从新石器时代的红山文化至现代有丰富多彩的玉石作品,其中无不包含着华夏民族对玉的崇尚。

若想玩玉,就必须练成一双识皮鉴沁的惠眼。玉皮与玉沁,是指许多物质进入到玉石里面去的渗入和渗透现象。古人言说出土古玉有五彩,其实并非只有五彩,本人所见远比十色更多,可以说出土古玉之皮有多样性特征,不论玉石原料和出土古玉器,都是在地下若干年,玉外表都分布着一层或白或灰或褐红或褐黄色玉皮,常见如有石灰色,有鸡骨白,有秋梨黄、虎皮子、枣皮红、洒金黄、黑皮子等等;有半裸质地者,有微露质地者,有不露质地者,有带玻璃光者,有遍体不露玻璃光者,可谓形形色色,愈古愈怪。嗜好古玉者,要知道好古玉斑锈深厚,年愈久而形色愈暗,一经盘出,各种形色必露其精彩,有匪夷所思之妙,露质地者固佳,不露质地者其古香异彩,尤为奇绝。玉色皮的形态也各种各样,有的成云朵状,有的为脉状,有的成斑锈,有的成散点状,自然灿烂。如今人工作皮色之玉石泛滥,需要注意区分。假沁色的带皮子料近年非常多见,沁色多附着于表面,色彩过于鲜艳,外表没有油分,比较干涩,没有水头,不识者就会上档受骗。本人藏有多块出土天然玉石,皮壳斑锈深厚,自然成趣,皮色美丽,微露质地处形色灰暗,但可见玉质细密,肉显白色,实为识皮观沁之标本和佳藏美石。现将玉皮与沁色的形成和认知略作概述,以后闲时再传图示共赏,供识玉石皮色沁色之参考。

玉皮与玉沁,是土壤、泥垢、水银、珍珠、金银铜铁、朱砂、松香、木质、织物、血污、颜料以及其他有一定颜色的物质汁渗入玉器中形成的。玉石受沁的程度大小因土壤、气候、压力、温度等条件而异。在干性和高寒地区环境下,玉石受沁蚀的速度慢;在湿热环境内,沁蚀的速度快得多;在强酸、强碱或海滩盐地区的环境中,沁蚀和腐蚀的速度就更快。玉器受沁后呈各种各样的颜色。这些色沁一般都由表及里地去分布,有很自然的层次感。而人工沁染的玉器,色发死,附在表面,没有层次感。有的古玉的沁色是不透明的,但这种沁的边缘和层次很清楚,不像人工沁染的那样模糊一片。古玉受沁后的状态五花八门,古玉受沁的名称也很多,一般讲,水坑之玉多斑点,形如虫蛀;火坑之玉多裂纹,形同石灰;干坑之玉皆带有枯槁之色、土锈之痕,这是其码的见识。

玉沁,细说略有四十多种,但常见玉石沁有:霜尘沁、薄膜沁、钙化白沁冰裂纹、石灰沁、鸡骨白、象牙白白斑玉花、土沁(老甘黄)、水沁、水银沁、铁红沁、血沁(洒金沁)、朱砂沁、黄香沁、黑漆古、枣皮红、全色沁、斑块沁、钉金沁(受沁处呈点状凹陷,铁锈般的黄褐沁色沉积,有如钉状,是高古玉的独有表征之一)、玻璃光等等。玉器受沁虽说需经百年以上才能形成,但由于入土所处壤质有别,时间长短不同,玉质不同,受沁程度也会有所不同:南方地湿,玉器易受沁变质;北方较干燥,受沁较浅,或有历经数千年不受沁者,玉质好的和田玉一般很少受全沁,否则就可能是人工强加之色。玉石沁的形成,在百年以上至五百年者只有土沁、霜尘沁、薄雾沁、薄膜沁;其它沁的形成要经数百年、千年以上甚至数千年。年代越久,沁就越重。500年之内,活性大的酸咸性物质能够穿透玉皮,进入玉理;一般物质只能附在表面;水银可以在玉器上形成雾状,或进入纹绺。千年之上,物质均可以进入玉器的肌理;水银可以在玉器上形成殷红或灰黑色斑点,或者形成有规律的条状或根状灰黑色纹饰,如牛毛纹。玉器受沁后不再有原来的光泽,千年沁全皮色(包括色沁、石灰沁、土沁、水沁、钙化)等,并未将玉器的肌理渗透;沁蚀的更重者,形成一层不透明的皮壳,有薄有厚,称为鸡骨白;朱砂沁可将玉器沁成棕红色、猩红色、枣皮红、酱紫斑等色;水银沁能把玉器沁成半截黑或全黑,所以人们习惯将沁成半截黑或全黑的叫做黑沁古,将沁成线状的或小斑点的叫做水银沁。千年以内的水银沁一般不太黑,2000年以内的水银沁不亮,2000年以上的水银沁又黑又厚又亮。全色沁能大面积的乃至整个玉器,从外到内沁成某一主色调。名称有坩黄、坩青、虾籽青、皮蛋青、秋葵黄、枣皮红、老土红、冰糖色、玫瑰紫等几十种。

玉受沁时器表面会遭破坏,浅者为蚀斑(起伏不平者为桔皮纹,深入玉中者为土咬蚀孔,蛀蚀孔呈外小内大的不规则状,孔内有如纤维网;蛀孔周围有一白化过渡层;蚀孔或裂绺内或有砂粒(质硬未风化者),或有均质胶固体。凡玉质较脆弱的纹路或裂绺处更易受沁,形成沁纹——颜色较深,且有向周围扩散之势,且沁纹多呈凹陷现象。沁纹有牛毛纹者,沁纹呈同向排列,状如牛毛般细密;有乱柴纹者,沁纹如树枝状结构延伸;有蚂蚁脚者,沁纹呈不规则网状,细如蚁迹;以上沁处,抚之无痕,在20倍放大镜下,均可见凹陷现象;而人为火烧纹,纹路生硬,大多如放射状。凡部分受沁者,其沁色自然由深及浅,很有层次感,有扩散沁色现象,尤其是在受沁与不受沁处之间、表里之间、不同沁色之间,更易分别(唯一例外的是,水银沁有呈块状,而与周围沁色截然分明者);玉质好的沁层更有立体感。如果是彩沁,沁纹与蚀斑处通常更为明显,色深浅层次也很自然;两种以上沁色,常会发生颜色取代与覆盖现象,如黑色覆盖红色、红色取代土沁色、水沁覆盖糖沁色等。
   
玉石的自然沁色,是在玉器表呈连续分布的,不会因刻痕而中断,其中的刻痕或孔内也当呈同一沁色,或因沉积较深而色稍重;而不受沁处的刻痕或孔隙内,则多有粉状白化,或呈原玉色;否则即有老玉新工之嫌;有沁色或质变处,透光性通常会比原玉质开窗处要差很多,甚至不透光;刻工比较繁复的地方,比打磨光滑的平面更容易受沁、变质,沁色也会比较深,但与周围沁色之间还是会有所过渡(如果全器所有刻痕之内俱呈深色,则为染色作旧)。自宋代以来,玉器仿古(作伪)风气日盛,再加之留皮、巧色工艺在玉作当中越来越多,但原玉色与土沁色有别,原玉色是在玉石成矿时形成,性质非常稳定,无沁门;而土沁色是入土后的次生变化,有沁门,且在沁色与原玉色间多有明显的过渡扩散晕象;留皮、带糖巧色与沁色、糖沁也有区别,留皮多在器物雕刻表现的突出点上,原玉带糖部分也与雕刻所要表现的主题有关;而沁色、糖沁系入土后自然形成,其中差别一目了然。

识沁色重在学习和多见物证,了解古玉长时间在各种存放环境下与所接触的器物之间的颜色变化。要知道玉石玉器在地下所产生的自然色变是漫长的,是受所处环境多种物质和多种因素的影响才能形成自然的沁色。如古玉存放于红色漆器内,可能受红色沁,黑漆则可能产生黑色沁,黄土内埋藏,则可能产生褐色沁,河道沙滩层则产生黄色沁。在强白灯光下观察,沁色通常是在玉的接触部位薄弱或自然解理、绺等部位所产生的。然后沿解理或裂隙扩大渗透,严重的可浸透全器,这叫满浸(沁),盘玩之后颜色鲜艳,大多沁色颜色由灰白变红。重要一点是:通常情况下,真品沁色比较单一自然;颜色较暗较乱的沁色和过于鲜艳的沁色就值得怀疑了。真品即使玉有解理、裂隙,但不是接触部位,不一定有沁色。采用化学或物理方法仿造沁色通常为满沁,也有局部沁,特点是沁色较多。火烧伪沁并不一定在玉的薄弱或裂隙处进行的。通过强白灯光下观察可知这一点。但也有用高科技沿玉解理或绺处进行激光伪造沁色的。还有一点需要提醒玩古玉器者,就是北方干旱高塬高山的出土古玉,因玉的存放环境干燥或玉质致密的,一般可以千年无沁,这有大量物证。如果一味以沁为古就有些偏激,反而会以伪为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